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方劑學怎麼記才混淆不了
1.麻黃湯: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 傷寒服此汗淋漓。 2.大青龍湯: 大青龍用桂麻黃,杏草石膏姜棗藏,太陽無汗兼煩躁,熱清表解此為良。 3.加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芩生地姜蔥草,加減臨時在變通。 4.桂枝湯: 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葯甘草姜棗同,桂麻相合名各半,太陽如瘧此為功。 5.蔥豉湯: 蔥豉湯原助汗方,同煎蔥豉代麻黃,莫雲二味皆平易,升散通陽效力彰。 6.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附子細辛湯,發表溫經兩法彰,若非表裡相兼治,少陰反熱皆能康。 7.十神湯: 十神湯里葛升麻,陳草芎蘇白芷加,麻黃赤芍兼香附,時行感冒效堪誇。 8.葛根湯: 葛根湯內麻黃襄,二味加入桂枝湯,輕可去濕因無汗,有汗加葛無麻黃。 9.金沸草散: 金沸草散疏風寒,前胡荊芥細辛甘,半夏茯苓生薑棗,頭昏咳嗽屬外感。 10.華蓋散: 華蓋麻黃杏橘紅,桑皮苓草紫蘇共,三拗只用麻杏甘,表散風寒力最雄。 11.蒼耳散: 蒼耳散專治鼻淵,白芷辛夷薄荷添,研末蔥茶湯送下,升清達竅病能安。 12.麻杏石甘湯: 傷寒麻杏石甘湯,四葯組成法度良,辛涼疏泄能清肺,定喘除煩效力彰。 13.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痾,竹葉荊牛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輕宣溫熱煮無過。 14.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梗翹,杏仁甘草薄荷饒,蘆根為飲輕清劑,熱盛陽明入母膏。 15.柴葛解肌湯: 節奄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棗與生薑。 16.宣毒發表湯: 疹伏宣毒發表湯,升葛前桔枳荊防,薄通翹蒡淡竹草,引加芫綏水煎嘗。 17.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俞氏方,翹竹梔薄草同商,此是辛涼發汗法,風熱感冒服之良。 18.加減葳蕤湯: 加減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八味共,滋陰發汗最相宜。 19.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參,細辛煨姜加大棗,陽虛無汗法當諳。 20.人參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瘟疫傷寒噤口痢,祛邪扶正有奇功。 21.參蘇飲: 參蘇飲內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宜,干葛木香甘桔茯,氣虛外感此方施。 22.蔥白七味飲: 外台蔥白七味飲,新豉生薑干葛根,麥冬生地干楊水,血虛外感此方珍。 23.香蘇散: 香蘇散內用陳皮,香附紫蘇二兼隨,甘草合中兼補正,風寒氣滯此方宜。 24.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細辛半夏甘和味,薑桂麻黃芍葯同。 25.升麻葛根湯: 董氏升麻葛根湯,芍葯更加甘草襄,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效彰彰。 26.竹葉柳蒡湯: 竹葉柳蒡干葛知,蟬衣荊芥薄荷司,石膏粳米參甘麥,初起風痧此可施。 27.神術散: 神術散用甘草蒼,細辛藁本芎芷羌,各走一經祛風濕, 風寒泄瀉總堪嘗,太無神術即平胃,加入菖蒲與藿香, 海藏神術蒼防草,太陽無汗代麻黃,若以白術易蒼術, 太陽有汗此方良。 28.麻黃人參芍葯湯: 麻黃人參芍葯湯,桂枝五味麥冬襄,歸芪甘草汗兼補,虛人外感服之康。 29.神白散: 神術散用白芷草,姜蔥淡豉合煎好,備急單煎蔥白豉,風寒初起均能療。30.大承氣湯: 大承氣內用芒硝,枳實大黃厚朴饒,救陰瀉熱功偏長,急下陽明有數條。 31.小承氣湯: 小承氣湯朴實黃,譫狂痞硬上焦強,益以羌活名三化,中風閉實可消詳。 32.調胃承氣湯: 調胃承氣硝黃草,甘緩微和將胃保,不用朴實傷上焦,中焦燥實服之好。 33.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陳皮,枳柏黃連莪術隨,大黃黑丑兼香附, 滴水為丸量服之,一切實積能推當,瀉痢食瘧用咸宜。 34.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治結胸,心間硬痛便難通,傷寒下早邪傳里,大黃芒硝甘遂從。 35.十棗湯: 十棗湯攻水結邪,縱橫上下證多乖,遂戟芫花肥紅棗,審病投方事必諧。 36.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仲師方,脅下寒凝痛莫當,共和細辛三種草,功專溫下妙非常。 37.溫脾湯: 溫脾附子與乾薑,甘草人參及大黃,寒熱並行治寒積,溫通並用妙非常。 38.麻子仁丸: 丸名麻子治脾約,枳朴大黃麻杏芍,土燥津亡便難出,通幽養陰蜜丸嚼。 39.三物備急丸: 三物備急丸最猛,大黃巴豆乾薑勇,食停腸胃脹難消,冷熱諸邪此方統。 40.濟川煎: 煎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便結病虛難下奪,用通與補法堪宗。 41.黃龍湯: 黃龍湯即大承氣,加入參歸甘桔比,姜棗共煎十味同,攻補兼施兩法俱。 42.增液承氣湯: 增液承氣參地冬,硝黃加入五般同,熱結津虧大便秘,煎飲能收潤下功。 43.承氣養榮湯: 承氣養榮用地黃,枳朴大黃知芍當,腸燥津枯大便秘,增水行舟功最強。 44.外導法: 蜜煎導法通大便,或將膽汁灌肛中,不欲苦寒傷胃府,陽明無熱勿輕攻。 45.舟車丸: 舟車牽牛及大黃,遂戟芫花又木香,青皮更與橘皮入,燥實陽水卻相當。
和解劑
46.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和解共,半夏人參甘草從,更用黃芩加姜棗,少陽百病此為宗。 47.蒿芩清膽湯: 蒿芩清膽枳竹茹,苓夏陳皮碧玉屬,少陽熱重寒輕症,胸痞嘔惡總能除。 48.四逆散: 四逆散里柴胡俱,芍葯枳實甘草齊,此是陽邪成厥逆,平陽回逆此方需。 49.逍遙散: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術草加姜薄,散熱除蒸功最奇,調經八味丹梔著。 50.痛瀉要方: 痛瀉要方陳皮芍,防風白術煎丸酌,補土瀉木理肝脾,若作食傷醫便錯。 51.達原飲: 達原飲用朴檳芩,白芍知甘草果仁,邪伏膜原瘟疫發,疏邪宣壅急先行。 52.清脾飲: 清脾飲用清朴柴,苓夏甘芩白術偕,更加草果煎姜用,熱多腸瘧此方來。 53.截瘧七寶飲: 截瘧七寶草果仁,常山檳朴甘青陳,瘧發頻頻尤不止,正氣未虛此方神。 54.何人飲: 何人景岳出新方,久瘧雙虛法最良,配入歸陳調氣血,更須煨熟好生薑。 55.黃連湯: 黃連湯內用乾薑,半夏人參甘草藏,更用桂枝兼大棗,寒熱平調嘔痛忘。 56.黃芩湯: 黃芩湯用甘芍並,二陽合利棗加烹,此方遂為治痢祖,後人加味或更名, 再加生薑與半夏,前症兼嘔此能平,單用芍葯與甘草,散逆止痛能和營。 57.六和湯: 六和藿朴杏砂呈,半夏木瓜赤茯苓,術參扁豆同甘草, 姜棗煎之六氣平,或益香薷或蘇葉,傷寒傷暑用須明。 58.奔豚湯: 奔豚湯治腎中邪,氣上沖胸腹痛佳,芩芍芎歸甘草半,生薑干葛李根加。
表裡雙解劑
59.厚朴七物湯: 厚朴七物是復方,桂甘枳朴棗黃姜,腹滿發熱脈浮數,表裡交攻此法良。 60.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用大黃,枳實芩夏白芍將,煎加姜棗表裡治,妙法內攻並外攘。 61.防風通聖丸: 防風通聖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甘桔芎歸膏滑石, 薄荷芩術力偏饒,表裡交攻陽熱盛,外科瘍毒總能消。 62.水解散: 延年水解桂麻黃,黃芩芍草大黃襄,發表清中兼解毒,天行瘟疫可煎嘗。 63.葛根芩連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甘草四般治二陽,解表清里兼和胃,喘汗自利保安康。 64.三黃石膏湯: 三黃石膏芩柏連,梔子麻黃豆豉全,姜棗細茶煎熱服,表裡三焦熱盛宣。 65.涼膈散: 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竹葉蜜煎療膈上,中焦燥實服之好。 66.五積散: 五積散治五般積,麻黃蒼芷芍歸芎,枳桔桂姜甘茯朴,陳皮半夏加姜蔥。 67.茵陳丸: 茵陳丸用大黃硝,鱉甲常山巴豆邀,杏仁梔豉蜜丸服, 汗吐下兼三法超,時氣毒癘及瘧痢,一丸兩服量病調。
清熱劑
68.白虎湯: 白虎湯用石膏君,知甘粳米四般存,熱盛津傷宜急服,氣虛尚可加人參。 69.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竹葉靈,甘草粳米煎成劑,暑煩熱渴脈虛尋。 70.升陽散火湯: 升陽散火葛升柴,羌獨防風參芍儕,生炙二草加姜棗,陽經火郁發之佳。 71.清心蓮子飲: 清心蓮子石蓮參,地骨柴胡赤茯苓,芪草麥冬車前子,躁煩消渴及崩淋。 72.清震湯: 清震湯治雷頭風,升麻蒼術兩般充,荷葉一枚升胃氣,邪從上散不傳中。 清咽太平薄荷芎,柿霜甘桔及防風,犀角蜜丸治膈熱,早間咯血頰常紅。 73.消斑青黛飲: 消斑青黛梔連犀,知母玄參生地齊,石膏柴胡人參草, 便實參去大黃躋,姜棗煎加一匙醋,陽邪里實此方稽。 74.辛夷散: 辛夷散里藁防風,白芷升麻與木通,芎細甘草茶調服,鼻生息肉此方攻。 75.梔子豉湯: 梔豉湯治陽明表,虛煩懊憹此方好,前症兼嘔加生薑,若然少氣加甘草,又有梔子朴實湯,下後心煩腹滿飽,枳實梔豉勞復宜,食復再加大黃討。 76.清榮湯: 清榮湯是鞠通方,暑入心包榮血傷,犀角丹元連地麥,銀翹竹葉卷心藏。 77.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芍葯丹,血升胃熱火邪干,斑黃陽毒皆堪治,或益柴芩總伐肝。 78.清瘟敗毒飲: 清瘟敗毒地連芩,丹石梔甘竹葉尋,犀角玄翹知芍桔,清邪瀉毒亦滋陰。 79.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四味,黃柏黃芩梔子備,躁狂大熱嘔不眠,吐衄斑黃均可貴。 80.神犀丹: 神犀丹內用犀君,金汁參蒲芩地群,豉粉銀翹蘭紫草,溫邪暑疫有奇勛。 81.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芩連鼠,玄參甘桔蘭根煮,升柴馬勃連翹陳, 僵蠶薄荷為末服,或加人參及大黃,大頭天行效力普。 82.瀉心湯: 瀉心湯 是仲師方,並用芩連及大黃,熱迫血行成吐衄,火平血靜自安康。 83.導赤散: 導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般攻,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84.龍膽瀉肝湯: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85.當歸蘆薈丸: 當歸蘆薈木射香,黃柏芩連及大黃,梔子青黛龍膽草,肝經實火盡能攘。 86.左金丸: 左金茱連六一丸,肝經大郁吐吞酸,再加芍葯名戊已, 熱邪瀉痢服之安,連附六一治胃痛,寒因熱用理宜參。 87.瀉黃散: 瀉黃甘草與防風,石膏梔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調合服,胃熱口瘡並見功。 88.清胃散: 清胃散用升麻連,當歸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平胃熱,口瘡吐衄及牙宣。 89.甘露飲: 甘露二冬二地均,芩枇只斛與茵陳,合和甘草平胃熱,口爛齦糜吐衄珍。 90.瀉白散: 瀉白方醫肺火蒸,桑皮地骨降而清,更須甘草和粳米,培土生金妙如神。 91.黃芩湯: 黃芩湯中用甘草,並添芍葯與大棗,此方遂為治痢祖,溫病氣分用之好。 92.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治熱痢,黃連黃柏秦皮比,性寒味苦入下焦,堅陰止痢稱良劑。 93.秦艽鱉甲湯: 秦艽鱉甲治風癆,地骨柴胡更有蒿,當歸知母烏梅合,止嗽除蒸斂汗高。 94.芍葯湯: 初痢多宗芍葯湯,芩連檳草桂歸香,痢下赤白便膿血,病勢不減加大黃。 95.清咽利膈湯: 清咽利膈咽痛消,清熱疏風蒡連翹,荊防梔桔玄參草,銀花芩薄大黃硝。 96.總方六味丸: 總方六味治喉咽,荊防薄桔草僵蠶,或加射干大力子,外感風熱銀翹添。 97.養陰清肺湯: 養陰清肺白喉方,玄芍參甘麥地黃,貝母丹皮入薄荷,肺陰不足用此湯。 98.玉女煎: 玉女煎中地膝兼,石膏知母麥冬全,陰虛胃火牙疼效,去膝地生溫熱痊。 99.秦艽扶羸丸: 秦艽扶羸鱉甲柴,地骨當歸紫苑皆,半夏人參兼炙草,肺癆蒸嗽服之偕。 100.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治疸黃,陰陽寒熱細推詳,陽黃梔子大黃入, 陰黃附子與乾薑,亦有不用茵陳者,仲景梔子柏皮湯。 101.當歸拈痛湯: 當歸拈痛羌防升,豬澤茵陳芩葛朋,二術苦參知母草,瘡瘍濕熱服皆應。
溫病方
102.王氏連朴飲: 王氏連朴飲蘆根,梔豉葛芩滑石增,胸痞嘔惡兼口渴,苔黃厚膩壯熱吞。 103.薏苡竹葉散: 薏苡竹葉散蔻仁,滑石連翹通草存,濕留氣分成白 ,淡滲利濕加茯苓。 104.菖蒲鬱金湯: 菖蒲鬱金丹皮妙,竹葉竹瀝滑石要,連翹牛蒡玉樞丹,薑汁菊花梔子效。 105.茯苓皮湯: 茯苓皮湯生苡仁,腹皮通草合豬苓,竹葉二錢水八杯,淡滲利濕小便行。 106.藿朴夏苓湯: 醫原藿朴夏苓湯,杏蔻苡仁豆豉襄,豬苓茯苓兼澤瀉,濕重熱輕用此方。 107.杏仁滑石湯: 杏仁滑石用通草,黃芩黃連鬱金討,橘紅厚朴京半夏,辛開苦泄利三焦。 108.黃芩滑石湯: 黃芩滑石茯苓皮,腹皮白蔻豬苓齊,通草一錢水六杯,濕化熱清此方宜。 109.芳香化濁飲: 雷氏芳香化濁法,藿佩陳朴荷葉納,腹皮半夏七味葯,芳香表裡濕可化。 110.宣透膜原法: 宣透膜原草果姜,檳芩草朴夏藿香。 111.益胃湯: 益胃沙參冰糖進,麥冬生地玉竹存,甘寒生津復胃液,口渴舌紅中焦證。 112.清宮湯: 清宮湯用五般心,邪入包絡此堪清,玄參蓮心鮮竹葉,連翹犀角主宣經, 熱痰竹瀝兼梨汁,蔞殼痰清熱亦清,解毒人中金汁好,銀葛荷葉治神昏。 113.加減銀翹散: 加減銀翹散大青,丹皮竹葉地玄參,蟬蛻牛蒡桔梗草,清絡解肌治風疹。 114.化斑湯: 化斑白虎犀玄參,發斑成片血熱因。 115.宣白承氣湯: 宣白承氣生石膏,大黃蔞殼杏仁敲,除痰瀉熱兼醫喘,黃降辛開力最豪。 116.導赤承氣湯: 導赤承氣湯赤芍,硝黃連柏地參入,溫邪下陷溺來疼,法取養陰通府葯。 117.冬地三黃湯: 冬地三黃芩柏連,玄參甘草共相添,蘆根汁與銀花露,溫病津虧濕熱兼。 118.復脈湯: 復脈湯中加減何,炙甘生地麥冬多,阿膠白芍胡麻仁,甘潤存津虛熱瘥。 如去麻仁加龍牡,湯名救逆起沉痾,新加復脈添三甲,龜鱉潛陽牡蠣和。 119.黃連阿膠雞子湯: 黃連阿膠雞子湯,白芍黃芩共合方,滋液熄風尤瀉熱,朝涼夜熱服之康。 120.大定風珠: 大定風珠龜蠣鱉,阿膠雞子芍宜白,地冬炙草味麻仁,法取酸甘咸救逆。 121.小定風珠: 小定風珠雞子黃,阿膠淡菜龜板嘗,再加童便合方中,止呃除煩又潛陽。 122.豬膚湯: 豬膚湯煮一斤膚,粉蜜調熬近似糊,下利咽痛虛熱逼,陰虛陽亢服之舒。 123.苦酒湯: 苦酒湯專入少陰,去黃雞子但留清,生半夏需研為末, 同內殼中鍋內蒸,咽痛有瘡聲不出,辛開苦降效如神。 124.半夏秫米湯: 半夏秫米治失眠,若無秫米苡仁添,如與桂枝湯合用,即名半夏桂枝湯。 125.清暑益氣湯: 清暑益氣參芪草,歸陳麥味青皮好,曲柏葛根蒼白術,升麻澤瀉加姜棗。 126.新加香薷飲: 新加香薷飲堪誇,銀翹厚朴扁豆花,形似暑溫汗不出,須知長夏傷寒家。 127.生脈散: 生脈冬味與人參,補氣生津保肺陰,少氣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128.清絡飲: 清絡飲用荷葉皮,竹絲銀扁翠衣添,暑溫汗後余邪瘧,氣分輕傷病可痊。 129.香薷飲: 三物香薷豆朴先,若雲熱盛益黃連,或加苓草名五物, 更益木瓜六味全,再合參芪陳白術,又名十味內傷痊。 130.六一散: 六一生甘滑石瑩,若兼濕熱此堪清,益元碧玉雞蘇散, 砂黛薄荷加之靈,溫清更有乾薑入,玉泉須與石膏生。 131.桂苓甘露飲: 桂苓甘露散河間,暑濕傷中煩渴連,滑石石膏寒水石,五苓甘草一方煎。 132.三石湯: 三石湯用金汁調,銀通杏竹滑寒膏,三焦暑熱舌黃滑,氣分邪浸此法超。 133.加減清宮湯: 加減清宮治濕溫,銀花犀角連翹心,玄參竹葉赤皮豆,痙厥昏迷亦可吞。 134.銀翹馬勃散: 銀翹馬勃治喉咽,牛蒡攻毒合射干,不痛阻塞加滑石,桔梗葦根妙如仙。 135.三香湯: 三香湯治濕溫方,桔梗蔞皮與降香,香豉鬱金陳枳殼,宣通機竅喜芬芳。 136.茯苓皮湯: 茯苓皮湯有豬苓,竹葉通花薏苡仁,大腹皮兼廣滑石,濕溫竅阻尿難行。 137.三仁湯: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白通滑竹倫,水用甘瀾揚百遍,濕溫初起法堪遵。 138.新制橘皮竹茹湯: 新制橘皮竹茹湯,再加柿蒂與生薑,陽明濕滯而為噦,法取苦辛通降良。 139.泄熱通陽湯: 泄熱通陽湯橘皮,翹豆卷滑神奇,濕溫譫語苔黃澀,面赤頭昏自汗宜。 140.溫膽加連湯: 溫膽加連湯七般,半苓橘實竹茹甘。 141.開疸湯: 開疸湯中杏苡仁,蠶砂連翹赤豆行,山梔滑夏木防己,肢疼痿黃用最靈。 142.沙參玉竹麥冬湯: 沙參玉竹麥冬湯,扁豆天花甘草桑,法取甘寒清燥氣,如其咳嗽骨皮攘。 143.桑杏湯: 桑杏湯方象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燥傷氣分脈數大,但主辛涼病可醫。 144.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霜收下冬桑葉, 解郁滋干效堪誇,痰盛瓜蔞尖貝母,血枯生地亦可加。 145.瓊玉膏: 瓊玉膏中生地黃,參苓白蜜煉膏嘗,肺枯乾咳虛勞瘧,金水相滋效倍彰。 146.百合固金湯: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甘藏,麥冬芍葯當歸配,喘咳痰紅肺氣傷。 147.五汁飲: 五汁飲用梨皮藕,荸薺葦根搗汁同,或以蔗漿來易藕,甘寒救液著奇功。 148.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參芪草,二冬二地枇杷討,澤瀉枳殼疏利兼,消渴煩躁此方好。 149.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半夏參,棗甘粳米合煎成,咽喉不利因虛火,養胃除煩逆氣平。 150.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菖,芩翹貝母射干薄,暑疫濕溫此最良。 151.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蘇腹皮,甘桔陳苓術朴具,夏曲白芷加姜棗,感傷嵐瘴並能驅。 152.五加正氣散: 五加正氣脘悶方,藿朴陳苓均需嘗,一加茵腹曲麥杏, 通已苡卷二加良,加杏加滑居三味,四添楂曲草果攘, 五加正氣治便泄,蒼腹谷芽最相當。 153.縮脾飲: 縮脾飲用清暑氣,砂仁草果烏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吐瀉煩渴溫脾胃,古人治暑多用溫,暑為陰證此所謂,大順杏仁薑桂甘,散寒燥濕斯為貴。
祛風除濕方
154.小續命湯: 小續命湯桂附芎,麻黃參芍杏防風,黃芩防己兼甘草,風中諸經此方通。 155.牽正散: 口眼歪斜牽正散,陽明風中邪干漫,僵蠶白附全蠍投,酒服二錢功可贊。 156.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急反張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157.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散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風攻上, 正偏頭痛悉能康,方內若加僵蠶菊,菊花茶調用亦臧。 158.活絡丹: 活絡丹中用膽星,二烏乳沒地龍尋,酒丸酒下能通絡,風血痰涎閉在經。 159.獨活寄活湯: 獨活寄生艽防辛,芎歸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參草, 冷風頑痹屈能伸。若去寄生加芪續,湯名三痹古方珍。 160.蠲痹湯: 蠲痹湯醫風氣痹,羌防桂芍共黃芪,姜黃姜棗同煎服,體痛肢攣手足靡。 161.三生飲: 三生飲用烏附星,三皆生用木香增,參汁對調宗薜氏,卒中痰迷服此靈。 162.羚羊角散: 羚羊角散杏苡仁,防獨歸陳草茯神,五加酸棗木香入,中風子癇可回春。 163.續斷丸: 肝腎不足續斷丸,羌防地膝加青鹽,苡術加皮瓜萆蔛,風濕肢痛步履難。 164.烏頭湯: 烏頭湯原金匱方,芪草芍葯麻黃攘,病由歷節伸舒痛,除濕行痹更助陽。 165.青空膏: 清空膏法治頭風,偏正頭風火上攻,芎草羌防柴上散,芩連降下用茶沖。 166.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桂芍草,通草細辛共大棗,溫經通脈暢血行,凍瘡腹痛用之好。 167.越婢湯: 越婢湯本風水方,麻石甘棗共生薑,肺脹目突加半夏,惡風腳弱木附襄。 168.麻杏苡甘湯: 麻黃杏苡甘草湯,關節煩疼服之康,功異麻黃加術法,祛風利濕此良方。 169.麻黃加術湯: 金匱麻黃加術湯,麻桂杏甘白術攘,發汗祛濕消水腫,身體疼煩服之康。 170.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石膏歸芍苓甘術,風邪散見可通嘗。 171.獨活湯: 獨活湯中羌獨防,芎歸辛桂參夏菖,茯神遠志白薇草,瘛瘲昏憒力能匡。 172.順風勻氣散: 順氣勻氣術烏沉,白芷天麻蘇葉參,木瓜甘草青皮合,渦僻偏枯口舌喑。 173.上中下通用痛風方: 黃柏蒼術天南星,桂枝防己及威靈,桃仁紅葯龍膽草, 羌芷川芎神曲停,痛風濕熱與痰血,上中下通用之聽。 174.清空膏: 清空芎草柴芩連,羌防升之入頂巔,為末茶調如膏服,正偏頭痛一時蠲。 175.人參荊芥散: 人參荊芥散熟地,防風柴枳芎歸比,酸棗鱉羚桂術甘,血風勞作風虛治。 176.資壽解語湯: 資壽解語湯用羌,專需竹葉佐生薑,防風桂附羚羊角,酸棗麻甘十味詳。 177.馬膏生桑桂酒方: 馬膏生桑桂酒方,馬項油脂白酒襄,再以桑灰桂枝和,歪斜口眼中風良。
養陰安神方
178.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芍天冬,牛膝麥芽赭石同,玄楝龜茵龍牡草,肝風內動有奇功。 179.羚羊鉤藤湯: 俞氏羚羊鉤藤湯,桑菊茯神鮮地黃,貝草竹茹同芍葯,肝風內動急煎嘗。 180.阿膠雞子黃湯: 阿膠雞子黃湯好,地芍鉤藤牡炙草,石決茯神絡石藤,陰虛風動此方保。 181.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茯,蓯蓉桂附巴戟天, 省入薄荷姜棗服,喑厥風靡能治之,火歸水中水生木。 182.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治水方,火炎勞熱致虛羸,地黃龜板兼知柏,豬脊脂膏蜜和為。 183.滋腎通關丸: 滋腎通關桂柏知,溺癃不渴下焦醫,大補陰丸除肉桂,地龜豬髓合之宜。 184.硃砂安神丸: 東垣硃砂安神丸,地草歸連葯五般,煩亂懊憹神不靜,怔忡不寐悉能安。 185.酸棗仁湯: 酸棗二升先煮湯,茯知二兩佐之良,芎甘各一相調劑,服後安然入睡鄉。 186.歸脾湯: 歸脾湯用術參芪,歸草茯神遠志宜,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187.天王補心丹: 天王補心柏子仁,二冬歸地與三參,桔苓遠志硃砂蜜,棗味酸收血自生。 188.一貫煎: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杞子麥冬攘,當歸川楝水煎服,肝腎陰虛此最良。 189.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益腎肝,薯茱丹澤地苓丸,更加梔柏成八味,陰虛火旺可煎餐。 190.河車大造丸: 扶壽河車大造丸,二冬參地龜板全,砂仁苓膝杜仲柏,虛煩勞嗽能延年。 191.滋燥養營湯: 滋燥養榮兩地黃,芩甘歸芍及艽防,爪枯膚燥兼風秘,火燥金傷血液傷。 192.活血潤燥生津飲: 活血潤燥生津飲,二冬熟地兼瓜蔞,桃仁紅花及歸芍,利便通幽善澤枯。 193.韭汁牛乳飲: 韭汁牛乳反胃滋,養營散瘀潤腸奇,五汁安中姜梨藕,三般加入用隨宜。 194.白茯苓丸: 白茯苓丸治腎消,花粉黃連萆蔛調,二參熟地覆盆子,石斛蛇床螕胵要。
芳香開竅方
195.安宮牛黃丸: 安宮犀角與牛黃,雄冰芩連梔射香,鬱金朱箔珍珠入,開竅清心效擅長。 196.至寶丹: 至寶硃砂射息香,雄黃犀角與牛黃,金銀二箔兼龍腦,琥珀還同玳瑁良。 197.紫雪丹: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磁寒水滑和膏,丁沉木射升玄草,更用赤金法亦超。 198.小兒回春丹: 回春丹里二連並,礞石珠黃菖半星,貝母辰砂天竺射, 小兒驚搐賴此平。 199.紫金錠: 紫金錠用射朱雄,慈戟千金五倍同,太乙玉樞名又別,祛痰逐穢治驚風。 200.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射息香,木丁熏陸蓽檀香,犀冰白術沉訶附,衣用硃砂中惡嘗。
Ⅱ 想用童子雞配些中葯燉著吃,主治氣血不足,內向,懶語,。但肝火旺,易上火。求助
氣虛表現為面色淡白,氣短,乏力,懶言,腹脹,食少,便溏,中氣下陷則內臟下垂;血虛多表現為面色萎黃、淡白,爪甲無華,心悸,失眠,多夢,肢麻,舌質淡,脈細弱等。氣虛、血虛往往互見,不可不察。常用的補益氣血類中成葯如下: 八珍丸:由黨參、白術、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熟地黃等中葯組成。功能補氣養血。主治各種貧血、失血,以及瘡瘍久潰不愈
人參養榮丸: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熟地黃、當歸、白芍、黃芪、遠志、肉桂、五味子、生薑、大棗、陳皮等葯物組成。功能補益氣血,寧心安神。
人參歸脾丸:由人參、酸棗仁、遠志、甘草、白術、黃芪、當歸、木香、茯苓、龍眼肉等葯物組成。功能益氣健脾,養血安神,可用於治療貧血、神經衰弱而見耳鳴、失眠及精神倦怠病症者;
十全六補丸:由黨參、當歸、黃芪、熟地、茯苓、白芍、白術、川芎、甘草、肉桂等葯物組成。本品溫補氣血,用於氣血兩虧,面色萎黃,精神倦怠,氣短心悸,頭昏失眠,四肢不溫,丸劑口服每次6~9g,每日2~3次。但內有實熱及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補中益氣丸:葯物組成為炙黃芪、黨參、炙甘草、當歸、白術、陳皮、升麻、柴胡、生薑、大棗等。功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主治氣虛諸證,適用於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重症肌無力、乳糜尿、低熱、慢性肝炎、低血壓等病證。服法:蜜丸每次1丸;水丸每次6g。每日2~3次。
阿膠補血膏:葯物組成為阿膠、熟地黃、黨參、黃芪、枸杞子、白術等。其沖劑、口服液等制劑功用相同。功能滋陰補血,補中益氣,健脾潤肺。用於體虛咳嗽,面色蒼白,多汗自汗,氣短乏力,頭暈目眩,貧血以及婦女月經不調、閉經等。口服每次15~30g,早、晚各1次,溫開水沖服。本品為溫補之劑,凡傷風感冒,消化不良,內有瘀滯者忌服。
參苓白術散:葯物組成為人參、山葯、茯苓、炒白術、白扁豆、蓮子、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等。具有補益脾胃之功效。臨床可用於治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小兒營養不良、慢性腎炎蛋白尿、白帶、經期泄瀉等屬脾虛濕滯者。口服每次4~6g,每日2~3次。
人參健脾丸:由人參、白術、甘草、山葯、蓮子、白扁豆、木香、草豆蔻、陳皮、青皮、六神曲、谷芽、山楂、芡實、薏苡仁、當歸、枳殼等葯物組成。功能健脾養胃,消補兼施。適用於治療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炎症、潰瘍病、消化不良性腹瀉、胃腸功能紊亂,以及小兒營養不良等。口服每次6~12g,每日2次。
阿歸養血顆粒:由當歸、阿膠、茯苓、黨參、黃芪、白芍、川芎、熟地黃、炙甘草等葯物組成。功能補養氣血。用於氣血虧虛,面色萎黃,眩暈乏力,肌肉消瘦,經閉及赤白帶下。服法:顆粒沖劑,每次10g;糖漿劑,每次15mL。均為每日3次。
你要看準到底是那種要補.
Ⅲ 誰能幫我找到中葯歌訣、方劑歌訣和針灸歌訣
方劑歌訣
解表劑:
辛溫解表
麻黃湯:
麻黃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熱惡寒頭項痛,喘而無汗服之宜。
桂枝湯:
桂枝湯治太陽風,芍葯甘草姜棗同,解肌發表調營衛,表虛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細辛蒼芷與川芎,黃苓生地加甘草,發汗祛風力量雄。
加味香蘇散
加味香蘇陳皮草,荊防艽蔓川芎姜,惡風身熱頭項痛,胸脘滿悶服之松。
小青龍湯:
小小青龍最有功,風寒束表飲停胸,細辛半夏甘和味,薑桂麻黃芍葯同。
辛涼解表
桑菊飲:
桑菊飲中桔杏翹,蘆根甘草薄荷繞,清疏肺衛輕宣劑,風溫咳嗽服之消。
銀翹散:
銀翹散主上焦痾,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法,發熱咽痛服之瘥。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麻杏甘草石膏湯,四葯組合有專長,肺熱壅盛氣喘急,辛涼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湯;
閻氏升麻葛根湯,芍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竹葉柳蒡湯:
竹葉柳蒡葛根知,蟬衣荊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參甘麥,風疹急投莫延遲。
柴葛解肌湯:
陶氏柴葛解肌湯,邪在三陽熱勢張,苓芍桔草姜棗芷,羌膏解表清熱良。
蔥豉桔梗湯:
蔥豉桔梗翹薄荷,山梔竹葉加甘草:熱邪束肺嗽咽痛,風溫初起此方療。
扶正解表
敗毒散:
人參敗毒草苓芎,羌獨柴前枳桔同,生薑薄荷煎湯服,祛寒除濕功效宏。
再造散:
再造散用參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齊,再加細辛姜棗煮,陽虛寒閉最相宜。
蔥白七味飲:
蔥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與生薑,麥冬生地千揚水,血虛外感最相當。
加減葳蕤湯:
加減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蔥桔梗隨,草棗薄荷共八味,滋陰發汗此方施。
瀉下劑:
寒下
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以枳朴瀉力強,陽明腑實真陰灼,峻下熱結此方良。
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治結胸,甘遂硝黃三味用:心下硬滿不可近,瀉熱逐水建奇功。
溫下
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細辛湯,脅下寒凝偏痛方,冷積內停成實證,溫下寒實可復康。
溫脾湯;
溫脾附子及乾薑,甘草人參及大黃,寒熱並進補兼瀉:攻下冷積振脾陽。
三物備急丸:
三物備急巴豆研,乾薑大黃不需煎,卒然腹痛因寒積,速投此方急救先。
潤下劑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治脾約,燥熱津虧便下難,枳朴大黃蜜杏芍,潤腸泄熱便下來。
濟川煎:
濟川歸膝肉蓯蓉,澤瀉升麻枳殼從,便結體虛難下奪,寓通於補法堪宗。
逐水劑
十棗湯:
十棗逐水效堪誇,甘遂大戟與芫花;懸飲瀦留胸脅痛,大腹腫滿用亦佳。
舟車丸:
舟車黑丑及大黃,遂戟芫花檳木香,表皮陳皮輕粉入,逐水消腫力量強。
疏鑿飲子:
疏鑿飲子瀉水方,木通澤瀉與檳榔,羌艽苓腹椒商陸,赤豆姜皮退腫良。
攻補兼施
新加黃龍湯;
新加黃龍用海參,玄麥生地硝黃呈,參歸姜草扶正氣,攻補兼施法可尊。
增液承氣湯:
增液承氣玄地冬,更加硝黃力量雄,熱結陰虧腸燥結,滋陰瀉下法可宗。
和解劑;
和解少陽
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和解功,半夏人參甘草從,更加黃芩生薑棗,少陽為病此方宗。
葛苓清膽湯:
蒿苓清膽枳竹茹,苓夏陳皮碧玉須,熱重寒輕痰濕重,胸痞嘔惡總能除。
柴胡達原飲:
柴胡達原檳朴果,更加苓草枳殼和,青皮桔梗荷葉柄,豁痰胸寬截瘧痾。
調和肝脾
四逆散: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葯枳實甘草須,此是陽郁成厥逆,疏和抑鬱厥自除。
逍遙散:
逍遙散用當歸芍,柴苓米草加姜薄,疏肝健脾功最奇,調經再把丹梔入。
痛瀉要方:
痛瀉要方用陳皮,術芍防風共成劑,腸鳴泄瀉腹又痛,治在瀉肝又實脾。
調和腸胃
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配連芩:千姜棗草.人參行,辛苦甘溫消虛痞;治在調陽與和陰;
清熱劑:
清氣分熱
白虎湯:
白虎湯清氣分熱,石膏知母草米協,陽明大汗兼煩渴,清熱生津法最宜。
竹葉石膏湯:
竹葉石膏湯人參,麥冬半夏甘草承,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熱益氣津自生。
清營涼血
清營湯:
清營湯治熱傳營,身熱煩渴眠不寧,犀地銀翹玄連竹,丹麥清熱更護陰。
犀角地黃湯:
犀角地黃芍葯丹,血熱妄行吐衄斑,蓄血發狂舌真絳,涼血散血服之安。
清熱解毒
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柏梔芩,三焦火盛是主因,大熱煩躁兼錯語,瘡癰疔癤服之寧。
涼膈散:
涼膈硝黃梔子翹,黃芩甘草薄荷饒,再加竹葉調蜂蜜,中焦躁實服之消。
普濟消毒飲:
普濟消毒蒡芩連,甘桔藍根勃翹玄,升柴陳薄僵蠶入,大頭瘟毒服之痊。
氣血兩清
清瘟敗毒飲:
清瘟敗毒地連芩,丹膏梔草竹葉並;犀角玄翹知芍桔,清熱解毒亦滋陰。
清臟腑熱
導赤散:
導赤生地與木通,草梢竹葉四味共,口糜淋痛小腸火,引熱同歸小便中。
龍膽瀉肝湯:
龍膽瀉肝梔芩柴,生地車前澤瀉偕,木通甘草當歸合,肝經濕熱力能排。
左金丸;
左金黃連與吳萸,脅痛吞酸悉能醫。
瀉白散;
瀉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瀉肺清熱平喘咳,肺中伏火用之宜。
清胃散;
清胃散中當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瀉胃火,能消牙痛與牙宣。
瀉黃散:
瀉黃甘草與防風,石膏梔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調和服,胃熱口瘡並風功。
玉女煎;
玉女煎用熟地黃,膏知牛膝麥冬囊,胃熱陰虛相為病,牙痛齒松宜煎嘗。
芍葯湯:
芍葯大黃與檳榔,苓連歸桂甘草香,重在調氣兼行血,里急便膿自然康。
白頭翁湯:
白頭翁湯熱痢方,連柏秦皮四葯良,味苦性寒能涼血,堅陰止痢在清腸。
清虛熱
青蒿鱉甲湯:
青篙鱉甲地知丹,熱由陰來仔細看,夜熱早涼無汗出,養陰透熱服之安。
秦艽鱉甲散:
秦艽鱉甲治風勞,地骨柴胡及青蒿,當歸知母烏梅合,滋陰清熱斂汗超。
清骨散:
清骨散用銀柴胡,胡連秦艽鱉甲輔,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勞熱一並除。
當歸六黃湯:
火炎汗出六黃湯,歸柏芩連二地黃,倍用黃芪為固表,滋陰瀉火斂汗強。
祛暑劑:
祛暑清熱
清絡飲:
清絡飲用荷葉邊,竹絲銀扁翠衣添,鮮用辛涼輕清劑,暑傷肺絡服之痊
祛暑解表
新加香薷飲:
香薷朴銀翹,扁豆鮮花一齊熬,暑溫口渴汗不出,清熱化濕又解表。
散用朴扁豆,祛暑和中濕邪消。
祛暑利濕
六一散(益元散):
散中滑石甘,一方兩法義須清,清熱祛暑為常法,利水通淋亦細參。
桂苓甘露飲:
桂苓甘露豬苓膏,木澤寒水滑石草,清暑泄熱又利濕,發熱煩渴一並消。
清暑益氣
清暑益氣湯:
益氣西洋參,竹葉知草與荷梗,麥冬米斛連瓜翠,暑熱傷津此方能。
溫里劑:
溫中祛寒
理中丸:
理中丸主溫中陽,人參甘草術乾薑,原為脾胃虛寒設,後人衍化許多方。
吳茱萸湯:
吳萊萸湯參棗姜,肝胃虛寒此方良,陽明寒嘔少陰利,厥陰頭痛亦堪嘗。
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芍葯多,桂枝甘草姜棗合,飴糖為君補中氣,虛勞腹痛服之瘥。
大建中湯:
大建中湯建中陽,飴糖人參配椒姜,中陽衰弱胸腹痛,痛而拒按服之康。
回陽救逆
四逆湯:
四逆湯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嘗,腹痛吐瀉脈沉細,急投此方可回陽。
回陽救急湯:
回陽救急用六君,桂附二姜五味隨,加麝三厘或膽汁,三陰寒厥有奇功。
黑錫丹:
溫下鎮上黑錫丹,硫磺桂附茴沉楝,蘆故起石肉蔻香,虛喘殿逆服之驗。
溫經散寒
當歸四逆湯;
當歸四逆桂芍棗,細辛甘草與通草,血虛肝寒四肢厥,煎服此方樂陶陶。
表裡雙解劑
解表攻里
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用大黃,枳芩夏芍棗生薑,少陽陽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力強。
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大黃硝,荊芥麻黃梔芍翹,甘桔芎歸膏滑石,薄荷芩術力編饒。
解表清里
葛根黃芩黃連湯:
葛根黃芩黃連湯,再加甘草共煎嘗,邪陷陽明成熱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石膏湯:
石膏湯用苓柏連,麻黃豆豉山梔全,清熱解毒兼解表,棗姜細茶一同煎。
解表溫里
五積散:
五積消滯又溫中,麻黃蒼芷芍歸芎 桔桂苓甘草朴,兩姜陳皮半夏蔥。
補益劑:
補氣
四君子湯:
四君子湯中和義,參術獲苓甘草比,食少便溏體贏瘦,甘平益胃效相當。
參苓白術散:
參苓白術扁豆陳,蓮草山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棗湯調服益脾神。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芪術陳,升柴參草當歸身,勞倦內傷功獨擅,氣虛下陷亦堪珍。
生脈散:
生脈麥味與人參,保肺生津又提神;氣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脈絕急煎斟。
人參蛤蚧散:
羅氏人參蛤蚧散,專治痰血與喘滿,桑皮二母草杏苓,肺痿服之症可緩。
補血
四物湯:
四物歸地芍與芎,營血虛滯此方宗:婦女發病憑加減,臨證之時可變通。
當歸補血湯:
當歸補血重黃芪,甘溫除熱法頗奇,芪取十分歸二份,陽生陰長理奧秘。
歸脾湯:
歸脾湯用參術芪,歸草茯神遠志齊,酸棗木香龍眼肉,煎加姜棗益心脾。
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參桂姜,麥地膠棗麻仁襄,心動悸兮脈結代,虛勞肺痿俱可嘗。
氣血雙補
八珍湯:
雙補氣血八珍湯,四君四物合成方,煎加姜棗調營衛,氣血虧虛服之康。
泰山磐石散:
十全大補減桂苓,更加續斷砂糯苓,氣血雙補安胎好,泰山磐石是方名。
補陰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益腎肝,山葯丹澤萸苓摻,腎陰虧損虛火上,滋陰補腎自安康。
左歸丸:
左歸丸內山葯地,萸肉枸杞與牛膝,菟絲龜鹿二膠合,壯水之主方第一。
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地知柏,龜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熱,陰虛火旺制亢陽。
虎潛丸:
虎潛足痿是妙方,虎骨陳皮並鎖陽,龜版乾薑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嘗。
二至丸:
二至女貞與旱蓮,或加桑椹和成丸,肝腎陰虛得培補,消除眩暈與失眠。
一貫煎:
一貫煎中生地黃,沙參歸杞麥冬藏,少佐川楝泄肝氣,陰虛脅痛此方良。
石斛夜光丸:
石斛夜光枳膝芎,二地二冬杞絲蓯,青霜草決犀羚角,參味連苓蒺草風,
再與杏菊山葯配,養陰明目第一功。
補肺阿膠湯;
補肺阿膠馬兜鈴,牛蒡甘草杏糯勻,肺虛火盛最宜服,降氣生津咳嗽寧。
龜鹿二仙膠:
人參龜版鹿角膠,更加枸杞熬成膏,滋陰益腎填精髓,「精極」用此治效高。
七寶美髯丹:
七寶美髯何首烏,菟絲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當歸合,專益肝腎精血虛。
補陽
腎氣丸:
腎氣丸補腎陽虛,地黃山葯及茱萸,苓澤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溫煦。
右歸丸:
右歸丸中地附桂,山葯茱萸菟絲歸,杜仲鹿膠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安神劑:
重鎮安神
硃砂安神丸:
硃砂安神東垣方,歸連甘草合地黃,怔忡不寐心煩亂,養陰清熱可復康。
珍珠母丸:
珍珠母丸參地歸,犀沉龍齒柏茯神,更加酸棗寧神志,鎮心平肝此方推。
磁朱丸:
磁朱丸中有神曲:安神潛陽又明日,心悸失眠皆可治,癲狂癇證亦宜服。
滋養安神
酸棗仁湯:
酸棗仁湯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養血除煩清虛熱,安然入睡夢鄉甜。
天王補心丹;
補心丹用柏棗仁,二冬生地及歸身,三參桔梗硃砂味,遠志茯苓共養神。
甘麥大棗湯;
甘草小麥大棗湯,婦人臟躁性反常,精神恍惚悲欲哭,和肝滋脾自然康。
開竅劑:
涼開
安宮牛黃丸:
安宮牛黃開竅方,芩連梔郁朱雄黃,犀角珍珠冰麝箔,熱閉心包功效良。
紫雪:
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丁沉木麝升玄草,熱陷痙厥服之消。
至寶丹:
至寶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與牛黃,金銀兩箔兼龍腦,開竅清熱解毒良。
小兒回香丹:
回春丹枳大黃沉,豆蔻木草蠶蠍藤:貝檀陳砂麻竺麝,小兒驚搐賴此平。
行軍散:
諸葛行軍痧脹方,珍珠牛麝冰雄黃,硼硝飛金共研末,竅閉神昏服之康。
溫開
蘇合香丸:
蘇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蓽檀囊,犀冰術沉訶香附,再用龍腦溫開方。
紫金錠:
紫金錠有山慈菇,五倍千金一並入,大戟麝香共為末,霍亂痧脹米湯服。
固澀劑;
固表止汗
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少而精,芪術防風鼎足形,表虛汗多易感冒,固表斂汗效特靈。
牡蠣散:
牡蠣散內用黃芪,浮麥麻根合用宜,衛虛自汗或盜汗,固表斂汗見效奇。
斂肺止咳
九仙散;
九仙散用烏梅參,桔梗桑皮貝母承,粟殼阿膠冬花味,斂肺止咳氣自生。
澀腸固脫
真人—養臟湯:
真人養臟木香訶,粟殼當歸肉蔻合,術芍桂參甘草共,脫肛久痢服之瘥。
四神丸:
四神故紙與吳萸,肉蔻五味四般齊,大棗生薑同煎合,五更腎瀉最相宜。
桃花湯:
桃花湯中赤石脂,粳米乾薑共用之,溫中澀腸功效好,久痢不愈正可施。
澀精止遺
金鎖固精丸:
金鎖固精芡蓮須,龍骨牡蠣與蒺藜,蓮粉糊丸鹽湯下,能止無夢夜滑遺。
桑螵蛸散:
桑螵散治小便數,參苓龜殼同龍骨,菖蒲遠志加當歸,補骨寧心健忘除。
縮泉丸:
縮泉丸治兒尿頻,脬氣虛寒約失靈,山葯台烏加益智,糊丸多服效顯明。
固崩止帶
固經丸:
固經丸用龜版君,黃柏椿皮香附芩,更加芍葯糊丸服,漏下崩中均可寧。
震靈丹:
震靈丹治崩夾瘀,乳香沒葯五靈須,代赭禹糧赤石脂,硃砂石英,入味具。
完帶湯:
完帶湯中二術陳,車前甘草及人參,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濕止帶此方能。
理氣劑:
行氣
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郁侵,氣血痰火濕食因,芎蒼香附加梔曲,氣暢郁舒痛悶平。
金鈴子散:
金鈴延胡等分研,黃酒調服或水煎,心腹諸痛由熱郁,疏肝泄熱痛自蠲。
半夏厚朴湯:
半夏厚朴與紫蘇,茯苓生薑共煎服:痰凝氣聚成梅核,行氣化痰郁自舒。
枳實薤白桂枝湯:
枳實薤白桂枝湯,厚朴瓜萎合成方,通陽理氣又散結,胸痹心痛皆可嘗。
橘核丸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帶昆,桃仁木通木香合,癩疝頑痛鹽酒吞。
天台烏葯散:
天台烏葯木茴香,良姜青皮及檳榔,楝巴麩炒除巴用,寒滯病痛酒調嘗。
暖肝煎:
暖肝煎中用當歸,杞苓烏葯與小茴,行氣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並摧。
厚朴溫中湯:
厚朴溫中姜陳草,苓蔻木香一齊熬,溫中行氣兼燥溫,脘腹脹痛服之消。
降氣
蘇子降氣湯:
蘇子降氣草半歸,前胡桂朴姜棗隨,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定喘湯: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子黃芩甘草杏,表寒里熱哮喘嘗。
四磨湯:
四磨湯治七情侵,人參烏葯沉香擯,四味濃磨煎溫服,行氣降逆喘自平。
旋復代赭湯:
仲景旋復代赭湯,半夏參草大棗姜,噫氣不除心下痞,降逆化痰治相當。
橘皮竹茹湯:
橘皮竹茹嘔呃醫,人本甘草棗姜施,胃虛有熱氣沖逆,清補和中降逆之。
丁香柿蒂湯;
丁香柿蒂人參姜,呃逆因寒中氣傷:降逆止呃兼溫補,胸滿呃逆宜煎嘗。
理血劑:
活血祛淤
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用硝黃,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熱煩如狂。
血府逐淤湯:
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赤芍枳殼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癆。
復元活血湯:
復元活血用柴胡,花粉草歸山甲俱,大黃桃紅煎入酒,損傷淤血總能祛。
七厘散:
七厘散治跌打傷,血竭紅花冰麝香,乳沒兒茶朱共末,外敷內服均見長。
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芪歸芎,桃紅赤芍加地龍,半身不遂中風證,補氣活血經絡通。
失笑散:
失笑靈脂共蒲黃,等分作散醋煎嘗,血淤少腹時作痛,淤散氣順保安康。
丹參飲:
心腹諸痛有妙方,丹參砂仁加檀香,氣滯血瘀兩相合,瘀散氣順保安康。
溫經湯:
溫經湯用萸桂芎,歸芍丹皮姜夏冬,本草益脾膠養血,調經重在暖胞宮。
生化湯:
生化湯是產後方,歸芎桃草與炮姜,惡露不行少腹痛,溫經活血最見長。
活絡效靈丹:
活絡效靈用丹參,當歸乳香沒葯存:症瘕積聚腹中痛;煎服此方可回春。
桂棱茯苓丸;
金匱桂枝茯苓丸,芍葯桃紅與牡丹,等分為末蜜丸服,胞宮淤血全可散。
大黃庶蟲丸:
大黃庶蟲芩芍桃,地黃杏草漆蠐螬,虻蟲水蛭和丸服,祛淤生新功獨超。
止血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丹荷擱隨,二薊梔黃皆炒黑,涼降止血此方推。
四生丸:
四生丸用三般葉,側柏艾荷生地協,等分生搗如泥煎,血熱妄行止衄愜。
咳血方:
咳血方中訶子收,海石梔子共瓜蔞,青黛瀉肝又涼血,咳嗽痰血服之瘳。
槐花散;
槐花散治腸風血,芥穗枳殼側柏葉,等分為末米湯下,涼血疏風熱能滌。
小薊飲子:
小薊飲子藕蒲黃,木通滑石生地藏,歸草黑梔淡竹葉,血淋熱結服之康。
黃土湯:
黃土湯中術附芩,阿膠甘草地黃並;便後下血功獨擅,吐衄崩中效亦靈。
膠艾湯:
膠艾湯中四物先,更加炙草一同煎,暖宮養血血行緩,胎漏崩中自可痊。
治風劑:
疏散外風
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羌獨防,芎芷辛芩二地黃,石膏歸芍苓術草,養血祛風通治方。
消風散:
消風散中有荊防,蟬蛻胡麻苦參蒼,知膏蒡通歸地草,風疹濕疹服之康。
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有荊防,辛芷薄荷甘草羌,目昏鼻塞風攻上,偏正頭痛悉能康。
牽正散:
牽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蠶全蠍加,混合研細酒調服,風中絡脈效力佳。
玉真散:
玉真散治破傷風,牙關緊閉體張弓,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內服一方通。
小活絡丹;
小活絡丹用膽星,二烏乳沒地龍並,中風手足皆麻木,風痰瘀血閉在經。
平熄內風
羚角鉤藤湯:
羚角鉤藤茯菊桑,貝草竹茹芍地黃,陽邪亢盛成痙厥,肝風內動急煎嘗。
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龜板赭茵從,龍牡麥芽膝草楝,肝陽上亢能奏功。
天麻鉤藤仗:
天麻鉤藤石決明,梔杜寄生膝與苓,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暈與耳鳴。
阿膠雞子黃湯:
阿膠雞子黃湯好,地芍鉤藤牡蠣草;石決茯神絡石藤,陰虛風動此方保。
大定風珠:
大定風珠雞子黃,麻膠地芍合成湯,三甲冬草五味子,滋陰熄風是妙方。
地黃飲子:
地黃飲子山茱斛,麥味菖蒲遠志茶,蓯蓉桂附巴戟天,少入薄荷姜棗服,
喑厥風痱能治之,水歸火寧水生木。
治燥劑
輕宣潤燥
杏蘇散:
杏蘇散內夏陳前,枳桔苓草姜棗研,輕宣溫潤治涼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桑杏湯:
桑杏湯中浙貝宜,沙參梔豉與梨皮,乾咳口渴又身熱,清宣涼潤燥能祛。
清燥救肺湯:
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霜收下冬桑葉,清燥潤肺效可嘉。
滋陰潤燥
養陰清肺湯:
養陰清肺是妙方,玄參草芍冬地黃,薄荷貝母丹皮入,時疫白喉急煎嘗。
百合固金湯:
百合固金二地黃,玄參貝母桔草藏,麥冬芍葯當歸配,喘咳痰血肺家傷。
麥門冬湯:
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益胃生津宜煎烹。
瓊玉膏:
瓊玉膏用生地黃,人參茯苓白蜜糖,合成膏劑緩緩服,乾咳咯血肺陰傷。
玉液湯:
玉液湯中芪葛根,雞金知味葯花粉,飲一溲一消渴證,益氣生津顯效能。
增液湯:
增液湯用玄地冬,滋陰潤燥有殊功,熱病津枯腸燥結,增水行船便自通。
祛濕劑;
燥濕和胃
平胃散:
平胃散用朴陳皮,蒼術甘草四味齊,燥濕寬胸消脹滿,調胃和中此方宜。
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腹皮蘇,甘桔陳苓術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棗,風寒暑濕並能除。
清熱祛濕
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大黃梔,瘀熱陽黃此方施,便難尿赤腹脹滿,清熱利濕總相宜。
三仁湯:
三仁杏蔻薏苡仁,夏朴通草竹葉存,加入滑石滲濕熱,身重胸悶屬濕溫。
甘露消毒丹(普濟解毒丹);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葛,苓翹貝母射干薄,濕熱留連正治方。
連朴飲:
連朴飲內用豆豉,菖薄半夏蘆根梔,胸脘痞悶兼吐瀉,濕熱為病皆可治。
蠶矢湯;
蠶矢湯用苡木瓜,苓連梔通吳萸夏,加入豆卷清濕熱,吐利腹痛轉筋佳。
八正散:
八正木通與車前,扁蓄大黃滑石研,草梢翟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二妙散:
二妙散中蒼柏煎,若雲三妙牛膝添,痿痹足疾堪多服,濕熱得消病自痊。
利水滲濕
五苓散;
五苓散治太陽腑,白術澤瀉豬茯苓,桂枝化氣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飲逐。
豬苓湯:
豬苓湯內用茯苓,澤瀉阿膠滑石並,小便不利兼煩渴,滋陰利水症自平。
防己黃芪湯:
防己黃芪金匱方,白術甘草棗生薑,汗出惡風兼身腫,表虛濕盛服之康。
五皮散(五皮飲):
五皮散用五般皮,陳苓姜桑大腹齊,或用五加去桑白,脾虛腹脹頗相宜。
溫化水濕
苓桂術甘湯:
苓桂術甘化飲劑,健脾又溫膀胱氣,飲邪上逆氣沖胸,水飲下行眩暈去。
真式湯:
真武湯壯腎中陽,苓芍術附加生薑,少陰腹痛寒水聚,悸眩潤暢急煎嘗。
實脾散(實脾飲):
實脾苓術與木瓜,甘草木香大腹加,草果附姜兼厚朴,虛寒陰水效堪誇。
蓖廨分清飲:
蓖廨分清石菖蒲,草梢烏葯智仁具:或加茯苓共煎煮,淋濁留連自可除。
祛風勝濕
羌活勝濕湯:
羌活勝濕草獨芎,蔓荊藁本加防風,濕邪在表頭腰痛,發汗升陽經絡通。
獨活寄生湯:
獨活寄生艽防辛,歸芎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參革,冷風頑痹屈能伸。
雞鳴散:
雞鳴散是准繩方;蘇葉吳萸桔梗姜:瓜橘檳榔晨冷服,腳氣浮腫效非常。
祛痰劑:
燥濕化痰
二陳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苓草梅姜一並存,燥濕化痰兼理氣,濕痰陰滯此方珍。
溫膽湯:
溫膽湯中苓半草,枳竹陳皮加姜棗,虛煩不眠證多端,此系膽虛痰熱擾。
茯苓丸:
指迷茯苓丸半夏,風硝枳殼姜湯下,中脘停痰肩臂痛,氣行痰消諸證罷。
清熱化痰
清氣化痰丸:
清氣化痰杏瓜萎,茯苓枳芩膽星投,陳夏薑汁糊丸服,專治肺熱咳痰稠。
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夏蔞,寬胸開結滌痰優,膈上熱痰痞滿痛,舌苔黃膩脈滑浮。
滾痰丸:
滾痰丸是逐痰方,礞石黃芩及大黃,少佐沉香為引導,實熱頑痰一掃光。
潤燥化痰
貝母瓜蔞散:
貝母瓜蔞花粉研,陳皮桔梗秩苓添,嗆咳咽干痰難咯,清肺潤燥化痰涎。
溫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湯:
苓甘五味姜辛湯,痰飲咳嗽常用方,氣降仍咳胸猶滿,速化寒飲保安康。
三子養親湯:
三子養親祛痰方,芥蘇萊菔共煎湯,大便實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薑。
治風化痰
半夏白術天麻湯:
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棗生薑,眩暈頭痛風痰盛,痰化風熄復正常。
定癇丸:
定癇二茯貝天麻,丹麥陳遠蒲姜夏,膽星蠍蠶珀竹瀝,薑汁甘草和硃砂,
鎮心祛痰又開竅,平肝熄風控癇發。
止嗽散:
止嗽散桔草白前,紫菀荊陳百部研,化痰止咳兼解表,姜湯調服不必煎。
消導化積劑:
消食導滯
保和丸:
保和神曲與山楂,陳翹萊菔苓半夏,消食化滯和胃氣,方中亦可用麥芽。
枳實導滯丸:
枳實導滯曲連芩,大黃術澤與茯苓,食濕兩滯生郁熱,脘痞瀉痢此方尋。
木香檳榔丸:
木香檳榔青陳皮,枳柏黃連莪術齊,大黃牽牛加香附,熱滯瀉痢皆相宜。
枳術丸;
枳術丸是消補方,荷葉燒飯作丸嘗,若加麥芽與神曲,消食化滯力更強。
健脾丸:
健脾參米苓草陳,肉蔻香連合砂仁,楂肉山葯曲麥炒,消補兼施不傷正。
消痞化積
枳實消痞丸:
枳實消痞四君先,夏曲麥芽朴姜連,脾虛痞滿結心下,痞消脾健樂天年。
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瘧母方,庶蟲鼠婦及蜣螂,蜂蜜石葦人參射,桂朴紫葳丹芍姜,
瞿麥紫苓膠半夏,桃仁葶藶和硝黃,瘧纏日久脅下硬,症消積化保安康。
驅蟲劑:
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黃連黃柏及當歸,人參椒姜加附子,溫臟瀉熱又安蛔。
肥兒丸;
肥兒丸內有使君,豆蔻香連曲麥檳,豬膽為丸熱湯下,疳蟲食積一掃清。
布袋丸;
布袋丸內有四君,蕪荑蘆薈共調勻;夜明砂與使君子,消疳去蟲法可循。
化蟲丸:
化蟲丸中用鶴虱,苦楝檳榔一並列,白礬鉛粉和丸服,腸中諸蟲皆可殺。
伐木丸:
伐木方中有綠礬,蒼術酒麴醋糊丸,瀉肝益脾消黃腫,鉤蟲為患效可觀。
涌吐劑:
瓜蒂散:
瓜蒂散用赤豆研,散和豉汁不需煎,逐邪催吐效更速,宿食痰涎一並蠲。
救急稀涎散:
稀涎皂角與白礬,急救可去膈上痰;中風昏迷屬閉證,功能開竅又通關。
鹽湯探吐方:
鹽湯探吐千金方,干霍亂證宜急嘗,宿食停脘氣機阻,用之及時功效良。
癰瘍劑:
仙方活命飲:
仙方活命金銀花,防芷歸陳穿山甲,貝母花粉兼乳沒,草芍皂刺酒煎佳。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治諸疔,銀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煎加酒服效非輕。
四妙勇安湯:
四妙勇安用當歸,玄參銀花甘草隨,清熱解毒兼活血,脫疽之病此方魁。
犀黃丸:
犀黃丸內用麝香,乳香沒葯與牛黃,乳岩橫痃或瘰癧,正氣未虛均可嘗
牛蒡解肌湯:
牛蒡解肌薄荊翹,丹梔斛玄夏枯草,疏風清熱散癰腫,牙痛頸毒皆可消。
海藻玉壺湯:
海藻玉壺帶昆布,青陳二皮翹貝母,獨活甘草夏歸芎,消癭散結效或睹。
透膿散:
透膿散治毒成膿,芪歸山甲皂刺芎。
Ⅳ 從小就得了重症肌無力。眼睛睜不大。該如何治療呢
中醫認為本病病位在脾 ,治療之時要注意時時顧護脾胃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亡。從它臟論治 ,亦應顧護及脾胃。並採用中醫葯純中醫方劑作為螯合劑治療重症肌無力等痿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療效遠遠勝於單純西醫常規方法的治療。該療法以滋肝補腎、強壯筋骨、祛風通絡、養心益氣、濡養生肌為治療原則,調節AchR,化解沉積物,抑制抗AchR抗體的產生,調整免疫功能,改善痿證患者症狀,使治療效果得到進一步的鞏固。
Ⅳ 請教懂中醫的朋友,參苓白術丸吃多長時間合適
先把胃補好很重要的,畢竟是後天之氣,耽擱不起,如何養胃
1、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並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鍾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不可能產生太大的差別。如果不相信的話,可以去查一下相關人體生物鍾的資料。
2、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3、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是最傷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惡寒,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食物以熱為好,這對於任何人都是一個考驗,特別是酷暑時節。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層胃的保護膜,每天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牛奶,在吃東西,是再好不過的。多喝水,特別是熱水,因為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缺水誤認為是飢餓。
4、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
5、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6、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7、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8、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葯,因為長期吃葯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
9、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10、再提一次,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只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附
養胃小偏方
清晨養胃湯
材料:紅棗50克,帶蠶蛹的蠶繭20個,適量白糖。
做法:1.將洗凈的紅棗,和蠶繭一起入鍋,加800克水。
2.煮沸後改用小火慢煎15分鍾。
3.濾汁入大碗,加入白糖調味即成。
功效:湯甜味美,養胃健脾,潤肺生津。
桑椹三明治
材料:切片麵包若干(無味或鹹味)、桑椹罐頭1瓶。
做法:1.將桑椹罐頭打開,舀出3~4粒桑椹粒放在麵包上。
2.再舀幾勺桑椹汁,均勻地澆在麵包片上,將麵包片對折即可。
功效:不僅養胃,還具有明目、清肝及健腦的作用。
早晚養胃粥
材料:粳米50克、大棗10個、蓮子20克。
做法:1.蓮子用溫水泡軟、去芯,粳米淘洗干凈,大棗洗凈。
2.三者同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旺火煮開後,文火熬煮成粥。
3.根據個人口味調味後早晚食用。
功效:養胃健脾,還可防治缺鐵性貧血。
體質屬偏熱的胃病患者可多用蒲公英、夏枯草、石斛等涼性葯材煲粥水;如果是體質偏涼的胃病患者,可多用黨參、北芪、陳皮等。而對於體質平和的胃病患者來說,就要看大便,如果大便偏爛,就多用芡實、蓮子、山楂;如果大便偏硬,多用南北杏、百合、玉竹等。
平常易出鼻血的胃病患者如果有潰瘍就容易產生內出血,這類患者要多用夏枯草、菊花、仙鶴草和麥冬等葯材煲粥水。
屬胃酸較多有少許潰瘍的患者可以在煲粥或煲湯時加一點墨魚(連骨一起),因為墨魚骨有制酸的效果;如果屬胃酸較少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多屬虛症,要注意進補,如黨參、北芪、杞子、元肉、淮山等。
胃病史較長的人則屬中氣不足,必須以人參做燉品來補氣。
●第一日:早點可喝粥(江瑤柱粥,放3~5粒即可),伴以少量南瓜餅、番薯餅和蘿卜糕等。午餐為了讓腸胃休息一下,以簡單和清淡為原則,甚至可以做個面條或者米粉。晚餐為正常飯菜,適當進補,可煲雞湯、海鮮湯、水魚湯等,這些湯水都有養胃補腎之效。
●第二日:開始進入節中階段,經過頭天的清理,此日除保持正常飲食外,可以節中湯來補養。比較適宜的湯水為水魚煲冬蟲草,如果體質偏熱可選取西洋參煲雞,比較中性的湯水則為淮山、蓮子、沙參、玉竹等煲瘦肉,用布渣葉、山楂、麥芽煲瘦肉也不錯。
●第三日:再造清淡,菜餚上最好以魚為主,同時伴以清潤湯水,如以粉葛、淮山、芡實、玉竹煲瘦肉。
●第四日:身體不是太弱或重病初愈者,不妨利用這一天實行飢餓療法,在這一天不吃正餐、粥或湯水,只食用水果、青菜。
但要注意在這一天里不要從事劇烈運動和喝濃茶,屬胃酸過多的人可食用少量白粥或者多喝溫開水。
(註:這種飢餓清腸做法對功能性消化不良者大有好處,如果有條件者可以每1~3個月進行一次。)
●第五日:正常飲食,但是注意不要大魚大肉,以免一下子給腸胃過多負擔,還是以食粥為主。
●第六日:這是長假的最後一日,飲食上盡量恢復平常的飲食習慣,可以適當補充一點湯水,以適應第二天正式上班。
調理注意三大原則
一是要放鬆生活節奏,保持正常的作息和睡眠時間,長假期間盡量減少應酬,使生理和心理都得到徹底放鬆;假期期間避免再進行刺激精神的緊張活動,思慮傷脾,精神的緊張會誘發胃腸病,以免再引起胃腸功能失調。
二是把好飲食關,胃腸病可謂都從口入,飲食的總原則是清淡易消化為主,多選擇性味平和的食物。
三是適當進行運動,注意在長假的頭兩天運動以松筋骨為目的,不要過於激烈,在接下來幾天再循序漸進。 參苓白術散可以服用3個月到一年。以鞏固療效。
這是一個平補的方劑。沒有什麼副作用。
Ⅵ 石斛、生地黃加上麥冬,對身體能起到什麼作用
麥冬和石斛搭配食用禁忌
1.合適人群:工作壓力導致陰虛火旺的人群,需要腸胃養生的亞健康人群。
2.不適人群:孕婦、嬰幼兒、脾胃虛寒的人。
3.適宜搭配:枸杞、陳皮、肉類、天冬、魚膠等。
4.不宜搭配:金銀花、魚腥草、綠豆、蘿卜等。
Ⅶ 生地 麥冬 茵陳 黃苓 黃連 黃柏 耳環石斛 人中白 積殼
您好!
看來主要問題是陰虛火旺兼有濕熱。
如果要用成葯,那麼知柏地黃丸可能比較適合的。
Ⅷ 脾陰虛吃什麼食物好
俗話說得好:「葯補不如食補」,對於平常健康人來說,總以食補為先。但對於年邁之人,或多病之人,或體虛之人,往往「食補不如葯補」,或者說「葯補勝於食補」,因為葯物補脾之力畢強於飲食養脾。
補脾葯物分為中草葯與中成葯。常用中草葯有黨參、太子參、人參、黃芪、白術、茯苓、懷山葯、芡實、蓮子肉、黃精、炙甘草等,常用的中成葯有四君子丸、補中益氣丸、香砂六君於丸、香砂養胃丸、參苓白術散、資生丸、健脾丸、枳術丸、理中丸、保和丸等。以上健脾胃的中葯,若能在老中醫指導下選用,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
脾虛的人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脾虛的人,適宜吃具有補脾益氣、醒脾開胃消食的食物,如粳米、燦米、鍋巴(焦鍋)、意米、白術、熟藕、粟子、山葯、扁豆、土豆、葡萄、紅棗、胡蘿卜、馬鈴薯、香菇等。
①番薯
俗稱甘薯、山芋、紅薯。性平,味甘,有補脾和血、益氣通便的作用。《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煮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綱目拾遺》認為番薯能「補中,暖胃,肥五臟」。脾虛的人,可用番薯當主糧,常食之。
②大棗
性溫,味曾,有補脾胃、益氣血的作用。早在兩干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大棗安甲養脾」的記載。李時珍稱「棗為脾之果,脾病宜食之。」對脾虛便搪、胃弱食少、氣血不足之人,最宜經常服用大棗。
Ⅸ 脾臟濕氣重需要用哪些中葯
對於脾濕胃虛,精神不振者,這時我們可以選擇香砂六君子湯來治療調理。它是一種由人參、白術、茯苓、半夏、陳皮、廣木香、砂仁、炙甘草組成的湯劑。具體組成葯方是:人參一錢白術二錢茯苓二錢甘草十分陳皮八分半夏一錢砂仁八分木香七分加生薑二錢水煎服。有益氣健脾,行氣化痰的作用,對於脾胃氣虛的調理尤其適宜。
Ⅹ 有什麼好的方法治肺結核
現代醫學療法: 有症狀的患者是優先治療的對象,要用葯物、營養、休息、適當鍛煉、精神治療等綜合治療方法。患者本人要主動配合。生活有規律,治療方案要完整,觀察應嚴密,以免延誤治療及並發症發生。
一般護理: 病人結核中毒症狀明顯,咯血或病灶處於急性活動期,應卧床休息。症狀緩解逐漸增加活動量。酌情加強營養,如增添動、植物蛋白質及含有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適當的日光浴也有益康復。
抗癆葯物的選擇: 1. 雷米封(異煙肼、INH,H):有抑制和殺滅結核菌的作用,是抗癆首選第一線葯物。成人0.3克,1次或分3次口服,也可靜脈或氣管內給葯,對急性粟粒性肺結核,劑量可加大到0.6克/日,同時加用維生素B6,以防周圍神經炎的發生。療程為6~12個月。本葯副作用小,但也偶有精神興奮、周圍神經炎、男性乳房增生、肝損害等副作用發生,故用葯期間應注意觀察,有副作用發生應停止用葯,另選它葯。
2. 鏈黴素(streptomycin SM):有抑制結核菌繁殖作用,適用於活動性肺結核,也是第一線抗癆葯,成人每日1.0克,肌肉注射,老人、兒童及體瘦小者應酌減。也可氣管內滴注或霧化吸入,肌肉注射療程為2~6個月。也可在1~3個月短程治療後,改用間歇療法,每周肌肉注射2次,每次1克,療程為2~6個月。本葯副作用為第8顱神經損害引起的耳鳴、耳聾、前庭功能障礙,導致眩暈,平衡失調,如不及時減少劑量或停止用葯,則常形成不可逆性失聽和眩暈症。
3. 對氨基柳酸鈉(para-aminosalicylic acid,NaPAS):對結核菌抑菌作用弱,但耐葯性小,成人每日8~12克,分2~4次口服,或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靜脈滴注,因此葯遇光易分解變性而失效,故滴注時必須用黑紙或布包繞輸液器以避光。副作用有納呆、惡心、腹瀉等,如在飯後服用,或加用蘇打,可減少胃腸道的不良反應。
4. 利福平(rifampicin RMP)利福定(rifadin RFD)是廣譜抗菌素,但對結核菌作用較強,故近來作為抗結核首選葯物。RMP劑量為每日450~600毫克,清晨空腹口服。副作用為胃腸道反應及肝功能損害,故用葯前應測肝功能,有肝疾病者慎用。 RFD作用與RMP同,但劑量為RMP的1/3即可,即每日150毫克,空腹頓服。由於劑量小,副作用亦減輕,也為抗癆首先聯合用葯之一。
5. 乙胺丁醇(ethambutol EMB):殺結核菌作用較強,成人每日600毫克,分2~3次口服,副作用為可引起球後視神經炎,表現為視敏感度降低,中心盲點,綠色視覺減退。
6. 卡那黴素(kanamycin):其作用同SM,遇SM過敏者可選用。成人劑量每日1克肌肉注射,但注射局部常有吸收不全或疼痛較重的反應。副作用是第8對顱神經和腎臟損害。
7. 吡嗪醯胺(pyrazinamide PZA):有抑制腎對尿酸的排泄作用,促使尿酸向關節組織沉積,引起關節疼痛,而RMP有促進尿酸清除作用,故常與RMP合用,以減少以上副作用。成人劑量每日1.5~2克,分3次口服,副作用有肝損害。
8. 胺硫脲(TB1):劑量為成人每日75~100毫克,分3次口服,副作用是胃腸道反應,白細胞減少,肝損害。
抗癆葯物使用注意事項: 以上抗癆葯物,作用准確,效力可靠,使用方便,治療中應首先選用。為增加療效,減少耐葯性形成,多採用三聯治療,即SM加H加RMP,或乙胺丁醇。病情輕者,也可用二聯法,即H加SM。為預防性用葯或防止復發者也可用H單種葯物。 用葯要早,劑量要足。早期病變以滲出為主,當結核菌代謝旺盛時,葯物制菌力發揮較強,同時早期病變,肺組織破壞輕,及早用葯,組織吸收較好,修復也快。當病變成乾酪壞死,空洞形成後,破壞的肺組織修復也差,因此應及早足量用葯。 抗癆葯物多有對肝、腎、顱神經等副作用故在用葯前應詢問既往肝、腎、視力方面有無疾病,用葯後注意觀察,定期復檢肝腎等功能,以免發生合並症。 國際防癆協會主張將雷米封(H)、利福平(R)、吡嗪醯酶(Z)、鏈黴素(S)、氨硫脲(TB1)和乙胺丁醇(E)列為主要抗結核葯,我國將其中:H、E、R、S列為一線抗癆葯。 1. 初治菌陽性活動性肺結核病人應用方案: ①2SHRZ/4RH(指4個月後減去SZ);②6RHE;③2SHP/IOHP。 2. 初治菌陰性活動性肺結核病人使用方案: ①痰菌陰性,但有空洞或病變范圍廣泛者。可參考選用初治菌陽性病人使用方案治療。②6RH;③RHP。 本方案中阿拉伯數字表示葯物使用月數:P代表PAS,即對氨柳酸。各地可根據當地葯源供應和經濟情況。將方案中R改用D(利福定),將P改用E。 劑量:S:0.7克/日;H:0.3克/日;P:10克/日;Z:1.5克/日;E:體重<55公斤,0.75克/日,體重>55公斤,1克/日;R:凡體重<55公斤,0.45克/日,體重≥55公斤,0.6克/日;D:體重<55公斤,0.2克/日,體重≥55公斤,0.3克/日。 3. 復治方案: 復治是指:①初治失敗(規律化療6個月痰菌仍陽性,或病變惡化)。②不規則化療超過3個月。③初治後復發。復治方案有:①REH;②K(卡那黴素)ZH;③T(TBI)ECP(捲麴黴素);④I3, I4THECP。 4. 繼發性肺結核: 痰菌陽性或有空洞者用:①2SHP/4S2H2P2(4個月後每周2次聯用SHP);②3SHP(或T)/9I5HP(或T);③2SH或2SH/7HR;④2SHRZ/4HR。 痰菌陰性,無空洞者用:①2SH/IOH2P2;②2SH/IOHP(或T);③I2HP(或T);④2SHR?/FONT>3HR。
注意:在抗癆葯應用期間,應定期作有關肝功能、白細胞計數等檢查,以觀察它們的毒副反應。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 肺陰虧損型: 症狀:乾咳、聲音嘶啞、痰中帶血絲、胸部隱痛,骨蒸潮熱與手足心熱,兩顴發紅午後更著,盜汗,形體消瘦,口乾喜冷飲,舌紅脈細數。(血沉常增速,血紅蛋白偏低。) 證候分析:肺為嬌臟,喜潤惡燥,肺陰不足,失於清肅,氣逆作咳,但陰虧肺燥,故無痰。燥熱傷絡而咯血,陰虛內熱則過午低燒,因此有口乾喜冷飲以清內熱之需。盜汗為睡中不動而汗出,為陰虛之象。陰虛陽盛,迫汗外溢而有盜汗,舌紅脈細數也是陰虛之候,此證多見於疾病初起階段。 治法:養陰潤肺,清熱殺蟲。方葯:月華丸加減。沙參12克,麥冬12克,天冬10克,生地18克,百部15克,白芨20克,山葯30克,雲苓15克,川貝12克,菊花10克,阿膠15克(烊化),三七3克(沖服)。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咯血加茜草,大、小薊、三七。盜汗加糯稻根。虛火盛加黃芩、知母,遺精加鍛牡蠣。 2. 陰虛火旺型: 症狀:咳嗽、氣急、痰粘而少、顴紅、潮熱、盜汗少寐、胸疼、咯血、遺精、月事不調、消瘦乏力、舌絳苔剝、脈沉細數。(血紅蛋白與紅細胞偏低。) 證候分析:癆邪客肺,日久傷陰,肺傷咳甚,邪久化熱,更損肺陰,故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甚至絡傷而咯血痰。輕者量少可為痰中帶血,色鮮紅,重則大口咯血,挾有血塊,視為危候。若有脾虛,水濕失布,聚濕為痰貯於肺,而症見咳嗽,多痰,則多見於肺脾兼虛者。潮熱為慢性定時發熱,多由內傷所致,陰傷則火旺,水不制火,陽氣升騰,證見兩顴潮紅而內熱重,心煩而少寐,逼津外泄而盜汗重。脈絡不和、氣血瘀滯而胸疼,相火偏亢而遺精,沖任失養而月事失調。子盜母氣,肺病及脾,生化失養,而見形體消瘦,肌肉疲倦少動。舌絳苔剝,脈沉細數,是久病傷陰,臟氣虧虛之象。多見於病發日久的結核病患者。 治法:滋陰降火,抗癆殺蟲。方葯:百合固金湯合青蒿鱉甲散加減。龜板10克,阿膠12克(烊化),冬蟲夏草12克,胡黃連10克,銀柴胡10克,百合30克,生地20克,麥冬12克,桔梗12克,貝母12克,當歸12克,青蒿15克,知母12克。 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3. 氣陰耗傷型: 症狀:面色晄白,神疲體軟,咳語聲微,納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風自汗與顴紅盜汗並見,舌淡苔白有齒痕,脈沉細而少力。(血紅蛋白及紅細胞顯著降低。) 證候分析:久病之體,陰病損陽,致使氣陰兩傷,主要累及肺脾兩臟。肺不主氣,脾失運化,則見體弱聲微、面晄白,納呆便溏諸證,脾虛水失輸布,聚而多痰。肺虛衛外不固,故而汗出畏寒,陽氣衰則神疲體軟,倦怠乏力,皮毛不固易發感冒,加之肺癆固有的陰傷顴紅盜汗等證,從而形成氣陰兩傷證候,舌淡苔白有齒痕及脈沉細少力,皆為陰耗氣傷之象。此多見於久病不愈的結核病患者。 治法:益肺健脾,殺蟲補虛。方葯:參苓白術散加減。太子參15克,雲苓15克,白術15克,山葯30克,桔梗12克,百合30克,大棗10個,黃芪20克,蓮子15克,當歸12克,白芨20克,功勞葉12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4. 陰陽兩虛型: 症狀:少氣無力,消瘦面黃,聲喑音啞,潮熱盜汗,骨蒸癆熱,泄溏便急,痰白沫狀或血痰,心悸氣短,寡言少欲,納呆,自汗,滑精,閉經,苔黃燥,脈微細或虛大無力。 證候分析:臟腑之間有互相資生、制約的關系,因此在病理情況下,肺臟局部病變也必然會影響其他臟器和整體,故有「其邪展轉,乘於五臟」之說,肺癆與脾腎兩臟關系最為密切,脾為肺母,肺虛則耗奪脾氣以自養,則脾亦虛,脾虛不能化水谷為精微上輸以養肺,則肺虛更重,互為因果,終致肺脾同病,見神疲乏力、納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腎為肺之子,肺虛腎失滋生之源,或腎虛相火灼金,子盜母氣,致使肺氣更為耗竭,而不能滋養於腎,終致肺腎兩虛,腎陰虧虛,相火偏亢,擾動精室,則見夢遺,女子則月經不調等腎虛症狀。 若肺虛不能制肝,腎虛不能養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見性急善怒,脅肋掣疼等症。如肺虛心火乘克,腎虛水不濟火,還可伴見虛煩不寐、盜汗、骨蒸癆熱等症。 久延而病重者,可演變發展至肺脾腎三臟同病。或因肺病及腎,腎虛不能納氣,或因脾虛及腎,脾不能化精以資腎,由後天而及先天,甚則肺虛不能佐心治節血脈運行,而致氣虛血瘀,出現氣短、喘急、心悸、唇紺、肢冷、浮腫等症,即肺源性心臟病的發生。 此證見於肺脾腎三臟俱虛的患者,為氣陰耗損發展而成,見於重症肺結核晚期。 綜上所述,肺癆以陰虛為先,繼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俱虛。以臟腑辨證而言,病之初起,為肺陰虧損,繼之肺脾同病,氣陰兩傷,後期肺脾腎三臟交虧,陰損及陽,而致陰陽俱虛,並見心肝臟腑功能損害的嚴重證候。 治法:滋陰補陽,固本殺蟲。方葯:補天大造丸加減。太子參15克,白術15克,山葯30克,茯苓20克,黃芪30克,紫河車15克,當歸15克,鹿角10克,龜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勞葉12克。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2次口服。
對症治療: 1咯血:中小量咯血,可用十灰丸、白艾粉、三七粉、仙鶴草素、安絡血、6氨基己酸等葯物。大量咯血,可用腦垂體後葉素10單位加10%葡萄糖溶液20毫升,靜脈推注或滴脈滴注,但有高血壓及冠心病患者忌用。咯血時採用患側卧位,以防咯血淹肺的發生,或急作氣管切開術吸除血液,以防窒息。必要時可輸血;如僅為痰中少量帶血,不必特殊治療。 2發熱:高熱者物理降溫,酌情給予退熱劑與皮質激素,繼發感染用抗菌劑。 3盜汗:睡時服止盜汗片或顛茄酊0.3~0.6毫升(或片劑)。中葯用浮小麥、糯稻根各30克,碧桃干15克,紅棗5~7個,水煎服。 4咳嗽咯痰:乾咳用咳必清、可待因;痰多粘稠用氯化銨、蒸氣或α糜蛋白酶霧化吸入,也可用復方桔梗片,每次0.3克、每日3次,必要時加服撲爾敏。 激素的應用: 一般不用激素,但病情較重者,為減輕毒性反應可加用。成人劑量為強的松30毫克/日,分1~3次口服,長期使用激素者,症狀減輕後,劑量應逐周遞減,至4~6周停服,更重者,可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維持腎上腺皮質功能,劑量為25~50單位,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
手術治療: 對經系統抗癆治療,病灶仍較大且不癒合或空洞形成經治療不閉合,痰菌仍陽性,或結核球形成,或有大量咯血危及生命者,都可考慮肺葉切除、氣胸、氣腹等手術治療。
精神心理治療: 精神心理治療是抗癆綜合治療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調動病人本身抗癆能力,促使病情好轉的積極措施。要使病人掌握治病防病的基本知識,做到自我調治,主動配合治療。方法有疏導法、暗示法、生物反饋等治療方法。
營養治療: 這是扶植正氣的重要途徑。合理調配膳食,增強體質,以促使病情好轉。中醫學認為「葯補不如食補」,是有道理的。 體質鍛煉: 適當的體育鍛煉,呼吸運動,有益於改善全身症狀,促進肺臟功能恢復。但不可過量,以防損害體質。如簡單的氣功、呼吸操、散步等等。
單方驗方: 1. 蒜白芨:紫皮蒜20克,去皮搗爛,加白芨3克與米汁同服,每日2劑。 2. 芩部丹:黃芩9克,百部18克,丹參9克,共為細未,每日1劑。 3. 白黃四味散(《千家妙方》):適於肺結核咯血患者。白芨12克,生大黃9克,兒茶6克,白礬3克,共為細未,分30包,每日3次,每次1包。對肺結核有小量咯血者常有很好療效。 4. 鐵包金、穿破石各30~60克,阿膠、白芨、瓜蔞、杏仁、杷葉、紫菀、百部、貝母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3次服下。適用於各型肺癆。 5. 冬蟲夏草、麥冬、沙參各9克,瘦豬肉100克,加水共煮湯,每日1次,連服10~15天。適用於肺癆肺陰虧損者。 6. 生地、桃仁、麥冬、山葯、百部各9克,白花蛇舌草、仙鶴草各30克,凌霄花根、丹參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肺陰虛型。 7. 秦艽、銀柴胡、北沙參、麥冬、川楝子、生地、地骨皮、白薇、青蒿、石斛、白芨、馬兜鈴、黃芩、百部各9克,白花蛇舌草、仙鶴草各30克,凌霄花根、丹參各12克,加水煎服。適用於肺癆陰虛火旺型。 8. 鱉肉250克,百部、地骨皮、北芪各15克,生地20克,加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7~10天。適用於肺癆氣陰兩虛型。 9. 炙黃芪、黨參、懷山葯、茯神、麥冬(米炒)、炒棗仁、蒸薏米、玉竹、百合、阿膠珠(蛤粉炒)、當歸、枇杷葉各70克,熟地黃100克,山萸肉、川貝、川斷、紫菀、款冬花各50克,炙甘草30克,白蜜1000毫升,冰糖500克,將蜜、冰糖、阿膠珠之外諸葯加水浸泡24小時後,濃煎3小時取汗,再煎濃縮加入阿膠珠、白蜜、冰糖收膏,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1湯匙。適用於肺癆各型。 10. 牛胎盤1個,甜杏仁15克,苦杏仁12克,生薑3片,紅棗3個,酒適量,牛胎盤清水洗凈,浸泡幾小時後,再用開水焯透,切塊,炒鍋燒熱,加少量油再燒熱,下胎盤塊翻炒,泡適量白酒、薑汁然後加棗仁、薑片、棗及適量清水,倒入砂鍋,煲至熟爛食用。適用於肺癆久嗽不愈者。 11. 浮小麥50克,黑豆(或豆衣)50克,烏梅2個,水煎,傍晚服,連服1周。適用於肺癆盜汗者。 12. 石決明12克,地骨皮10克,銀柴胡6克,石決明碾碎,與其他2味共煎湯服。適用於肺癆低熱。 13. 蛤粉、阿膠,炒後研細末,每日9克,分2次服。適用於肺癆咯血。
外治法: 1. 敷葯法:五靈脂、白芥子、白鴿糞、大蒜(去皮)各30克,甘草12克,白鳳仙草l株,豬脊髓60克,麝香1克,醋適量,先將醋倒鍋內加熱,入麝香溶化,再將五靈脂、白芥子、鴿糞、甘草共研細未,過篩,和豬脊髓、風仙花全草、大蒜,放在醋內搗成膏,炒布包裹,敷於肺俞、脾俞、腎俞、膏肓俞,2日換葯1次,15日為1療程,中間休息3,繼續使用。適用於肺癆陰虛肺熱型。 2. 敷臍法:五倍子、辰砂各2克,共研細粉,水調成糊狀,塗於塑料薄膜上,敷於臍窩,膠市固定,24小時1次。適用於肺癆盜汗。 3. 摩擦法:鳳仙根、姜、桂皮、樟腦。姜、桂同搗,摻入樟腦,以鳳仙根蘸葯擦前胸、後背,日2~3次,每次30分鍾。適用於肺癆氣喘、盜汗、咯血。 4. 吸入法:將紫皮大蒜50克搗爛,蒜泥攤於玻璃瓶內,瓶口置於口鼻,吸其揮發氣,1~2小時,1日2次。適用於肺癆形成空洞之證。
針灸療法: 毫針療法: 1.肺陰虧損型: 取穴:肺俞BL13,尺澤LU5,中府LU1,膏肓俞LB43。咯血配孔最LU6,魚際LU10。膏肓俞用補法,其餘各穴用平補平瀉法。 2.陰虛火旺型: 取穴:大椎GV14,太溪KI3,孔最LU6,三陰交SP6。經閉配血海SP10,遺精滑泄配關元CV4,心煩不寐配神門HT7、復溜KI7。大椎用瀉法,其餘各穴用平補平瀉法。 3.氣陰耗傷型: 取穴:肺俞BL13,脾俞BL20,足三里ST36,太溪KI3。潮熱配大椎GV14、間使PC5,盜汗配陰郄HT6、後溪SI3,便溏配天樞ST25、氣海CV6。太溪用平補平瀉法,其餘各穴用補法。 耳穴療法: 取穴:肺、腎、神門、屏間。便溏配大腸。毫針直刺行平補平瀉,中強度刺激,留針20分鍾,隔日1次。 穴位注射: 取穴:肺俞、大椎、結核穴、中府、膏肓俞、足三里、曲池。用維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或鏈黴素0.2克,每次選用2個穴位,常規消毒後刺入穴位,待局部有酸麻脹重感後,回抽無回血,再緩慢注入葯液。每日或隔日注射1次,10次為1療程,休息5~7天後,進行下一療程。 灸療法: 取穴:肺俞BL13,膏肓俞BL43,太溪KI3,足三里ST36,三陰交SP6。潮熱盜汗配陰郄HT6、照海KI6,咯血配孔最LU6,遺精配志室BL52,經閉配血海SP10,便溏配天樞ST25。用艾條懸灸,每穴5~10壯,每日1次。
拔罐療法: 取穴:肺俞、膏盲俞、結核穴,以閃火法拔罐,每次15~20分鍾,每日1次。
推拿療法: 處方:肺俞、膏肓俞、脾俞、足三里、三陰交、太溪等穴。施按、揉、推等法。加減:若肺氣不足,症見喘促短氣,乏力汗多者,加禪推法於定喘穴,並按揉腦中、中脘等穴,補肺益氣、培土生金;若見呼吸淺短難續,聲低氣怯,甚則張口抬肩,不能平卧者,乃肺腎兩虛,不能主氣納氣,加按、揉法於關元、氣海、百會、印堂、太陽等穴,以補肺納腎;若陰虛火旺,潮熱顯現者,用拇指按揉法,施術於尺澤、天突、曲池、大椎、腎俞、太溪、三陰交等穴,以滋陰降火,潤肺兼清熱。
預防: 結核病防治的根本在於治療患者的同時,切斷結核病的蔓延傳播。為減少結核病的發病率,應搞好預防接種,並加強社會性的宣傳管理工作。
卡介苗(BCG)接種:BCG是一種滅活的牛型結核疫苗,接種卡介苗,是預防結核病傳播的有效辦法。
治療原發病:現已證明糖尿病、塵肺、肝硬化、病毒性疾病(麻疹、流感等)可促進肺結核發病。肺動脈狹窄時,肺尖部肺動脈壓低,局部抵抗力弱,也是結核的易發部位。因此治療原發病是預防治療肺結核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某些葯物,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抗癌葯物等,能促使結核發病,使用時應予注意,尤其是長期使用激素的患者(如哮喘病人等),應加服抗癆葯物,以避免靜止的結核病感染趨向活動性結核病發作。
加強結核病預防宣傳:除健康人掌握預防受感染的知識以外,還要使病人學會不散布病菌,病人家屬學會隔離,處理病人痰液等知識。 對易染人群的定期體格檢查:既往一向認為結核病好發於年輕人。但近幾十年的調查證明,青年人的發病率下降迅速,而老年人的發病率相對地在上升,可能與老年人免疫功能減低,易發生再感染或靜止病灶再燃有關。吸煙、酗酒、營養減低等可促使結核病發作。老年人發病後,症狀常不典型,OT皮試常呈陰性,胸片也可無陽性所見,易與衰老相混淆,尤其是有其它病變時(如腫瘤,貧血等),更難發現,故作定期的體格檢查更為重要,遇有乾咳、潮熱、盜汗者,可給以診斷性治療,即給予抗結核治療,如果症狀改善,應全程治療,以達治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