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市場需要的中葯飲片
明白了,想知道飲片廠的客戶都需要什麼飲片品種吧
看這個,我們三甲醫院常用的飲片目錄,沒有對銷量進行排行,但都是常用的品種,供參考
阿膠
艾葉
巴戟天
拔契
白豆蔻
白花舌蛇草
白芨
白芥子
白茅根
白芍
白術
白鮮皮
白芷
百部
百合
柏子仁
敗醬草
板藍根
半夏
鱉甲
檳榔
薄荷
補骨脂
蒼術
草烏
側柏葉
柴胡
蟬蛻
菖蒲
炒白術
炒山葯
炒薏苡仁
車前草
車前子
沉香
陳皮
赤芍
川貝
川斷
川楝子
川牛膝
川烏
川芎
穿山龍
大腹皮
大黃
丹參
膽南星
淡竹葉
當歸
黨參
燈心草
地楓
地膚子
地骨皮
地龍
獨活
杜仲
煅牡蠣
鍛龍骨
莪術
鵝不食草
法半夏
番瀉葉
防風
防己
蜂房
佛手
茯苓
附子
乾薑
甘草
高良姜
藁本
葛根
勾藤
狗脊
枸杞子
骨碎補
瓜蔞
龜板
桂枝
海風藤
海螵蛸
海桐皮
訶子
合歡皮
何首烏
黑豆
紅花
厚朴
胡黃連
虎杖
滑石
懷牛膝
黃柏
黃精
黃連
黃芪
黃芩
火麻仁
藿香
雞內金
雞血藤
姜半夏
姜黃
僵蠶
金銀花
荊芥
桔梗
菊花
瞿麥
苦參
款冬花
萊菔子
連翹
劉寄奴
龍膽草
漏蘆
蘆根
鹿角膠
鹿角霜
鹿銜草
路路通
絡石藤
麻黃根
麥冬
麥芽
蔓荊子
芒硝
沒葯
牡丹皮
木瓜
木蝴蝶
木香
牛蒡子
牛膝
女貞子
胖大海
佩蘭
枇杷葉
蒲公英
千年健
前胡
羌活
秦艽
秦皮
青黛
青風藤
青蒿
青皮
全蠍
忍冬藤
肉蓯蓉
肉桂
乳香
三棱
三七粉
桑寄生
桑葉
桑枝
沙參
沙苑子
砂仁
山葯
山楂
蛇床子
射干
伸筋草
神曲
升麻
生白芍
生白術
生地
生龍骨
生沒葯
生牡蠣
生乳香
生山葯
生山楂
石菖蒲
石膏
石斛
石決明
熟地
水牛角絲
蘇木
蘇葉
蘇子
酸棗仁
太子參
桃仁
天花粉
天麻
天門冬
天南星
透骨草
土茯苓
土元
菟絲子
王不留行
威靈仙
烏梅
烏蛇
烏葯
吳茱萸
蜈蚣
五加皮
五靈脂
五味子
西洋參
豨薟草
細辛
夏枯草
香附
香櫞
小茴香
薤白
辛夷
杏仁
徐長卿
玄參
血竭
延胡索
夜交藤
益母草
益智仁
薏苡仁
茵陳
淫羊藿
銀柴胡
魚腥草
玉竹
鬱金
遠志
澤蘭
澤瀉
珍珠母
知母
梔子
枳殼
枳實
炙甘草
重樓
豬苓
竹茹
紫草
紫菀
『貳』 中國的草葯問題。
人參 人發 卜芥 兒茶 八角 丁香 刀豆 三七 三棱 乾薑 乾漆 廣白 廣角 廣丹
大戟 大棗 大蒜 大薊 小薊 小麥 小櫱 山丹 山茶 山奈 山香 山棗 山梔 山姜
山楂 川羌 川軍 川連 川朴 川烏 川柏 川穀 川斷 川椒 川貝 川芎 馬蘭 馬辛 馬菜 馬蓮 馬寶 馬勃 馬藺 衛茅 子苓 天冬 天蟲 天龍 天雄 天麻 元胡 元參 木瓜 木耳 木蓮 木香 木通 木賊 木豆 木筆 木藍 牙皂 瓦松 瓦韋 貝子 貝母 貝齒 牛至 牛黃 牛膝 牛蒡 見愁 手參 毛雞 毛茛 毛薑 升麻 升登 丹砂 丹皮 丹參 烏茜 烏韭 烏葯 烏頭 烏桕 烏梅 方海 六曲 文元 文蛤 仁杞 雙花 雙皮 水花 水萍 水韭 水莽 水蛭 巴豆 玉桂 玉竹 玉金 甘松 甘草 甘遂 艾葉艾片 艾蒿 石韋 石耳 石灰 石斛 石膏 石榴 石燕 石竹 石蜜 龍膽 龍齒 龍骨 龍葵 龍腦 龍眼 歸尾 田螺 申姜 生地
生薑 生軍 仙茅 及巳 片苓 白及 白芨 白求 白術 白芍 白芷 白英 白礬 白果 白前 白丑 白參 白蘇 白降 白蜜 白蔻 白蘞 白微 玄參 半夏 地龍 地黃 地椒 地榆 地筍 地錦 杞子 朴硝 芒硝 朴硝 西瓜 西羌 列當 百合 百部 當歸 當葯 中草 曲蓮 肉桂 肉果 硃砂 向前 竹葉 竹苓 竹瀝 竹菇 竹黃 血餘 血蠍 全蠍 全參 全草 合歡 合萌 守宮 冰片 決明 米仁 羊角 羊乳 羊蹄 燈草 防己 防風 紅花 紅根 紅粉 紅參 紅糖 紅藤 紅升 豆豉 麥冬 麥芽 赤芍 赤葯 赤箭 芫花 芫荽 蓯蓉 砂仁 花椒 芥子 蒼術 蕪荑 芹菜 芡實 蘆薈 蘆根 蘆丁 蘇子 蘇木 蘇葉 杏仁 杠板 杜仲 杜衡 杜松 辰砂 園參 旱芹 旱蓮 崗松 崗梅 牡蠣 杜桂 皂角 佛手 佛片 條苓 龜甲 龜板 忘憂 辛夷 良姜 谷芽 羌活 遠志 連翹 沙參 沙棘 沉香 沒葯 訶子 沒石 陸英 靈芝 雞頭 阿膠 阿魏 陳皮 附子 青皮 青果 青蒿 青黛 苦木 苦參 苦菜 苦酒 茄根 苡仁 茅莓 茅根 枇杷 松節 松音 松脂 松塔 松醇 鬱金 虎仗 虎刺 虎骨 果導 昆布 岩陀 知母 側柏 乳香 灸草 佩蘭 狗寶 狗脊 迭達 夜合 京墨 官桂 空青 卷柏 卷丹 油蔥 法夏 澤蘭 澤瀉 泡參 降香 飴糖 細辛 玳瑁 珍珠 荊芥 茜草 蓽拔 草烏 草果 茶油 茵陳 茯苓 茯神 薺菜 薺草 莎草 莽草 葯芹 茴香 胡桃 胡椒 南星 南藤 枯礬 枯草 枯苓 柳葉 柳芽 柳枝 枳殼 枳實 桅子 枸杞 柿蒂 柿霜 厚朴 砂仁 砂糖 砒石 砒霜 輕粉 虻蟲 胎盤 將軍 鉤藤 鉤吻 香附
香櫞 香嵩 香茹 香薷 重樓 膽木 膽礬 膽星 脈通 獨活 信石 鬼珠 鬼白 鬼刺 鬼針 食鹽 炮姜 姜黃 薑汁 姜皮 前胡 首烏 洪連 扁豆 扁蓄 扁蕾 神曲 蚤休 貫眾 貫仲 秦艽 秦皮 蓮子 蓮肉 蓮房 蓮芯 蓮須 莪術 荷葉 荷蒂 荷梗 桂心 桂枝 荸薺 莎草 惡實 桔梗 桃仁 桃汁 鹽蛇 柴胡 崖香 黨參 蚌花 鐵屑 鋁丹 蠶砂 射干 豹骨 狼毒 拳參 益智 海馬 海龍 海芋 海藻 海蟄 浮石 浮萍 通天 通草 桑葉 桑枝 桑皮 桑椹 黃芩 黃芪 黃連 黃櫨 黃柏 黃精 黃藤 黃丹 黃獨 黃杞 黃宣 黃蠟 黃櫱 菱角 菖蒲 菊苣 菊花 營實 蘿卜 菘藍 梅花 梅仁 梅片 雪膽 常山 野薑 野艾 野菊 野菱 蛇肉 蛇蛻 蛇莓 蚯蚓 銀杏 銀耳 銀花 銀翹 豬苓 兜鈴 麻油 麻黃 麻仁 鹿角 鹿茸 商陸 商枝 續斷 綏草 緣豆 琥珀 斑蟄 斑蟊 葫蘆 蔥白 葛根 葛花 扁蓄 落葵 栗殼 硫磺 雄黃 喜樹 椒目 棕板 掌參 紫蘇 紫萍 紫芝 紫草 紫苑 紫株 紫紺 紫葳 蛤殼 蛤蚧 黑丑 黑錫 黑鑽 黑菜 鎖陽 象貝 奧尕 猴頭 滑石 寒水 童便 犀角 蒺藜 蒲黃 蒲芹 椿皮 槐米 槐實 槐花 槐角 硼砂 雷丸 蜀椒 蜈蚣 蜂房 蜂蠟 蜂蜜 腰黃 錦紋 腹皮 榧子 檳榔
酸漿 酸模 鹼花 磁石 豆姜 蟬衣 熊膽 蟬蛻 辣蓼 赭石 蕤仁 蘄蛇 樟腦 稻芽 僵蠶 螻蛄 鯉魚 熟地 漏蘆 鶴虱 薤白 薯莨 薄荷 橘白 橘皮 橘紅 橘核 燕窩 靛藍 糙蘇 鯪鯉 壁虎 檀香 蒿本 爵床 藕節 礞石 瞿麥 藿香 蘑菇 鱉甲 蟾酥 麝香
一見喜 一見消 一點紅 一枝香 一葉萩 一條鞭 二葉律 丁子香 丁公藤 七星草
七葉蓮 人中白 八月札 八角楓 八角蓮 八厘麻 九里明 九里香 九龍根 九節茶
九香蟲 了哥王 刀傷木 三七草 三叉苦 三分三 三白草 三枝槍 三角草 三顆針
干石斛 土木香 土貝母 土三七 土當歸 土荊皮 土茯苓 土黨參 土大黃 土牛膝
土人參 土木鱉 土槿皮 土鱉蟲 大頭陳 大血藤 大紅袍 大青葉 大青鹽 大力參
大力子 大風子 大貝母 大飛揚 大馬勃 大黃炭 大洞果 大茶葯 大茴香 大豆卷
大麻仁 大薊炭 大腹皮 大紫草 山梔皮 山梔茶 山茱萸 山羊角 山豆根 山梗菜
山龍眼 山芝麻 山萸肉 山沉香 山崩子 山指甲 山慈姑 山道年 山雞椒 山蒼子
山海螺 千日紅 千斤撥 千年健 千里光 千里明 千金正 千屈榮 千里及 千張紙
千層塔 川木香 川木通 川貝母 川白芷 川牛膝 川桐皮 川棟子 川山甲 川槿皮
川鬱金 廣鬱金 廣地龍 廣木香 廣地丁 廣防己 廣藿香 女貞子 女兒香 飛刀劍
飛揚草 飛滑石 小飛揚 小薊炭 小網路 小石韋 小紅蓮 小紅參 小胡麻 小蘭花
小駁骨 小葉朴 小青皮 小茴香 小通草 小黃葯 萬年青 馬蹄金 馬齒莧 馬前子
馬尾蓮 馬利筋 馬蘭頭 馬蘭草 馬牙硝 馬尿泡 馬兜鈴 馬纓花 馬檳榔 馬鞭草
也白頭 天冬草 天花粉 天竹子 天竺黃 天竹根 天南星 天門冬 天南星 天漿殼
天葵子 元明粉 元寶草 開金鎖 雲母石 雲木香 雲實皮 木棉花 木腰子 木槿花
木蝴蝶 木芙蓉 木藤蓼 木鱉子 木防己 木筆花 木賊花 木菠蘿 木靈芝 木姜子
木患子 太子參 太陽花 五加皮 五靈脂 五味子 五指柑 五倍子 五眼果 五斂子
扎蓬果 支柱蓼 無漏子 無名子 無名異 無患子 車前子 車前草 瓦楞子 瓦壟子
瓦挖草 貝母花 丹皮炭 丹皮酚 公丁香 牛大力 牛西西 牛蒡子 書帶草 毛冬青
毛訶子 月季花 月月花 風茄花 風化硝 風仙花 鳳凰衣 鳳尾草 烏頭鹼 烏賊骨
烏梢蛇 烏蘞莓 六和曲 六月雪 文旦皮 文冠木 火炭母 火麻仁 雙蝴蝶 水安息
水花生 水車前 水龍骨 水牛角 水半夏 水揚梅 水蜈蚣 水蔓菁 巴豆霜 巴戟天
玉米須 功勞木 甘草節 甘草稍 甘露子 甘松香 古山龍 石灰華 石見穿 石吊蘭
石決明 石龍芮 石鑽子 石菖蒲 石椒草 石楠葉 石榴子 石榴皮 石硫磺 石鍾乳
石荷葉 石蓮子 石胡莩 石花菜 布渣葉 龍膽草 龍眼肉 龍利葉 龍牙草 龍腦香
平貝母 平地木 北豆根 北玄參 北沙參 北柴胡 北野菊 葉上珠 葉底珠 四方藤
四葉參 四季青 四方草 田三七 田基黃 田字草 甲魚骨 生薑皮 生曬參 生石膏
生地黃 生卷柏 生谷芽 代代花 代赭石 仙人掌 仙靈脾 仙遺糧 仙半夏 仙桃草
仙鶴草 過路黃 白頭須 白頭翁 白芥子 白附子 白兔根 白茅根 白屈菜 白茯苓
白葯子 白首烏 白扁豆 白鮮皮 白蔻仁 白貝齒 白背葉 白花蛇 白茅花 白膠木
白膠香 白商陸 白菊花 白石英 白雷丸 白河車 白馬骨 白平子 白鬍椒 白茄根
白木耳 白豆蔻 白蒺藜 白鮮皮 白僵蠶 鳥不宿 瓜萎仁 瓜萎子 瓜萎根 瓜子金
瓜菜仁 瓜姜皮 冬葵子 冬蟲草 冬瓜皮 冬瓜仁 冬凌草 冬葵果 玄明粉 玄胡索
半夏曲 半枝蓮 半邊旗 半楓荷 半邊蓮 半天雷 漢肌松 漢宮秋 漢桃葉 對座草
母丁香 台烏葯 絲瓜絡 絲瓜藤 老少年 老勿大 老鸛草 老鸛嘴 老鴉瓣 吉祥草
旱蓮草 肉豆蔻 肉蓯蓉 丟了棒 自然銅 血餘炭 合歡皮 決明子 燈芯草 安息香
農吉利 陽起石 延胡索 麥門冬 赤小豆 赤石脂 芸香草 苣英菜 花蕊石 蒼耳子
蘇合香 兩面針 吳茱萸 牡丹皮 何首烏 皂角刺 余甘子 谷精草 龜板膠 辛夷花
連錢草 沙苑子 補骨脂 灶心土 忍冬藤 雞內金 雞血藤 雞冠花 雞骨草 青箱子
苦瓜干 苦楝皮 枇杷葉 板栗殼 板蘭根 松節油 刺五加 郁李仁 羅漢果 敗醬草
垂盆草 使君子 金沙藤 金錢草 金銀花 金櫻子 長春花 魚腥草 狗肝菜 鬧羊花
爐甘石 茯苓皮 茺蔚子 荔枝核 柏子仁 威靈仙 牽牛子 鴉膽子 骨碎補 鍾乳石
復盆子 禹余糧 急性子 穿山甲 穿心蓮 穿破石 孩兒參 絡石藤 素馨花 萊菔子
蓮子心 核桃仁 夏天無 夏枯草 鴨跖草 倒扣草 徐長卿 凌霄花 寬筋藤 高良姜
益智仁 益母草 海風藤 海金沙 海螵蛸 菟絲子 羚羊角 救必應 野菊花 蛇床子
蛇膽汁 貓爪草 鹿角膠 鹿角霜 鹿銜草 旋復花 淮山葯 淫羊藿 淡豆豉 密蒙花
款冬花 葫蘆茶 葶藶子 紫河車 番瀉葉 寒水石 臘梅花 蓖麻子 蒲公英 路路通
鼠麴草 蔓荊子 酸棗仁 罌粟殼 薏苡仁 薄荷油 顛茄草 蟛蜞菊 糯稻根 鷹不泊
十大功勞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羅布麻葉 臭梧桐葉 紫花杜鵑 紫背天葵 鵝不食草
打破碗花花
大概就這些了,夠全嗎?
給分!!!
『叄』 木香 防風 砂仁 茯苓 黨參 黃連 廣霍香 石斛 黃芪 竹茹 柴胡 陳皮 炒白術 麥芽 紫胡 陳皮
病情分析: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這個處方應該主要是治療肝鬱脾虛所致的脾胃病的,
意見建議:建議你服葯期間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中葯要講究辨證論治,服葯效果不好的話盡快要去醫院治療
『肆』 香附木香藿香枳殼麥冬元參石斛砂仁中葯處方
患者提到的中葯上具有芳香化濕,行氣,滋陰清熱功效。臨床上可用於慢性胃炎疾病導致的腹脹,打嗝,惡心嘔吐,厭食,口乾,大便干結,手足心發熱,小便黃等症狀、
『伍』 請問這幅中葯起什麼作用
隨症加減用葯
一,發熱
1、外感風寒-----麻黃,桂枝,荊芥,防風,蘇葉,羌活,白芷,
2、外感風熱-----桑葉,菊花,薄荷,蟬蛻,蔓荊子,
3、溫病-----(衛分)或熱毒,銀花,連翹,牛蒡子,大青葉,板蘭根,
4、熱入營血-----(營分)生地,丹皮,元參,赤芍,
5、火毒-----川連,黃柏,黃芩,枝子,
6、少陽證-----柴胡,黃芩,
7、陽明氣分證-----石膏,知母,花粉,
8、陽明腑實證-----大黃,芒硝,元明粉,
二,一切頭痛
1、外感風熱-----菊花,蔓荊子,薄荷,蟬蛻,
2、外感風寒-----羌活,荊芥,白芷,藁本,細辛,
3、鼻淵頭痛-----蒼耳子,辛荑,薄荷,白芷,
4、濕邪頭痛-----藿香,蒼術,防風,羌活,
5、肝熱頭痛-----龍膽草,夏枯草,枝子,黃芩 ,
6、肝陽上亢-----石決明,草決明,鉤藤,菊花,
7、痰厥頭痛-----川芎,細辛,南星,陳皮,雲苓,半夏,枳實,甘草,
8、少陽頭痛-----(偏頭痛)柴胡,黃芩,玉竹,
9、太陽頭痛-----(後頭痛)川芎,麻黃,羌活,獨活,
10、少陰頭痛-----(前額痛)升麻,石膏,白芷,葛根,(此條「少陰」應為「陽明」)
11、太陰頭痛-----蒼術,半夏,南星,
12、少陰頭痛-----麻黃,附片,細辛,
13、厥陰頭痛-----(頭頂痛)人參,吳萸,藁本,生薑,大棗,
14、氣虛頭痛-----黃芪,人參,炒白術,升麻,
15、血虛頭痛-----當歸,熟地,炒白芍,川芎,首烏,雞血藤,
16、陰虛頭痛-----元參,山萸,白芍,枸杞,玉竹,女貞子,生地,
17、陽虛頭痛-----鹿茸,鹿角膠,附子,肉桂,蓯蓉,巴戟,仙靈脾,
18、頑固頭痛-----全蠍,白姜蠶,白附子,蜈蚣,
三,眩暈
1、外感眩暈-----川芎,天麻,半夏,羌活,桔紅,茯苓,甘草。生薑,
2、內傷眩暈-----人參,當歸,茯苓 ,棗仁,菊花,天麻,桔紅,
3、肝風內動-----菊花,鉤藤,天麻,地龍,薄荷,
4、肝陽上亢-----珍珠母,代赭石,石決明,龍骨,牡勵,
5、肝熱眩暈-----夏枯草,菊花,龍膽草,草決明,
6、氣虛眩暈-----黃芪,黨參,升麻,人參,
7、血虛眩暈-----當歸,熟地,首烏,白芍,
8、腎陽虛暈-----鹿茸,紫河車,鎖陽,仙靈脾,仙茅,
9、氣滯頭暈-----木香,丁香,砂仁,桔皮,花苓 ,炒白術,
10、痰濕頭暈-----半夏,陳皮,茯苓,白術,
四,咽喉痛
1、外感風熱-----牛旁子,蟬蛻,薄荷,元參,竹葉,
2、肺氣不利-----射干,桔梗,麥冬,
3、肺胃熱盛-----山豆根,牛黃,馬勃,通大海,花粉,
4、熱毒-----銀花,連翹,板蘭根,枝子,
5、失音-----通大海,川貝,冬花,
五,口舌痛
1、心胃火盛-----川連,枝子,石膏,黃芩,木通,竹葉,燈心。
2、肺胃陰虛-----生地,元參,石膏,玉竹,沙參,麥冬,
3、虛火上炎-----元參,生地配肉桂,
4、陽明腑實-----大黃,芒硝,元明粉,
六,口感
1、口渴-----花粉,葛根,蘆根,沙參,
2、口苦-----龍膽草,茵陳,枝子。
3、口甜-----川連,黃芩,枝子,石膏,佩蘭,茯苓 ,竹葉,
4、口臭-----炒黃芩 ,川連,木通,連翹,蓽卜,各香,砂仁,川朴,檳榔,
七,牙痛
1、牙齒腫痛-----當歸,生地,丹皮,升麻,川連,防風,荊芥,石膏,
2、胃火牙痛-----升麻,川連,生地,當歸,丹皮,生石膏,大黃,芒硝,甘草。
3、風火牙痛-----羌活,防風,藁本,白芷,川芎,薄荷,細辛,生地,
4、蟲牙痛-----元參,生地,川連,川椒,細辛,白芷,烏梅,薄荷,
5、陰虛牙痛-----熟地,生石膏,麥冬,牛膝,知母,
6、牙齒腐爛-----蘆薈,胡黃連,枝子,牛蒡子,銀柴胡,桔梗,川軍,玄參,薄荷,
八,鼻疾
1、鼻流清涕-----石膏,玉米,辛荑,麻黃,赤芍,桔梗。
2、鼻流臭涕-----蒼耳子,白芷,黃芩,膽草,知母,牛旁子。
3、鼻流濁涕-----蒼耳子,辛荑,白芷,薄荷,各香。
4、鼻流黃涕-----黃芩,枝子,銀花,魚腥草,蒼耳子,辛荑,知母,防風。
5、鼻衄-----生石膏,茅根,側柏葉,茜草根,淮牛膝,生地。
6、鼻內生瘡-----黃芩,麥冬,炙桑皮,扼子,連翹,赤芍,桔梗,荊芥,薄荷,甘草。
九,耳疾
1、腎虛耳鳴-----熟地,山葯,山萸,雲苓,澤瀉,丹皮,磁石,五味子,
2、肝火耳鳴-----龍膽草,澤瀉,牛膝,黃芩。
3、突然耳聾-----知母,生石膏,柴胡,香附,路路通,甘草,
4、耳內流膿-----銀花,連翹,枝子,柴胡,黃芩,防風,荊芥,當歸尾,赤芍,
5、耳內生肉-----當歸,川芎,炒白芍,靶子,柴胡,丹皮,黃芩,川連,牛蒡子,生石膏,甘草。
6、耳底瘡-----銀花,連翹,薄荷,桔梗,蒲公英,菊花,路路通。
7、耳癢-----熟地,生地,天冬,麥冬,玄參,鬱金,澤瀉,甘草,
十,目疾
1、眼流淚-----蓯蓉,熟地,山葯,菊花,丹皮,澤瀉,
2、眼前黑花-----磁石,菟絲子,遠志,神曲,石斛,蓯蓉,熟地,
3、肝火上沖-----龍膽草,枝子,黃芩,夏枯草,秦皮,
4、風熱目翳-----蒙花,谷精草,草決明,木賊,蟬蛻,青葙子,菊花,
5、肝腎虛-----熟地,女貞子,枸杞,復盆子,白芍,黑豆,
6、瞳孔散大-----山萸肉,五味子,知母,菟絲子,枸杞,
7、瞳孔縮小-----元參,丹皮,
8、白內障-----菟絲子,五味子,谷精草,
9、只能視上物-----(腎陽不足)酒當歸,黃芩,熟地,麥冬,五味子,人參,柴胡,枳殼,枸杞,
10、只能視下物-----夜明砂,石決明,蟬蛻,當歸,木賊,
11、肝虛雀目-----柴胡,白芍,熟地,茯苓,菊花,細辛,防風,甘草,
12、眼不能遠視-----(氣虛血明)生地,麥冬,枳殼,菊花,
13、眼不能近視-----(血虛氣明)人參,遠志,菖蒲,茯芩,
14、視物異色-----人參,黃芪,蔓荊子,黃柏,白芍,葛根,升麻,炙甘草,
15、目眩-----熟地,菟絲子,車前子,杞子,菊花,
十一,胸脅痛症
1、氣滯痛-----薤白,瓜萎,枳殼,桔梗,橘葉,烏葯,木香,
2、淤血痛-----丹參,乳香,沒葯,桃仁,紅花,五靈脂,蒲黃,
3、痰阻痛-----白芥子,瓜萎仁,半夏,陳皮,枳實,
4、陽虛寒凝痛-----桂枝,肉桂,制川烏,附子,
5、脅痛-----(左痛)柴胡,陳皮,川芎,赤茯芩,枳殼,木香,甘草,香附,(右痛)桔梗,陳皮,枳殼,鬱金,
十二,嘔吐呃逆
1、胃寒-----半夏,陳皮,丁香,柿蒂,砂仁,良姜,乾薑,吳萸,
2、胃熱-----竹茹,批杷葉,枝子,赭石,
3、痰濕-----半夏,陳皮,生薑,茯芩,
4、傷食-----山楂,萊腹子,炒麥芽,炒谷芽,神曲,
5、一般嘔吐-----藿香,半夏,橘皮,雲芩,川朴,枳實,伏龍肝,甘草,生薑,
6、一般呃逆-----旋復花,赭石,半夏,黨參,陳皮,砂仁,甘草,生薑,
十三,腹痛胃脘痛
1、寒痛-----乾薑,高良姜,吳萸,附子,肉桂,烏葯,小茴香,
2、熱痛-----川黃連,枝子,黃柏,川楝子,
3、虛痛-----黃芪,黨參,炒白術,炙甘草,
4、寒積實痛-----附子配大黃,乾薑配大黃,
5、氣滯痛-----木香,厚朴,枳殼,枳實,砂仁,香附,烏葯,沉香,檀香,
6、血淤痛-----元胡,五靈脂,沒葯,丹參,蒲黃,
7、蟲痛-----烏梅,使君子,檳榔,川椒,
8、食痛-----山楂,萊菔子,炒麥芽,炒神曲,雞內金,
十四,消化異常
1、食慾不振-----砂仁,木香,焦三仙,
2、消化不良-----炒麥芽,炒扁豆,雞內金,五穀蟲,焦山楂,神曲,木香,
3、痞滿腹脹-----丁香,木香,沉香,砂仁,檳榔,青皮,陳皮,二丑,
4、吞酸-----川黃連配吳萸,烏賊骨配浙貝母,煅瓦楞子,
5、嘈雜有佘-----川連,枝子,白芍,神曲,橘皮,雲芩,白術,
6、嘈雜不足-----當歸,白芍,川連,人參,白術,雲芩,神曲,甘草。
十五,腰痛
1、腎虛腰痛-----杜仲,川續斷,桑寄生,狗脊,懷牛膝,巴戟,
2、氣滯腰痛-----(閃挫)當歸,官桂,玄胡,杜仲,小茴香,木香,
3、風濕腰痛-----獨活,羌活,防風,桑寄生,狗脊,木瓜,稀薟草,威靈仙,
4、寒濕腰痛-----乾薑,蒼術,細辛,附子,肉桂,
5、血淤外傷-----乳香,沒葯,川牛膝,三七,桃仁,紅花,
十六,四肢關節痛
1、風濕痛-----羌活,防風,細辛,木瓜,威靈仙,海桐皮,秦皮,
2、寒痛-----制川烏,制草烏,附子,桂枝,
3、經絡阻滯痛------雞血藤,絡石藤,青風藤,威靈仙,地龍,
十七,部位引經葯
1、肩部———姜黃,
2、上肢———炙桑皮,桂枝,羌活,
3、下肢-----牛膝,木瓜,
4、膝關節-----牛膝,松節,
十八,四肢痛,關節腫
1、濕在表-----白術,蒼術,羌活,防風,川芎,獨活,桂枝,
2、濕在里-----白術,蒼術,雲芩,澤瀉,陳皮,半夏,神曲,炙草。
3、濕在上-----玉米,杏仁,桑皮,藁本,荊芥,橘紅,半夏,雲芩。
4、濕在下-----白術,蒼術,防風,防己,羌活,澤瀉,玉米,牛膝。
十九,失眠
1、心虛---炒棗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歡花,合歡皮。
2、心神不定---龍骨,龍齒,遠志,茯神,牡蠣,磁石,琥珀。
3、痰濁壅滯---遠志,菖蒲,半夏,茯神。
4、火熱擾心---川黃連,梔子,竹葉,木通,燈芯。
5、心腎不交---肉桂配川連,遠志。
6、用腦過渡---茯神,熟地,遠志,炒棗仁,當歸,元肉,珍珠母。
二十,心悸
1、心氣虛-----人參,黨參,黃芪,炙草,
2、心血虛-----(陰)酸棗仁,柏子仁,當歸,首烏,阿膠,麥冬,五味子,
3、心陽虛-----桂枝,肉桂,附子,
4、痰濕-----半夏,茯神,遠志,
二十一,自汗,盜汗
1、氣陽虛-----人參,黃芪,炒白術,附子,五味子,牡勵,炙甘草,
2、血陰虛-----地黃,黃柏,知母,白芍,當歸,麥冬,龜板,
3、汗出不止-----白芍,生地,黃芪,當歸,川連,五味子,棗仁,
4、諸經出汗-----防風,炙黃芪,焦術,肉桂,酒白芍,附子,棗仁,
5、常用斂汗葯-----浮小麥,麻黃根,五味子,山萸肉,煅牡蠣,烏梅,
二十二,水腫
1、皮水-----東瓜皮,大腹皮,桑白皮,五加皮,茯芩皮,白茅根,車前子,玉米須,
2、水腫兼內熱-----澤瀉,車前子,滑石,豬芩,茯苓,
3、水腫兼氣滯-----大腹皮,陳皮,檳榔,
4、水腫兼表證-----麻黃,浮萍草,蘇葉,
5、水腫兼血淤-----澤蘭,益母草,琥珀,白茅根,
6、氣虛水腫-----黃芪,炒白術,茯苓,
7、陽虛水腫-----肉桂,桂枝,附子,
二十三,咳嗽
1、風寒咳嗽-----麻黃,蘇葉,杏仁,紫苑,
2、風熱咳嗽-----桑葉,菊花,桔梗,批杷葉,
3、寒痰咳嗽-----半夏,陳皮,冬花,乾薑,細辛,旋復花,
4、熱痰咳嗽-----瓜蔞,蔞仁,天竺黃,桑白皮,貝母,
5、燥咳------沙參,麥冬,天冬,貝母,百部,
6、肺虛久咳-----訶子,炙粟殼,烏梅,五味子,人參,
7、痰喘-----白芥子,蘇子,萊菔子,葶藶子,杏仁,冬花,
二十四,泄瀉
1、水瀉-----白術,蒼術,茯苓,車前子,澤瀉,滑石,
2、寒瀉-----煨生薑,乾薑,吳萸,
3、濕熱-----川黃連,黃芩,秦皮,黃柏,
4、脾虛-----白術,炒山葯,炒蓯米,炒扁豆,黨參,
5、脾腎陽虛-----補骨脂,肉豆叩,五味子,乾薑,肉桂,
6、傷食-----炒神曲,焦山楂,萊腹子,雞內金,
7、久瀉滑脫-----赤石脂,禹佘糧,煨訶子,煨肉叩,炙粟殼,烏梅,
二十五,便秘
1、熱結-----大黃,芒硝,元明粉,蘆薈,
2、寒結-----巴豆,硫黃,
3、津枯-----元參,麥冬,生地,
4、血虛-----當歸,熟地,生首烏,
5、氣秘-----枳實,枳殼,厚朴,檳榔,
6、虛秘-----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鎖陽,蓯蓉,
7、老年習慣便秘-----肉蓯蓉,蕃瀉葉,萊腹子,厚朴,
8、頑固性便秘-----熟地,當歸,川芎,白芍,枳殼,火麻仁,杏仁,厚朴,川軍,柴胡,甘草 ,
二十六,淋症
1
2、濕熱淋-----豬苓,滑石,車前子,木通,淡竹葉,
3、血淋-----大小薊,茅根,琥珀,生地,蒲黃,藕節,滑石,車前子,
4、石淋-----金錢草,海金砂,雞內金,冬葵子,琥珀,滑石,
5、膏淋-----草蔻,石葦,黃柏,菖蒲,車前子,蒼術,蓮子心,茯苓,滑石,
6、勞淋-----黨參,黃芪,白術,山葯,雲苓,熟地,女貞子,知母,黃柏,金櫻子,
7、氣淋-----沉香,石葦,滑石,赤芍,瞿麥,冬葵子,烏葯,柴胡,當歸,
二十七,遺尿多尿
1、腎虛遺尿-----桑螵蛸,海螵蛸,當歸,桑寄生,白芍,生龍骨,人參,
2、氣陷遺尿-----黃芪,黨參,當歸,升麻,山萸肉,桑螵蛸,益智仁,
3、腎陽虛多尿-----菟絲子,肉蓯蓉,附子,桑螵蛸,五味子,牡勵,
4、腎氣不攝-----桑螵蛸,龜板,龍骨,遠志,菖蒲,人參,
二十八,遺精
1、心腎不交-----知母,黃柏,熟地,山葯,山萸,茯苓,澤瀉,金櫻子,龍骨,丹皮,
2、腎虛有固-----蓮須,五味子,芡實,金櫻子,山萸肉,山葯,熟地,
3、濕熱下注-----蒼術,黃柏,萆解,滑石,茯苓,澤瀉,車前子,蓮子心,甘草。
4、心脾兩傷-----黨參,黃芪,炒白術,茯苓,遠志,木香,金櫻子,芡實,炒棗仁,當歸,
二十九,痛經
1、血淤-----川芎,當歸尾,赤芍,紅花,桃仁,丹參,
2、氣滯-----香附,木香,烏葯,沉香,元胡,厚朴,
3、虛寒-----吳萸,當歸,川芎,白芍,黨參,桂枝,阿膠,艾葉,巴戟,熟地,
4、濕熱下注-----小茴香,乾薑,元胡,沒葯,當歸,川芎,肉桂,蒼術,茯苓,蒲黃,五靈脂,
5、肝腎虛損-----當歸,白芍,山萸,巴戟,阿膠,山葯,甘草,
6、氣血兩虛-----黨參,黃芪,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香附,艾葉,砂仁,
三十,帶下
1,脾虛(白帶)-----白術,蒼術,黨參,山葯,白芍,陳皮,柴胡,車前子,
2、腎虛(清帶)-----菟絲子,黃芪,桑螵蛸,附子,牡仲,補骨脂,
3、濕熱(黃帶)-----當歸,白芍,柴胡,雲苓,白術,茵陳,枝子,車前子,甘草,
4、寒濕帶下-----蒼術,白術,炒山葯,小茴香,巴戟,
5、室女白帶-----二地,丹皮,女貞子,旱連草,椿根皮,續斷,桑寄生,菟絲子,香附,
6、常用止帶葯-----芡實,海螵蛸,白果,椿根皮,煅龍牡,
三十一,胎前疾病
1、惡阻-----砂仁,炒白術,陳皮,香附,烏葯,木香,生薑,
2、胞阻-----當歸,炒白芍,川芎,茯苓,炒白術,元胡,桑寄生,
3、子腫-----炒白術,生薑皮,大腹皮,茯苓皮,陳皮,
4、子嗽-----(胎火上逆)百合,紫苑,桔梗,麥冬,炙桑皮,竹茄,
5
6、子癔-----鉤藤,桑寄生,人參,茯神,當歸,菖蒲,菊花,桔梗,
7、子淋-----生地,木通,甘草 ,竹葉,元參,麥冬,黃芩,黑枝子,
8、子嗚-----人參,黃芪,麥冬,當歸,橘皮,花粉,
9、胎傷腹痛-----人參,黃芪,杜炭,續斷,砂仁,
10、突然腰痛下血-----黃芪,當歸,地榆,杜仲,續斷,膠珠,艾炭,白術,黃芩,
三十二,胎動不安
1、氣滯-----蘇梗,砂仁,
2、血虛-----阿膠珠,熟地,
3、脾虛-----炒白術,黨參,
4、蘊熱-----黃苓,
5、腎虛-----續斷,桑寄生,菟絲子,杜仲,
三十三,產後缺乳
1、氣血虛弱-----人參,黃芪,當歸,麥冬,通草,桔梗,豬蹄,
2、肝鬱氣滯-----炮甲珠,王不留行,通草,青皮,柴胡,當歸,白芍,川芎,生地,
三十四,產後腹痛
1、血虛-----當歸,熟地,阿膠,人參,山葯,續斷,麥冬,肉桂,甘草,
2、血瘀-----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益母草,乳香,炙甘草,黃酒,
三十五,產後出汗
1、氣虛出汗-----黃芪,白術,防風,防風,熟地,煅牡勵,麻黃根,浮小麥,
2、陰虛盜汗-----人參,麥冬,黃芪,白術,防風,山萸肉,五味子,煅牡勵,
三十六,惡露不絕
1、氣虛-----人參,黃芪,白術,鹿膠,艾葉,橘皮,升麻,柴胡,姜棗,
2、血熱-----熟地,白芍,生地,山葯,川斷,阿膠,旱連草,海螵蛸,
3、血淤-----當歸,川芎,桃仁,炮姜,丹皮,益母草,
三十七,產後發熱
1、感染邪毒-----銀花,公英,地丁,蒲黃,五靈脂,丹皮,赤芍,魚腥草,益母草,
2、血淤-----當歸,川芎,桃仁,炮姜,丹參,丹皮,益母草,炙草,
3、外感-----柴胡,黃芩,黨參,半夏,甘草 ,生薑棗,
4,血虛-----八珍湯減川芎加黃芪。
『陸』 妊娠嘔吐的治療葯方有哪些
妊娠嘔吐是妊娠早期徵象之一,多發生在懷孕2~3個月期間,輕者即妊娠反應,出現食慾減退、擇食、清晨惡心及輕度嘔吐等現象,一般在3~4周後即自行消失,對生活和工作影響不大,不需特殊治療。少數婦女反應嚴重,呈持續性嘔吐,甚至不能進食、進水、伴有上腹飲悶不適,頭暈乏力或喜食酸咸之物等,這時稱妊娠嘔吐。本病多見於精神過度緊張,神經系統功能不穩定的年輕初孕婦。另外,胃酸降低,胃腸道蠕動減弱,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增多及腎上腺皮質激素減少等,與妊娠嘔吐也有一定關系。
中醫稱之為「惡阻」、「子病」、「病兒」、「阻病」等。其主要由於胎氣上逆,胃失和降所致。治療大法以調氣和中,降逆止嘔為主,並應注意飲食和情志的調節,用葯宜忌升散之品。
【方一】香砂六君子湯
【出處】《名醫方論》
【組成】人參、白術、茯苓、砂仁各12克,甘草6克,陳皮、木香各15克,半夏、生薑各9克,大棗2枚。
【功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主治】胃虛型妊娠嘔吐。妊娠早期,惡心嘔吐,突出食物,甚則食入即吐,脘腹脹悶,不思飲食,頭暈體倦,怠惰思睡,舌淡,苔白,脈緩滑無力。
【方解】方中參、術、苓、草、大棗健脾養胃,益氣和中;生薑、半夏降逆止嘔;砂仁、木香、陳皮理氣和中。全方補脾胃、降逆氣,使嘔吐得止。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半夏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各種炮製品對實驗動物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抗炎、解熱、抗菌、鎮痛、鎮吐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二】加味溫膽湯
【出處】《醫宗金鑒》
【組成】陳皮、半夏(制)、茯苓各3克,甘草(炙)1.5克,枳實、竹茹、黃芩各3克,黃連2.4克,麥冬6克,蘆根3克。
【功用】健肝和胃,降逆止嘔。
【主治】肝熱型妊娠嘔吐。妊娠早期,嘔吐酸水或苦水,胸脅滿悶,噯氣嘆息,頭暈目眩,口苦咽干,渴喜冷飲,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躁,脈弦滑數。
【方解】方中黃芪、黃連、竹茹清肝熱,除煩止嘔;枳實、陳皮寬胸和胃,調氣降逆;生薑、半夏、茯苓除濕化痰,降逆止嘔;麥冬、蘆根養陰清熱,除煩止嘔,甘草調和諸葯。全方清肝和胃,降逆止嘔。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黃連有抗菌、利膽、抗炎等作用。黃芩有解熱、降壓、鎮靜、利膽、抑菌等作用。蘆根有解熱、鎮靜、鎮痛、抗氧化及雌激素樣作用,所含苜蓿素對腸管有鬆弛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三】青竹茹湯
【出處】《濟陰綱目》
【組成】鮮竹茹、橘皮、白茯苓、半夏各12克,生薑9克。
【功用】化痰除濕,降逆止嘔。
【主治】痰滯型妊娠嘔吐。妊娠早期,嘔吐痰涎,胸膈滿悶,不思飲食,口中淡膩,頭暈目眩,心悸氣短,舌淡胖,苔白膩,脈滑。
【方解】方中半夏、陳皮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竹茹除煩止嘔;茯苓、生薑健脾和胃,滲濕止嘔。共收除濕化痰,降逆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半夏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各種炮製品對實驗動物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抗炎、解熱、抗菌、鎮痛、鎮吐作用。
【用法】水煎服。
【方四】惡阻停膠囊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蘇梗20克,姜竹茹20克,砂仁12克,黃連12克。
【功用】化濕行氣,降逆止嘔。
【主治】妊娠劇吐。
【方解】方中蘇梗行氣寬中,竹茹除煩止嘔,砂仁行氣溫中,黃連清熱燥濕。共奏化濕行氣,降逆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黃連有抗菌、利膽、抑制胃液分泌等作用。砂仁煎劑可增強胃的功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腸道運動,排出消化管內的積氣。蘇梗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的作用。
【用法】共為細末,裝空心膠囊。於每餐後及晚睡前服,每次服用3克,連服7日。
【方五】益氣養陰湯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沙參、麥冬、太子參、石斛、玉竹各20克,白術、砂仁、甘草各6克,生薑適量(搗汁兌服)。
【功用】益氣養陰,降逆止嘔。
【主治】妊娠惡阻重症。
【方解】方中沙參、麥冬、太子參、石斛、玉竹養陰清熱,白術、砂仁行氣健脾,甘草調和諸葯。共奏益氣養陰,降逆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沙參有提高細胞免疫,祛痰及殺菌作用。石斛能促進胃液的分泌而助消化,使其蠕動亢進而通便,有一定鎮痛解熱作用。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採用少量頻飲法,以防葯入而吐。
【方六】驗方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香附30克,藿香15克,甘草10克。
【功用】理氣止嘔。
【主治】妊娠劇吐。
【方解】方中藿香化濕止嘔,香附理氣,甘草調和諸葯。共奏理氣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藿香揮發油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消化力,對胃腸有解痙作用。
【用法】共研為細末,每次服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下。
【方七】半夏茯苓湯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半夏12克,生薑、雲苓、厚朴、蒼術、陳皮、豬苓、澤瀉、竹茹、白術各10克,桔梗6克,生赭石30克。
【功用】行氣利水,降逆止嘔。
【主治】用於治療較重的早孕反應,惡心嘔吐之症。
【方解】方中半夏、生赭石降逆止嘔,雲苓、豬苓、澤瀉健脾利水,厚朴、陳皮、桔梗理氣健脾,蒼術燥濕健脾,竹茹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生薑溫中止嘔。共奏行氣利水,降逆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半夏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各種炮製品對實驗動物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抗炎、解熱、抗菌、鎮痛、鎮吐作用。生赭石對腸管有興奮作用,可使腸蠕動亢進。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3~5劑。
【按語】生赭石打碎先煎。
【方八】姜夏茯苓湯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制半夏、茯苓各20克,生薑15克。
【功用】降逆止嘔,健脾和胃。
【主治】主治妊娠早中期惡心嘔吐。
【方解】方中半夏降逆止嘔,生薑生薑溫中止嘔,茯苓健脾利水滲濕。共奏降逆止嘔,健脾和胃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半夏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各種炮製品對實驗動物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抗炎、解熱、抗菌、鎮痛、鎮吐作用。
【用法】先用冷水約400ml將葯物浸泡1小時,再用水煎40分鍾左右,煎取約150毫升葯液,每劑葯分2~4次服,1天服完。
【按語】加減法:脾胃虛弱加黨參20克,白術15克,甘草3克;痰濕阻滯加陳皮5克;脾胃不和加黃連、竹茹各10克,紫蘇葉5克;氣陰兩虛去茯苓,加入參10克,麥冬15克,烏梅6克。
【方九】安神平沖湯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丹參12克,赤芍、半夏、白術各10克,紅花、降香各6克,黑棗仁、珍珠母各30克。
【功用】活血安神,平沖止嘔。
【主治】主治妊娠劇吐。
【方解】方中丹參、赤芍、紅花活血養陰,半夏降逆止嘔,白術健脾益氣,降香理氣化瘀止血,黑棗仁養心安神,珍珠母安神定驚。共奏活血安神,平沖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酸棗仁皂苷、黃酮苷、水及醇提取物分別具有鎮靜催眠及抗心律失常作用。珍珠粉可明顯減少小鼠的自主活動,並對戊巴比妥的中樞抑制有明顯的協同作用。
【用法】1日1劑,水煎頻服。
【按語】珍珠母打碎先煎。
【方十】安沖降逆湯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烏梅20克,炒蘇子、枇杷葉、炒杜仲、川斷、半夏、砂仁各10克,生薑3片。
【功用】安沖柔肝,理氣和胃,止嘔。
【主治】主治重症惡阻。
【方解】方中烏梅生津止渴,蘇子降氣化痰,止咳平喘,枇杷葉降逆止嘔,杜仲、川斷補肝腎,半夏、砂仁理氣降逆止嘔,生薑溫中止嘔。共奏安沖柔肝,理氣和胃,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半夏可抑制嘔吐中樞而止嘔,各種炮製品對實驗動物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生薑能促進消化液分泌,保護胃黏膜,具有抗潰瘍、保肝、利膽、抗炎、解熱、抗菌、鎮痛、鎮吐作用。枇杷葉有鎮咳、平喘、抗炎作用。續斷有抗維生素E缺乏症的作用。
【用法】1日1劑,水煎頻服。
【按語】腹痛者加炒白芍15克,炒白術12克;脾胃氣虛者加黨參15克,炒白術12克,吳茱萸10克;胃熱者加黃連、蘇梗各10克。
【方十一】健脾和胃湯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黨參、麥冬、茯苓、山葯各10克,白術、陳皮、竹茹各6克,紅棗5枚。
【功用】健脾和胃,降逆止嘔。
【主治】主治妊娠惡阻。
【方解】方中黨參、白術、茯苓、山葯、紅棗、陳皮健脾益氣,麥冬養陰生津,竹茹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共奏健脾和胃,降逆止嘔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山葯對實驗大鼠脾虛模型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對離體腸管運動有雙向調節作用,有助消化作用。
【用法】1日1劑,水煎頻服。
【方十二】抑肝和胃飲
【出處】《中國婦科秘方全書》
【組成】蘇葉5克,黃連4克,竹茹、陳皮、法夏各10克。
【功用】抑肝和胃。
【主治】主治妊娠惡阻。
【方解】方中蘇葉行氣寬中,黃連清熱燥濕,竹茹清熱化痰,除煩止嘔,陳皮理氣健脾,半夏降逆止嘔。共奏抑肝和胃之效。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發現蘇葉煎劑有緩和解熱作用,有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胃腸蠕動的作用。
【用法】1日1劑,水煎小量頻服。
【按語】陰津虧虛者加麥冬、石斛、沙參、蘆根;脾胃虛弱者加黨參、白術、茯苓、甘草、藿香;痰濕偏盛者加茯苓、白術、砂仁、木香;肝氣郁結頭暈脅脹者加鉤藤、菊花、合歡皮、綠萼梅;胎漏下血者加川斷、桑寄生、菟絲子、薴麻根、地榆炭。
『柒』 藿香10克,砂仁10克,黃芩10克,黃蓮6克,竹茹10克,茯苓15克,陳皮6克,白芍10克。請問這配方是什麼功效
這個方子主要功效是健脾理氣,行氣化痰,其中砂仁、鬱金、蘇葉、木香是理氣的;蒼術、茯苓、半夏、厚朴是行氣補氣化痰的;藿香芳香燥濕。這個方子應該是主要治療脾胃虛弱,肝鬱脾虛的情況,主要針對消化系統不良的情況。和維生素B6。這些也是可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