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分析:
您好,您上面說的兩種葯現代研究中都是具有增強免疫力和抗衰老的功效
意見建議:
但是這兩種葯物如果長期服用的話可能對影響到您的陽氣升發,所以您要適度飲用。祝您健康!
2. 金銀花加蛇舌草半枝蓮功效與作用
一、紅棗【1】紅棗的功效與作用1.抗癌抗癌棗能提高人體免疫力,並可抑制癌細胞。能促進白細胞的生成,降低血清膽固醇,提高血清白蛋白,保護肝臟,紅棗中還含有抑制癌細胞,甚至可使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的物質。2.降血壓、降膽固醇大棗中的維生素P含量為所有果蔬之冠,其具有維持毛細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從而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還可以調節人體代謝、增強免疫力、抗炎、抗變態反應、降低血糖和膽固醇含量等作用;所含蘆丁有保護毛細血管通暢、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3.保肝護肝大棗能提高體內單核細胞的吞噬功能,有保護肝臟、增強體力的作用;大棗中的維生素C,能減輕化學葯物對肝臟的損害,並有促進蛋白質合成,增加血清總蛋白含量的作用。4.預防骨質疏鬆對防治骨質疏鬆產貧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人更年期經常會骨質疏鬆,正在生長發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發生貧血,大棗對他們會有十分理想的食療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葯物不能比擬的。5.防治腦供血不足大棗中的黃酮類物質可以防治腦缺血症並對腦缺血所致的腦組織超微結構損傷有保護作用。6.防治心血管病大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P,對健全毛細血管、維持血管壁彈性,抗動脈粥樣硬化很有益;大棗中含有cAMP,其葯理作用表現為改善人體微循環,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腦和心臟的供血量,減慢心律,降低心肌耗氧量而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謝,故可防治心腦血管病。7.恢復體力對病後體虛的人也有良好的滋補作用。8.預防膽結石鮮棗中豐富的維生素C,使體內多餘的膽固醇轉變為膽汁酸,膽固醇少了,結石形成的概率也就隨之減少。【2】紅棗的營養價值鮮棗有較高的熱量,主要源於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約23%~28%。2.鮮棗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大棗中的維生素P含量為所有果蔬之冠。脂肪,澱粉,蘆丁,尼克酸以及礦物質。干棗所含的礦物質和熱量為鮮棗的2~3倍。二、鐵樹【1】鐵樹花能治很多疾病。下面簡單介紹下; 1、治肺結核咯血,先兆流產,月經過多,尿血,痔瘡出血,腸炎菌痢,風濕骨痛,跌打腫痛:紅葉鐵樹乾花三至五錢,水煎服。 2、咳嗽咯血:鐵樹花15~30克,冰糖適量,燭湯服。 3、月經閉止或月經過多:鐵樹葉燒存性,研末,每服3~6克,黃酒送服。 4、鐵樹含鐵樹素及新鐵樹素甲、乙,具有抗癌活性。葉為收斂葯,有止血之功。花為鎮咳鎮痛葯。根用作滋養強壯葯,發現有抗癌作用。 5、婦女卵巢腫瘤,胃癌,嘔吐反胃:鐵樹葉約90至120克,紅棗7~10個,煮湯服,療程一個月。【2】其他作用: 1、葉:收斂止血,解毒止痛。用於各種出血,胃炎,胃潰瘍,高血壓,神經痛,閉經,癌症。 2、花:理氣止痛,益腎固精。用於胃痛,遺精,白帶,痛經。 3、種子:平肝,降血壓。用於高血壓。 4、根:祛風活絡,補腎。用於肺結核咯血,腎虛牙痛,腰痛,白帶,風濕關節麻木疼痛,跌打損傷。三、半枝蓮【1】半枝蓮的作用:1、抑菌作用。半枝蓮50%煎劑用平板挖溝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有抑製作用。2、解痙祛痰作用。本品所含的紅花素有較強的抗由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縮作用,並有較好的祛痰作用。3、抑瘤作用。用美藍氏試管法篩選試驗表明,本品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細胞有很輕度的抑製作用;用細胞呼吸器法篩選實驗表明,對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血細胞的抑制率大於75%。4、免疫調節作用。本品所含的多糖在體外可促進ConA誘導的小鼠脾細胞淋巴細胞轉化,其最適濃度為400r/ml。Sc給葯1周後可明顯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細胞中酯酶陽性細胞的百分率,促進DNCB誘導的遲發型變態反應。但大劑量給葯(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數,對脾指數無影響。5、醇制劑(200毫克/毫升)在腫瘤組織培養液內對從人體採取的直腸癌、結腸癌等的癌組織均有意氣風發癌作用;水煎劑對培養穩定宮頸癌細胞株分離的Hela細胞有破壞作用。6、用細胞呼吸器法實驗對白血病細胞有75%以上的抑制率。7、醇制劑對移植性小鼠肉瘤S-180、艾氏腹水癌、腦瘤-22均有抑制其生長的作用。8、浸劑對動物作靜脈注射有降壓作用;經口給予則未產一同樣作用。9、浸液的乙醚提取物經動物實驗有利尿作用。10、其它作用:抑制ATP生成:本品所含的黃芩素具有抑制吲哚-3-乙酸氧化酶與ATP生成。抑制幼蟲的生長:並能Heliothiszea幼蟲的生長。對血管作用:黃芩素甙有增加腦血流量,降低腦血管阻力,提高血腦屏障通透性,以及對抗由二磷酸腺工苷引起的血小板凝聚作用【2】半枝蓮的功效: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的乾燥地上部分,具清熱解毒、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抗癌等功能。現在主要與白花蛇舌草配合使用,用來延長腸癌患者的生存壽命。同時,半枝蓮清熱,解毒,散瘀,止血,定痛,治吐血,鼻出血,血淋,赤痢,黃疸,咽喉疼痛,肺癰,疔瘡,瘰癧,瘡毒,癌腫,跌打刀傷,蛇咬傷。四、白花蛇舌草【1】白花蛇舌草的功效1.清熱解毒(肺熱咳嗽、咽喉腫、腸癰、無名腫毒、蛇傷、疔瘡)2.清熱利濕(濕熱黃疸、濕熱淋、濕熱痢疾)3.清熱散瘀(瘰癧、癌腫)4.小兒疳積。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尿除濕.現代還用於治療多種癌症.葯性]甘、淡、寒。歸胃、肝、肺、大腸、膀胱經。[葯效]敗毒抗癌、消炎退腫、清熱利濕。【2】白花蛇舌草的作用1.抗腫瘤作用在體外(相當生葯6克/毫升)對急性淋巴細胞型、粒細胞型、單核細胞型以及慢性粒細胞型的腫瘤細胞有較強抑製作用(美藍試管法);用瓦氏呼吸器測定,對前二者的抑製作用亦較強。2.抗菌、消炎作用體外抗菌作用並不顯著,只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痢疾桿菌有微弱作用。觀察煎液對正常和人工闌尾炎兔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和白細胞在體內外吞噬活力的影響,認為其抗炎作用,是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和增強吞噬細胞活力等因素所致。3.抑殺肝癌細胞的作用在體內不但能抑制小鼠移植性S-180實體瘤的生長,而且與環磷醯胺合用,可明顯改善環磷醯胺所致的免疫器官萎縮和造血系統的損傷。顯微鏡觀察發現,此時癌組織周圍有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浸潤,淋巴結、脾、肝中網狀內皮細胞亦顯著增生。以上說明白花蛇舌草在體內、外均有抗癌作用。4.影響T細胞的功能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在機體抗腫瘤中的作用早已被關注,能在保存自身的前提下直接殺傷癌變細胞及其它各種異己分子;通過輔助B淋巴細胞產生抗體,增強機體體液免疫功能;受抗原或非特異性促有絲分裂素激活後,可產生各種具有免疫增強作用和抗癌效應的淋巴因子。白花蛇舌草提取物能激活T淋巴細胞,使其釋放干擾素,殺死腫瘤細胞,具有抗突變、抗煙焦油對淋巴細胞DNA的損傷和增強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作用。5.減肥作用白花蛇舌草250克,半枝蓮250克,冰糖適量,將葯材放入鍋內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1~2小時,加入冰糖即可。6.增強免疫力白花蛇舌草能增強機體的自身免疫能力。還能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肺炎球菌等病菌都有抑製作用。【3】白花蛇舌草的葯用作用1.治療胃炎白花蛇舌草對胃炎的治療效果較好,尤其是治療淺表性胃炎白花蛇舌草50克,元胡索10克,加水250~300毫升,煮沸後煎30分鍾即可,每劑煎兩次,分3次飯前服,20天為1療程。治療淺表性胃炎效果較好。2.治療肝炎白花蛇舌草、丹參、板藍根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療效顯著。白花蛇舌草、金錢草、益母草,加水濃煎去渣取汁服用,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療效滿意。白花蛇舌草、白茅根、丹參、黨參水煎服,以餐後服葯為宜,每連服幾劑後停葯2-3天,再續服,並適當加減,對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效果也佳。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各方葯劑量及服法要嚴格遵從醫囑。3.治療良性甲狀腺結節白花蛇舌草30克,赤芍15克,桔梗6克,紅糖10克,長期服用有良好效果。4.治療痤瘡白花蛇舌草20—30克,麥冬、生地各15-20克,玄參10-15克,每日1劑,水煎兩次,共500毫升,分兩次服,葯渣可加水1000~2000毫升煎液,待溫後洗患處,每日3~4次。治療期間忌用化妝品及其他葯物。5.治療頑固性外陰濕疹白花蛇舌草、蒼術、土茯苓各30克,艾葉20克(後下),加水1500毫升,浸泡10~15分鍾,用文火煎煮20分鍾,濾液待溫度適宜坐浴熏洗外陰10-15分鍾,每晚1次,15次為1療程,治療1-2個療程。療效滿意。6.治療小兒肺炎用白花蛇舌草注射劑,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含4克生葯的有效成分),嬰兒減半,每日2次,療程5~7日。治療112例,痊癒52例,近愈25例,好轉17例,無效12例,死亡6例,平均住院7.98天。7.治療闌尾炎取鮮白花蛇舌草1兩(干品5錢),水煎服,每日2次。小兒酌減。症狀較重者可增至2~3兩。個別腹脹嚴重者加用水針或新針治療,中毒症狀較重者兼用補液並禁食。8.治療輸精管結扎術後副睾郁積症在常用的精索封閉及中西葯物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每日1兩煎服,一般3~4周為一療程,最長者服10周以上),可提高療效;特別對單純性副睾郁積症效果更為明顯。9.治療毒蛇咬傷取本品5錢,以白酒半斤煮沸3~5分鍾,去渣,以2/3口服(1日分2~3次服完),1/3外敷傷口。敷葯時先吸出傷口毒血,清洗消毒後用消毒棉墊覆蓋包紮,然後將葯酒澆濕敷料(以保持濕潤為度)。若不能飲酒者,可用清水煎煮,沸後再加入適量白酒,但一般仍以白酒煮為佳。對水腫頑固不退,病情嚴重及傷口感染者,適當加用其它中草葯及抗菌素;對於輕型戒中型病例,單用本法治療即可。據19例觀察,一般用葯3~6劑即獲痊癒。10.治療盆腔炎、附件炎用白花蛇舌草1.5兩,配以入地金牛(兩面針)3錢,或再加穿破石(萇芝)3錢,水煎服,每日1劑。77例患者治療後,4例無效,余均痊癒。11.治膽道疾病曾用白花蛇舌草、茵陳、金錢草各1兩製成利膽合劑,治療膽石症等膽道疾患共10例,其中9例腹痛、黃疸、發熱等症狀平均2.2天獲得緩解;3例膽總管造瘺術後的患者,服葯後膽汁量成倍增加,膽汁沉渣排出很多,黃疸指數逐漸下降,提示利膽合劑具有明顯的利膽與排石作用。【4】腫瘤科應用1.肺癌用黃芪、魚腥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g,黨參、生地、生薏苡仁、丹參各15g,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8周為1個療程,2個療程後病情明顯改善。2.胃癌白花蛇舌草60g,加黨參、白術、莪術、三棱、佛手、龍葵各20g,熬成膏,每日3次沖服,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後患者生存質量改善,生存期延長。3.肝癌玳瑁、白花蛇舌草各30g,鱉甲、龜板、太子參、石斛各20g,夏冬、丹參、茜草根各15g,隨症加減,每日1劑水煎服,症狀緩解後改為每周2劑,治療後生存期延長。4.直腸癌用白花蛇舌草150g,蚤休、槐米各10g,每日1劑水煎服,加服復方阿膠漿,服葯20日後症狀減輕,2年後直腸鏡檢查順利,腫塊明顯減小。
3. 中醫哪位看骨髓瘤最好
徐文江 廊坊市中醫醫院血液科副主任中醫師
多發性骨髓瘤(MM)是以漿細胞惡性增生,分泌單克隆免疫球蛋白,並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減少以及廣泛溶骨病變和骨質疏鬆為特徵的腫瘤。本病多見於中老年人,故西醫治療模式,不主張大劑量化療,以常規化療為主要手段,一般情況下,化療持續一年,患者進入平台期,此時疾病無進展,但繼續化療可繼發MDS 或急性白血病,不繼續化療會復發,致使重新治療。還有一些患者在初治過程中仍發生疾病進展,或盡管處於穩定狀態,但對誘導治療無反應,繼用原方案仍發生疾病進展者,稱為原發耐葯;還有一些患者漿細胞快速增長,不斷復發,造成惡化,生存期縮短。鑒於上述情況,如何有效的控制病情,使MM 及早進入平台期,且較長時間處於穩定狀態,是臨床重點研究的問題。在臨床實踐中發現有些患者常規化療並不能有效的控制漿細胞及減輕骨損害和骨痛症狀,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利用個體化療方案殺傷骨髓瘤細胞的同時,採用益氣解毒補腎活血中葯,協同化療作用控制漿細胞的反彈,使之穩定在平台期,並有效地控制溶骨病變,促使成骨細胞的產生,使骨病症狀得以緩解。同時解毒活血中葯還可抑制促骨髓瘤細胞生長因子,從另一個途徑使止痛細胞分化生長,同時具有免疫調節作用。通過治療大部分患者可獲得長期緩解,並能迅速控制骨痛等症狀,使患者生存質量得到提高。
一、中醫病因病機:
由於古今認識的差異以及多發性骨髓瘤臨床表現的多樣化,至今中醫對本病的認識尚不夠統一,綜合諸醫家的論述,一般認為本病多屬中醫「腰痛」、「骨痹」、「虛勞」等范疇。其病因病機主要由於六淫、飲食、情志、房勞等因素使陰陽氣血失調,臟腑虧損,致氣血失和,痰瘀互結,熱毒內蘊而成。痰瘀搏結,痹阻經絡,經脈筋骨失於濡養而致骨痹、周身痛;老年人腎精虧虛,或病久氣血不足,肝腎失調,臟虛毒瘀,故腰痛、貧血;熱毒內蘊,耗傷氣血亦可致發熱、貧血。
二、中醫診斷要點:
(一)臨床表現
多發性骨髓瘤早期症狀不明顯,有的甚至無自覺症狀,當出現症狀時,其臨床表現也是多種多樣,常見的有:
1、骨骼疼痛:為多發性骨髓瘤最主要的症狀。疼痛程度一般由輕到重,初起為間歇性微痛,隨著病情的進展而發展為連續性劇痛。疼痛部位以腰背部脊椎為最多,其次為胸肋、四肢。少數患者可無疼痛,而較多患者以骨骼疼痛為首發症狀。疼痛的突然加劇常發生了病理性骨折。
2、骨骼腫物:多在扁骨,尤以胸骨、肋骨、頭顱骨、下頜骨等處多見。
3、發熱: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發熱。部分病人以此為首發症狀,但多數為晚期表現,主要由於機體免疫缺損,感染引起。
4、貧血:多發性骨髓瘤約1/3病人有頭暈、心悸、乏力、消瘦等貧血症狀,有的以此為首發症狀。
5、出血:少數病人可出現消化道、牙齦、鼻腔、皮膚出血。或月經過多,也有以出血為首發症狀。
6、共他:本病晚期可出現消化、呼吸、泌尿、神經等系統的症狀和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咳嗽氣短、截癱、大小便失禁等。
(二)實驗室檢查
1、紅細胞及血紅蛋白均低於正常值,約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貧血,1/3患者血紅蛋白<7g%;血塗片可見到中晚細胞。
2、白細胞減少,約40%的患者白細胞低於正常值。
3、紅細胞沉降率>20mm/h.
4、骨髓穿刺塗片檢查骨髓象內骨髓瘤細胞一般>1.0%.少數患者不易檢出,當臨床高度懷疑本病時,應進行多部位穿刺,因腫瘤的分布並不均勻。
5、白蛋白和球蛋白比例常倒置。
6、血清蛋白電泳常在r或β部位出現高峰,這些高峰所代表的球蛋白稱之為M成份。
7、尿檢查表現為蛋白尿、鏡下血尿,具有一定特異性意義的是尿中可有凝溶蛋自(本周蛋白)。
8、x線檢查表現為多發性圓形或橢圓形穿鑿樣溶骨性病變,周圍無骨膜反應、多見於顱骨、盆骨、肋骨和脊椎,骨質疏鬆,常發生病理性骨折。
總之,本病診斷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其中骨髓象內的骨髓瘤細胞>10%,x線檢查有溶骨性損害,血清蛋白電泳M蛋白,尿凝溶蛋白陽性具有決定性意義。
三、中醫辨證治療:
本病臨證,首當辨別虛實,虛責之肝腎、氣陰,實則熱毒、痰凝、血瘀、絡阻。臨床往往虛實夾雜,當分清孰輕孰重,決定補腎、益氣養陰,解毒、化痰、祛瘀、通絡等葯物用葯多少及用量大小;其次腎虛的辨證中,多以腎陰虛為主,伴有陽虛者,治療本陰中求陽原則,補腎益陰同時佐溫陽散寒葯物,肝腎同源,治療中應兼補肝陰、調肝氣、補肝血;再次解毒化痰祛瘀葯物,有一定的毒性及付作用,臨證當根據病人的體質情況,佐益氣、健脾葯物。
1、瘀熱阻絡證:
主證:胸脅疼痛,腰痛尤甚,輕則俯仰不便,重則痛劇而活動受限,面色黧黑,或萎黃無澤,發熱口乾。舌質紫暗,舌苔黃膩或薄苔,脈象細數或弦。
治法:補益肝腎、活血通絡。
方葯:芍葯二白湯加減(《中醫雜志》1981,5:26)
赤芍15g,白芍15g,桃仁9g,制狗脊15g,炒續斷15g,補骨脂9g,白花蛇舌草30g,雞血藤30g,公英15g,徐長卿15g,炒桑枝12g,川石斛9g,膽南星5g,炒谷芽12g.
熱甚加蛇莓、連翹,痛甚加炙乳沒、延胡索、地龍等。
分析:本方主要由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絡而止痛以及清熱解毒抗腫瘤三方面葯物組成,其中狗脊、續斷、補骨脂補益肝腎,強壯筋骨;赤芍、白芍、丹參、桃仁、雞血藤、炒桑枝、徐長卿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白花蛇舌草,公英清熱解毒,並抗腫瘤;輔以膽南星清火化痰、專治痰入經絡所引起的各種證候,並有抗腫瘤作用;石斛、谷芽則生津和胃。主要功效為補益肝腎、活血通絡,意在標本兼顧而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本虛標實之證。
2、氣陰兩虛證:
主證:面色少華,頭暈乏力,心悸氣短,自汗盜汗,口乾而渴,或有潮熱,骨痛酸軟,腰酸肢腫,舌質淡紅,苔少乏津,或舌胖苔薄,脈象細弦。
治法:益氣養陰,補益肝腎。
方葯:黃芪枸杞湯加減(《遼寧中醫雜志》1986,12:19)
黃芪30g,北沙參30g,狗脊12g,枸杞子12g,續斷12g,生地15g,熟地15g,)川石斛15g,麥冬15g,補骨脂15g,白蒺藜15g.
分析:主方重用黃芪、北沙參而益氣養陰,石斛、麥冬助北沙參養陰生津而止渴;生熟地、枸杞子補血滋陰而善肝益腎;狗脊、續斷、補骨脂益腎而強筋骨;白蒺藜平肝疏肝而除暈。
3、熱毒熾盛證:
主證:高熱不解,口乾氣促,鼻衄齒衄,骨骼疼痛,舌絳起刺,脈象細數。
治法:清營泄熱、涼血解毒。
方葯:涼血解毒湯加減(《中醫雜志》1981,(5):26)
鮮生地30g,鮮茅根(去芯)30g,涼膈散15g(包煎),全瓜蔞12g,炒丹皮9g,赤芍9g,銀花9g,連翹9g,大青葉9g,知母9g,人中黃5g.
分析:本方由涼膈散合犀角地黃湯加減而成,涼膈散清熱解毒,瀉火通便,通過下的手段而達清的目的,能瀉上中二焦之邪火,清胸膈之熾熱;犀角地黃湯中的犀角,雖葯效頗佳,但價格昂貴而貨源日少,故棄而不用,改用鮮茅根、大青葉與生地、丹皮、赤芍合用,清熱解毒,涼血散瘀;輔以銀花、連翹、知母、人中黃,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全瓜蔞化痰散結,潤腸通便,兼抗腫瘤。
附:為了提高療效,在臨床上一般多採取化療與中醫葯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多發性骨髓瘤。
1、化療期間應用中醫葯配合化療:
化療期間配合中醫葯治療,此法可增強化療的效果,減少化療的毒付作用,恢復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免疫機能,此階段中醫治療以補氣陰、健脾為主,活血化痰為輔,基本處方為:太子參、黃芪、女貞子、枸杞子、五爪龍、金鵲根、靈芝、絞股藍、浙貝、丹參、當歸、半夏、生苡仁、山甲珠。或配合苦參礆、六神丸、犀黃丸等。
2、化療後間歇期配合中葯治療:
有些病人化療期間胃腸反應較大,不宜服用中葯,應在骨髓恢復後積極配合中葯治療,此期間中葯的作用旨在不間斷的打擊骨髓瘤細胞,消滅殘存的骨髓瘤細胞,不讓其死灰復燃。此階段中醫葯以解毒祛瘀為主,益氣養陰補腎為輔,基本處方為:白花蛇舌草、豬殃殃、水紅花子、狗舌草、冬凌草、鱉甲、三七、全蠍、桃仁、紅花、西洋參、黃芪、女貞子、旱蓮草、麥冬、天冬、炒杜仲、川牛膝、薏苡仁、生山葯。並可配合反應停、維甲酸、干擾素等應用。
3、中醫葯治療多發性骨髓瘤並發症:
(1)骨痛、骨質疏鬆:病機為腎虛邪毒瘀阻,經脈失養所致,治以補腎解毒祛瘀、強筋壯骨。用葯原則:偏於腎陽虛者應選用溫腎補陽之品,如補骨脂、鹿角霜、狗脊、細辛、杜仲、巴戟天;偏於腎陰虛者應選用滋陰補腎瀉熱之品,如生熟地、龜板、鱉甲、枸杞子、女貞子、石斛、青蒿、白薇;兩種類型均可加用強筋壯骨之品,如千年健、川斷、桑寄生、五加皮、鹿含草。還應加入化痰活血通絡之品,如僵蠶、膽南星、全蠍、穿山甲、地鱉蟲、姜黃、五靈脂、牛膝、骨碎補、血竭、馬錢子等。
(2) 蛋白尿:其病機為脾腎虧虛、封藏失職所致,治以調補脾腎、益氣固攝。常用葯物:人參、黃芪、紫河車、肉蓯蓉、巴戟天、菟絲子、桑椹子、枸杞子、懷山葯、山芋肉、蓮子、金櫻子、玉米須等,脾氣健運,統攝有權,腎氣充沛,精關得固。若蛋白尿經久不消,纏綿難愈,可加用三七、益母草、白芨等。伴有血尿者,可加白茅根、藕節、仙鶴草、茜草、薴麻根;伴尿素氮、肌酐升高可加滑石、車前草、扁蓄、石葦、大黃、土茯苓、澤蘭等。
4. 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法
紅斑狼瘡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療法
(1)盤狀紅斑狼瘡:
①氣血淤滯型:
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方葯:秦艽10g、烏蛇10g、漏蘆10g、黃芪10g、丹參15g、雞冠花10g、玫瑰花10g、鬼箭羽15g、凌霄花10g、白術10g、女貞子15g、白花蛇舌草30g。也可服用秦艽丸、散結靈配合交替用。
②陰虛火旺型:
治法:養陰清熱,活血化瘀。
方葯:南北沙參各15g、石斛15g、元參15g、佛手參15g、黃芪15g、干生地15g、丹參15g、花粉15g、赤芍15g、紫草15g、雞冠花10g、黃連10g。也可選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當歸丸、大補陰丸等。
單味中草葯:可用青蒿30g/d,煎服或浸膏片(每片合生葯1g)3次/d,每次10~15片。昆明山海棠去皮(每片50mg),每次2~4片,3次/d;雷公藤多甙3次/d,30~60mg/d。
(2)亞急性皮膚型紅斑狼瘡:方葯:凌霄花10g、雞冠花10g、玫瑰花10g、野菊花10g、白術10g、伏苓10g、女貞子15g、菟絲子15g、地骨皮15g、青蒿15g、雞血藤15g、白花蛇舌草30g。
中草葯可服昆明山海棠或雷公藤,用法及用量參見盤狀紅斑狼瘡治療。
(3)系統性紅斑狼瘡:
①毒熱熾盛型:
治法:清營解毒,涼血護陰。
方葯:解毒涼血湯加減。
羚羊角粉0.6g(分沖)、雙花炭15g、生地炭15g、板藍根30g、白茅根30g、元參15g、花粉15g、石斛15g、草河車15g、白花蛇舌草30g。高熱不退者可加犀角粉或羚羊角粉,安宮牛黃散;神昏譫語加馬寶或蛇膽陳皮末;心力衰竭加西洋參或白人參;紅斑明顯加雞冠花、玫瑰花、凌霄花。
分析:此型見於紅斑狼瘡急性活動期。羚羊角粉歸肝、心經,平肝熄風,清熱解毒;雙花炭解血分毒熱;生地炭、白茅根清熱涼血養陰;板藍根、草河車、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元參、花粉、石斛護陰。
②氣陰兩傷型:
治法:養陰益氣,活血通絡。
方葯:南北沙參各15g、石斛15g、元參30g、玉竹10g、黨參15g、生黃芪30g、當歸10g、丹參15g、雞血藤15g、秦艽15g、烏蛇10g。持續低燒加地骨皮、銀柴胡;月經不調加益母草、澤蘭;心悸加紫石英、合歡花;頭暈頭痛加茺蔚子、鉤藤、川芎、菊花。也可服用八珍益母丸,養陰清肺膏。
分析:此型臨床也較為常見,往往是在高熱之後出現,常常有全血細胞減少,血沉較快。南北沙參、石斛、元參、玉竹養陰清熱;黨參、生黃芪、當歸補氣養血;丹參、雞血藤、秦艽、烏蛇活血通絡。
③脾腎兩虛型:
治法:健脾益腎調和陰陽。
方葯:黃芪15~30g、黨參15g、太子參15g、白術10g、茯苓10g、熟地15g、女貞子15g、菟絲子15g、車前子15g、仙靈脾10g、肉桂10g、丹參15g、雞血藤30g、草河車15g、白花蛇舌草30g。全身水腫加用海金沙、抽葫蘆、仙人頭;腰疼加川斷、杜仲;腹脹脅痛加厚朴、陳皮、香附;尿閉加腎精子。也可服用滋補肝腎丸,黃精丸、六昧地黃丸。
分析:此型狼瘡實驗室檢查常有尿液異常,嚴重的腎功能異常,多見於狼瘡性腎炎。若病至後期,因腎陽久衰,陽損及陰,可出現腎陰虛為主的病證;七情內傷,肝鬱日久化熱耗傷肝陰,二陰俱損則出現肝腎陰虛的一派證候。黃芪、黨參、太子參、白術、茯苓健脾益氣;熟地、女貞子、菟絲子、車前子益腎;仙靈脾、肉桂溫陽利水;丹參、雞血藤活血化瘀;草河車、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陰虛明顯者加沙參、麥冬、石斛等。
④脾虛肝鬱型:
治法:健脾舒肝,活血理氣。
方葯:白術10g、茯苓15g、柴胡10g、枳殼10g、陳皮10g、厚朴10g、茵陳30g、薏米30g、五味子10g、赤芍10g、丹參15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此型屬紅斑狼瘡肝損害,有的醫家稱為邪熱傷肝型。方中白術、茯苓健脾益氣;柴胡、枳殼、陳皮、厚朴舒肝理氣;茵陳、薏米清利濕熱;五味子斂陰;赤芍、丹參活血養血;白花蛇舌草解毒。
⑤風濕痹阻型:
治法:祛風濕宣痹,溫經活血通絡。
方葯:黃芪15g、桂枝10g、白芍15g、秦艽15g、烏蛇10g、丹參15g、雞血藤15g、天仙藤15g、首烏藤15g、女貞子15g、草河車15g、白花蛇舌草30g。
分析:此型以皮膚紅斑結節及關節疼痛為主證,方中黃芪、桂枝溫經益氣;秦艽、烏蛇、天仙藤驅風行痹;丹參、雞血藤、首烏藤養血活血通痹;白芍、女貞子養血益腎;草河車、白花蛇舌草解毒。痛重時可加制川烏、制草鳥。諸葯共成益氣溫經,和營通痹之功。
臨床可根據病情進行加減。如肝病者加柴胡、茵陳;血瘀者加鬱金、川芎、桃仁、紅花;血虛者加當歸、白芍;氣虛者重用黃芪、黨參;脾虛者重用茯苓、白術;肺陰虛者加天冬、麥冬;血熱者加茜單、白茅根;腎陽虛者加肉桂、附子;盜汗者加生牡蠣、浮小麥,重用黃芪。
單方成葯:
A.常用者有雷公藤及昆明山海棠:二葯均為衛矛科植物,具有祛風利濕,舒筋活絡,活血化瘀作用,同時也具有抗炎和免疫抑製作用,對皮疹、關節痛、漿膜炎及腎炎均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副作用為月經減少或閉經,肝功能損傷,白細胞減少等。
雷公藤多甙片:單用於輕型病例或在皮質類同醇激素減量過程中加用。40~60mg/d,3次/d,飯後服,注意副作用。
復方雷公藤(三藤糖漿:雷公藤、雞血藤、紅藤)治療也有報道。
昆明山海棠:適應證同上,9片/d,3次/d。
B.丹參:對肢端動脈痙攣及皮損療效較為明顯。丹參注射液1~2支肌注,1~2次/d。或復方丹參注射液10~20ml加於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靜脈滴注,1次/d。
C.黃芪: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30~90g/d,煎服,療程6~12個月。
D.中成葯如秦艽丸、滋補肝腎丸、養血榮筋丸、八珍丸、六味地黃丸、黃精丸、烏雞白鳳丸、定坤丹、養陰清肺膏、牛黃清心丸、健身寧等,可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使用。
4.中醫及中西醫結合療法 近年我國在探索SLE的中醫及中西醫結合方面已取得一些成就,及時合理的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不僅對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長緩解期,鞏固療效有良好功效,而且可減少皮質類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用量和副作用,並有利於以後撤除此類葯物。目前中西醫結合治療SLE大多採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方式,在具體運用方面我們是:
(1)對病情處於急性活動期,重要臟器(腎、心、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症狀較重、並有高熱等全身症狀者,以皮質類固醇療法及支持療法為主,以迅速控制病情,同時並用中葯。症狀緩解,病情穩定,各項化驗指標改善後,逐漸減少皮質類固醇用量。
(2)亞急性病人如就診時仍在應用皮質類固醇葯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時,除繼續應用外,加用中葯以加強療效,並根據臨床症狀及各項化驗指標的改善情況,逐漸減少皮質類固醇劑量,最後完全撤除,以中葯取代並作為維持用葯。
(3)對病情較輕,未有明顯的內臟受累的活動情況,以中葯為主,基本上不給皮質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嚴密觀察,定期做化驗檢查,如發現有活動症狀時,則酌加皮質類固醇制劑。外用黃連膏、清涼膏、化毒散膏等
紅斑狼瘡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
LE的治療原則:個體化。迄今為止,LE的治療尚無固定的模式,治療方案的選定要因人、因何臟器損害、因病變程度而定。尤其是對SLE應以盡可能少的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等免疫抑制劑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1.CLE 原則上CLE不系統應用激素,系統治療以抗瘧葯為首選。
(1)CCLE:局限性DLE可外用激素霜劑或軟膏,封包療法效果更好;氯喹(Chloroquine,CQ)0.25g/d或羥氯喹(HCQ)0.2~0.4g/d口服,為減少氯喹/羥氯喹(CQ/HCQ)在視網膜的積聚可每周服5天,停2天;如療效不佳,還可採用局部激素注射。播散性DLE除外用葯物外需口服氯喹(CQ)或羥氯喹(HCQ),經氯喹(CQ)或羥氯喹(HCQ)治療無效可改用沙利度胺(沙利度胺),75mg/d,最高可150mg/d。LEP的治療可局部注射激素並聯合以上1種葯物。
(2)SCLE與DLE不同的是SCLE必須系統用葯。首選氯喹(CQ)或羥氯喹(HCQ),如氯喹(CQ) 0.5g/d,一周後改為0.25g/d;羥氯喹(HCQ) 0.4g/d。雖然SCLE的發病較DLE急,但經抗瘧葯治療後均能較快恢復。如有中度以上熱和全身症狀較重時可予以小劑量激素。
(3)ACLE:ACLE多為SLE的皮膚表現,其治療參見SLE。
2.SLE 對全身症狀輕、僅有皮疹、關節炎、輕度胸膜炎的SLE患者可不用激素,僅用抗瘧葯和非類固醇類解熱鎮痛葯(NSAIDs)治療(表4),但對全身症狀重、有明顯臟器損害的患者則必須用激素和(或)其他葯物。
(1)皮質類固醇激素:激素仍是SLE治療首選葯物,適用於急性活動性病例。除嚴重的血液系統損害和中樞神經LE需要大劑量激素(≥60mg/d的潑尼松)外,一般採用潑尼松0.5~1.0mg/(kg d)或相當此劑量的其他激素,以能否有效控制發熱作為制定激素劑量的標准。當急性活動性SLE在臨床和實驗室指標如發熱、血沉、貧血和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及蛋白尿等得到良好控制後(約2~4周)即應考慮減葯。開始時可快些,當減少至初始劑量的1/2時應緩慢。如有活動傾向如血沉增快、關節疼痛及原有臟器損害加重時應即時加量,至少增加1/3量。如明確活動應加1/2量或恢復原治療劑量或更高。多數患者經6~12個月後可減至15mg/d以下,然後以最小劑量5~10mg/d維持。在疾病活動期以中大劑量激素治療時最好按1天3次給葯為佳,爾後減少給葯次數,至穩定期時1天1次給葯乃至隔天給葯。對經一般劑量治療無效或起病初始就很急重的SLE如有嚴重的中樞神經LE、血液系統損害時可採用甲潑尼龍(MP)靜脈「沖擊療法」,以MP0.5~1.0g/d靜滴,連續2~3天或隔天1次連續2~3次為一療程。但本療法的副作用多,尤其是感染嚴重而難治,因此有感染可能或全身情況差者不宜採用。對一般SLE患者切不能選擇「MP沖擊療法」。
(2)細胞毒葯物:常用的細胞毒葯物見表5,其中環磷醯胺(CTX)靜脈沖擊治療對減少蛋白尿、恢復腎功能、降低腎纖維化的發生率具有肯定的療效,而且對各種類型的血管炎及其他臟器損害特別是中樞神經LE的治療有效。其方法為:按0.6~1.0g/m2體表面積的CTX加入5%葡萄糖生理鹽水(250~500ml)中滴注,每月1次,連續3次後如有效改為每2~3個月1次,連續3~6次。如有粒細胞減少、感染、出血性膀胱炎和嚴重脫發時停用;伴有嚴重心肌病變和傳導障礙時應慎用。苯丁酸氮芥(瘤可寧,CB1348)在所有細胞毒葯物中骨髓抑制和脫發的副作用最輕,但療效相對亦差。環孢素(CsA)對骨髓無明顯抑製作用,但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的發生率高,當血清肌酐較用葯前增加30%或血壓升高應停用或減量。CsA一般在用葯1個月後起效,穩定3個月後每隔1~2個月每天按1kg體重減少0.5~1.0mg以求得最低有效劑量維持。如治療1~2個月後無效可每月增加0.5~1mg/(kg d),至每天≥5mg/kg時如仍無效應停用,因環孢素(CsA)的副作用與劑量相關。長春新鹼(VCR)對SLE嚴重的血小板減少有效,其用法為長春新鹼(VCR)2mg/m2體表面積,每周1次,連續4次為1療程。硫唑嘌呤(AZA)對自身免疫性貧血效果優於其他細胞毒葯物,50~100mg/d。
總之,細胞毒葯物對單用激素治療無效或對有激素禁忌證的患者(如合並糖尿病、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無菌性骨壞死等)具有治療作用。細胞毒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在與激素合用的情況下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降低激素用量,減少激素副作用的發生。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CTX沖擊療法」無論是對狼瘡性腎炎還是對急性狼瘡性肺炎、狼瘡性腹膜炎和腸系膜血管炎、狼瘡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均需排除抗磷脂抗體綜合徵引起的梗死)的療效均優於「MP沖擊療法」,療效提高,副作用減少。
(3)其他療法:
①免疫吸附療法和全身性淋巴放射治療可試用於一些難治性SLE。
②大劑量靜脈免疫球蛋白注射[0.4g/(kg d),連續3~5天]對SLE有輔助治療作用。主要用於頑固、難治的血小板減少和並發感染的治療與預防。
③雷公藤:雷公藤總甙30~60mg/d,對狼瘡性腎炎有較肯定療效。由於SLE患者多為青年,雷公藤會導致停經甚至閉經和男子性功能障礙,影響生活質量,應盡量避免使用。
(4)SLE合並妊娠的治療:當患者在病情穩定1年左右、細胞毒葯物停用半年以上、不服用或僅服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15mg/d)維持的情況下可允許患者受孕。如發生預料外妊娠,則應從孕婦、胎兒各方面考慮,不應一味強調人流,因人流本身也會誘發狼瘡活動。SLE妊娠的風險在於妊娠末3個月、產後及妊娠初期易引起病情活動。胎兒方面易引起流產、早產、死胎及小樣兒,但如控製得當可大大減少發生率。由於胎盤能產生11-β-脫氫酶,該酶能將進入胎盤的潑尼松氧化成無活性的11-酮形式,對胎兒無甚影響,因此對孕婦應選用潑尼松。為防止妊娠期和產後病情變化,妊娠時仍應繼續服潑尼松。其劑量為:病情穩定時仍服原維持量,妊娠時出現活動則根據病情加量至足以控制病情。分娩及產後有以下2方案供選擇:①分娩前潑尼松劑量加倍,至產後1個月後病情仍穩定漸減至維持量;②分娩前MP 60mg(或氫化可的松200mg)靜滴,產後第5天MP 40mg(或氫化可的松160mg)靜滴,第3天恢復產前劑量,至少潑尼松10mg/d維持6周。總之,不論分娩前病情活動與否、激素用量多少,分娩時加大激素量是必要的。因地塞米松不能被胎盤酶所氧化,能影響胎兒,故不宜採用。對已妊娠或准備妊娠者應避免使用細胞毒葯物、雷公藤、沙利度胺、NSAIDs類葯物,以免產生畸胎或影響母體卵巢功能。
(5)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心理療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SLE患者的心理狀況直接影響病情的演變及治療效果。影響SLE患者心理狀況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年齡、文化程度、家庭關系、收入、婚育等。研究者發現21~30歲之間、文化程度低、家庭關系不融洽、低收入、未婚(育)的女性患者心理負擔最重。情緒的波動等精神因素已被確定為SLE患者的發病和病情反復的誘發因素之一。人的情緒可直接影響免疫系統,而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亂是其發病機制之一。患者心理狀況不穩定,可導致病情不穩定,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常形成惡性循環。
因此,心理治療應成為SLE整體治療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包括醫生應了解心理應對技巧,耐心細致地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知識,解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和對葯物副作用的擔心等,說明治療方案的有效性,建立患者對治療的信心。
(6)SLE治療中需注意的問題:
①各種自身抗體包括IFANA、抗Sm、抗dsDNA等都是診斷SLE的「標記」,雖然有時抗體滴度與疾病活動度有關但決非制定治療方案的依據和判斷療效的指標。對單有自身抗體陽性而無明顯臟器損害者並不需要激素治療,但應隨訪觀察。
②SLE死亡的前3位原因是:感染、腎功能衰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糖皮質激素的長期、大劑量應用均與以上原因有關。臨床上真正死於SLE原發病變的遠低於繼發病變,因此切忌盲目使用激素和隨意增大激素劑量或使用「沖擊療法」。對適量激素治療無效的病例應及時分析原因,加用細胞毒類葯物或採用其他方法。
③由於SLE多伴有白蛋白丟失、肝功能障礙和使用蛋白分解的糖皮質激素,因此應加強支持療法,注意糾正低蛋白血症。注意水、電解質平衡和酸鹼平衡。還應注意激素、細胞毒葯物的各種副反應產生,採取相應預防和治療措施。如為防止骨質疏鬆和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的發生可在給激素的同時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3。
④在SLE治療過程中有兩個症狀最難鑒別——高熱和精神症狀。如判斷失誤加大激素用量則預後極差。如已較長時間接受較大劑量的激素治療後出現高熱,應首先考慮感染,尤其是結核菌、真菌和各種條件致病菌的感染,務必進行充分檢查、仔細鑒別;狼瘡性發熱晚處理數天對患者無甚影響。個別患者對激素相當敏感,尤其是地塞米松,經數天治療後就會出現多語欣快、煩躁焦慮甚至類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現,在出現這些症狀前都有2~3天以上的徹夜不眠。因此,對應用激素後有睡眠困難者必須通過葯物強制睡眠。切不能輕易地將精神症狀歸於「狼瘡性腦病」,使用更大劑量的激素。
5. 治療不同的急性腎小球腎炎症狀選用什麼葯方
急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急性腎炎」)是由免疫反應而引起的彌漫性腎小球毛細血管內增生性損害,多由鏈球菌感染或其他細菌、病毒及寄生蟲感染後引起。好發於學齡兒童及青少年,男多於女。其特點為急性起病,患者出現血尿、蛋白尿、水腫和高血壓,並可伴有一過性氮質血症。本病大多預後良好。
急性腎炎一般屬於中醫「水腫」(陽水)、「尿血」等范疇。其發病機理,多因感受外邪,肺失宣肅,不能通調水道,風遏水阻,溢於肌膚而發水腫;濕熱蘊結膀胱、灼傷血絡而發尿血;脾失健運、腎氣不固而現蛋白尿。病位在肺、脾、腎,累及膀胱、三焦。治療上根據辨證,分別採用宣肺利尿、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健脾利濕、收澀固精等方法。
【方一】坤草茅根湯(鍾新淵)
【出處】《名醫名方錄第四輯》
【組成】白茅根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益母草30克,車前草30克。
【功用】清熱解毒,活血利水。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解】茅根能「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與益母草「消水行血」為主導,輔以車前草通五淋,利小便,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四葯合方,集甘寒、辛微苦之味,俾利氣機靈動,行而不傷正,奏澄本清源、邪去正安之功效。
【葯理】白茅根能緩解腎血管痙攣,使腎濾過增加而產生利尿作用。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促進抗體形成,使網狀細胞、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而達到抗菌消炎的目的。益母草可以改善腎臟微循環、改善細胞膜通透性,從而消除水腫、蛋白尿。車前草可抗菌消炎利尿,降低血肌酐水平。
【用法】上方分2次煎,合兩煎葯液濃縮約150毫升,分3次空腹服,日2次、夜1次。
【方二】宣肺靖水飲(張志堅)
【出處】《名醫名方錄第四輯》
【組成】荊芥10克,連翹15克,僵蠶10克,蟬衣10克,生黃芪15克,防風10克,生白術10克,石葦30克,生地黃10克,炙雞內金5克,生甘草3克。
【功用】宣肺祛風,扶正潔源。
【主治】急性腎炎。症見尿蛋白長期不消失,反復感冒,咽痛,面肢浮腫,舌苔薄,脈細或浮細。
【方解】本方用荊芥、連翹、僵蠶、蟬衣宣肺祛風,散結破聚,開上焦而逐戀邪,宣肺氣以凈水源;石葦助肺腎之精氣,上下相交,使水道行而小便利。方中合玉屏風散,旨在益氣固衛以調整免疫機能;加甘草、雞內金,調和諸葯,健脾助運;生地黃以滋養腎陰扶助下元。全方合奏宣肺祛風、扶正逐邪、潔源凈水之功。
【葯理】荊芥、防風、蟬衣對於鏈球菌有抑製作用。連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有抑製作用,還具有抗炎、利尿作用。石葦具有抗組織胺作用和利尿作用。黃芪能增強免疫機能,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使腎血流量及濾過率增加。
【用法】每日1劑,頭煎、二煎葯液合並共約400毫升,分早晚2次於飯後1小時溫服。症狀緩解取得療效後,可守原方隔日服1劑,或以上方劑量比例研末為丸,分早晚2次,於飯後各取6~9克吞服,以資鞏固,以尿蛋白持續消失3月停葯。
【方三】疏風利水湯(鄒雲翔)
【出處】《中華當代名醫妙方精華》
【組成】金銀花、連翹、茯苓、玄參、石斛、六一散(滑石6份,甘草1份,共研細末混勻)各9克,苡米12克,蘆根30克,桃仁、紅花各3克。
【功用】疏風清熱,和絡滲利。
【主治】急性腎炎。症見眼瞼浮腫,精神萎靡,口乾欲飲,脈細。
【方解】方中金銀花、連翹疏風清熱;桃仁、紅花和血化瘀;苡米、茯苓、六一散、蘆根滲濕利水;玄參、石斛顧護陰津。上葯合用,則能疏風清熱,和絡滲利。
【葯理】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葯有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抗變態反應性炎症,改善腎臟血液循環,促進腎臟病理損害的修復和纖維蛋白的吸收作用。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劑相似的結構,其利水滲濕作用還與對機體水鹽調節機制的影響有關。蘆根對溶血鏈球菌有抑製作用。桃仁、紅花擴張血管,改善腎臟血液循環。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服。
【方四】芳化清利湯
【出處】《河北中醫》
【組成】白花蛇舌草30克,連翹15克,黃芩10克,蟬蛻10克,牛蒡子20克,佩蘭10克,蒼術20克,薏苡仁30克,白茅根30克,益母草30克,萆薢20克,牛膝15克,陳皮6克。
【功用】清熱利濕,祛風解毒。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濕熱證。
【方解】方中白花蛇舌草、連翹、黃芩、蟬蛻、牛蒡子清熱解毒,宣利上焦肺氣,蓋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亦化;佩蘭、薏苡仁、蒼術、萆薢利濕熱而健脾;益母草、白茅根、牛膝活血利水而益腎;陳皮芳香醒脾,疏利氣機。全方清熱利濕,祛風解毒、消散血結氣聚。
【葯理】葯理研究證實,白花蛇舌草等清熱解毒中葯具有清除抗原、抑制抗體,抑制活性免疫細胞產生及抑制過敏介質的釋放等作用;白花蛇舌草等還能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生,增強吞噬細胞功能。牛蒡子等可清除尿蛋白,抑制免疫復合物形成對腎臟的損害;益母草、牛膝等活血化瘀葯物具有增加腎血流量,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並有對抗自由基損傷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五】麻桂蘇蟬白術湯
【出處】《河南中醫》
【組成】麻黃、桂枝、蘇葉各10克,蟬衣6克,白術30克,生薑3片。
【功用】解表利水。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初起有風寒表證者。
【方解】方中麻黃發汗解表;桂枝調和營衛;配蘇葉、蟬衣宣通氣機;白術、生薑健脾利水。諸葯合用,共奏「開鬼門,潔凈府」,宣上達下之功。
【葯理】麻黃擴張腎血管使腎血流增加,並阻礙腎小管對鈉離子重吸收而發揮利尿作用。桂枝抗炎、抗過敏,且有一定的利尿作用。蘇葉、蟬衣對於鏈球菌有抑製作用。白術水煎劑和流浸膏灌胃或靜脈注射對大鼠、家兔、犬有明顯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溫服,每日1劑,分2~4次服。
【方六】麻黃連翹赤小豆加丹參湯
【出處】《湖北中醫雜志》
【組成】麻黃4~9克,連翹8~15克,赤小豆15~25克,桑白皮9~12克,苦杏仁6~9克,生薑3~6克,益母草9~15克,大棗4~6枚,丹參9~15克。
【功用】清熱解表,活血利水。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濕熱兼表證者。
【方解】方中麻黃宣肺利水消腫,杏仁降肺氣;連翹清熱解毒,與桑白皮合用瀉肺行水;生薑既能助麻黃宣散水氣,又可助杏仁降肺逆;大棗安中和中,赤小豆利水,兩葯合用可使脾腎功能漸復;益母草活血利水;丹參活血祛瘀。諸葯合用,共奏疏風消腫利水之功。
【葯理】現代葯理研究證實,麻黃使腎血流增加而利尿。連翹抗菌、消炎利尿。桑白皮有利尿作用,可使動物尿量及鈉、鉀、氯化物排出量均增加。益母草可以改善腎臟微循環、改善細胞膜通透性,從而消除水腫、蛋白尿。丹參是氧自由基的強力清除劑,還有降血脂、降壓、強心、抗炎、抑菌等作用。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分早晚2次口服。
【方七】芪丹茅苓湯
【出處】《湖南中醫葯導報》
【組成】生黃芪10~30克,丹參10~20克,白茅根20~60克,土茯苓50~200克,益母草6~20克,麥芽20~40克,牛蒡子6~10克,白芨6~15克,茜根6~10克,魚腥草6~20克。
【功用】健脾利水,涼血活血,解毒。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表證已除,唯留水腫、蛋白尿、血尿(多為鏡下血尿)者。
【方解】方中生黃芪、土茯苓、麥芽健脾利水,合乎「其制在脾」之機理;丹參、白茅根、益母草、茜根為活血化瘀之品,伍以白芨,活血止血而不留瘀,有利於血尿的消除;牛蒡子、魚腥草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之功,配伍於活血化瘀葯之中,可預防毒瘀互結,以防疾病纏綿轉為慢性。
【葯理】據近年有關資料報道,生黃芪、土茯苓、魚腥草、益母草、茜根有消蛋白尿之功用。白茅根能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改善腎血流,使腎素產生減少,具有降壓利尿、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減少蛋白的排出。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按語】本方重用土茯苓,源於任繼學教授之經驗。
【方八】三仁湯加味
【出處】《中國中醫急症》
【組成】杏仁15克,白豆蔻15克,薏苡仁20克,半夏15克,川朴15克,通草10克,滑石15克,竹葉20克,石葦30克,白茅根30克。
【功用】宣暢氣機,濕熱分消。
【主治】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解】方中杏仁苦溫,善開上焦,宣通肺氣;白豆蔻芳香苦辛,能宣中焦;配半夏、厚朴苦溫除濕,恢復中焦升清降濁之職;薏苡仁甘淡,益脾滲濕,疏導下焦,配以通草、滑石、竹葉清利濕熱;石葦甘苦性涼,清肺金以滋化源,通膀胱而利水道。白茅根味甘性寒,能透郁熱,導熱下行,清上通下,涼血止血。
【葯理】現代葯理證實,薏苡仁可增強體液免疫,促進抗體產生。石葦具有抗組織胺作用和利尿作用。白茅根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降低血管通透性,利尿、消蛋白。厚朴煎劑對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製作用。通草可增加尿中鉀離子的排出量,從而發揮利尿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枇杷葉煎
【出處】《河北中醫》
【組成】枇杷葉15~30克,北杏仁、焦梔子皮、淡豆豉、通草12~15克,茯苓皮20~30克,滑石25~30克,薏苡仁18~30克。
【功用】肅肺化氣,行水消腫。
【主治】小兒急性腎小球腎炎。
【方解】方中杏仁、枇杷葉辛開苦降,能使壅塞之肺氣得以宣通,清肅之令行,三焦水道通暢無阻;梔子、豆豉能「宣其陳腐郁結」(王孟英語),清泄郁熱,和中化濁;配茯苓、薏苡仁、滑石、通草等淡滲而性涼,使氣化濕除,溺暢腫消。
【葯理】葯理研究表明,枇杷葉、梔子有抗菌消炎作用。通草可增加尿中鉀離子的排出量而利尿。茯苓素具有和醛固酮及其拮抗劑相似的結構,調節機體水鹽代謝。薏苡仁增強機體免疫力。
【用法】每日1劑,煎2次分服。
6. 百花蛇舌草瘦肉湯功效
白花蛇舌草的功效與作用
1、消炎解毒
白花蛇舌草的抗菌消炎特性,可以用於治療各種炎症,比如治療盆腔炎、附件炎、胃炎、肝炎,通過用白花蛇舌草製成各種復合劑,就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白花蛇舌草還可以治療毒蛇咬傷,在被毒蛇咬後缺乏抗體血清的時候,可以先將毒血吸出,將白花蛇舌草和白酒一起煮沸去渣,然後每日服用3次,同時用它製成酒精棉包紮傷口,就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2、增強免疫力
白花蛇舌草雖然抗菌功效非常低,但是醫學研究證明,服用白花蛇舌草後,集體抗感染作用明顯增強。 白花蛇舌草通過刺激網狀內皮系統,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以提高血清殺菌力,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我們的免疫能力,但是白花蛇舌草作為葯物的一種,可不能隨便亂吃,服用的時候必須嚴尊醫囑,避免副作用危害我們的健康。
3、抗腫瘤
經醫學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很強的抗腫瘤特性。白花蛇舌草的有效成分,會抑制腫瘤細胞的呼吸作用,使腫瘤細胞代謝緩慢,其次是破壞腫瘤細胞的DNA,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對於腫瘤的預防方面,白花蛇舌草所含的豐富的微量元素,也會抑制致癌物質的產生,移除我們體內致癌的自由基,達到防癌的目的。
白花蛇舌草的禁忌
孕婦慎用白花蛇舌草
7. 紅斑狼瘡的中醫治療
紅斑狼瘡中醫稱紅蝴蝶瘡,是一種可累及皮膚及全身多臟器、多系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醫認為是由先天稟賦不足,肝腎虧損,加上陽光曝曬,葯毒內侵,六淫侵襲,導致熱毒入里,陰陽失調,脈絡瘀阻,內傷於臟腑,外傷於肌膚而發病。因此在治療上中醫主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辨證治療,分為外治法和內治法。外治主要避光、護膚、潤膚為原則,內治主要根據患者的症型分為熱毒熾盛證、陰虛火旺證、脾腎陽虛證、脾虛肝旺證以及氣滯血瘀證,具體用葯建議患者選擇正規醫院,由醫生面診指導治療,以免貽誤和耽誤病情。
8. 治療膽囊癌的中葯
可選擇中醫綠色保護療法外敷中葯制劑保守治療.此療法是無痛苦治療,是在病灶部位外部的皮膚上用葯,通過皮下滲透讓葯物直達病灶,療效好、見效快,不會殺傷肌體的原有的對病毒抵抗力,不會產生副作用。 還能有效地幫助消除惡性腫瘤 ,有效地治療疾病,並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延長患者壽命。(可點擊用戶名,查用戶資料聯系,幫助解決問題。)
9. 治療腦瘤的土方子
良性腦瘤包括很多,比如腦膜瘤、垂體瘤和聽神經瘤等,具體如何治療還是要看具體的病情狀況。如果是腦膜瘤和聽神經瘤,腫瘤小可以繼續觀察和定期復查。因為這些生長非常緩慢,如果不出現增長可以不用管,而如果出現持續的增大可以進行手術切除手術。如果能夠將腫瘤切除干凈可以完全治癒,術後如果有殘留可以在進行伽馬刀治療。如果是垂體瘤則可以影響到內分泌,導致體內的激素水平異常。所以還需要進行化驗檢查,其中最常見的是泌乳素型垂體瘤。如果檢查泌乳素增高可以通過口服溴隱亭治療,如果垂體瘤持續的增長直徑超過1cm,也是有必要進行手術。一般良性腦瘤經過治療以後,預後是相對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