① 川石斛15克
石斛平胃氣而補腎虛,不可單獨應用。
② 我爸爸肝病需要做介入治療
做介入治療的目的是控制病情發展速度。
你父親有肝癌的嫌疑,做介入治療後配合正確的中葯治療對病人有好處,具體是否可以延長壽命,要看具體病情。
介入治療其特點是簡便、安全、有效、微創和並發症少。在一定程度上,介入治療=不用開刀的手術。介入治療相對於傳統的外科手術,優點在於:
1、它無需開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從而降低了危險性。
2、損傷小、恢復快、效果好,對身體的干擾不大,在最大程度上保護正常器官。
3、對於目前尚無根 治方法的惡性腫瘤,介入治療能夠盡量把葯物局限在病變的部位,而減少對身體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③ 生地15g,杞子10g,炒丹參10g,陳皮10g,炒杜仲15g,懷牛膝10g,川石斛30g,荔枝核
問題分析:
早晨好!從你發來咨詢的上述十八種中葯來看,主要是以滋陰益腎、清熱活血、健脾消食的葯物組成的處方。
意見建議:
本方在臨床上可用於脾腎兩虛、中焦濕熱所致的腰腿疼痛、脘腹痞悶、胸脅脹疼、食慾不振、或跌打損傷等症的治療。在應用時要掌握好中葯的煎熬方法為宜。祝好!
④ 誰能幫我看看這帖葯的作用!
細觀本方,北沙參15 麥冬15 補肺陰而止渴,生地黃12 山茱萸9 枸杞子15 川石斛15 女貞子15 墨旱蓮15 菟絲子15補腎,合歡皮15 茯神15 養心安神,瓜簍皮6瓜簍子9開胸理氣,化痰止咳,香附9 理氣中之血,葛根15 升胃陽,黃連6清熱燥濕,甘草3調和諸葯,所以應該是治療肺腎陰虛(金水不相生)證,肺腎陰虛以生內熱,熱擾心神,故見有口燥咽干,乾咳無痰,失眠多夢,伴有胸悶等症狀!全方肺胃腎三臟同治,補陰瀉火,黃連燥濕,又可防補陰生濕而助濕熱,清心火而安神志,更是妙用。這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啊!
⑤ 在中醫中,「胸不任物」和「胸任重物」分別是什麼意思謝謝!!!!
「胸不任物」和「胸任重物」證是清代名醫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一書對「血府逐瘀湯」的臨床運用舉例中唯一未詳細闡釋其機理的2個案例,對其僅提及「設一齊問病源,何以答之?」。但近日筆者在整理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審定的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楊少山教授臨證學習10年的臨床筆記時發現,楊師曾採用養陰法為主,佐以活血法治癒1例典型「胸任重物」證和1例類「胸不任物」證,現將其經過介紹如下,以饗同道。
案1
典型「胸任重物」案
患者,女性,76歲。2年前因「急性闌尾炎」在「浙江省人民醫院」行「闌尾切除術」一月後,即出現夜間需多個枕頭置於前胸處方可入睡的症狀,既往有「高血壓病」和「糖尿病」史10年余,曾赴多家醫院予頭顱CT,核磁共振,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腦電圖等各項理化檢查,均未發現其他器質性疾病,且因曾予補氣升陽,調理氣機,通經活絡,怪病從痰治等多法,皆不奏效,而於2001年3月12日求診楊師。刻診見:神清,精神軟,自訴夜卧喜枕置於胸部,方可入睡,伴心煩,急躁易怒,口乾,大便三日一次,且干結不暢,夜間出汗較多,時感頭暈,腰酸和乏力明顯,胃納正常,舌干紅少苔,無明顯瘀斑和瘀點,脈細弦。證屬陰虛陽亢,瘀血內阻,治擬養陰平肝為主,佐以理氣活血,方選:明天麻6g,枸杞子15g,鉤藤15g,杭白芍15g,炙甘草5g,北沙參15g,麥冬10g,丹參20g,川石斛12g,太子參15g,炒二芽各15g,佛手片10g,廣鬱金10g,綠梅花10g,玫瑰花3g,蘇梗10g連服7劑。二診:自訴喜枕置於胸部症狀較前明顯減輕,且頭暈,乏力症狀較前好轉,大便仍干結不暢,予前方去蘇梗,加:火麻仁12g,柏子仁15g,續服7劑。三診:自訴現夜間已無需他物置於胸部即可正常入睡,且每晚睡眠時間約6h左右,精神狀態較前明顯改善,擬前方隨證加減,續服21劑後,改服「杞菊地黃丸」口服,未見復發。
按:楊師認為,該「胸任重物」案主要病機為:患者為老年女性,素體肝腎陰虧,相火易於妄動,致煎熬血液,煉液為瘀,瘀血內阻,氣機不通,胸部氣機不得外達,則局部肌膚失於溫煦,因此喜多枕置於前胸,通過這一方式起到揉按和溫煦的作用,可使陽氣有所助,氣機得到暫時的順暢,從而緩解症狀。這一症狀與《金匱要略》中「肝著「的症狀相似,「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指出只出現氣機不暢時可通過溫煦使氣機通利,及其既成,經脈凝瘀,飲熱無益,需人蹈其胸上方舒。同時楊師指出,本例患者的症狀尚可通過溫煦、揉按緩解,提示其疾病的程度還比較輕淺。綜上所述,楊師認為,此證雖為王清任所提及之典型「胸任重物」證,但其形成「瘀血」的病因為陰血不足,相火妄動,因此唯滋陰活血法方可奏效。
案2
類「胸不任物」案
患者,男性,70歲。10年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頭痛、頭暈,當時無其他不適主訴,隨即赴當地醫院檢測血壓提示:170/100mmHg,擬診為「高血壓病」,予「珍菊降壓片」治療後血壓波動於160/90~95mmHg左右,前症時輕時重。近
3年來無明顯誘因下自覺持續性身體沉重,如墜五千錢,行走如擔千斤物,雙腿如灌鉛,多方求診,除血粘度各項指標輕度增高外,其他理化檢查均未發現器質性疾病,同時也予益氣溫陽,疏肝理氣和化痰等多法,皆不奏效,而於2003年6月17日求診楊師。就診時患者除自訴上述症狀外,伴心煩易怒,口乾明顯,午後低熱,手足心內熱,大便日行一次,但干結不暢,夜寐易醒,多夢,胃納正常,舌質淡紅,苔薄少津,無明顯瘀斑和瘀點,脈細弦。證屬陰虛陽亢,瘀血內阻,治擬養陰平肝為主,佐以理氣活血,投以案1中所用處方7劑後,自述症狀仍同前,續予前方中改北沙參30g,川石斛15g,枸杞子30g,丹參30g,續服7劑。三診時自述肩部負重感已完全消失,余症皆減輕,隨即予前方續服21劑後,改服「杞菊地黃丸」口服,未見復發。
按:王清任的「胸不任物」原案例中患者也為老年男性,但其主要症狀為夜卧露胸方可入睡,蓋一層布壓則不能睡。該症狀應理解為有胸部發熱,故露胸可睡;而胸中氣郁、郁久化熱,所以病機當是瘀血日久化熱;熱邪最易傷陰,煎熬血液、煉液為瘀,互為因果,因此病程歷經7年,使病情纏綿難愈,故血瘀的程度較甚,才會出現蓋一層布即不能入睡。楊師認為,本病案之症狀類似於「胸不任物」之原證,但其主要病機則為:患者肝腎陰虛,瘀血內阻,氣機不通,因此見肩部負重等症。同時,經楊師投以養陰活血方後逐漸治癒,進一步證明該症的病機當為:陰虛血瘀證。
⑥ 川石斛的葯用簡史
石斛作為葯用最早見載於《神農本草經》,距今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在公元220~450年出版的《名醫別錄》中也有著對石斛葯用的記載,距今亦有約1700年的歷史。用石斛屬植物加工楓斗則起源於清代,被記載於趙學敏、趙學楷《本草綱目拾遺》及《百草鏡》中,距今有250年的歷史。兩則相距一千多年。由於自19、20世紀起,石斛與楓斗兩者的功效與應用在眾多文獻中均被視為一物共同述說,難以區分,因而對楓斗效用的敘述,只能自石斛古代文獻說起。
石斛首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謂:「……味甘,平,無毒。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定志除驚……」由以上記述可見,其功能與應用范圍相當廣泛。 《神農本草經》以後,歷代本草對石斛功能與應用疾病有不斷補充與發展。 《名醫別錄》(公元220~450年)除摘錄《神農本草經》記錄內容以外,還增加了:「益精,補內絕不足,平胃氣……」 《日華子本草》(公元908~923年)補載:「治虛損劣弱,壯筋骨,暖水臟,益智,平胃氣,逐虛邪。」 《本草衍義》(公元1116年)補載:「治胃中虛熱」 《本草綱目》(公元1590年)補載「治發熱自汗,癰疽排膿內塞。」 《葯品化義》(公元1680年)補載「治肺氣久虛,咳嗽不止。」 《本草備要》(公元1765年)補載「療萎遺滑精。」 《本草綱目拾遺》(公元1765年)補載「清熱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氣。」(唯一指出所用的石斛是霍山石斛,而是指成「毬」者,即楓斗的前身) 《中葯大辭典》有考記趙學敏的原記載:「清胃除虛熱,生津,已勞損,以之代茶,開胃健脾,定驚療風,能鎮涎痰,解暑,甘芳降氣。」 《本草再新》(公元1841年)補載:「理胃氣,清胃火,除心中煩渴,療腎經虛熱,安神定驚,解盜汗,能散暑。」 另《千金方》(《千金翼方》第十六卷)秦王續命大八風散其中石斛的功用註明曰:「主風益氣,嗜食。」更生丸(《外台》卷虛勞)原方中石斛齊量為四分,隨症加減:「若體疼加一倍。」
凡熱病後期,出現津液缺乏、口乾舌燥、心煩、低熱不退、余熱不清、食慾不振、胃痛干嘔、自汗盜汗、頭目虛眩、舌干而紅、光剝無苔等症,以石斛最為適宜。石斛之功效為補虛益胃、養陰明目、清熱生津。其特點在於清中有補、補中有清。石斛還能補腎益精明目,對於久視傷血、年邁體弱、肝腎不足所致的兩目昏花、視物模糊,久服大有裨益。
由以上記述來看:石斛的應用與適用范圍很廣,除涉及可用於消化系統疾病外,還對神經系統、生殖系統、呼吸系統及外科、皮膚科等疾病均適用,而對眼疾未曾提及。
陳存仁在《中國醫葯大辭典》(1935年)石斛名下,「近人學說」欄目中總結古人對石斛的應用經驗後,又總結性地認為:「……總之,石斛能清胃生津,胃、腎虛熱者最宜。」並指出按《蘇沈良方》石斛夜光丸心治目光不斂,神水散下。這是歷代本草中最早記載石斛可治眼疾的論述。
至於石斛,特別是楓斗為何為我國南方人士所青睞,是否可與趙學敏所謂「極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力氣」有關。
在《中國葯學大辭典》中,作者在總結性提到石斛功效時寫道:「養胃陰,除虛熱,對胃略能促進胃液,幫助消化之不足,至腸能刺激腸蠕動,且能制止其吸收能力,故能使積糞排出,同時亦能使體溫下降三度(攝氏度)余,乃作健胃強壯葯。」
《中國葯學大辭典》特別提及霍山石斛,謂:「若老人虛弱,胃液不足而不宜太寒得,而霍山石斛為佳……而近時更有所謂綠毛楓斛者,色作淡綠,質柔而軟,吵濃而又富脂膏,養益液,卻無清涼凝脾之慮,確為無上妙品……」
⑦ 腦血管病怎樣治療
【概述】腦血管病包括腦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和高血壓腦病等疾患。
本病屬於祖國醫學的「中風」、「卒中」等病范疇。對中風認識早在《內經》中就有「薄厥」等記載。在唐宋以前,以「外風」學說為主,多從「內虛邪中」立論。張仲景認為「絡脈空虛」,風邪入中是本病發生的主因,並以邪中深淺、病情輕重而分為中經中絡、中臟中腑。在治療上,主要以疏風散邪,扶助正氣為法。唐宋以後,突出以「內風」立論,是中風病因學說的一大轉折。明代張景岳認為本病與外風無關,而倡導「非風」之說,並提出「內傷積損」的論點。《景岳全書》言:「非風一症,即時人所謂中風症也。此症多見卒倒,卒倒多由昏憒,本皆內傷積損頹敗而然,原非外感風寒所致」。葉天士始明確以「內風」立論,王清任指出中風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於「氣虛血瘀」所致,立補陽還五湯治療偏癱,至今仍為臨床常用。
【治療】1.陰虛風動證【主症】平素頭暈耳鳴,腰酸,突然發生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手指困動,甚或半身不遂,舌質紅,苔膩,脈弦細數。【方一】鎮肝熄風湯加減【來源】《醫學衷中參西錄》【組成】懷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龍骨15克,生牡蠣15克,生龜板15克,生杭芍15克,玄參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生麥芽6克,茵陳6克,甘草4.5克。
【功效】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懷牛膝歸肝腎經,重用以引血下行,並有補益肝腎之效,《本早經疏》謂其「走而能補,性善下行」;又用代赭石鎮肝降逆;龍骨、牡蠣、龜版、白芍益陰潛陽,鎮肝熄風;玄參、天冬以滋陰清熱,壯水涵木;肝喜條達而惡抑鬱,純用重鎮之品以強制之,勢必影響其條達之性,故用茵陳、川楝子、生麥芽清泄肺熱,疏肝理氣,以利於肝陽的平降鎮潛;甘草調和諸葯,與生麥芽相配,並能和胃調中,防止金石類葯物礙胃之弊。本方配伍特點,重用鎮潛諸葯,配伍滋陰之品,鎮潛以治標,滋陰以治其本,標本兼顧,以治標為主,諸葯合用,共奏鎮肝熄風之效。
【按語】痰熱較重,苔黃膩,泛惡,加膽星、竹瀝、川貝母清熱化痰;胸中煩熱,加梔子,黃芩清熱除煩。【方二】建瓴湯【來源】《醫學衷中參西錄》【組成】生懷山葯30克,懷牛膝30克,生赭石24克,生龍骨18克,生牡蠣18克,生地黃18克,生杭芍12克,柏子仁12克。
【功效】滋陰潛陽,熄風通絡。
【方解】生赭石能鎮肝息風,其下行之力又能通大便;牛膝引血下行,生地黃、生杭芍能清熱滋陰;生龍牡鎮肝潛陽,安神。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按語】頭痛較重者,加山羊角、石決明、夏枯草以清熄風陽;失眠多夢者,加珍珠母、龍齒、夜交藤、茯神以鎮靜安神。
2.風陽上擾證【主症】平素頭暈頭痛,耳鳴目眩,突然發生口眼喁斜,舌強語謇,或手足重滯,甚則牛身不遂等症,舌質紅苔黃,脈弦。【方一】天麻鉤藤飲【來源】《雜病證治新義》【組成】天麻9克,鉤藤12克,石決明18克,梔子9克,黃芩9克,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夜交藤9克,朱茯神9克。
【功效】平肝潛陽,活血通絡。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用以為君,石決明性味咸平,功能平肝潛陽,除熱明目,與天麻、鉤藤合用,加強平肝熄風之力,川牛膝活血化瘀,引氣血下行共為臣葯。黃苓、山梔清肝瀉火,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朱茯神安神定志,均為佐葯。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風,清熱活血,補益肝腎之劑。
【按語】若因肝鬱化火,肝火炎上,而症見頭痛劇烈,目赤口苦,急躁,便秘溲黃者,加夏枯草、龍膽草、大黃。若兼肝腎虧虛,水不涵木,症見頭暈目澀,視物不明,遇勞加重,腰膝酸軟者,可選加枸杞、白芍、山萸肉。【方二】鉤藤飲【來源】《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組成】人參3克,全蠍去毒0.9克,羚羊角(0.3克,磨粉沖服)天麻6克,炙甘草6克,鉤藤9克。
【功效】平肝潛陽,活血通絡。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天麻、鉤藤平肝熄風清熱;人參健脾益氣,以防太過;全蠍、羚羊角息風止痙;炙甘草調和諸葯。
【按語】陽亢風動之勢較著者,加代赭石,生龍骨、生牡蠣,重鎮潛陽,鎮熄肝風;大便乾燥者,加番瀉葉、火麻仁,通腑瀉熱。
3.風痰入絡證【主症】肌膚不仁,手足麻木,突然發生口眼歪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舌強語謇,甚則半身不遂,或兼見手足拘攣,關節酸痛等症,舌苔薄白,脈浮數。【方一】化痰通絡湯【組成】半夏12克,茯苓9克,白術12克,膽南星6克,天竺黃9克,天麻9克,香附6克,丹參12克,大黃6克。
【功效】祛風化痰通絡。
【方解】方中半夏、茯苓、白術建脾化濕;膽南星、天竺黃清熱化痰;天麻平肝熄風;香附舒肝理氣,調暢氣機,助脾運以化濕;又配以丹參活血化瘀;大黃通腑瀉熱涼血,以防腑實,此大黃用量宜輕,以滌痰積滯為度,不可過量。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方二】大秦艽湯【來源】《醫方集解》【組成】秦艽12克,川芎8克,獨活8克,當歸8克,白芍9克,石膏8克,甘草3克,羌活6克,防風8克,白芷8克,黃芩8克,白術12克,雲苓10克,生地10克,熟地10克,細辛2克。
【功效】祛風化痰通絡。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本方證以風邪為病因,病位在經絡,病機為正氣先虛,風邪乘虛入內,引致血氣痹阻。方中秦艽祛風通絡;羌活、獨活、防風、白芷、細辛祛風散邪;當歸、白芍、熟地、川芎養血柔筋,活血通絡;白術、雲苓益氣健脾;黃芩、石膏、生地清熱涼血;甘草調和諸葯。
【按語】痰熱較著者加膽南星、天竹黃。
4.痰熱腑實證【主症】素有頭痛眩暈,心煩易怒,突然發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料,舌強語謇或不語,神識欠清或昏糊,肢體強急,痰多而黏,伴腹脹,便秘,舌質暗紅,或有瘀點瘀斑,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澀。【方一】桃仁承氣湯【來源】《傷寒論》【組成】桃仁12克,大黃12克,桂枝6克,甘草6克,芒硝6克。
【功效】通腑泄熱,熄風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桃仁與大黃並用為君,桃仁活血破瘀,大黃破瘀瀉熱,兩者配伍,痰熱並治。桂枝通行血脈。
【按語】另可服至寶丹或安宮牛黃丸以清心開竅。亦可用醒腦靜或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方二】星蔞承氣湯【來源】《驗方》【組成】膽南星10克,全瓜蔞15克,生大黃10克,芒硝10克,白薇10克,地骨皮10克。
【功效】通腑泄熱,熄風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承氣湯通腑瀉熱,膽南星化痰息風定驚;全瓜蔞化痰開胸除痹;白薇、地骨皮清熱涼血。
【按語】若腑實熱結,腹脹便秘,苔黃厚,宜加生大黃,元明粉、枳實;痰熱傷津,舌質干紅,苔黃糙者,宜加沙參,麥冬、石斛。
5.痰火瘀閉證【主症】起病驟急,神昏或昏憒,半身不遂,煩躁不安,徹夜不眠,面赤身熱,氣粗口臭,躁擾不寧,苔黃膩。【方一】羚羊鉤藤湯【來源】《通俗傷寒論》【組成】羚羊角4.5克,雙鉤藤9克,霜桑葉6克,滁菊花9克,鮮生地15克,生白芍9克,川貝母12克,淡竹茹12克,茯神木9克,生甘草3克。
【功效】熄風清火,豁痰開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羚羊角入肝經,涼肝熄風;鉤藤清熱平肝,熄風解痙,共為君葯。配伍桑葉,菊花辛涼疏泄,清熱平肝熄風,以加強涼肝熄風之效,用為臣葯。鮮生地、白芍葯、生甘草三味相配,酸甘化陰,滋陰增液,柔肝舒筋,上述葯物與羚羊角、鉤藤等清熱涼肝熄風葯並用,標本兼顧,可以加強熄風解痙之功;邪熱亢盛,每易灼津成痰,故用川貝母、鮮竹茹以清熱化痰;熱擾心神,又以茯神木平肝,寧心安神,以上俱為佐葯。生甘草調和諸葯,又為使葯。本方的配伍特點是以涼肝熄風葯為主,配伍滋陰化痰、安神之品,故為涼肝熄風的代表方劑。
【按語】若痰熱阻於氣道,喉間痰鳴轆轆,可服竹瀝水、猴棗散以豁痰鎮驚;肝火旺盛、面紅目赤,脈弦勁有力,宜酌加龍膽草。
6.陰竭陽亡證【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遺,肢體軟,陰陽欲絕。【方一】參附湯【來源】《正體類要》【組成】人參12克,熟附子15克。
【功效】益氣回陽固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人參大補元氣,附子溫腎壯陽,二葯合用以奏益氣回陽固脫之功。亦可用參麥注射液或生脈注射液靜脈滴注。
【按語】若昏迷不醒,可靜脈滴注醒腦靜開竅醒神;若狂躁痙厥,可服紫雪丹;若心陽欲脫,關格病人,還可用灌腸法加強通腑降濁解毒作用。【方二】四逆加人參湯【來源】《傷寒論》【組成】紅參15克,熟附子15克,肉桂6克,山萸肉12克,龍骨10克,牡蠣10克,玉竹12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氣回陽固脫。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紅參大補元氣,附子、肉桂溫陽,山萸肉、龍骨、牡蠣固脫,玉竹、炙甘草養陰益氣。
【按語】若昏迷不醒,可靜脈滴注醒腦靜開竅醒神。8.氣虛血瘀證【主症】舌強不語,肢體偏枯不用,肢軟無力,面色萎黃,舌質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或細弱。【方一】補陽還五湯【來源】《醫林改錯》【組成】黃芪120克,當歸尾3克,赤芍5克,地龍3克,川芎3克,紅花3克,桃仁3克。
【功效】益氣養血,化瘀通絡。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重用生黃芪,大補脾胃之元氣,令氣旺血行,瘀去絡通,為君葯。當歸尾長於活血,且有化瘀而不傷血之妙,是為臣葯。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均為佐葯。本方的配伍特點是大量補氣葯與少量活血葯相配,使氣旺則血行,活血而不傷正,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
【按語】血虛甚,加枸杞、首烏藤以補血;肢冷,陽失溫煦,加桂枝溫經通脈。
【醫案精選】黃某,女,54歲。初診:1976年10月14日。
素有高血壓病史,旬日前突然類中,經中西醫結合搶救好轉。刻下:神志時清時昧,右半身不遂,言語謇澀,便秘,脈弦小,舌質紅少津。腎陰不足,水不涵木,風陽陡動,夾痰熱內阻,上蒙心竅,仿地黃飲子之意。
處方:大生地18克,北沙參18克,麥冬15克,川石斛(先煎)18克,甜蓯蓉12克,朱遠志6克,丹參12克,炒槐花12克,天竺黃9克,廣鬱金9克,細石菖蒲9克,6劑。
二診:10月20日。神志已清,右半身稍能活動,略能進食,但言語尚謇澀,舌紅脈細。風陽漸平,腎陰損傷未復,痰熱已有化機,再守原意增損。前方去廣鬱金,天竺黃,加大地龍6克。12劑。
三診:11月6日。右半身活動日見好轉,言語謇澀亦漸清晰,納增,二便正常,舌紅已潤,脈細。腎陰損傷漸復,風陽痰熱亦得乎化,續子調補心腎。
大生地12克,北沙參18克,麥冬15克,川石斛(先煎)18克,甜蓯蓉12克,制首烏15克,朱茯苓9克,朱遠志6克,丹參12克,炒棗仁9克,淮小麥30克,懷牛膝9克,14劑。
上方服完,言語已清,右半肢體己能活動,且可扶杖行走,舌紅潤,脈細小。類中在恢復之中,仍應前法調理以善後。
(嚴世芸等整理.張伯臾醫案·類中.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