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石斛功效 > 查一下中草葯石窟石窟石斛的功效

查一下中草葯石窟石窟石斛的功效

發布時間:2022-06-20 12:12:37

『壹』 該如何保護石窟藝術

1、政府提供充足的資金,以維護保養,並且建立一支專業化的長期負責的文物維護隊伍。
2、控制參觀遊客的數量,輪回開放可參觀處。
3、採用高科技手段保養石窟造像。碑刻、壁畫。及時探測文物的病灶、內傷。加以修復。
4、採取國際合作,借鑒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的文物保養新技術、新方法

下面的可以參考一下:
雲岡石窟2窟現狀調查的內容和方法
閆宏彬 黃繼忠
--------------------------------------------------------------------------------
閱讀次數: 3149 發布時間:2008年4月16日
默認字體 9pt 10pt 11pt 12pt 13pt 14pt 15pt 16pt 17pt 18pt 20pt 25pt

雲岡石窟是國務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01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雲岡石窟開鑿於北魏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佛教傳入中原的經典巨作,也是那個時期民族大融合的見證,以其規模宏大、雕像奇偉精絕冠於一世,現有大小洞窟242個,造像51000餘尊。長期以來在各種自然營力和人為因素的影響下,石窟風化嚴重。
1938~1942年日本學者長廣敏雄等人曾對雲岡石窟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細致的調查工作,其研究成果——《雲岡石窟》至今仍是研究雲岡石窟的權威著作,但是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石窟的保存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況且該書僅有日文版,目前國內僅存3套,不便查閱。1961年趙不憶等人對雲岡石窟的病害情況做了較為全面的調查,開了石窟病害調查之先河。在此之後還有許多前輩從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角度研究了雲岡病害的機理和控制因素。至目前為止,尚沒有全面的洞窟現狀和病害情況的調查報告,文物保護面臨著家底不清的尷尬局面,同時也不利於後人了解洞窟病害的發展過程。
為此,我們於2006年4月開展了2窟現狀試驗調查工作,意圖在全面總結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制定一套適合於雲岡石窟的現狀和病害調查描述的體系和方法,進而對雲岡石窟開展全面的調查,建立完整的洞窟檔案體系和病害風險評價體系,明確不同病害的形成機理和控制因素,從而合理地調配科研和保護的力量,選擇更為有效和細致的保護方法和材料,制定出將來較長一個時期保護和修復的計劃。本文著重介紹本次洞窟病害調查的主要內容和方法。
該項工作分為制定病害描述標准語言、病害和現狀描述、繪制病害分布圖、資料調研、檢測分析等幾個部分。
首先,我們綜合了前人關於病害的認識和實地觀察的結果,按成因的不同,如外來物質造成的、石質本身缺陷造成的、水引起的、大氣污染造成的、鹽類活動造成的、不恰當修復造成的等,從較為宏觀的尺度制定了雲岡石窟砂岩病害描述的標准術語,從容易觀察判定的形態學角度,明確了各種病害判定依據。
病害的分類同時也是病害嚴重或危險等級的劃分依據。如酥鬆的鱗片狀脫離是較為危險的並且不易修復和控制的一類病害,而層狀脫離和鱗片狀脫離雖有相似的成因,卻遠不及鱗片狀脫離危險,並且可以通過適當的方法修復,而這類病害繼續發展的結果,會形成表面平滑的侵蝕帶,造成雕刻表面信息的完全喪失。
制定了病害描述的標准後,我們結合 「雲岡石窟洞窟調查」的研究成果,參照考古方面的習慣,制定了洞窟保存現狀的描述的規范,主要內容涉及洞窟的形制、造像的內容、保存情況、病害情況等,對殘存的泥塑和彩繪內容、施工工藝、保存情況、病害情況亦進行描述。
洞窟測繪圖是繪制病害分布圖的基礎。60年代長廣敏雄等人的實測圖(正投影)雖與現在的實際情況略有出入,但變化不是很大,同時變化正好反映了半個世紀以來雕刻的變化情況。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原來的紙張已經發黃,字跡和線條也有些模糊,不能直接使用。為此,我們首先把圖紙掃描到計算機中,然後用圖像處理軟體做了凈化處理,去掉了影響圖像質量的噪點,用專門的矢量化軟體處理後,得到了較為滿意的矢量化的測繪圖,與在洞窟內的實際測量結果比較,圖形的尺寸是准確的。
為了保證病害圖的准確性,同時也為了直觀表現洞窟的現狀,光在測繪圖上手工標明病害情況,或直接將手工測繪圖數字化,都是明顯不能滿足要求的。為此我們試圖將影像圖疊在實測圖的下方,然後繪制病害圖。但是,實際過程中,無法用普通攝影方法完全解決鏡頭槌差和色差。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極大的困難,後在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劉建國老師的幫助下,應用全站儀和圖形圖像處理軟體和地理信息處理軟體,成功解決了這個難題。得到的洞窟照片是令人滿意的,基本可以和實測圖對應。
在圖形處理軟體中,將糾偏拼對後的照片疊放在矢量化的實測圖的下方,配合實測的手工病害圖,就可以在矢量化的實測圖上畫出准確的病害分布區域,然後就可以用圖例填圖了,應該指出的是,要將各類病害圖分層繪制,這樣將來使用時就可依據不同的需要,屏蔽或顯示相應的圖層,得到所需要的圖了。
病害面積的量算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求積筆,輸入圖紙比例,沿病害邊界走一遍就可量算出該區域的面積;另一種是通過地理信息軟體,也可以很方便地計算出所選區域的面積,病害圖矢量化以後,我們將病害面積也加入到病害描述中去,這樣病害描述就更為科學了。
完整的病害調查報告還應包括下述內容:①雕鑿年代、開鑿背景、形制和內容;②歷史、藝術、科技價值的評估;③歷代修建和維護情況、破壞情況;④解放後加固修復實驗和工程的名稱、時間、主要內容、實施者、具體位置、效果評價;⑤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情況,如地貌、地層岩性、層理、節理分布、地下水活動情況等;⑥岩石(砂岩和泥質頁岩)物理化學特性,如:岩石的孔隙度、粒度、容重、比重、力學強度、抗壓、抗剪性能、導熱性能、熱脹性能、吸水性能、透水性能、毛細吸水性能等,膠結物的成分、結構和性質,特別是岩石的劣化機理和耐候性能等;⑦區域氣候和水文;⑧環境污染情況,主要包括降塵(量、成分)和污染氣體(SO2、CO2、NOx等);⑨病害檢測分析,結構、化學成分、礦物組成等。由於前人已經作了大量的工作,上述資料通過調研基本完備,需補充的主要有岩石(砂岩和泥質頁岩)的導熱性能、熱脹性能,病害的檢測分析,病害監測等。
病害描述與病害圖結合,就能客觀地評價洞窟內各種病害的分布規律,再配合檢測及監測的結果,我們可以了解病害的成因和控制因素,進而針對每個洞窟甚至是每個位置的不同病害提出相應治理和控制方法。例如:平滑狀侵蝕往往位於洞窟的下盤壁面(距現地面高度約3米左右),調查原始檔案發現洞窟內的原始地面高於現在80厘米左右,雲岡砂岩的毛細水高度約為2米,洞窟北壁原有一泉水直接出露在洞窟內,氣象觀測結果表明雲岡所處位置的氣候特點是四季乾旱風大。因此,我們認為:洞窟下盤在毛細水的作用下長期潮濕,又由於風力作用發生干濕交替的過程是造成該洞窟下盤壁面嚴重侵蝕的主要原因。為此最為有效治理方法應該是降低毛細水作用的高度,而砂岩的毛細水上升高度是砂岩的一個基本性質,除非用附加的材料來改變它,而許多研究成果又證明這不是一個明智的方法,所以唯一的解決方法只有降低窟內的地面和地下水位,實際上我們已經在60年代進行了類似的處理,將地面下降了80厘米,同時將2窟泉水降低1米左右,沿暗溝排出窟外。事實證明這種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對文物本體實施現狀和病害調查是文物保護的客觀要求,針對單體文物由於其體量較小,一般容易實現,對於像石窟寺這樣體量較大、自身結構和保存環境條件都很復雜的文物來說,無疑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藉助先進的技術手段,更需要廣大基層工作者甘於寂寞、樂於奉獻的精神和責任感。國內目前已有許多兄弟單位在這方面做了有益的嘗試,如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克孜爾石窟等,本文亦不是最終的調查報告,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主要由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投資維修,成立法定專門機構實施保護管理。1952年成立「大同市文物管理委員會」,下設「大同市古跡保養所」。1953年更名為「山西雲岡古跡保養所」。 1957年5月更名為「山西雲岡文物管理所」。1959年3月更名為「山西雲岡石窟文物保管所」。1964年5月山西省人民委員會設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保護標志,該標志以大理石碑鑲嵌於山門東側牆上。1989年9月大同市人民政府發文,決定成立「山西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主要採取以下措施進行保護管理:

1.依法保護
現行有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有關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細則》、《山西省文物保護實施細則》、《山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辦法》、《大同市雲岡石窟保護管理條例》。

2.公布文物保護單位、劃定保護范圍
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雲岡石窟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65年2月,首次劃定保護范圍,包括重點保護區、安全保護區與地下安全線三部分,制定了安全規則;1989年,大同市人民政府頒發了國土使用證,計510723.883m2;1995年8月,制定《雲岡石窟規劃》時,根據周圍環境的變化情況,調整和修訂了雲岡石窟的保護范圍及保護措施。即在原有保護范圍的基礎上增加了絕對保護區,擴大了原重點保護區,安全保護區更名為建設控制地帶,其中增設了環境控制區。這樣使得絕對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建設控制地帶以及地下安全線形成「上、中、下立體交叉保護與近、中、遠多層保護體系」。

《雲岡石窟規劃》中的絕對保護區、重點保護區和地下安全線(地下安全線是因周圍煤礦眾多,為防止地下掘進而設它),屬於世界遺產保護概念中的「保護范圍」,因雲岡石窟環境條件特殊,在具體管理方式上依條件不同又作了細微劃分。建設控制地帶與環境控制區,屬「緩沖區」,也因具體條件不同而作了進一部劃分。

3.石窟維修保護
建國以來,雲岡石窟的廣大文物保護工作者,一貫堅持在保護研究的基礎上,針對不同時期影響石雕保存的主要因素,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雲岡石窟維修保護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50-1973),這一階段主要是建立健全保護機構,進行了大量的保護試驗工程,維修加固了部分洞窟,也培養了保護人才。

1950年國家文物局組織有關專家對雲岡石窟進行勘測調查,1955年正式成立專門保護機構,1960年國家文物局召開「雲岡石窟保護會議」,拉開了雲岡石窟科學保護的序幕。

60年代,技術人員應用「丙烯酸脂類」先後對第1窟塔柱、第10窟、第11窟前立壁的佛龕座、佛頭部進行化學灌漿粘接,取得了一定效果。同時,科學保護人員應用環氧樹脂進行了大量的粘接試驗,並將研究成果應用在第1窟門拱、第23窟、第28窟的裂隙灌漿加固中,還對一些殘斷落石進行了歸安粘接。在此基礎上,又結合傳統的拉錨支護技術對1、2窟前立壁進行了錨桿加固和混凝土澆鑄支護。這些試驗工程為70年代大規模洞窟加固工程提供了依據和方法,同時使保護方面的人才得到了鍛煉。

第二階段(1974-1989),主要解決石窟的穩定性的問題。

1974-1976年,對五華洞(9-13窟)和曇耀五窟(16-20窟)實施圍檐裂隙灌漿加固、錨桿牽拉、鋼筋砼框架結構料石支護;窟頂窟前做了排水工程;整修了保護性圍牆以內的環境(包括1-4窟的圍牆、5、6兩窟木結構窟檐的防腐工程);發掘清理1-4窟;並進行了石雕風化的監測和地下震動的測量工作。工程中大規模應用的「石窟圍岩裂隙灌漿粘接加固」的研究成果於1978年獲得國家科學大會獎,並且推廣到國內一些石窟的加固中,如甘肅的麥積山石窟、重慶的大足石刻等。

三年工程以後,又陸續對其他洞窟進行了加固,並恢復了一度中斷的窟區小氣候監測和環境狀況監測,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雲岡石窟的穩定性問題已基本解決。

第三階段(1990-1995),主要是石雕防風化綜合治理及相關研究。

1990年,在雲岡石窟召開了「雲岡石窟石雕風化治理規劃」專家論證會,1991年成立「八五」工程領導組。隨後在中央和省、市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分別撥款,從1991年到1995年,展開了大規模的石雕防風化綜合治理。主要工程有:加固14窟、13窟西無名窟、29-31窟、32-5、33-1、33-6等洞窟;山頂防滲排水;降低並硬化窟前地面;修建保護性圍牆;修建7、8保護性窟檐及其它改善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的綜合性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方面主要是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合作:
1991年在窟頂建立了全自動氣象站。
進行了大氣環境質量,特別是粉塵的監測工作。結果表明雲岡石窟及洞窟內外降塵與漂塵超標,這些數據為研究制定有效合理的防護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也有力地說明了治理環境的必要性。
在5、12、16窟安放了半自動溫濕度記錄儀。
對石雕表面鹽分及顏料進行分析研究,為清洗鹽分及顏料的保護提供了依據。
對19窟窟檐建造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19窟窟檐設計草案。
1992年10月10日-1992年10月29日舉辦「石窟遺址管理培訓班」。

第四階段(1995至今),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是進行環境治理。

雲岡石窟文物研究所自成立以來一貫重視環境治理工作,1987年成立了綠化隊,在窟區做了大量的綠化工作,使窟區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50%強。

大同市是中國的主要產煤基地。位於石窟前面的109國道雲岡段是煤炭外運的主要道路之一,運煤車輛川流不息,造成窟區大氣環境指標嚴重超標。研究表明,煤塵沉積在石雕表面與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和水作用加速石雕的風化。為徹底扭轉這種局面,保護雲岡石窟文物安全,國家於1998年投資2億元人民幣新建運煤專線,同時改造原有109國道雲岡段,使之成為一條旅遊專線,從而大大地改善了雲岡石窟的旅遊環境。

1.採用現代檢測手段進行監測、建檔
從六十年代起,先後採用鑽探、物探、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方法對石窟的地質構造、裂隙發育情況進行了勘測調查;採用?散射探測石雕風化層和岩石含水量;應用差熱分析、X衍射、X熒光、紅外光譜、偏光顯微鏡、化學分析等手段測試分析岩石的物理力學性質、化學組成及結構;分析研究石雕表面鹽分和顏料;利用近景攝影技術建立洞窟檔案;同時建立氣象站,對石窟區的小氣候進行多年監測;針對近年來大氣污染日益嚴重的問題,從1988年起,開始監測石窟區的環境污染狀況,做了酸性氣體和煤塵對石雕風化的影響研究。通過幾十年的研究,初步摸清了石窟氣候變化的規律,找到了影響石雕保存的主要因素,為更加科學的保護雲岡石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維修保護現行技術手段
雲岡石窟的維修保護嚴格遵守「不改變原狀」即盡最大可能保存文化遺產的真實性的原則,採用傳統手法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在窟龕岩體加固中,主要採取支護、錨桿加固等工程方法,對裂隙進行化學灌漿粘接處理。在水害治理方面,主要採取堵截、引導、鋪設防水層、大規模改善周邊環境等方法。在污染治理方面,主要採取環境綠化、修建窟檐、消除主要污染源的方法進行綜合治理。同時積極開展化學保護材料的研究,以期解決雲岡石窟石雕表面防風化的問題。

3.窟區安全保衛工作
1986年我所正式成立保衛科,全面負責窟區的文物及遊客的人身安全,維護正常的游覽秩序。1995年成立雲岡石窟文物安全警衛隊。現有專職保衛幹部4人,警衛隊員20人,負責對窟區晝夜巡邏。

1996年始安裝雲岡石窟文物安全技術防範系統,該工程正在進行之中,此工程的完成必將進一步加強窟區的安全保衛工作。

『貳』 石的組詞有哪些

1、石,名詞的意思是:堅硬的礦物質,山岩,岩塊。拼音:shí 。組詞如下:

石板、石碑、石壁、石墩、石鼓、石磙、石坊、石工、石匠、石塊、石料、石流、 石頭、石窟 、石林 、石筍、石英、石膏、石棉、石油、石墨、石青、石雕、石刻、石弓、石棺、石籠、石火、石蠟、石灰石、石沉大海 、石投大海 、石破天驚、寶石 、鑽石、基石、試金石

2、石,名詞的意思是:動物體內由礦物鹽形成聚結,常在膽、腎或膀胱中。拼音:shí。組詞如下:

膽石、結石、排石

3、石,形容詞的意思是:堅硬的,無情的。(方言)拼音:shí 。組詞如下:

石交、石女、石心

(2)查一下中草葯石窟石窟石斛功效擴展閱讀

文言版《說文解字》:石,山石也。在廠之下;囗,象形。凡石之屬皆從石。

白話版《說文解字》:石,山上的石頭。好像石頭在山崖之下;囗,是石塊的象形。所有與石相關的字,都採用「石」作邊旁。

詞語解釋:

1、沙石:沙和碎石子。

2、石頭:石

3、石塊:塊狀的石頭。

4、火石:指燧石,因敲擊時能迸發火星,可以取火,所以叫火石。

5、玉石:玉,一種礦物,硬玉和軟玉的統稱,質地細而有光澤,可用來製造裝飾品或做雕刻的材料。玉和石頭。比喻好的和壞的。

6、石橋:石造的橋。

『叄』 合肥六安在哪裡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風純朴,風情獨特。美麗的山川,豐富的飲食,尋常的起居,日常的勞作,都演繹成美好的傳說和地方掌故,寄託著皖西人民對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居住 舊時皖西地區以農為本,安土重遷。建宅時,要求前闊後高,「宅坐青山龍虎地,門迎綠水鳳凰池」(後山前水),「寧要青龍高萬丈,不要白虎抬頭望」(左高右低)。門向多取東南或西南,忌正南正北,更忌與山牆、煙囪、水流、廁所、道路相沖。古時城鎮官富宅前倘有路口、巷口乃立一石碣,曰「泰山石敢當」,謂可祛邪消災。

飲食 舊時沿淮地區多食麥、豆、山芋,山區多食玉米、小麥、山芋,圩畈丘崗地區多食稻米。城鄉人民均有自己動手加工食品習慣,如清明前腌禽蛋,梅雨季節制豆醬,立冬後腌花菜蘿卜,冬至後腌魚肉家禽,春節前做糯米年糕。六安人歷來好客,舊時宴席菜餚一般為八樣、十樣,即「八大海」、「十大海」。

婚嫁 舊時婚姻之事取決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須經以下程序:提婚,又稱「提媒」;訂婚,又稱「下書子」;結婚,也稱「完婚」。完婚當天,男方備花轎、新衣、禮物,由媒人率迎親隊伍送至女家。新娘早起「哭嫁」,吃「分家飯」,後由親人背至轎上,嫁妝前行,花轎隨後。繞至男家,新娘由人攙扶從紅色布袋上至堂前行拜堂大禮,後入洞房,飲圓房酒,鬧新房。為烘托喜慶氣氛,有「贊喜句」之風俗,一人唱賀,眾人道好,賓客也可對新婚夫婦適度嬉戲逗樂,謂「新婚三日無大小」。完婚後,還有回門、會親等事。

禮儀 舊時禮儀習俗主要有:迎客,賓至主人出門揖迎,賓前主後,入室後讓上座,獻茶敬煙。坐席以8人或10人為滿,坐次視桌面縫線而定,縫線直對門向,則中堂左側為上,右側為次。敬奉煙、酒、飯、茶等物時均雙手捧呈,神情專一,目不斜視。見面,常見者互相問候,拱手作揖;不常見者免冠致意;幼者、晚輩見親友,應先招呼。

春節 習俗很多,大多屬一些美好、幸福、吉祥、安康之類的祝願和盼望。如臘月十八、十九兩天為「掃塵日」,除舊布新,祈求康健。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為「小年」,祈求平安。臘月的最後一天為「除夕」,貼春聯,掛新畫,結綵燈,放爆竹,點花燈,吃團圓飯,合家守歲,翹盼新春。除夕與次年的正月初一、初二為「過年」,正月初三早晨,便燃鞭炮「送年」。

元宵節 「正月十五大似年」,「早過十五晚過年」,是六安的傳統。早餐元宵、餃子,元宵中常裹一枚銅錢或硬幣,吃上者謂可「交財運」。早餐後,或趕會,或觀燈,或逛集,或玩樂。是夜,城鄉大鬧花燈。在城鎮,燈會巡禮時,所經居民、店鋪門前,均要燃放爆竹,致送煙、糖之類;在鄉村,燈歌隊、龍燈隊競相出場表演,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端午節 盛行包粽子、賽龍舟之俗。粽子有火腿粽、棗仁粽、肉餡粽、豆沙粽等,有葷有素,花色繁多。至於賽龍舟,更是一種氣勢壯闊的水上競技活動,下水龍舟扮成青龍、黃龍、白龍諸色。舟上劃手身著綵衣,結扎齊整,雙手執槳,分坐船舷,擊鼓者則立船頭。一聲令響,數舟齊發,水上群情激昂,岸上歡聲雷動。

中秋節 有「早過端午晚過節(中秋節)」之俗。若中秋之夜天高氣清,月輪慢轉,家家在庭院、門前或樓台擺上桌椅,備齊月餅、水果和茶水,邊吃邊敘,親情融融。在農村,除了賞月、品嘗食品之外,青少年們多到村外打火把、撂火球、舞火龍火獅,天上人間,飛彩流霞。待一切平靜之後,三五成群的孩子們便悄悄地去「摸秋」了,所謂「摸秋」,就是借月光偷摘莊稼,摸著不同的莊稼就有不同的兆頭,是一種充滿神秘、冒險和人生嚮往的樂事、趣事。

除了春節、元宵、「五·一」、國慶等傳統和法定節日外,聖誕節、情人節等現代時尚節日也悄然走進人們的生活中。與此同時,還保持並發揚了一些地方節日傳統,如農歷二月初二(稱「花朝」)定親,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登高,農歷十二月八日「臘八節」,吃「臘八粥」,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也有二十四日)過小年,送灶老爺上天平安。在婚嫁方面,一般經過提親、定親、送日子(選定婚配日期)和成親四個步驟,彩禮的輕重、程序的繁簡,以雙方經濟為基礎,經過男女雙方協商,男方多尊重女方意見。喪葬方面,一般經過去世、出殯、柩放(用草包裹或在用磚建成的櫃屋裡放置)和下葬四個環節。在人行將去世時,子女應趕至死者面前送終(俗稱「送老」)。柩放1-3年後,入土下葬。隨著喪葬文明的發展,火化率也逐漸提高,喪葬程序得以簡化。生育方面,生孩子的第二天,要向岳父母報喜,第三天產婦要用艾水熏澡,嬰兒也要洗澡,稱「洗三」。在小孩滿月時,要請親朋好友喝「滿月酒」。周歲時(俗稱「抓周」),親朋好友道喜祝賀。到10歲時,也有做10歲生日的。人到60歲時,兒女們要為父母做「六十大壽 以後逢生日,也做壽,但一般沒有逢十做壽場面大。

『肆』 為什麼歷史上的石窟藝術那麼興盛

中國古代文化燦爛輝煌,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石窟藝術是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分布廣泛,反映了我國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的佛教藝術。我國主要石窟有甘肅敦煌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四川大足石窟、樂山大佛等。它們隨山雕鑿、彩繪,形象生動自然,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我國石窟藝術盡管時間不同、地域不同,但它們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是相同的。 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與佛教關系
石窟藝術與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藝術是為當時信佛的人們服務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階級、各階層人石窟藝術
物不同,他們所屬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樣,因而在造像與壁畫的題材上,也要根據自己那一宗派的經典造像。所以石窟藝術的發展,因時間、地點的不同,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後漢人所開的窟畫出一些大乘經變以外,其餘早期開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經中的故事造像。這些石窟群中,遺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釋迦和菩薩等單獨的形象,其次則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尋求解脫)等故事畫像。這些畫像多數是根據《聲聞藏》各經創造出的,與外國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學小乘教唯禮釋迦的記載相同,與法顯、玄奘等人所記天山南簏各國信仰小乘教的記錄也完全吻合。 玉門關以東,在玄學的「貴無派」、「玄冥」、「獨化」學說的影響下,玄學化的大乘「般若」學,也發展了起來。反映到石窟藝術上,早期的多是根據《法華經》、《維摩詰經》、《彌勒下生經》、《佛說阿彌陀經》進行創造的。這些經,一種是不承認客觀世界的存在,其最高境界是「空」。一切以精神本體為最真實,因此在他們看來,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爭勝負,就沒有必要。一種是在現實社會中,既然沒有辦法,也得不到什麼,那麼在這個社會中去爭什麼也就沒有必要了。在此類教義的指導下創造出了《法華經》中《寶塔品》的「釋迦」、「多寶」佛說法像,《維摩詰經》中《問疾品》的「維摩」、「文殊」論道像,西方極樂世界中的「阿彌陀佛」像,以及兩大菩薩——「觀世音」、「大勢至」像,等等。 隋唐時期的佛教,繼承了南北朝後期所發展起來的寺院經濟。為了保護寺院的財產,他們建立了與地主階級同樣的封建宗法制和世代相傳的僧侶世襲制,於是就形成了宗派。這些宗派,在南北朝大乘學的影響下,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規范制度和傳法世襲。反映到石窟藝術上,是創造了更多的大乘經變,而這些經變出現的早晚,則體現了唐代各宗派形成的先後。
發展過程
石窟藝術是佛教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開始是由西方傳來的。從今天遺存的窟群來看,新疆拜城克孜爾的窟群、庫車的庫木土拉、森木塞姆、克子喀拉罕等窟群,是把佛本生故事變相,畫在窟頂的菱形方格內,四周則畫出所供養的佛、菩薩等像。敦煌的莫高窟,根據現存最早的窟,如第二百七十五窟的窟形,是在漢民族形式居室建築的基礎上,創造了縱長盉頂式,與新疆早期石窟的形制大致相同。兩壁橫幅畫出漢畫像石式的本生故事畫;在題材上,與新疆石窟的壁畫大致相同。這種早期作品,還保存著新疆地方(古代西域)
編輯本段神性與人性的融合
石窟中佛教造像要遵從教義的規范,使形象與人間保持距離,具有一定的神性。諸如"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使人望而起敬,但又不能冷若冰霜,需有人間氣息才覺得可親可信,介於人神之間最有魅力。"神"氣太足使人覺得可敬不可親,難以引起共鳴。"人"間氣太濃,又會沖淡佛教的嚴肅性,使人一望便覺得似曾相識,無遐想的餘地。南北朝及唐代大多數成功之作,恰在神與人之間,所以頗具魅力。如龍門奉先寺,鑿建於唐高宗時代,是龍門石窟造像中規模最大,整體設計最為嚴密,藝術水平最高的一處造像。主尊為坐式,頭高4米, 耳長1.9米,波狀發髻,面圓潤豐滿,眉高而長,形如初月,目廣長有神,目光凝視前下方,鼻直寬厚與廣額通連,口角微含笑意,顯示出內心的寧靜、胸懷博大而充滿自信,給人以慈祥、親切、崇高、穩重之感。表情含蓄、神秘莫測,似笑非笑,嚴肅中流露著慈祥,慈祥中又包含著威嚴,可親而不可近,有神聖不侵犯的威勢。既有男性的陽剛之氣,又有女性的溫柔之美。這是一尊具有佛的神秘性與人世間最高主宰的無尚權威性的集合體,是神性與人性完美結合的典範。
環境與心境的結合
石窟藝術,在某種程度上說也是環境的藝術。環境可為石窟造像提供合適的場所,烘托造像的藝術效果。石窟環境幾乎無例外地都選擇在遠離鬧市的山清水秀之處,環境本身就給人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與佛教絕情洗欲,嚮往彼岸佛國凈土的主張相合拍。如敦煌莫高窟,在茫茫沙漠之中,鳴沙山下一灣溪水環繞,樹木繁茂,綠草如茵,沿山開窟造像,佛國凈土的幽靜美麗,會給千里跋涉越過荒漠前來朝聖的信徒們以強烈的感受,好像他們真的來到另一世界。 石窟位置的選擇,也會給禮佛者造成感情震動。如龍門奉先寺、賓陽中洞,鑿建在龍門西山南部山腰,朝拜者需要走一段山路,到山下還須沿山坡小路攀登,才能見到造像,路途的艱辛,會加重禮佛者的虔誠,更充分地醞釀感情。想急切朝拜佛像而不能立即見面,經過跋涉攀登,造像突然出現在面前,靈魂一下子就會被征服。 石窟形制與造像的結合,也會造成一種氣勢,給禮佛者以感染。如雲岡18窟,窟室模擬平面橢圓形空窿頂的草廬形式,洞進深很小,立像高十幾米,氣勢雄偉。禮佛者進洞只能仰視,身後無退身餘地,這樣就造成主尊特別高大,自己特別矮小的效果,佛的威嚴神秘自然會更加突出。
象徵性與藝術處理
佛教藝術是一種象徵藝術。象徵當然需要一種可視形象,但其更深層的含意並不能從形象本身直觀地看出,而是需要就形象所暗示的一種較為普遍的意義方面去領悟。 佛教形象意在引起崇奉者的崇高感,從而輕視自身,嚮往佛國世界。崇高是偉大心聲的回響,是對被崇拜者的尊敬、迷信。因此,佛教形象與生活原形明顯有別,"無能見頂"是象徵 。

『伍』 石字組詞有哪些

1、化石

[huà shí]

古代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埋藏在地下變成的跟石頭一樣的東西。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並能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2、石橋

[shí qiáo]

石造的橋。

3、石像

[shí xiàng]

石雕的人像。

4、沙石

[shā shí]

沙和碎石子。

5、飛石

[fēi shí]

古時戰守之具。置石於大木之上,發機以擊敵。

6、岩石

[yán shí]

在各種地質作用下形成的、由一種或多種礦物組合而成的集合體。是構成地殼的主要物質。按成因分為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大類。

7、石油

[shí yóu]

具有不同結構的碳氫化合物的混合物,液體,可以燃燒,一般呈褐色、暗綠色或黑色,聚集在岩石的空隙中。從石油中可以提取汽油、煤油、柴油、潤滑油、石蠟、瀝青等。

8、石灰岩

[shí huī yán]

一種常見岩石。屬沉積岩類。主要由生物遺體中的鈣質成分和海水中的碳酸鈣沉積而成。呈灰、灰白、灰黑等色。是制水泥和燒石灰的重要原料,在冶金工業中用作熔劑,也是重要建築材料和化工原料。

9、滴水穿石

[dī shuǐ chuān shí]

見水滴石穿。

10、石磨

[shí mò]

石制磨粉工具。

11、柱石

[zhù shí]

柱子和柱子下面的基石,比喻起支撐作用的力量和擔負重任的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

12、礎石

[chǔ shí]

墊在房屋柱子底下的石頭。

13、石欄

[shí lán]

見「石闌干」。

14、鑽石

[zuàn shí]

經過琢磨的金剛石,是貴重的寶石。

15、石壁

[shí bì]

有相當高度、表面呈垂直或懸垂的懸崖或峭壁。

16、隕石

[yǔn shí]

含石質較多或全部為石質的隕星。

17、礫石

[lì shí]

經水流沖擊磨去稜角的石塊。

18、鵝卵石

[é luǎn shí]

直徑較大的卵石,大小多像鵝蛋,所以叫鵝卵石。

19、堅如磐石

[jiān rú pán shí]

像大石頭一樣堅固。形容不能動搖。磐石:大石頭。

『陸』 石組詞有哪些

沙石,石像,飛石,石橋,化石,岩石,石油,石磨,礎石,柱石,石欄,石壁,鑽石,隕石,礫石,石女,礌石,石擔,石斛,石灰,石窟,石漠,石雕,石膏,赭石,牙石,礪石,石鎖,英石,石版,信石,石料,葯石,石筍,界石,脈石,石蜐,電石,長石,石級,

『柒』 寧波伍山石窟中的石窟園林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

寧海市的東部有個名叫長街鎮的小鎮,古樸自然,民風淳良,平平無奇的小鎮後卻有著不平凡的景點。這里有個由五座山組成的雄偉石窟—伍山石窟。對於石窟來說,可能在大家的心目中西部的石窟要更為有名,但是論它們的美景,沒有哪個會遜色一些,相信每個人看過之後就會明白,各有千秋。

『捌』 介紹一下龍門石窟

摘要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

『玖』 浙江有沒有可以泡溫泉的好去處(急)

江浙一帶的話,南京附近的湯山據說不錯,不知道對你來說會不會遠一點,曾經讀過很不錯的時尚雜志推薦那裡作為上海一帶短期旅遊很好的去處,還可以去南京逛逛,以下是簡介。

湯山,古名"溫泉",因溫泉而得名,已有1500多年歷史。湯山溫泉的水呈微黃色,透明度較好,沒有臭味。湯山溫泉日出水量5千噸,常年水溫60-65攝氏度,含3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經鑒定屬鈣鎂質,含微量鍶、氡的高熱泉,對皮膚病、關節炎多種慢性疾病有療效,最適合於發展溫泉療養、健身娛樂、溫泉度假等項目。千年前,湯山溫泉就曾於南朝蕭梁時期封為御用溫泉。1918年,被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中贊譽為"美善之地"。

湯山溫泉的泉眼附近,人們可以看到許多結晶較好的天然礦物。其中有白、淺黃、灰白等色的菱形體方解石,還有淺黃、淺綠、淡紫的立方體或八面體螢石。這兩種礦物都是溫泉水帶到地面的沉澱物,稱「泉華」。美麗多姿的泉華,是大自然生命的凝結,能勾起人們奇幻的神思。

自南朝以來,歷代達官顯宦,文人雅士來此游覽沐浴。

據傳南北朝蕭梁時期有位太後用治好了皮膚病,被皇上封為聖泉。
據說,唐朝德宗時候,有一個叫韓滉的浙江觀察使,他的女兒得了「惡疾」,四處求醫,都不見好,後來聽說湯山泉能治,專程送女兒到湯山沐浴,果然很快治好了她的病。
為此,他用為女兒陪嫁的費用,在這里修建了「聖湯延祥寺」(俗稱湯王廟)。
民國初年,有大批達官貴人在此建造溫泉別墅,其中以江寧名人陶保晉於1919年建的「陶廬」最為有名。1927年陶氏將「陶廬」作為賀禮送給了蔣氏夫婦。

交通:從南京火車站坐計程車到度假村約35公里,半小時、100元之內就可以搞定;火車站旁公交車站乘南湯線:4元/人,時間約45分鍾,到湯山鎮後步行15分鍾左右即可到達軍師療養院。
自駕車:從上海至南京可走滬寧高速公路,單程約280公里,高速公路費用130元左右。單向行程約3.5小時。在南京不到的湯山出口下滬寧高速公路後沿路標往湯山方向,不到10分鍾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57203.htm

『拾』 石窟藝術包括什麼

石窟藝術是一種宗教文化,取材於佛教故事,興於魏晉,盛於隋唐。它吸收了印度健陀羅藝術精華,融匯了中國繪畫和雕塑的傳統技法和審美情趣,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漢化過程,是研究中國社會史、佛教史、藝術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珍貴資料。
我國現存的主要石窟群均為魏唐之間或宋前期作品,其中以石刻負盛名的是大同雲岡、洛陽龍門、天水麥積山和重慶大足四大石窟。
石窟藝術與佛教是十分密切的。石窟藝術是為當時信佛的人們服務的。因信仰佛教的各階級、各階層人物不同,他們所屬的佛教宗派也不一樣,因而在造像與壁畫的題材上,也要根據自己那一宗派的經典造像。所以石窟藝術的發展,因時間、地點的不同,發展情況也不一樣。如新疆石窟,除唐代或以後漢人所開的窟畫出一些大乘經變以外,其餘早期開鑿的各窟,全看不到反映大乘經中的故事造像。這些石窟群中,遺存到今天的雕像,主要是釋迦和菩薩等單獨的形象,其次則多是佛本生、佛本行(即如何苦行、忍辱、尋求解脫)等故事畫像。這些畫像多數是根據《聲聞藏》各經創造出的,與外國商人竺婆勒子竺法度學小乘教唯禮釋迦的記載相同,與法顯、玄奘等人所記天山南簏各國信仰小乘教的記錄也完全吻合。

玉門關以東,在玄學的「貴無派」、「玄冥」、「獨化」學說的影響下,玄學化的大乘「般若」學,也發展了起來。反映到石窟藝術上,早期的多是根據《法華經》、《維摩詰經》、《彌勒下生經》、《佛說阿彌陀經》進行創造的。這些經,一種是不承認客觀世界的存在,其最高境界是「空」。一切以精神本體為最真實,因此在他們看來,現實社會中人與人爭勝負,就沒有必要。一種是在現實社會中,既然沒有辦法,也得不到什麼,那麼在這個社會中去爭什麼也就沒有必要了。在此類教義的指導下創造出了《法華經》中《寶塔品》的「釋迦」、「多寶」佛說法像,《維摩詰經》中《問疾品》的「維摩」、「文殊」論道像,西方極樂世界中的「阿彌陀佛」像,以及兩大菩薩——「觀世音」、「大勢至」像,等等。

隋唐時期的佛教,繼承了南北朝後期所發展起來的寺院經濟。為了保護寺院的財產,他們建立了與地主階級同樣的封建宗法制和世代相傳的僧侶世襲制,於是就形成了宗派。這些宗派,在南北朝大乘學的影響下,有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規范制度和傳法世襲。反映到石窟藝術上,是創造了更多的大乘經變,而這些經變出現的早晚,則體現了唐代各宗派形成的先後。

根據對石窟的調查,我認為釋、道、儒三教的結合,約在北宋。這種情況也反映到石窟藝術上來了。四川大足石門山,除佛教造像外,還創造了釋、道、儒聯合造像和單獨的道教造像。密宗在四川地區的繼續宣傳促進了造像藝術的發展,這一事實,文獻中雖很少見,但卻充分地反映在大足龍崗山與寶頂的造像中,這又給佛教史提供了新資料。由於元代中原地區流行著喇嘛教,因而杭州西湖沿岸也開鑿了很多喇嘛教的造像。

石窟藝術是佛教藝術,它反映了佛教思想及其發生、發展的過程,它所創造的像、菩薩、羅漢、護法,以及佛本行、佛本生的各種故事形象,都是通過具體人的生活形象而創造出來的。因而它不能割斷與歷史時期人們的生活聯系,它不像其他藝術那樣直接地反映社會生活,但它卻曲折地反映了各歷史時期、各階層人物的生活景象。這應該是石窟藝術的一個特點。

在我國石窟中的各樣佛本生、佛本行和大乘經變,以及各石窟的供養人像等,都是依據現實中人的生活而創造的,舍此,無法憑空虛構。例如,龍門賓陽洞美國人盜去的《帝後禮佛圖》浮雕,莫高窟第一百五十六窟的《張議潮出行圖》,第一百窟的《曹儀金出行圖》,第六十一窟的於闐國王像和曹氏家族的人像,都是反映了當時最高封建統治者的豪華生活和剝削人民的生活畫面。鞏縣第五窟大幅的供養人群中較小型的供養人像,都勾勒出了官僚地主階級人物的真實面貌。大足寶頂大佛灣中的「父母恩重經變相」,它逼真的反映了地主階級的生活景象。而克孜爾、庫木土拉、柏孜克里克等窟內的供養人像,所反映的又是新疆古代少數民族的貴族、武士的形象。莫高窟中各時期「彌勒變」中的《一種七收圖》,第二百三十二窟內「三寶感通變相「中的《纖夫圖》,第六十窟內《五台山圖》中的行旅與旅店中的人物各種勞作圖,則又描繪了當時勞動人民的勞動形象。通過這些造像,我們完全可以看出中世紀中國各階級人物的生活面貌,為研究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提供了很好的佐證。

閱讀全文

與查一下中草葯石窟石窟石斛的功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野生石斛多少錢一棵 瀏覽:873
石斛可不可以和茶葉一起泡水喝 瀏覽:42
採摘野生石斛圖片 瀏覽:356
石斛花旗參孕婦可以喝嗎 瀏覽:49
甲魚石斛燉靈芝的做法大全 瀏覽:434
河南可以種植石斛嗎 瀏覽:28
田七丹參石斛花旗參功效 瀏覽:875
新鮮鐵皮石斛如何保存嗎 瀏覽:761
鐵皮石斛水鴨母燉湯 瀏覽:875
安徽霍山石斛食用方法 瀏覽:851
石斛燉雞湯的的功效與作用 瀏覽:648
生松樹皮怎樣處理再可以種石斛 瀏覽:185
採集野生石斛圖片 瀏覽:401
三七石斛粉一起服用嗎 瀏覽:832
新鮮石斛出芽能吃嗎 瀏覽:892
鐵皮石斛與麥冬可以同煮嗎 瀏覽:777
野生石斛市場價多少錢一市斤 瀏覽:351
感冒期間能服用鐵皮石斛嗎 瀏覽:908
霍山鐵皮石斛茶葉 瀏覽:383
霍山石斛2020價格報價 瀏覽:404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