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胃不好人的食譜
聲明!以下是我以前網上當來得出處早忘了,僅供參考.
慢性胃炎方(原名加減六味煎):
方葯:丹參15克,當歸、白芍各12克,香附14克,炙甘草10克,煅瓦楞30克。
加減變化:脾胃虛寒者加黃芪15克,桂枝10克,良姜8克,白術、陳皮各12克;肝胃不和者,加元胡、川楝子各12克,柴胡10克;胃陰不足者加生地10克,麥冬、石斛各12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45天為1療程。服葯期間禁辛辣、刺激食物及其他葯物。
功效主治:活血散寒,理氣止痛。主治慢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
大棗療法:
將大棗放炒勺里炒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為准,把炒好的棗掰開口子,放杯子里用開水沖泡,1次放3—4個,可適量加糖,待水顏色變黃後每日當茶飲用。
民間處方:
柴胡12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枳殼20克,陳皮15克,當歸15克,半夏15克,黃連12克,吳萸12克,海蛸20克,川楝子12克,半枝蓮15克。
服法:將葯放入砂鍋中加水浸泡30分鍾左右,加水沒過葯棉兩指高,煎煮30分鍾,倒出葯汁約150毫升;再加水沒過葯面,煎煮30分鍾,倒出葯汁約150毫升,將兩次葯汁混合,分成兩份,早飯前晚飯後各服1次。
功效:疏肝健脾,清熱和胃,止痛。建議在醫生指導下用葯。
有關淺表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臨床表現為胃脘部悶脹、疼痛,或惡心、嘔吐、噯氣、嘈雜、泛酸等症狀。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氣、消痞、解郁、除滿功能的中成葯,都適用於防治慢性淺表性胃炎。目前臨床上用於本病的常見中成葯有:
(1)保和丸。主要成分:六神曲、山楂、法半夏、陳皮、連翹、萊菔子。
功能:消食導滯,和胃健脾。
主治:飲食停滯胃脘所致納差、腹脹、泛酸、噯氣等症。
(2)越鞠丸。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梔子、蒼術、六神曲。
功能:理氣寬中,解郁消脹。
主治:胸脘痞悶、腹中脹滿、噯氣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主要成分:木香、砂仁、黨參、白術、茯苓、甘草、半夏、陳皮。
功能:健脾和胃,理氣止痛。
主治:胸脘脹悶,嘔吐泄瀉。
(4)香砂養胃丸。主要成分:砂仁、木香、白術、茯苓、枳實、豆蔻仁、厚朴、香附、陳皮、半夏、甘草、土藿香。
功能:健脾和胃,理氣消滯。
主治:納差、乏力、胃痛、腹脹、噯氣、反酸。
(5)舒肝丸。主要成分:柴胡、厚朴、川芎、香附、枳殼、沉香、砂仁、木香。
功能: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兩脅脹痛、腹脹、噯氣、惡心。
(6)氣滯胃痛沖劑。主要成分:柴胡、枳殼、甘草、香附等。
功能:疏肝行氣,和胃止痛。
主治:肝鬱氣滯之胸痞脹滯,胃脘疼痛等。
(7)良附丸。主要成份:高良姜、香附。
功能:溫中祛寒,行氣止痛。
主治:中焦虛寒之脘腹冷痛、喜暖喜溫者。
(8)溫胃舒膠囊。主要成分:黨參、白術、山楂、黃芪、肉蓯蓉等。
功能:扶正固本,溫胃養胃,行氣止痛,助陽暖土。
主治: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脹氣、噯氣、納差、畏寒。
(9)陰虛胃痛沖劑。主要成分:北沙參、麥冬、川楝子、甘草等。
功能:養陰益胃,緩中止痛。
主治:用於胃陰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隱隱灼痛,口舌乾燥,納呆干嘔等症。
(10)養胃舒沖劑。主要成份:黨參、黃精、雲參、烏梅、白術、菟絲子等。
功能:扶正固本,滋陰養胃,調理中焦,行氣消導。
主治:用於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熱,手足心熱、口乾口苦,納差等症。
(11)胃乃安膠囊。主要成分:黃芪、三七、合成牛黃、珍珠層粉。
功能:補氣健脾,寧心安神,行氣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
(12)胃康靈膠囊。主要成分: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葯物組成。
功能: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緩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適用於慢性胃炎、胃潰瘍、胃出血及十二指腸潰瘍等症。
(13)三九胃泰。主要成分:三椏苦、九里香、白芍、生地 木香。
功能:消炎止痛,理氣健脾。
主治: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各型慢性胃炎。
(14)猴菇菌片。主要成分:猴頭菌。
功能:消炎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癌、食道癌。
此外,還有胃蘇沖劑、舒肝和胃丸、木香順氣丸、補中益氣丸等中成葯用於本病的治療,臨床應隨證加以選擇應用。
民間單方
方一:百合30克,烏葯9克。水煎,日服2次。
方二:丹 參30克,檀香4.5克,砂仁4.5克。水煎,日服2次,
參30克,檀香4.5克,砂仁4.5克。水煎,日服2次,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指臨床上常表現胃脘脹滿、疼痛、呃逆及消化不良等主要症狀者。常由飲食不節所引起並且發病率很高,臨床上常用的有效偏、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雲豆500克,紅棗250克,紅砂糖150克,糖桂花適量。將雲豆以水泡發後,放在鍋內加水適量,煮至爛,待冷卻後包在潔凈的布里揉搓成泥,備用;把紅棗以水洗後除核,煮爛,趁熱加紅砂糖150克,糖桂花適量,拌壓成泥冷卻後備用;再把雲豆泥攤在案板上,用菜刀手抹成等厚的長片,上面再攤拌一層棗泥,縱向捲起,垂直方向切成「回」形卷塊,即可食用。 本方補脾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二] 粳米100克,生薑9克。將粳米用水浸泡後,用麻紙5---6層包好,燒成炭,研成細末;用生薑煎水,沖服粳米炭粉末6--9克,早晚各1次。服葯後1周內以流食為主,忌吃生冷油膩等食物。 本方補中和胃,適用於慢性胃炎。
[方三] 蓮子、糯米各50克,紅糖1匙。 將蓮子開水泡脹,剝皮去心,人鍋內加水煮30分鍾後加粳米煮沸,慢火燉至米爛蓮子酥,早餐服食。
本方溫胃祛寒,適用於虛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四] 黨參10克,白術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陳皮9克,廣木香5克,砂仁4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本方健脾和胃,適用於慢性胃炎。
[方五] 柴胡10克,香附6克,綠梅花9克,佛手15克,枳殼、陳皮各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2次服。 本方疏肝和胃,適用於肝胃不和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六] 沙參10克,麥冬15克,玉竹12克,石斛、百合各10克,山葯、扁豆各12克,白芍9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日1劑,2次服。
本方益胃養陰,適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七] 陳皮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丹皮9克,梔子6克,黃連5克,蒲公英、白芍各9克,元胡索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 3次。
本方清胃疏肝,適用於肝胃郁熱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八] 丹參10克,赤芍9克,五靈脂6克,生蒲黃9克,檀香、砂仁、香附各6克,川楝子9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本方活血行氣,適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九] 竹茹12克,蘆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殼、石斛各10克,麥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300毫升,早晚分2次飯前溫服,每周服5劑。
本方山東老中醫姚子揚方。功能理氣止痛,輕清涼潤,適用於慢性淺表性胃炎。
[方十] 麥芽、谷芽各30克,雞內金、山葯各15克,黨參10克,甘草8克。前葯加清水超過葯面l寸(指—般葯罐)浸泡1小時,然後置火上煎熬一沸後,繼沸5分鍾即可,不宜久煎。每日一劑,一日二次,飯前一小時服。本方為福建名老中醫趙榮經驗方。對慢性胃炎有較好療效。
[方十一] 柴胡6克,炒黃芩、炒白術、香扁豆、炒白芍各9克,炙甘草3克,蘇梗6克,制香附、炙延胡各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香谷芽各6克。水煎,分2次,飯後1小時溫服。 本方為上海名老中醫張鏡人方,功能調肝和胃,健脾安中,適用於慢性胃炎。
[方十二] 黨參、炒白術各10克,炮姜、黃連、木香各5克,秦皮10克,烏梅5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亦可按比例作丸劑,每次5—10克,日服3次。
本方為四川中醫彭澍驗方。功能益氣運脾,燥濕固腸,適用於腸炎。
[方十三] 火腿肉250克,姜、蔥、花椒、食鹽適量。將火腿肉洗凈,切成薄片放碗中,加入姜、蔥少許,水適量,置蒸籠上用旺火清蒸至熟爛。將花椒研碎,鐵鍋燒熱後,放人花椒翻炒,再加入鹽,繼續翻炒至花椒香味四溢,鹽粒散開即可。服用時,將火腿蘸椒鹽,佐餐食用。 本方溫胃,理氣。適用於中焦虛寒經常上逆打呃者,可輔治寒性胃痛。
人參煨豬肚:
豬肚1個,人參15克,乾薑6克,蔥白7根,糯米150克。將豬肚洗凈,蔥折去須切段,糯米洗凈,一起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沙鍋內加水,將豬肚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撇去湯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極爛熟。空腹溫食。具有治療胃虛寒症,胃脘冷痛,食慾不振,大便瀉泄。
蓮子粥:
蓮子50克,糯米50克,紅糖一匙。蓮子用開水泡脹,削皮去心,倒入鍋內,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時備用。再將糯米洗凈倒入鍋內,加水,旺火10分鍾後倒入蓮肉及湯,加糖,改用小火燉半小時即可。作早餐或下午當點心吃。有補中燥濕、健脾暖胃、止瀉斂汗、安神固精之效。適合於胃寒怕冷,遇冷則瀉,睡眠不佳的患者。
慢性胃炎是指各種原因所致的慢性胃粘膜的炎性變化。病因主要有:急性胃炎的遺患;長期食用胃刺激物,食物過於粗糙或過燙;經常口服水楊酸類葯物;慢性鼻竇炎、口腔炎、咽喉炎的細菌毒素吞入胃內;長期的膽汁反流破壞胃粘膜屏障;胃酸缺乏,使細菌易在胃裡繁殖;蛋白質及維生素B缺乏使胃粘膜變性。
本病病性輕重不一,按胃鏡和病理等所見可分為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根據部位又可分為胃竇胃炎、胃體胃炎等。本病病理較大,症狀持續或反復發作,且無典型症狀,主要表現為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或隱痛,噯氣反酸,惡心嘔吐等。
本病在中醫中屬「胃脘痛」、「腹痛」范疇,分為寒痛、熱痛、實痛、虛痛。寒痛為過食生冷或寒邪犯胃所致;熱痛為肝氣、熱邪郁結於內,日久化火,灼痛胃脘;實痛為飲食停滯所致;虛痛則是由於胃痛日久傷陰或脾胃陽虛弱。
就飲食原則而言,應以清淡,對胃粘膜刺激小的為主,但並非清淡飲食就能緩解病症。飲食規律,勿過飢過飽,少食多餐是原則,特別對於老年人,胃腸運動功能減退者,每日以進食3~5餐為佳,每次八成飽。飲食中注意糖類、脂肪、蛋白質的含量,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的物質供應。
慢性胃炎患者飲食也有所禁忌:
1、忌辛辣刺激之物(也包括煙酒濃茶),因其對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加重炎性改變,故應忌之。
2、忌過燙過冷的食物,食後會導致胃粘膜血管收縮而缺血,不利於炎症消退。
3、忌堅硬粗糙之物,食後會使胃粘膜受到摩擦而損傷,也會加重消化不良。
4、忌變質不潔之物,因其對胃粘膜有破壞作用,故而忌之。
5、忌油膩韌性食物,食後會加重胃的負擔和胃粘膜的損傷,故忌食。
最後介紹幾款原料普通、製作簡便的慢性胃炎食療方:
●韭菜子蒸豬肚
原料:韭菜子10g、豬肚1個。 製法:豬肚洗凈,將韭菜子放入肚中,再放入碗內加調料,上籠蒸至爛熟即可。 功效:溫和行氣,健脾和胃。 適應症:慢性胃炎。
●生薑米醋燉木瓜
原料:木瓜100g、生薑、米醋適量。 製法:木瓜洗凈切塊,生薑洗凈切片後一同放入砂鍋,加米醋和水文火同燉,木瓜燉熟即可。 功效:補氣益血,解郁調中,祛風散寒,消積解毒。 適應症:慢性胃炎、產後缺乳、病後體弱。
●白鬍椒蒸鯽魚
原料:200g以上活鯽魚1條、白鬍椒25g。 製法:鯽魚殺好去內臟,將白鬍椒粉放入魚肚中,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和胃止痛。 適應症:慢性胃炎。
●胡蘿卜山楂湯
原料:鮮胡蘿卜2個,炒山楂15g,紅糖適量。 製法:將三種原料同入砂鍋,加水煎制1小時即可。 功效:消食導滯。 適應症:食滯胃脘型慢性胃炎。
●姜韭牛奶羹
原料:韭菜250g、生薑25g、牛奶250g(或用奶粉2湯匙)。 製法:韭菜、生薑洗凈切碎,搗爛,以潔凈紗布絞取汁液,放入鍋中再加牛奶,加熱煮沸即可。 功效:暖胃止疼。 適應症:慢性胃炎、胃寒性胃潰瘍、胃脘疼痛、惡心嘔吐。
●乳鴿山葯湯
原料:乳鴿1隻、淮山葯50g、砂仁15g、生薑、胡椒、精鹽適量。
製法:乳鴿殺好洗凈,下油鍋用姜爆至微黃,再將乳鴿與洗凈的淮山葯及胡椒一同入砂鍋,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用文火燉2小時,然後加入打碎的砂仁,再燉15~20分鍾,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溫中健脾,行氣止嘔。
適應症:慢性胃炎、胃潰瘍。
●糯米紅棗粥
原料:糯米60g、紅棗10枚。 製法:紅棗去核後與糯米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益氣養胃。 適應症:慢性胃炎、脾胃虛弱者。
●蜂蜜土豆粥
原料:土豆(不去皮)300g,蜂蜜適量。 製法:土豆洗凈、切塊、用水煮成粥狀,服時加蜂蜜調勻即可。 功效:養胃益陰。 適應症:慢性胃炎、胃陰不足者。
●香菇粥
原料:水發香菇、燦米各100g、熟牛肉50g、蔥薑末、食鹽、味精、胡椒、香油各適量。
製法:秈米洗凈入鍋加水1升,牛肉切丁,香菇切絲,再一起放入鍋中熬粥,粥熟時入香油、蔥薑末及各種調料調味後即可。 功效:益胃健脾。 適應症:慢性胃炎、胃痛。
●百合糯米粥
原料:百合30g、糯米60g、冰糖適量。 製法:百合洗凈,與糯米同入砂鍋,加水適量煮粥,粥將成時入冰糖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養陰益胃。 適應症:慢性胃炎、胃陰虛者。
另有單方
配方一:黃花菜乾品20克,黑木耳干品10克,豬瘦肉60克。
製法: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凈,黃花菜稍浸泡,濾干。豬瘦肉切薄片拍松,加細鹽、黃酒拌勻。植物油2匙,用中火燒熱油,倒人肉片稍炒斷生,再倒入木耳、黃花菜同炒,加細鹽、黃酒適量,炒出香味後,加淡肉湯或清湯半小碗,炯燒8分鍾,撤上香蔥,拌炒幾下即可。
功效:柔肝調中,補益脾胃
配方二:牛奶250克,山葯30克,麵粉30克。
製法:將山葯去皮,洗凈,切成丁狀,用水適量,伊文火燉煮,至湯濃後再加牛奶,調入麵粉糊攪拌,煮博沸即成。
功效:補脾益胃。
用法:每日1次,空腹為宜,1次服完。
胃炎食療方
胃炎是指人體的胃粘膜性疾病。主要症狀有胃痛、惡心、嘔吐、噯氣泛酸、食慾不正,食後感到上腹部膨脹等,有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胃炎發病急,症狀突出、慢性胃炎起病緩、時輕時重。
1、橘皮、生薑各10克、紅棗肉7枚、水煎服,有止痛、止嘔之效。
2、花椒、乾薑、橘皮、乾草分別研成末(或為丸)飯後服,每次服3克—6克,每日兩次,治療胃氣虛寒型胃痛。
3、胡椒7粒,紅棗三個,杏仁5枚,搗爛,熱酒送下。常服對胃炎有良效。
4、粳米100克,乾薑粉3克—6克,煮粥,早晨起床後空腹食用,治療胃氣虛寒型胃痛。
5、鮮芹菜根30克,乾草10克,鮮雞蛋1個。芹菜、乾草煎湯,打入雞蛋沖服。治療反胃、嘔吐有療效。
6、鮮藕粥:鮮藕適量,粳米100克,紅糖少許。將鮮藕洗凈,切成薄片,粳米淘凈。將粳米、藕片、紅糖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後,轉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炒木須肉片】 配方:黃花菜乾品20克,黑木耳干品10克,豬瘦肉60克。
製法: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凈,黃花菜稍浸泡,濾干。豬瘦肉切薄片拍松,加細鹽、黃酒拌勻。植物油2匙,用中火燒熱油,倒人肉片稍炒斷生,再倒入木耳、黃花菜同炒,加細鹽、黃酒適量,炒出香味後,加淡肉湯或清湯半小碗,炯燒8分鍾,撤上香蔥,拌炒幾下即可。
功效:柔肝調中,補益脾胃。 用法:佐餐食用。
【牛奶山葯糊】 配方:牛奶250克,山葯30克,麵粉30克。
製法:將山葯去皮,洗凈,切成丁狀,用水適量,伊文火燉煮,至湯濃後再加牛奶,調入麵粉糊攪拌,煮博沸即成。 功效:補脾益胃。 用法:每日1次,空腹為宜,1次服完。
【麥門冬粥】 配方:麥門冬30克,粳米100克。
製法:先用麥門冬煎湯,去渣取汁備用。將粳米淘洗干凈,加水適量煮粥,待粥快好時,加入麥門冬汁及適量冰糖,調勻稍煮即可。
功效:補中和胃,養陰除煩。
用法:作早晚餐食之,或可作點心食之。
【太子參燉雞】 配方:雞肉90克,太子參30克,淮山葯15克,生薑3片。
製法:將雞肉去肥油,洗凈切塊,太子參、淮山葯、生薑洗凈。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燉盅內,加清水適量,文火隔水燉1~2小時,調味即成。
功效:益氣健脾養陰。 用法:飲湯食肉。
【參芪薏米粥】 配方:黨參12克,黃芪20克,炒薏米60克,粳米60克。
製法:將黨參、黃芪、粳米、薏米洗凈,以冷水泡透。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文火煮粥即可。 功效:健脾祛濕。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
萎縮性胃炎在服葯的同時,可配合食療方治療,頗有良效。
(1)姜棗豬肚湯。豬肚150克、生薑15克、大棗20克,隔水燉熟後分2次食用,此湯可治療胃陽虛所致的吐清水等。
(2)參須石斛滋胃湯。人參須10~15克、石斛12~15克、玉竹12克、淮山葯12克、烏梅3枚、大棗6枚,水煎,分2次服用。主治萎縮性胃炎氣陰不足所致的納少和胃脘不舒及食慾不振等。
(3)洋參靈芝香菇散。西洋參30克,靈芝、香菇各30克,焙乾共研細末,每服2~3克,1日2次,溫開水送服。有益氣滋陰、補益脾胃的功效,並可用於食慾不振者。
(4)胡蘿卜淮山葯雞內金湯。胡蘿卜250克、淮山葯20。30克、雞內金10~15克,洗凈切塊與雞內金同煮,半小時後加紅糖少許,飲湯。可健脾胃、助消化,用於脾胃氣虛所致的納差、消化不良等,具有防惡變之功效。
(5)黨參粟米茶。黨參20-30克,粉碎,粟米100惋,炒熟,加水1000毫升煮,當茶飲。適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胃痛。可做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氣虛者的輔助治療。
(6)黃精雞。黃精100克、雞1隻,將雞切塊,置碗中,放上黃精,加適『量水,蒸熟分數次食用。能磁補肝腎、補益脾胃,用於肝腎虛者咸脾胃虛者調補。
(7)糯米百合蓮子粥。糯米100克、百合25~50克、蓮子(去心)20-25克,紅糖適量,共煮粥食用,每日,1次,連服7~15天。有養胃緩痛、補心安神之效,用於治療脾腎虛弱之胃脘痛、心脾虛或心陰不足、心煩不眠等症。
(8)威靈仙蛋湯。威靈仙30克,加水200毫升,煎半小時去渣取汁,加生雞蛋—2隻去殼,兌入,葯汁,加紅糖5克,共,煮成蛋湯,每日服1劑,漣服2劑。主治萎縮性胃炎。
(9)益中補血—粥。黃芪30克,肉桂8克,丹參15克,乳香、沒葯各8克,太棗4枚,薏苡仁100克,先將上葯(除薏苡仁外》煎汁,再與薏苡仁共煮粥,每日1劑,分2次服,30天為一療程。主治萎縮性胃炎。
(10)豬肚煨胡椒。豬肚1隻,洗凈,胡椒9~15克,研末放入豬肚內,用線扎緊,文火煨燉,熟後加調味品,飲湯食肚,2~3日1次。具有溫脾胃、去寒通脈之功效,用於萎縮性胃炎所致的胃脘冷痛之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