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草石斛的圖片
1.中文學名:黃草石斛。別稱:束花石斛、水打棒、金蘭、大黃草。莖圓柱形.近肉質,高20~145cm,粗1~1.7cm。葉紙質,披針形,長13~19cm,寬3~4.5cm,頂端尖。總狀花序幾無總梗,側生於有葉或無葉的莖節上;花序2~20束,每束有花2~6朵;花金黃色,肉質,有香氣;唇瓣近扇形,唇盤上有2個紫色斑塊,2條褶片從基部伸至中部,邊緣具流蘇,兩面均有茸毛。花期3~9月。生於岩石或樹上。
2.形態特徵
為鐵皮石斛、羅河石斛、廣東石斛、細莖石斛等的加工品。乾燥莖長一般在30厘米以上,直徑約3~5毫米,圓柱形,略彎曲,表面金黃色而略帶綠色,有光澤,具深縱溝紋,節明顯,節間長約2~3.5厘米。橫切的厚片斷面類圓形,邊緣有多數角棱,形成齒輪狀,中間散布有類白色小點。氣無,味微苦,嚼之略帶粘性。以條勻、金黃色、緻密者為佳。
3.化學成分
為蘭科植物黃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ex Lindl的莖。
含生物鹼,主要含石斛黃鹼(dendrochrysine)。
4.主要價值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干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用量6~12g,鮮品15~30g。
配伍應用 ①熱病津傷,低熱煩渴:鮮石斛配鮮地黃、麥冬。②胃陰不足,津虧口渴:配沙參、麥冬、玉竹:③目暗不明:配菊花、菟絲子、枸杞子、熟地黃等。
採制
全年均可採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為好,煮蒸透或烤軟後,曬干、烘乾或鮮用。
『貳』 什麼是秄花斛
束花石斛是草本植物。莖粗厚,肉質,下垂或彎垂,圓柱形,長50-200厘米,粗5-15毫米,上部有時稍回折狀彎曲,不分枝,具多節,節間長3-4厘米,干後淺黃色或黃褐色。葉二列,互生於整個莖上,紙質,長圓狀披針形,通常長13-19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具鞘;葉鞘紙質,干後鞘口常杯狀張開,常淺白色。
束花石斛是一種喜陰涼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在溫暖、潮濕、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半陰半陽的環境,1月平均氣溫高於8℃的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適宜生長溫度為15到28度,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以上,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屬氣生根系,主要要求根部通透性好。
『叄』 束花石斛的產地生境
生於海拔700-2500米的山地密林中樹幹上或山谷陰濕的岩石上。產中國廣西西南部至西北部(百色、德保、隆林、凌雲、靖西、田林、南丹)、貴州南部至西南部(興義、安龍、羅甸、關嶺)、雲南東南部至西南部(麻栗坡、硯山、屏邊、石屏、綠春、勐臘、勐海、瀾滄、鎮康、臨滄)、西藏東南部(墨脫)。分布於印度西北部經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越南。模式標本采自尼泊爾。
『肆』 束花石斛鮮條能食用嗎
不能的
『伍』 石斛品種有哪些
石斛(學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萬丈須、吊蘭、林蘭、金釵華等。莖直立,肉質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厘米,粗達1.3厘米。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歸胃、腎,肺經。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於陰傷津虧,口乾煩渴,食少干嘔,病後虛熱,目暗不明。石斛喜在溫暖、潮濕、半陰半陽的環境中生長,以亞熱帶深山老林中生長為佳,對土肥要求不甚嚴格,野生多在疏鬆且厚的樹皮或樹幹上生長,有的也生長於石縫中。石斛花姿優雅,玲瓏可愛,花色鮮艷,氣味芳香,被喻為「四大觀賞洋花」之一。
石斛的種類和性狀鑒別
1.石斛(金釵石斛)莖下部圓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圓柱形,向上稍呈"之"字形彎曲,長18~42(~60)cm,中部直徑4~10mm,節間長1.5~6cm。表面金黃色或綠黃色,有光澤,具深縱溝及縱紋,節稍膨大,棕色,常殘留灰褐色葉鞘。質輕而脆,斷面較疏鬆。氣微,味苦。鮮莖直徑1~1.5cm,黃綠色,肉質而脆;折斷面較平坦。
2.粉花石斛(環草)莖細長圓柱形,常彎曲、盤繞成團或捆成把,長11~40cm,直徑1~2(~3)mm,節間長0.4~2.3cm。表面金黃色有光澤,具細縱紋。質柔韌而實,斷面較平坦。氣無,味淡,有粘性。
3.束花石斛(黃花)莖細長圓錐形,長23~200cm,直徑2~5mm,節間長2~3.5cm。表面金黃色或棕黃色,有縱紋。體輕質實,易折斷,斷面略纖維性,嚼之有粘性。
4.鐵皮石斛(耳環石斛)莖呈螺旋形或彈簧狀,一般2~4個旋紋,拉直後長3.5~8cm,直徑0.15~0.3cm,節間長1~3.5cm。表面黃綠色或黃色,有細縱紋,有的一端可見莖基部留下的短須根。質堅實,易折斷,斷面平坦,嚼之有粘性。
5.流蘇石斛(馬鞭石斛)莖呈細長圓錐形,上部有少數分枝,長30~150cm,直徑2~8mm,節間長2~4.5(~5.1)cm。表面棕黃色,有8~9條深縱溝。質疏鬆,斷面呈纖維性。氣微,味微苦。商品常切成1.5~3cm長段,切麵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