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①、抗缺氧作用;②、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③、護膚美容作用;④、補血活血作用;⑤、抑菌、抗動脈硬化作用
枸杞:治肝腎陰虧,益精明目。用於虛勞精虧,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痿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目昏不明。
麥冬:養陰清熱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潤肺止咳
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
黃芪:益氣固表、斂汗固脫、托瘡生肌、利水消腫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是可以泡著喝。
關於黃芪白術的炮製。黃芪可以蜜制,增加補氣升陽的功能。白術需要麩皮炮製,具有健脾補氣的功能。
『叄』 黃芪和白術泡水喝可以嗎
可以,黃芪性味甘溫,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為君葯;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之功,為臣葯;以防風輔佐,走肌表而散風邪,合黃芪、白術,益氣祛邪。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風與黃芪相配,祛邪而不傷正,補中寓疏、散中寓補。
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補血活血,除煩止咳,溫中散寒,益氣補中,健脾養胃之功效。主治五心煩熱,自汗,四肢痿劣,飲食減少,肌瘦昏昧。
(3)黃芪石斛白術泡水作用與功效擴展閱讀
黃芪能促進機體代謝,保肝利尿,抗疲勞,增強和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調節血糖,增強心肌收縮力而保護心血管作用,還能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輻射等。有人還發現單味黃芪對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有顯著療效。
清代著名醫家王清任,提出活血化瘀理論,並創制許多方劑,臨床有奇效,沿用至今。王清任善用、妙用黃芪,用法用量大膽獨到,靈活有效。
著名的補陽還五湯中大劑量用生黃芪,與活血化瘀葯配伍,益氣活血,主治氣虛血瘀之中風的半身不遂、口服歪斜、語言不利、口角流涎、遺尿不禁以及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等,被譽為益氣活血的代表方葯。
『肆』 中葯,黃芪主要是什麼功效
黃芪主要功效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用於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宮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瘡口久不癒合等等。
『伍』 白術泡水當茶喝有什麼功效和作用
白術能夠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用於脾胃虛弱,食少脹滿,倦怠乏力,泄瀉。
補脾胃可與黨參、甘草等配伍;消痞除脹可與枳殼等同用;健脾燥濕止瀉可與陳皮、茯苓等同用。用於水濕停留、痰飲、水腫。
治寒飲可與茯苓、桂枝等配伍;治水腫常與茯苓皮、大腹皮等同用。
用於表虛自汗。本品與黃芪、浮小麥等同用,有固表止汗之功,可治表虛自汗。
此外,本品又可用於安胎,治妊娠足腫、胎氣不安等症,有內熱者,可與黃芩等配伍;腰酸者可與杜仲、桑寄生等同用。
白術畢竟是一味很好的葯材,只要搭配的好,那麼既能發揮它自身的功效,又能避免它的不足。
『陸』 黃芪,石斛,茯苓,白術能在一起煮湯嗎
你好:黃芪 在中葯里屬於補氣葯,具有補氣升陽、益氣固表的功效;石斛具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虛熱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白術具有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安胎的功效;上四種葯物可以在一同煎煮服用的。
『柒』 黃芪和炒白術泡水喝有什麼功效
黃芪和炒白術泡水喝的功效有:
黃芪和炒白術泡水喝的功效有:
補氣健脾,和胃祛濕,固表止汗,止瀉安胎。
補氣健脾,和胃祛濕,固表止汗,止瀉安胎。
但二者性溫而燥,服用多容易上火,故大便乾燥者不宜服用。內有實熱者不宜服用。內有瘀滯者不宜服用。
但二者性溫而燥,服用多容易上火,故大便乾燥者不宜服用。內有實熱者不宜服用。內有瘀滯者不宜服用。
炒白術:
炒白術:
味甘,苦,性溫。
歸脾,胃經。
功效:
功效:
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益氣安胎。
適用於:
適用於:
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捌』 黃芪和白術一起服用,有哪些好的功效
抵抗力低下,中醫稱之為衛外不固,即衛氣的功能低下,不能保護人體抵禦外界的邪氣。我們大名鼎鼎的黃芪就有補肺益氣,固表止汗的功能。針對肺氣虛弱受涼感冒,易出汗,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因此合到一起具有補氣健脾,益衛固表的功能。比如玉屏風散就是黃芪,白術,防風組合具有益衛固表的功能,可以防止感冒。
『玖』 中葯黃芪的功效
中葯療效
1、表虛自汗:多用於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術、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
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葯同用。
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術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
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術、茯苓同用。
5、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癰疽久不穿頭,常與穿山甲、皂角刺、當歸、川芎同用。
6、瘡瘍潰破: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常配銀花、皂刺、地丁等。膿液清洗,與黨參、肉桂等同用。
7、肺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溫肺定喘,健肺氣之品。脾生痰,肺儲痰,所以健太陰以祛痰,黃芪補氣所以尤善治氣虛。
8、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補氣健脾,常與黨參、白術等配伍;用於益氣升陽而舉陷,常與黨參、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
『拾』 中葯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黃芪的作用主要是補脾健胃、補肺益氣、固表止汗、托毒排膿生肌,是人身氣虛必用的一味補氣葯。適用於氣虛所致的自汗、久患瘡瘍、浮腫、氣短、易感冒等病症。
據現代研究,黃芪含蔗糖、葡萄糖醛酸、數種氨基酸、膽鹼、葉酸及β-谷甾醇等。黃芪對正常心臟有加強收縮作用,對因中毒或疲勞而陷於衰蠍的心臟,其強心作用更為顯著;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改善皮膚血液循環及營養狀況,並降低血壓;口服或注射黃芪制劑均證明有利尿作用,用利尿作用持續時間較長。大白鼠口服大劑量黃芪粉,對血清性腎炎的發病有阻抑作用,並能延遲蛋白尿與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已有蛋白尿者,恢復比對照組快;黃芪還有保護肝臟,防止肝糖元減少的作用;體外實驗證明對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白喉桿菌、志賀氏痢疾桿菌的抑製作用。
[用法用量]
1、水煎:每劑用量為9-13g,多與其他葯配伍應用。
2、煮湯:黃芪31g,大棗十枚,或加當歸、枸杞各9g,用豬瘦肉適量,加鹽等調味煮湯。食肉喝湯,可補益氣血,產後或病後宜用。
黃芪為補葯,遇有高熱、大渴、便秘實熱證者忌用,陰虛有熱者宜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