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俗稱雲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葯」,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葯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葯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 茯苓功效 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經。具有滲濕利水,健脾和胃,寧心安神的功效。可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痰飲咳逆,嘔逆,惡阻,泄瀉,遺精,淋濁,驚悸,健忘等症。茯苓之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葯不同。苓桂術甘湯、四君子湯、四苓湯等均是有茯苓配伍的常用方劑。 茯苓薏米粥。茯苓、薏米各25克,陳皮5克,粳米適量,煮粥食。治小兒脾虛泄瀉,小便不利。 茯苓薏米餅。茯苓、薏米、白麵粉各30克,白糖適量,研成細末和勻壓成餅,蒸熟。適合小兒食用,有和脾胃之效。 茯苓陳皮薑汁茶。茯苓25克,陳皮5克,水煎,飲服時加入生薑汁10滴。有健脾和胃之效,可治妊娠嘔吐。 黨參 - 概述 黨參之名始見於清代《本草從新》,謂:「按古本草雲:參須上黨者佳。今真黨參久已難得,肆中所賣黨參,種類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風黨參,性味和平足貴,根有獅子盤頭者真,硬紋者偽也。」此處所說的「真黨參」系指產於山西 上黨(今山西長治)的五加科人參。由於該地區的五加科人參逐漸減少乃至絕跡,後人遂用其他葯材形態類似人參的植物偽充之,並沿用了「上黨人參」的名稱。至清代醫家已清楚地認識到偽充品與人參的功用不盡相同,並逐漸將形似防風、根有獅子盤頭的一類獨立出來作為新的葯材品種處理,定名為:「黨參」。關於這種黨參的形態,《植物名實圖考》有詳盡記載:「黨參,山西多產。長根至二三尺,蔓生,葉不對,節大如手指,野生者根有白汁,秋開花如沙參,花色青白,土人種之為利。」結合其附圖,原植物與今所用黨參一致。 1、黨參 多年生草。根長圓柱形,直徑1-1.7cm,頂羰有一膨大的根頭,具多數瘤狀的莖痕,外皮乳黃色至淡灰棕色,有縱橫皺紋。莖纏繞,長而多分枝,下部疏被白以粗糙硬毛;上部光滑或近光滑。葉對生、互生或假輪生;葉柄長0.5-2.5cm;葉片卵形廣卵形,長1-7cm,寬0.8-5.5cm,先端鈍或尖,基部截形或淺心形,全緣或微波狀,上面綠色,被粗伏毛,下麵粉綠色,被疏柔毛。花單生,花梗細;花萼綠色,裂片5,長圓狀披針形,長1-2cm,先端鈍,光滑或稍被茸毛;花冠闊鍾形,直徑2-2.5cm,淡黃綠,有淡紫堇色斑點,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至廣三角形,直立;雄蕊5,花絲中部以下擴大;子房下位,3室,花柱短,柱頭3,極闊,呈漏斗狀。蒴果圓錐形,有宿存萼。種子小,卵形,褐色有光澤。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素花黨參 本變種與黨參的主要區別生於:全體近於光滑無毛;花萼裂片較小,長約10mm。 3、川黨參 本種與前兩種的區別在於;莖下部的葉基部楔形或較圓鈍,僅偶爾呈心臟形;花萼僅緊貼生於子房最下部,子房對花萼而方幾乎為全上位。花、果期7-10月。 4、管花黨參 本種與前三種的區別在於:莖不纏繞,多攀援或蔓生狀。葉柄較短,長5mm以下。花萼貼生於子房中部,裂片闊卵形,長1.2mm,寬約8mm,長不及花冠的一半;花冠管狀;花絲被毛,花葯龍骨狀。花、果期7-10月。 5、球花黨參 本種與前四種的區別在於:葉片較小,長寬均在3cm,以下。花萼貼生至子房端,有刺毛,裂片卵圓形或菱狀卵圓形,裂片間彎缺寬鈍,有鋸齒及刺毛;花冠球狀鍾形,黃色,而先端帶深紅紫色。花、果期7-10月。 6、灰毛黨參 本種與前五種的區別在於:莖長25-85cm。分枝多,近木質。植株密被白毛,使桿株呈灰色。葉在主莖上互生,在側枝上近於對生,葉片較小,長寬可達1.5cm×1cm以下。花萼外面密被白色長硬毛;花冠長一般不超過2cm。花、果期7-10月[1]。 枸杞是寧夏五寶之一,枸杞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寧夏的369枸杞!寧夏中寧縣更是中國著名的枸杞之鄉,已經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 中寧地區土壤鹼性重,晝夜溫差大,這樣的自然條件適合枸杞的生長,369枸杞也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生長。早在明朝,這里的枸杞就被列為貢品。雖然中寧枸杞被各地引進種植,但是其它各地所產枸杞,無論是營養還是外觀上,均與中寧枸杞有所區別。中寧枸杞呈橢圓型,顏色為紅色或紫紅色,果臍有明顯的白色。打開包裝後會有一股特別的香味,放入清水中短時間內不會下沉。由於中寧枸杞的品質最好,所以它的價格也肯定是最高的,在每斤50-100元左右。這個價格區間的枸杞,品質相同,只是顆粒不同價格也就有所差別。 目錄 1 網路名片 2 簡述 3 葯用 4 食療 5 菜譜 6 生態習性 網路名片 編輯本段 枸杞 中文學名: 枸杞 拉丁學名: Lycium chinense 別稱: 枸杞菜、紅珠仔刺、牛右力、狗牙子、狗牙根、狗奶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管花目 亞目: 茄亞目 科: 茄科 屬: 枸杞屬 種: 枸杞 分布區域: 我國普遍分布 分類系統: 恩格勒系統,1964 英文名稱: Barbary Wolfberry Fruit 命名人: Miller 簡述 編輯本段 它在祖國的傳統醫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葯用價值備受歷代醫家的推崇。它是傳統名貴中葯材和營養滋補品。枸杞子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成,可用於癌症的防治。 葯用 編輯本段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葯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實。 【功效】: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 【主治】: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①陶弘景:「補益精氣,強盛陰道。」②《葯性論》: 「能補益精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③《食療本草》:「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入,去虛勞。」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飲,腎病消中。」⑤《綱目》:「滋腎,潤肺,明目。」⑥《本草述》:「療肝風血虛,眼赤痛癢昏翳。「治中風眩暈,虛勞,諸見血證,咳嗽血,痿、厥、攣,消瘴,傷燥,遺精,赤白濁,腳氣,鶴膝風。」 【性味歸經】:甘,平。 ①《別錄》: 「微寒,無毒。」②《葯性論》: 「味甘,平。」③《食療本草》: 「寒,無毒。」入肝、腎經。 ①《本草匯言》: 「入足少陰、足厥陰經。」②《本草經解》: 「入足少陰腎經、手少陰心經。」③《要葯分劑》: 「入肝、胃二經,兼入肺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4錢;熬膏、浸酒或入丸、散。 【用葯忌宜】:外邪實熱,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①《本草經疏》:「脾胃薄弱,時時泄瀉者勿入。」②《本草匯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③《本經逢原》:「元陽氣衰,陰虛精滑之人慎用。」④《本草撮要》:「得熟地良。」 【葯物配伍】:配菊花,共用於肝腎虛損之目昏瞻視,目生雲翳,有明目之功。配熟地黃,相須為用,共用於肝腎陰虧之腰膝酸軟,月經不調,遺精,早衰之候,亦可用於肝腎精血不足之頭暈,耳鳴,二目昏花等候。配北沙參,用於肺胃陰傷之咳嗽咽干,陰虛肺癆,消渴癉中,熱病傷陰之候。配女貞子,用於肝腎精血不足之頭昏目眩,視物不清,目生雲翳或暴盲,須發早白,腰膝酸軟等候,相須為用。配菟絲子,合用於治腎精不足,肝血虧損之二目昏花,視瞻昏眇,遺精早泄,頭昏耳鳴,腰痛。配何首烏,平補肝腎,益精補血,烏發強筋。配麥冬,用於熱病傷陰,陰虛肺燥,消渴癉中之候,有協調作用。配黃精,可滋陰補血,枸杞助黃精養陰潤肺,黃精助枸杞滋補陰血,相須為用。 【別名】: 苟起子(《本草經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把子(《藏府葯式補正》)、紅青椒、拘蹄子(《河南中葯手冊》)、狗奶子(《江蘇植葯志》)、枸杞果(《河北葯材》)、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葯志》)、紅耳墜、血枸子(《中葯材手冊》)、枸地芽子(《四川中葯志》)、枸杞豆、血杞子(《葯材學》)。原植物枸杞(《本經》)又名:杞(《詩經》)、枸檵(《毛詩傳》)、枸忌(《本經》)、羊乳(《吳普本草》)、苦杞、苟乳、地筋(《廣雅》)、象柴、純盧、仙人杖、卻老、天精(《抱朴子》)、卻暑(《別錄》)、地仙(《日華子本草》)、枸棘 (《本草衍義》)、狗地芽(《草木便方》)、紅榴榴科、石壽樹 【處方名】:枸杞、枸杞子、甘杞子、枸杞果、杞果、杞子、西枸杞、北枸杞、甘枸杞、寧枸杞、寧夏枸杞、寧夏杞子等 【商品名】:西枸杞:又名寧夏枸杞、寧夏杞子、中寧杞子、西杞子。為產於寧夏者。品質最優。為地道葯材。 【葯用部位】:以上植物的根皮(地骨皮)、嫩莖葉(枸杞葉)亦供葯用,各詳專條。 【動植物資源分布】:枸杞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枸杞分布寧夏、甘肅、新疆、內蒙古、青海等地。 【葯材的採收與儲藏】:夏、秋果實成熟時採摘,除去果柄,置陰涼處晾至果皮起皺紋後,再暴曬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軟即得。遇陰雨可用微火烘乾。 【拉丁名】:葯材Fructus Lycii原植物枸杞(《本經》)Lycium chinense Mill,寧夏枸杞 Lycium barum L. 【炮製方法】:簸凈雜質,摘去殘留的梗和蒂。《綱目》:「凡用枸杞,揀凈枝梗,取鮮明者洗凈,酒潤一夜,搗爛入葯。」 【考證】:出自《名醫別錄》:「枸杞,生常山平澤及諸丘陵阪岸。冬采根,春、夏采葉,秋采莖、實,陰干。」②《夢溪筆談》:「枸杞,陝西極邊生者,高丈余,大可柱,葉長數寸,無刺,根皮如厚朴,甘美異於他處者。《千金翼》雲,甘州者為真,葉厚大者是。大體出河西諸郡,其次江池間圩埂上者。實圓如櫻桃。全少核,暴干如餅,極膏潤有味。」③《本草衍義》:「枸杞當用梗皮,地骨當用根皮,枸杞子當用其紅實,是一物有三用。其皮寒,根大寒,子微寒,亦三等。……今人多用其子,直為補腎葯,是曾未考究《經》意,當更量其虛實、冷熱用之。」④《綱目》:「古者枸杞、地骨皮取常山者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可用,後世惟取陝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為絕品。今陝西之蘭州、靈州、九原以西,枸杞並是大樹,其葉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圓如櫻桃,暴干緊小,少核,干亦紅潤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異於他處者。……大抵以河西者為上也。」 【中葯化學成分】:枸杞子中含胡蘿卜素3.39毫克%,硫胺素O.23毫克%,核黃素0.33毫克%,菸酸 1.7毫克%,抗壞血酸3毫克%。尚分離出β—谷甾醇、亞油酸、玉蜀黍黃素(ZeaxanLhin)、甜菜鹼(Betaine)和一種硫胺素抑制物。果皮含酸漿果紅素 (Physalien)。寧夏枸杞果實含甜菜鹼、酸漿紅色素等。據稱其有效成分為含氮甙,但未得純品。另報道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1 、 B2和 C,煙酸、鈣、磷、鐵等,種子含脂肪油17.21%,總糖量22%~52%、蛋白質13%~21%,粗脂肪8%~14%。果實水溶性部分得枸杞多糖,約6%~ 8%。 西洋參(學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人參的一種,又稱廣東人參、花旗參,由於美國舊稱為花旗國而得名,原產於美國北部到加拿大南部一帶,以威斯康辛州為主。通常照產地分成(一般所稱的)花旗參與加拿大參;兩者雖然同種,但因為氣候影響,前者的參面橫紋比後者更明顯,有效成分含量也較高。服用方法有煮、燉、蒸食,也可切片含化或研成細粉沖服。 概述 西洋參(學名:Panax quinquefolius)是人參的一種,又稱廣東人參、花旗參,由於美國舊稱為花旗國而得名,原產於美國北部到加拿大南部一帶,以威斯康辛州為主。通常照產地分成(一般所稱的)花旗參與加拿大參;兩者雖然同種,但因為氣候影響,前者的參面橫紋比後者更明顯,有效成分含量也較高。服用方法有煮、燉、蒸食,也可切片含化或研成細粉沖服。 剛採挖的野生西洋參 【英文名】American ginseng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西洋參Panax quinquefolium L.的乾燥根。均系栽培品,秋季採挖,洗凈,曬干或低溫乾燥。 【製法】去蘆,潤透,蜜制,切薄片,乾燥或用時搗碎,可即食。 【性狀】 本品呈紡錘形、圓柱形或圓錐形,長3~12cm,直徑0.8~2cm。表面淺黃褐色或黃白色,可見橫向環紋及線狀皮孔,並有細密淺縱皺紋及須根痕。主根中下部有一至數條側根;多已折斷。有的上端有根莖(蘆頭),環節明顯,莖痕(蘆碗)圓形或半圓形具不定根疔或已折斷。體重,質堅實,不易折斷,斷面平坦,淺黃白色,略顯粉性,皮部可見黃棕色點狀樹脂道,形成層環紋棕黃色,本部略呈放射狀紋理。氣微而特異,味微苦、甘。 別名花旗參、洋參、美國人參等。五加科,人參屬。多年生草本。全株無毛。根莖較人參短,根肉質,呈紡錘形,少有分技狀。莖圓柱形,長約25厘米,有縱條紋,或略具棱。掌狀5出復葉,通常3~4枚,輪生於莖項;小葉片膜質,廣卵形至倒卵形,先端突尖,基部換形,邊緣具粗鋸齒。總花梗由莖端葉柄中央抽出,較葉柄稍長,或近於等長。傘形花序,花多數,等片綠色,鍾狀;花瓣5,綠白色。漿果,扁圓形,呈對狀,熟時鮮紅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 【野山西洋參】 西洋參適生於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地闊葉林地帶、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左右、年平均溫度13℃左右、無霜期150~200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環境。喜蔭濕,忌強光和高溫,生長期最適溫度18~24℃,空氣相對濕度80%左右,對土壤要求較嚴,適生於土質疏鬆、土層較厚、肥沃、富含腐殖質的森林沙質壤上,PH5.5~6.5,忌連續種植。 野山西洋參生於北美洲山野森林裡,由采參客深入山林採掘所得。成熟的野山西洋參均有十幾年以上,二十多年老者較多,五十年以上者已是稀品。進口西洋參資源稀少,已瀕於絕種。如今,北美野山西洋參的採挖和出口需經美國瀕危植物保護組織的鑒證特許,因此國內市場上正宗的北美進口野山西洋參比較少見。(美國1983-2000年間平均每年出口20萬6千磅野山西洋參。) 【採集】選取生長3~6年的根,於秋季挖采,除去分枝、須尾,曬干。噴水濕潤,除去外皮,再用硫黃熏之,曬干後,其色白起粉者,稱為粉光西洋參。挖起後即連皮曬干或烘乾者,為原皮西洋參。 別名 【別名】西洋人參,西參,洋參,佛蘭參,正光結參,花旗參,廣東人參,美國人參,正面參,頂光參,泡參。 【
⑵ 苓桂術甘湯按古方茯苓用60克可以嗎
說真的,量確實是挺大的,桂枝一下下了45克,接近一兩,如果一次喝完,會出很多汗的哦,你不怕虛脫啊。
其實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等比例的減量。
你這劑茶,共計300克,有半斤那麼多哦。一次一個人的量,肯定是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