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鐵皮楓斗的葯典記載
《本草綱目》: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贏瘦,強陰益精。久服,厚腸胃,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定智除驚,輕身延年。益氣除熱,健陽,逐皮膚風痹,骨中久冷,補腎益力。冶發熱自汗,癰疽排膿內塞。
《神農本草經》: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
《本經》:味甘,平。主傷中,除痹,下氣,補五臟虛勞羸弱,強陰,久服厚腸胃。《綱目》:甘淡微咸,治發熱自汗,癰疽排膿內塞。
《綱目拾遺》:清胃除虛熱,生津巳勞損,以之代茶,開胃健脾。定驚療風,能鎮涎痰,甘芳降氣。
《本草從新》:鐵皮石斛,老雁山最上。
一千多年前的道家醫學經典《道藏》將鐵皮楓斗(鐵皮石斛烘乾後干品習稱鐵皮楓斗)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早在東漢末年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關於鐵皮楓斗的記載,《本草綱目》、《中葯大詞典》等中國古代多部醫學著作中都記載了鐵皮楓斗的葯用功能。綜合起來,鐵皮楓斗具有滋陰清熱,益胃生津,補五臟虛勞,內臟不足,益精壯骨,養肝明目,厚腸胃,安神定驚,逐邪排膿,輕身延年,養顏潤膚等諸多功效。歷代名醫如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都曾用鐵皮楓斗養生保健、做配方治病,他們都認為滋陰養生是強身之根本,補益之必須。
鐵皮楓斗是正宗鐵皮石斛鮮條所制的干品,鐵皮楓斗對生長條件要求極其苛刻,最優質的鐵皮楓斗生長在浙江臨安天目山地區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之上,自然繁殖率又極低,人間難得一見。因此,千年以來鐵皮楓斗作為「九大仙草」之首,一直和靈芝、人參、冬蟲夏草等一樣被列為上品中葯,是歷代只有皇室貴族才能享用的養生滋補珍品。道家創教天師之一張道陵就曾長期在雁盪山地區採摘野生鐵皮石斛炮製鐵皮楓斗,煉制「龍虎神丹」。
貞觀十五年,文成公主遠嫁吐魯番松贊干布時,唐太宗為其備下豐厚嫁妝,為使公主免受塞外之苦,私下封賞鐵皮楓斗5升,以滋養貴體,足見鐵皮楓斗的尊貴和稀有。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享年81歲,畢生長壽且美麗。在她花甲之年以後,她的頭發依舊黑亮潤滑,富於光澤;皮膚依然白皙紅潤,富有彈性,在她的身上演繹了女人不老的神話。據典籍記載:武則天的養顏秘方重在養血與滋陰並重。該方由唐代著名養生大師、六朝御醫葉法善獻給,該方以藏紅花為君葯,鐵皮楓斗、靈芝二味為臣葯,具有養血滋陰、益氣活血、清補五臟、平衡陰陽、氣血舒暢、提高機體生理功能等作用;武則天服用該方達50年之久,在此方的滋潤下她每天都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即使到了晚年也依舊美麗、容顏不老,真正達到保持容顏、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的作用,故專家稱其為古代養顏第一方。
乾隆帝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實際掌握中國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是中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年壽最高的皇帝。宮廷御醫養生方案很多,養生品也很多,而乾隆獨愛用鐵皮楓斗滋陰養生,燉湯、喝酒、喝茶,大宴群臣,他都是必用鐵皮楓斗。他文韜武略,精力充沛、博覽群書,對養生也有自己獨到見解,「人,陰常不足,陽常有餘;陰虛難治,陽虛易補」這句話對乾隆影響很大,而最終也受益匪淺。乾隆在80歲壽宴上,用鐵皮楓斗燉湯宴請2000多名百歲以上老人,希望他們更加長壽。乾隆89歲高齡與世長辭,在去世前還處理朝政,留下了一個「乾隆盛世」的大局面。
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洋務大員李鴻章出使英國,時年74歲,臨行前咳喘連連,慈禧賜他宮廷御葯,以鐵皮楓斗、靈芝、玄參等泡水煲湯。李鴻章一路服用,並大贊其妙。到達英國後,李鴻章將鐵皮楓斗作為國禮贈送給維多利亞女王,女王用過鐵皮風斗後,感覺非常好,特意致謝慈禧太後。
鐵皮楓斗的鮮品鐵皮石斛對自然生態條件要求苛刻,自然繁殖率又極低,以至於具有幾千年歷史的鐵皮楓斗已頻臨滅絕。產於浙江省的老雁山鐵皮石斛是鐵皮石斛中的極品,膠質飽滿、久嚼無渣、個頭沉實、功效最佳。但是鐵皮石斛生長環境苛刻,產量稀少,市面上只有少數像老雁山鐵皮石斛這樣的老品牌能買到真正的鐵皮石斛。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鐵皮楓斗就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珍惜瀕危葯用植物。為了拯救瀕危鐵皮楓斗,讓鐵皮楓斗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於價值,服務廣大民眾,國家與各地政府相繼出台了相應的政策,對鐵皮楓斗資源予以立法保護、倡導人工種植。市場上人工種植鐵皮楓斗鮮品鐵皮石斛的有諸多產地,產地品質最好的是浙江溫州樂清。
㈡ 歷史上有哪些關於石斛的記載
石斛為蘭科植物,全球約有1500種同屬植物,中國有77種。收載入國家葯典的僅有四種,分別是金釵石斛、鐵皮石斛、流蘇石斛和鼓槌石斛,其他石斛絕大部分為觀賞植物,無葯用價值及保健功效。石斛自古以來就是珍稀名貴中葯。作為植物,最早記錄於《山海經》,稱為「禁生、林蘭」意即長在林下、溪旁。作為葯物,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可補五臟虛勞,為滋陰聖品。功能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熱病津傷、口乾煩渴、胃陰不足、食少干嘔、病後虛熱不退、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目暗不明、筋骨萎軟等症。
金釵石斛,為最好的葯用石斛,因其作用突出廣泛,民間有「救命仙草」,「還魂草」之稱,《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味甘,微苦,性微寒,可卻驚定志,強陰益津,輕身延年,久服厚腸胃」。《本草綱目》載,「石斛莖狀如金釵之股,從生石上,稱金釵花,又稱千年潤,處處有之,以蜀中者為勝」,即今天的貴州赤水一帶為其原產地。根據《中國蘭花》一書指出:石斛在古代如無特指,就是金釵石斛。
目前零售市場的石斛種類繁多,品名復雜,價格混亂,其中大部分來源於東南亞的蘭花,將蘭花出售後,剩下的莖捲成楓斗,僅憑外觀難以分辨,嚼之如青草味,這類石斛無任何葯用或保健價值。正品的金釵石斛「味微苦,回甘」。所謂:好石斛,有點苦,才是正品。如果想要買到正品的赤水金釵石斛,可以選擇赤水當地生產廠家永斛源生產的金釵石斛。
金釵石斛具有較高的葯用價值,適合食用金釵石斛的人群范圍很廣,一般都可以食用。糖尿病患者、腸胃不好的人、三高人群、亞健康人群都可以食用金釵石斛。
公元 502-557年南朝•梁陶弘景在《本草經集注》中首次對石斛的外觀特徵作出了描述:「生石上,細實,桑灰湯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為佳」。
唐代《新修本草》對石斛和偽品木斛進行了描述:「生石上,細實,桑灰湯沃之,色如金,形似蚱蜢髀者為佳。近道亦有,次宣城間。生櫟樹上者,名木斛。其莖形長大而色淺。六安屬廬江,今始安亦出木斛,至虛長,不入丸散,惟可為酒漬煮湯用爾。」
宋代唐慎微《證類本草》記載「石斛,細若小草,長三、四寸,柔韌,折之如肉而實。世又謂之金釵石斛,蓋後人取象而言之。今人多以木斛渾行,醫工亦不能明辨。將木斛折之,中虛如禾草,長尺余,但色深黃光澤而已。真石斛,治胃中虛熱有功。」這也是首次提出金釵石斛。
公元 1578 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石斛名義未詳。其莖狀如金釵之股,故古有金釵石斛之稱」。更加確定了古代的石斛就是指金釵石斛。
清代陳士鐸在《本草新編》直接記載:「金釵石斛,味甘、微苦,性微寒,無毒。不可用竹斛、木斛,用之無功。石斛卻驚定志,益精強陰,尤能健腳膝之力,善起痹病,降陰虛之火,大有殊功。今世吳下之醫,頗喜用之,而天下人尚不悉知其功用也。」可見陳士鐸根本就不再稱作石斛,就直接記載金釵石斛。由此可以看出金釵石斛才為傳統葯用正品石斛。
㈢ 鐵皮石斛千年中醫推崇的葯中上品的古書記載 秦漢時期我國第一部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記載鐵皮石斛:「
昨天電視有說哦!確實很好
㈣ 鐵皮石斛 為什麼會名列九大仙草之首
霍山石斛、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之茯苓蓯蓉、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等列為中華九大仙草,霍山石斛為九大仙草之首。可以在網路上仔細看看,從《神農本草經》到《本草綱目拾遺》幾乎所有的記載的石斛都是霍山石斛。霍山石斛其實是特指霍山米斛,龍頭鳳尾草,特點是長不過3cm,4年長成,呈米粒形狀,大小比米粒稍大,這也是米斛名稱的由來。
鐵皮石斛是九大仙草之首純屬無稽之談,鐵皮現在從雲南廣西到安徽浙江的中國南部大部分都能大規模種植,其中雲南更更是一年一熟,批量生產,以噸計價,這讓其他並列九大仙草的天山雪蓮、冬蟲夏草等情何以堪!
石斛現在中國有其實多種,鐵皮石斛的的確是僅次於霍山石斛的名貴滋補品,但不是九大仙草之首!
㈤ 鐵皮石斛最早在哪部古代醫學典籍中出現過
鐵皮石斛作為葯用最早見載於《神農本草經》,距今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在公元220~450年出版的《名醫別錄》中也有對鐵皮石斛葯用的記載,距今亦有約1700年歷史。用石斛屬植物加工楓斗則起源於清代,被記載於趙學敏、趙學楷《本草綱目拾遺》及《百草鏡》中,距今有250年的歷史~
㈥ 鐵皮石斛最早起源於什麼時候
鐵皮石斛是我國的名貴中葯材,在唐代就被列為靈芝、冬蟲夏草等「中華九大仙草之首」,《本草綱目》中記載鐵皮石斛具有「強陰益精,輕身延年等功效」。因其珍貴且稀有,被國際葯用植物界稱為「葯界大熊貓」。但近年來由於野生資源匱乏,市場中鐵皮石斛以次充好的現象十分普遍。恰好看過央視的視頻,上面是這樣介紹的。CCTV記者調查
㈦ 葯用石斛有哪些
霍雲堂霍山石斛的作用
1、胃陰虛及熱病傷津證。本品長於滋養胃陰,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熱。主治熱病傷津,煩渴、舌乾苔黑之證,常與天花粉、鮮生地、麥冬等品同用,如《時病論》清熱保津法。治胃熱陰虛之胃脘疼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可與生地、麥冬、黃芩等品同用。
2、腎陰虛證。本品又能滋腎陰,兼能降虛火,適用於腎陰虧虛之目暗不明、筋骨痿軟及陰虛火旺,骨蒸勞熱等證。腎陰虧虛,目暗不明者,常與枸杞子、熟地黃、菟絲子等品同用,如霍雲堂霍山石斛夜光丸(《原機啟微》)。腎陰虧虛,筋骨痿軟者,常與熟地、山茱萸、杜仲、牛膝等補肝腎、強筋骨之品同用。腎虛火旺,骨蒸勞熱者,宜與生地黃、枸杞子、黃柏、胡黃連等滋腎陰、退虛熱之品同用
霍雲堂霍山石斛的吃法
1、鮮吃——取新鮮鐵皮霍雲堂霍山石斛若干,洗凈入口細嚼,味甘而微黏,清新爽口,余渣吞咽即可。(功效:強陰益精、開胃健脾。)
2、煎湯——洗凈切碎或拍破加水入鍋用文火先煎煮30分鍾,後放入1-2克西洋參再煮30分鍾,可重復煎煮,連渣食用。近代名醫張錫純說:「鐵皮霍雲堂霍山石斛最耐久煎,應劈開先煎,得真味」(功效:補虛養陰,清熱。)
3、泡茶——洗凈後切薄片,用開水沖泡後飲用,可重復沖泡,連渣食用。(功效:開胃健脾、降火理氣、對慢性咽喉炎療效顯著。)
4、熬膏——洗凈切碎或拍破可加其他中葯材加水煎汁,連煎兩次,棄渣後用小火濃縮,再加冰糖,繼續熬製成膏狀引用。(功效:對勞損虛弱、肢節多痛、體乏、夜多盜汗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5、浸酒——洗凈切碎拍破、單味或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酒中,3個月後即可食用。(功效:補腎養陰、生精祛風。)
6、入膳——洗凈切碎或拍破和雞鴨等材料一起文火燉2-3小時,連渣食用。或用文火煎煮後取汁備用,加入其他原料可煮粥、做羹、煲湯等。(功效:養陰生津、抵虛熱、微汗、筋骨酸痛等常見的體虛症。)
霍雲堂霍山石斛的食療價值
蘭科草本植物環草霍雲堂霍山石斛、馬鞭霍雲堂霍山石斛等多種霍雲堂霍山石斛的莖。產於西南和廣東、廣西、安徽等地。多在秋季採收,乾燥切段,或鮮用。
[性能]味甘,性微寒。能養陰清熱,益胃生津。
[參考]含霍雲堂霍山石斛鹼等生物鹼,粘液質、澱粉等。
有一定解熱鎮痛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助消化;有增強新陳代謝、抗衰老等作用。
[用途]用於熱傷津液,低熱煩渴,舌紅少苔;胃陰不足,口渴咽干,嘔逆少食,胃脘隱痛,舌光少苔;腎陰不足,視物昏花。
[用法]一日10~15g,鮮品可用30g。煎湯,泡茶,煎膏滋。
[附方]
1,霍雲堂霍山石斛麥冬茶:霍雲堂霍山石斛、麥冬、谷芽各10g。沸水浸泡,代茶飲。
本方以霍雲堂霍山石斛、麥冬養陰清熱、益胃生津,谷芽消食和中。用於陰虛胃熱,嘔逆少食,咽干口渴,舌光少苔。
2,霍雲堂霍山石斛蔗漿飲:霍雲堂霍山石斛30g,甘蔗500g。霍雲堂霍山石斛煎水取汁;甘蔗去皮,切碎略搗,絞取汁液。兩汁混合。頻頻飲用。
本方以霍雲堂霍山石斛養陰清熱、益胃生津,甘蔗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用於熱傷津液,煩熱口渴,舌紅少苔。
3,霍雲堂霍山石斛杞菊湯:霍雲堂霍山石斛、枸杞子、女貞子各15g,菊花10g。煎湯飲。
本方以霍雲堂霍山石斛、菊花養陰清熱、明目,枸杞子、女貞子補養肝腎。用於肝腎陰虛,目昏眼花,視力減退。
㈧ 本草綱目中記錄石斛的詞句原文!
釋名:金釵、禁生、林蘭、杜蘭。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胃中虛熱、發熱自汗、癰疽排膿內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