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科動物虎 Panthera tigrisLinnaeus(含國內所有亞種) Ⅰ 虎骨
貓科動物豹 Panthera parsLinnaeus(含雲豹、雪豹) Ⅰ 豹骨
牛科動物賽加羚羊 Saiga tataricaLinnaeus Ⅰ 羚羊角
鹿科動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Temminck Ⅰ 鹿茸
鹿科動物馬鹿 Cervus elaphusLinnaeus Ⅱ 鹿茸
鹿科動物林麝 Moschus berezovskiiFlerov Ⅱ 麝香
鹿科動物馬麝 Moschus sifanicusPrzewalski Ⅱ 麝香
鹿科動物原麝 Moschus moschiferusLinnaeus Ⅱ 麝香
熊科動物黑熊 Selenarctos thibetanusCuvier Ⅱ 熊膽
熊科動物棕熊 Ursus arctosLinnaeus Ⅱ 熊膽
鯪鯉科動物穿山甲 Manis pentadactylaLinnaeus Ⅱ 穿山甲
蟾蜍科動物中華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Cantor Ⅱ 蟾酥
蟾蜍科動物黑眶蟾蜍 Bufo melanostictusSchneider Ⅱ 蟾酥
蛙科動物中國林蛙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David Ⅱ 哈蟆油
眼鏡蛇科動物銀環蛇 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Blyth Ⅱ 金錢白花蛇
游蛇科動物烏梢蛇 Zaocys dhumnades(Cantor) Ⅱ 烏梢蛇
蝰科動物五步蛇 Agkistrodon acutus(Guenther) Ⅱ 蘄蛇
壁虎科動物蛤蚧 Gekko geckoLinnaeus Ⅱ 蛤蚧
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 Ⅱ 甘草
豆科植物脹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Bat. Ⅱ 甘草
豆科植物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L. Ⅱ 甘草
毛茛科植物黃連 Coptis chinensisFranch. Ⅱ 黃連
毛茛科植物三角葉黃連 Coptis deltoideaC. Y. Cheng et Hsiao Ⅱ 黃連
毛茛科植物雲連 Coptis teetoidesC. Y. Cheng Ⅱ 黃連
五加科植物人參 Panax ginsengC. A. Mey. Ⅱ 人參
杜仲科植物杜仲 Eucommia ulmoidesOliv. Ⅱ 杜仲
木蘭科植物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Rehd. et Wils. Ⅱ 厚朴
木蘭科植物凹葉厚朴 Magnolia officinalisRehd. et Wils. var. biloba Rehd.et Wils. Ⅱ 厚朴
芸香科植物黃皮樹 Phellodendron chinenseSchneid. Ⅱ 黃柏
芸香科植物黃檗 Phellodendron amurenseRupr. Ⅱ 黃柏
百合科植物劍葉龍血樹 Dracaena cochinchinensin(Lour.) S. C. Chen Ⅱ 血竭
百合科植物川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D. Don Ⅲ 川貝母
百合科植物暗紫貝母 Fritillaria unibracteataHsiao et K. C. Hsia Ⅲ 川貝母
百合科植物甘肅貝母 Fritillaria przewalskiiMaxim. Ⅲ 川貝母
百合科植物梭砂貝母 Fritillaria delavayiFranch. Ⅲ 川貝母
百合科植物新疆貝母 Fritillaria walujewiiRegel Ⅲ 伊貝母
百合科植物伊犁貝母 Fritillaria pallidifloraSchrenk Ⅲ 伊貝母
五加科植物刺五加 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 et Maxim.) Harms Ⅲ 刺五加
唇形科植物黃岑 Scutellaria calensisGeorgi Ⅲ 黃芩
百合科植物天門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 merr. Ⅲ 天冬
多孔菌科真菌豬苓 Polyporus umbellatus(Pers.) Fries Ⅲ 豬苓
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 Gentiana manshuricaKitag. Ⅲ 龍膽
龍膽科植物龍膽 Gentiana scabraBge Ⅲ 龍膽
龍膽科植物三花龍膽 Gentiana trifloraPall. Ⅲ 龍膽
龍膽科植物堅龍膽 Gentiana regescensFranch. Ⅲ 龍膽
傘形科植物防風 Ledebouriella divaricata(Turcz.) Hiroe Ⅲ 防風
遠志科植物遠志 Polygala tenuifoliaWilld. Ⅲ 遠志
遠志科植物卵葉遠志 Polygala sibiricaL. Ⅲ 遠志
玄參科植物胡黃連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Pennell Ⅲ 胡黃連
列當科植物肉蓯蓉 Cistanche deserticolaY. C. Ma Ⅲ 肉蓯蓉
龍膽科植物秦艽 Gentiana macrophyllaPall. Ⅲ 秦艽
龍膽科植物麻花秦艽 Gentiana macrophyllaMaxim. Ⅲ 秦艽
龍膽科植物粗莖秦艽 Gentiana crassicaulisDuthie ex Burk. Ⅲ 秦艽
龍膽科植物小秦艽 Gentiana dahuricaFisch. Ⅲ 秦艽
馬兜鈴科植物北細辛 Asarum heterotropoidesFr. var. mandshuricum (Maxim.)Kitag. Ⅲ 細辛
馬兜鈴科植物漢城細辛 Asarum sieboldiiMiq. var. seoulense Nakai Ⅲ 細辛
馬兜鈴科植物細辛 Asarum sieboldiiMiq. Ⅲ 細辛
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 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 Ⅲ 紫草
紫草科植物紫草 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Sieb. et Zucc. Ⅲ 紫草
木蘭科植物五味子 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 Baill. Ⅲ 五味子
木蘭科植物華中五味子 Schisandra sphenantheraRehd. et Wils. Ⅲ 五味子
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 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Cham. Ⅲ 蔓荊子
馬鞭草科植物蔓荊 Vitex trifoliaL. Ⅲ 蔓荊子
使君子科植物訶子 Terminalia chebulaRetz. Ⅲ 訶子
使君子科植物絨毛訶子 Terminalia chebula Retz. var. tomentellaKurt. Ⅲ 訶子
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sieb. et Zucc. Ⅲ 山茱萸
蘭科植物環草石斛 Dendrobium loddigessiiRolfe. Ⅲ 石斛
蘭科植物馬鞭石斛 Dendrobium fimbriatumHook. var. oculatum Hook. Ⅲ 石斛
蘭科植物黃草石斛 Dendrobium chrysanthumWall. Ⅲ 石斛
蘭科植物鐵皮石斛 Dendrobium candimWall. ex Lindl. Ⅲ 石斛
蘭科植物金釵石斛 Dendrobium nobileLindl. Ⅲ 石斛
傘形科植物新疆阿魏 Ferula sinkiangensisK. M. shep. Ⅲ 阿魏
傘形科植物阜康阿魏 Ferula fukanensisK. M. Shen. Ⅲ 阿魏
木犀科植物連翹 Forsythia suspensa(Thunb.) Vahl Ⅲ 連翹
傘形科植物羌活 Notopterygium incisumTing ex H. T. Chang Ⅲ 羌活
傘形科植物寬葉羌活 Notopterygium forbesiiBoiss. Ⅲ 羌活
表格格式的目錄只需在網上搜索本條目就可以找到很多。
Ⅱ CCTV7貴州氣候特點適合什麼種植
貴州地區適合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有西瓜、菜籽、魚腥草、藠頭、薇菜、竹筍、菊苣、苡仁米、馬鈴薯、煙葉、西瓜等。
Ⅲ 貴州省安順適合種植哪些果樹
貴州那邊比較適合種蘋果,還有李子
貴州地處雲貴高原東部,境內多高山河,氣候垂直差異明顯。那麼貴州適合種植什麼水果樹和中葯材呢?據文獻記載,目前貴州適合種植核桃、石榴、桃子、楊梅、枇杷、櫻桃等水果樹,中葯材資源已超過4500餘種。
三、貴州葯材種植建議
1.發展質優木本葯材生產貴州的氣候、土壤條件適合多種木本葯材生長。杜仲、黃柏、吳茱萸、厚朴、烏梅是貴州傳統的5大木本葯材,以質量優越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吳茱萸產量居全國首位。桃仁、木瓜、喜樹、枳殼、梔子、銀杏、川楝子、木蝴蝶、辛夷、官桂等也能提供相當數量的商品。結合植樹造林、退耕還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GAP基地建設,發展優質木本葯材生產,有著廣闊前景。
2.開發別具特色的「小三類」品種「小三類」品種是不屬國家統管的地方品種,基本來源於野生。貴州是此類品種的著名產區。能出口的有鉤藤、白藤、地榆、夏枯草、天南星等。供應國內的有獨角蓮、山豆根、烏頭、小玉竹、土茯苓、黃葯子、白茅根、百部、白及、石韋、鹿銜草、九香蟲、斑蝥等。開發「小三類」品種既是「貴葯」的傳統,也是「貴葯」的特色。
3.開發礦物葯材品種貴州有礦物葯78種,居全國第一位。除硃砂、雄黃馳名全國外,鉛丹、代赭石、自然銅、膽礬、鵝管石、石膏、長石、鍾乳石、雲母、石英等都能提供商品。
Ⅳ 就知道這點嗎我要的是全部的大料包括中葯材
不懂你問的什麼,全國用量最大的中葯材有黃芪,當歸,黨參,甘草,枸杞等等,你要是打算做這方面生意的話枸杞當歸黨參值得你去操作下
Ⅳ 中草葯名稱大全
佛手柑 佛手參 佛耳草 佛甲草 伽南香 余甘子 余糧石
龜板膠 角茴香 狗肝萊 辛夷花 寶塔菜 補骨脂 訶子皮
谷精草 懷山葯 懷牛膝 灶心土 沙苑子 沙棗葉 沒石子
陳倉米 陳棕炭 忍冬花 忍冬藤 驢皮膠 雞頭米 雞腸風
雞兒腸 雞內金 雞血藤 雞蛋殼 雞子黃 雞冠花 雞冠石
雞肫皮 雞骨草 雞矢藤 紙末花 青木香 青風藤 青葉膽
青箱子 青礞石 青莢葉 玫瑰花 苦地丁 苦冬瓜 苦杏仁
苦豆草 苦丁香 苦參子 苦楝葉 苦瓜干 苦楝皮 苦楝根
苘麻子 茅針花 茅莓根 茅根炭 枇杷葉 板栗殼 板藍根
松節油 松花粉 松壽蘭 楓香脂 杭菊花 杭白芷 抱石蓮
抱茯神 拉拉藤 掛金燈 刺刺溜 刺五加 刺兒榮 刺猥皮
刺蒺藜 郁李仁 軟紫草 奇南香 虎耳草 虎掌草 虎杖根
羅汗果 羅布麻 羅鍋底 敗醬草 明天麻 明黨參 肥玉竹
肺形草 腫節風 齒緣草 岩白菜 牧馬豆 垂盆草 委陵菜
使君子 側柏葉 金沙藤 金佛草 金果欖 金蕎麥 金蓮花
金錢草 金鐵鎖 金銀花 金錦香 金鈴子 金鈕子 金針菜
金礞石 金櫻子 金櫻花 金櫻根 金雀根 魚腥草 狗肝菜
制半夏 制沒葯 制乳香 制附片 制猴頭 鬧羊花 夜關門
夜交藤 夜來香 夜明砂 京大戟 空心莧 並頭草 爐甘石
炒麥芽 油松節 法半夏 洛陽花 泡桐果 波羅蜜 活血草
波羅子 降真香 參三七 細米草 珍珠母 珍珠傘 珍珠杠
幫信草 項開口 荊三棱 荊芥穗 茜草炭 蓽澄茄 草三七
草豆蔻 案麻黃 草決明 草河車 草珊瑚 草果仁 草烏葉
草烏芽 草血竭 草紅藤 菌陳蒿 茯苓皮 茯苓木 茺蔚子
荔枝草 荔枝核 薺菜花 葯玉米 胡蘆巴 胡黃連 胡麻仁
南天竹 南大黃 南細辛 南沙參 南鶴虱 柏子仁 枸杞子
枸骨葉 相思子 桂花子 威靈仙 厚朴花 砂仁殼 砂仁花
挖耳草 牽牛子 鴉膽子 鴉蛋子 點地海 省頭草 韭菜子
骨碎補 鍾乳石 香附子 香青蒿 香青蘭 香加皮 香青草
香果脂 香櫞皮 香盆子 禹余糧 禹糧土 禹糧石 禹白附
膽南星 胖大海 匍伏堇 獨腳金 獨腳蓮 鬼饅頭 蛇麻油
鬼針草 鬼箭羽 急性子 急解索 食茱萸 姜半夏 首烏藤
美人蕉 美舌藻 洋金花 穿山龍 穿山甲 穿心蓮 穿破石
穿地龍 扁豆衣 扁豆花 宣木瓜 祖司麻 退血草 孩兒草
孩兒茶 孩兒參 絡石藤 珠子參 素馨花 葵菔子 萊菔根
莪大夏 茛岩子 桂枝湯 桂圓肉 懷香子 夏水仙 夏天無
復枯草 桃兒七 桃樹葉 桃金娘 桃樹膠 核桃仁 鹽雲參
破故紙 破布子 破石蘭 起風紫 柴胡草 圓豆蔻 鴨舌草
鴨跖草 鐵扁擔 鐵刺苓 鐵莧葵 積雪草 稱鉤風 倒扣草
倒吊筆 臭梧桐 臭椿樹 透骨草 透骨消 留術子 徐長卿
狼牙草 狼把草 凌霄花 寬筋藤 高良姜 唐松草 談婆婆
粉沙棗 粉草薢 料豆衣 益智仁 益母草 浙貝母 浙桐皮
娑羅子 海風藤 海金沙 海桐皮 海人草 海仁草 海浮石
海狗腎 海蛤殼 海螵蛸 浮小麥 浮海石 燒石膏 胭脂菜
胭脂豆 通天藤 通脫木 預知子 陸續斷 桑白皮 桑寄生
桑螵蛸 桑椹子 黃芫花 黃常山 黃菊花 黃葯子 黃瓜秧
黃秛欏 菖蒲根 菟絲子 蘿卜子 繼木葉 接骨木 散血草
散寒草 珠子草 救必應 崩大碗 晚蠶草 野馬追 野木瓜
野菊花 野牡丹 野山參 野冬青 野苜蓿 野雞冠 野蕎麥
骨稗草 蛇床子 蛇方谷 蛇果草 蛇含草 蛇膽汁 銀杏葉
銀柴胡 甜瓜子 甜瓜蒂 甜地丁 甜杏仁 甜石蓮 豬牙皂
豬殃殃 豬毛菜 豬鬃草 貓眼草 盤龍參 曼陀羅 麻黃根
麻角膠 鹿角霜 鹿茸草 鹿銜草 鹿蹄草 鹿壽草 章表根
章柳根 旋復花 旋復梗 斷血流 斷腸草 淮山葯 淮小麥
密陀僧 密蒙花 望春花 望江南 望江青 遍地錦 剪春羅
剪秋羅 淫羊霍 淡竹葉 淡豆豉 淡竹茹 清半夏 羚羊角
婆婆葉 脫力草 續隨子 綿菌陳 綿萆薢 款冬花 葫蘆巴
葫蘆茶 茅藶子 萱草根 落地花 落得打 朝天罐 朝鮮參
雁來紅 硬紫草 楮實子 棉花根 棕櫚子 椰餾油 棒棒木
紫貝齒 紫石英 紫蘇子 紫蘇葉 紫蘇梗 紫河車 紫金龍
紫草茸 紫珠葉 紫珠草 紫金牛 紫檀香 酢醬草 黑木耳
黑風藤 黑芝麻 黑草烏 黑胡椒 黑三棱 黑彈木 黑藜蘆
番木鱉 番瀉葉 番紅花 鋪地錦 焦大麥 焦神曲 焦山梔
焦山楂 鵝管石 鵝掌藤 筋骨草 象貝母 奧靈丹 猴兒掌
傣肌松 寒水石 竄地香 割人藤 滑石粉 滁菊花 鷓鴣菜
犀角粉 藍布止 藍花參 藍地相 蓖麻子 蓬莪術 蒲公英
墓回頭 椿根皮 槐花炭 楝樹皮 榆白皮 欖核蓮 雷震子
零餘子 照山白 路路通 路邊青 路邊黃 蜀羊泉 蝴蝶花
膃肭臍 鼠粘子 錦燈龍 錫葉藤 矮地茶 鼠麴草 溪黃草
滿山紅 滿山白 滿江紅 滿天星 煨肉蔻 煅石膏 隔山香
蔓荊子 蔊菜素 榧子肉 碧玉散 酸棗仁 酸醋樹 豨簽草
蜘蛛香 罌栗殼 算盤子 鮮生地 鮮竹葉 鮮竹瀝 鮮石斛
鮮首烏 鮮蘆根 辣椒秸 睡菜葉 嫩雙鈴 縮砂仁 縮砂密
樗白皮 樟柳頭 槲寄生 震天雷 醋不溜 墨旱蓮 箭根薯
熟地黃 熟石膏 寮刁竹 鶴草芽 鶴草酚 潼蒺藜 薏苡仁
薄荷葉 薄荷油 薄荷腦 顛茄草 顛茄酊 橘核仁 潞安茶
潞黨參 凝水石 藏紅花 藏菖蒲 藏青果 藏糙蘇 櫓豆衣
藤苦參 覆盆子 蟛蜞菊 翻白草 麒麟竭 露蜂房 糯稻根
霸王鞭 阿芙蓉 阿井泉 安石榴 巴旦杏 白瓷器 白蟻泥
半天河 不灰木 酢漿草 大豆豉 肥皂莢 鍛灶灰 伏龍肝
東壁土 甘松香 釜臍墨 寒號蟲 訶黎勒 盍藤子 紅藍花
胡頹子 花乳石 黃大豆 黃明膠 黃顙魚 雞腸草 見腫消
金星草 金星石 金牙石 錦地羅 井泉水 樑上塵 龍須菜
漏籃子 鹿角菜 螺旋草 鰻鱺魚 獼猴桃 蘑菰蕈 溺白沂
蓬莪茂 萍蓬草 蚯蚓泥 人中黃 石硫赤 石龍子 石腦油
石首魚 水銀粉 神針火 鼠尾草 蘇方木 土蜂窠 烏賊魚
烏爹泥 烏古瓦 烏臼木 鐵線草 無患子 無名精 無名異
夏枯草 徐長卿 玄精石 零陵香 薰陸香 延胡索 鹽膽水
鹽麩子 蟻垤土 益智子 茵陳蒿 罌子粟 罌子桐 玉蜀黍
坐拿草 皂莢蕈
一枝黃花 十大功勞 八角茴香 九眼獨活 大豆黃卷 大金錢草
大白毛蛇 大葉龍膽 山臘梅葉 山臘梅茶 廣金錢草 小花排草
小野雞尾 萬年青根 馬兜鈴藤 馬蹄細辛 王不留行 五指毛桃
五爪金龍 葉茅對鉤 毛巴豆根 玉葡萄根 打官司草 甘青青藍
龍丹花根 兆五味子 四川大黃 四葉細辛 仙鶴草根 白花前胡
白雲花根 白巨勝子 白花菜子 白菊菊干 白茅花草 冬蟲夏草
畢日陽古 西瓜翠衣 竹節香附 全葉青蘭 全須人參 多葉棘豆
燈盞細辛 陽春砂仁 紅花龍膽 紅蓖麻根 如意花根 塊根木藍
塊根糙蘇 杏葉沙參 杜青木香 沙苑蒺藜 異葉青蘭 雞腳前胡
直立紫董 苦葉細辛 松葉牡丹 刺果蘇木 羅布麻葉 側柏葉炭
金合歡皮 金龍膽草 金毛狗脊 金絲荷葉 金釵石斛 金錢薄荷
狗爪半夏 波棱瓜子 胡頹子葉 南嶺茺花 洋地黃葉 荷包牡丹
桃金糧根 索骨丹根 烈香杜鵑 臭靈丹草 臭梧桐葉 皺皮酸模
粉條兒菜 黃花菜根 黃花龍芽 黃花地丁 懸鉤子莖 野西瓜苗
猻猴桃根 羚羊角粉 氂牛兒苗 脫皮馬勃 綿馬貫眾 喜樹根皮
紫花杜鵑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 紫背浮萍 紫萁貫眾 黑老虎根
黑種草子 黑草烏葉 鵝不食草 新疆紫草 裸衣紫珠 蓼大青葉
酸棗樹皮 樗根白皮 暴馬子皮 阿月渾子 葛上亭長 胡燕窠土
曼陀羅花 蜣螂轉丸 桑上寄生 五色石脂 紫花地丁 昨葉何草
營實牆蘼
二色補血草 丁香羅勒油 七葉一枝花 九頭獅子草 三葉刺針草
三枝九葉草 風仙透骨草 打破碗碗花 白毛夏松草 白花蛇舌草
白花曼陀羅 頭頂一顆珠 老虎腳爪草 光枝勾兒茶 異葉天南星
驢打滾兒草 金錢白花蛇 金錢吊芙蓉 空心蓮子草 細葉目前子
南五味子根 狹葉韓信草 蓮生娃子花 莓葉委陵菜 高山辣根菜
掌葉覆盆子 紫花地丁草 鼠牙半技蓮 薄葉碎米蕨 劍葉鳳尾草
莎草香附子 螳螂桑螵蛸 細葉碎米蕨
Ⅵ 哪種植物可以止咳
下面是一些可以用作止咳的中葯材植物,可以看看那!!^_^!!!①橘梗橘梗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進,使痰液稀釋,促使其排出;同時皂甙還有鎮咳、鎮靜和解熱的作用;此外,橘梗還具有抗炎作用,因而應用橘梗配伍其它葯物治療咽喉腫痛,傷風咳嗽,及其它呼吸道炎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均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開宜肺氣、祛痰、排膿,適用於外感風寒,咽喉腫痛,肺膿瘍,咳吐膿血,痢痰腹痛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若乾咳無疾者不用。 ②川貝母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烏花貝母和棱砂貝母的地下鱗莖;內含多種生物鹼,其所含的總生物鹼及非生物鹼部分均有鎮咳祛痰作用,故廣泛用於治療慢性和急性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結核所致之咳嗽,特別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經控制後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貝母粉或川貝片療效更佳。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熱散結,適用於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喉痹肺痿,瘰癘,乳癰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為細粉,隨湯葯沖服,每次0.5一1.5克。 ③馬兜鈴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和馬兜鈴的果實;內含馬兜鈴鹼,木蘭鹼,馬兜鈴酸等;研究證實,馬兜鈴有抗菌作用,對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有抑製作用;其煎劑的祛痰和舒張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馬兜鈴酸還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馬兜鈐還具有溫和而持久的降壓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肺熱咳喘,痰壅氣促,肺虛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腫痛等症。 用量:一般3---6克。 ④半夏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塊莖,內含揮發油,生物鹼以及多種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類等;葯理研究證明:半夏有顯著的鎮咳作用,鎮吐作用,而生半夏則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以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症,此外,半夏還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可用於治療子宮頸痛、皮膚癌。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有毒,功能燥濕化淡,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適用於咳嗽氣逆,痰涎壅滯,胸脘痞悶脹滿作痛和癭瘰癰疽等症。 用量:一般3---9克。切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舌赤無苔及孕婦後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經炮製後使用。 ⑤百部百部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對葉百部和立百部的塊根;內含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並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鎮咳作用;實驗證明:百部煎劑對多種致病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對某些流感病毒也有抑製作用;此外,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皆有殺滅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潤肺止咳,殺蟲,適用於風寒咳嗽,肺結核,百日咳、老年咳喘,蟯蟲病及外用滅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適量;但消化不良及大便瀉泄者不宜用。 ⑥前胡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內含揮發油及多種結構類似的內酯類化合物;紫花前胡含揮發油及味喃香豆素類化合物以及甘露醇等,葯理試驗證明:前胡煎劑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前胡煎劑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內酯類化合物均具有抗致病菌和抗皮膚真菌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疏風清熟,下氣消痰,適用於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病症。 用量:一般3--9克。 款冬花為菌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含揮發油,款冬二醇,芳香甙及植物甾醇等;葯理試驗證明:款冬花煎劑有顯著的鎮咳,祛痰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功能潤肺下氣,止咳化痰,適用於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帶血等。 用量:一般3--9克,但火熱咳嗽忌用。 ⑧紫菀紫菀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內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揮發油等;葯理試驗證明,紫菀煎劑有鎮咳祛痰作用;紫菀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溫,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熱,適用於風寒咳嗽氣喘,虛勞咳吐膿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用量:3--9克。 ⑨葶藶子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北美獨行菜或播娘蒿的種子;內含脂肪油、蛋白、糖、芥子甙等,此外,還有谷甾醇及強心甙成分,。可使心臟收縮加強,心率減慢,對衰竭的心臟,可增加血液的輸出量,降低靜脈壓。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氣行水,適用於肺壅喘息,痰飲咳嗽,水腫脹滿等症。
Ⅶ 止咳類中葯
止咳化痰葯 止咳化痰葯物是指能夠減輕或消除咳嗽、痰濁的一些葯物,適用於咳嗽,痰飲氣喘等症。 ①橘梗 橘梗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進,使痰液稀釋,促使其排出;同時皂甙還有鎮咳、鎮靜和解熱的作用;此外,橘梗還具有抗炎作用,因而應用橘梗配伍其它葯物治療咽喉腫痛,傷風咳嗽,及其它呼吸道炎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均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開宜肺氣、祛痰、排膿,適用於外感風寒,咽喉腫痛,肺膿瘍,咳吐膿血,痢痰腹痛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若乾咳無疾者不用。 ②川貝母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烏花貝母和棱砂貝母的地下鱗莖;內含多種生物鹼,其所含的總生物鹼及非生物鹼部分均有鎮咳祛痰作用,故廣泛用於治療慢性和急性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結核所致之咳嗽,特別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經控制後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貝母粉或川貝片療效更佳。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熱散結,適用於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喉痹肺痿,瘰癘,乳癰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為細粉,隨湯葯沖服,每次0.5一1.5克。 ③馬兜鈴 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和馬兜鈴的果實;內含馬兜鈴鹼,木蘭鹼,馬兜鈴酸等;研究證實,馬兜鈴有抗菌作用,對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有抑製作用;其煎劑的祛痰和舒張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馬兜鈴酸還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馬兜鈐還具有溫和而持久的降壓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肺熱咳喘,痰壅氣促,肺虛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腫痛等症。 用量:一般3---6克。 ④半夏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塊莖,內含揮發油,生物鹼以及多種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類等;葯理研究證明:半夏有顯著的鎮咳作用,鎮吐作用,而生半夏則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以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症,此外,半夏還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可用於治療子宮頸痛、皮膚癌。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有毒,功能燥濕化淡,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適用於咳嗽氣逆,痰涎壅滯,胸脘痞悶脹滿作痛和癭瘰癰疽等症。 用量:一般3---9克。切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舌赤無苔及孕婦後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經炮製後使用。 ⑤百部 百部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對葉百部和立百部的塊根;內含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並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鎮咳作用;實驗證明:百部煎劑對多種致病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對某些流感病毒也有抑製作用;此外,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皆有殺滅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潤肺止咳,殺蟲,適用於風寒咳嗽,肺結核,百日咳、老年咳喘,蟯蟲病及外用滅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適量;但消化不良及大便瀉泄者不宜用。 ⑥前胡 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內含揮發油及多種結構類似的內酯類化合物;紫花前胡含揮發油及味喃香豆素類化合物以及甘露醇等,葯理試驗證明:前胡煎劑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前胡煎劑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內酯類化合物均具有抗致病菌和抗皮膚真菌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疏風清熟,下氣消痰,適用於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病症。 用量:一般3--9克。 款冬花為菌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含揮發油,款冬二醇,芳香甙及植物甾醇等;葯理試驗證明:款冬花煎劑有顯著的鎮咳,祛痰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功能潤肺下氣,止咳化痰,適用於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帶血等。 用量:一般3--9克,但火熱咳嗽忌用。 ⑧紫菀 紫菀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內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揮發油等;葯理試驗證明,紫菀煎劑有鎮咳祛痰作用;紫菀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溫,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熱,適用於風寒咳嗽氣喘,虛勞咳吐膿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用量:3--9克。 ⑨葶藶子 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北美獨行菜或播娘蒿的種子;內含脂肪油、蛋白、糖、芥子甙等,此外,還有谷甾醇及強心甙成分,。可使心臟收縮加強,心率減慢,對衰竭的心臟,可增加血液的輸出量,降低靜脈壓。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氣行水,適用於肺壅喘息,痰飲咳嗽,水腫脹滿等症。
Ⅷ 貓須草是否含有馬兜鈐酸,能否長期服用
你好,這個對身體是有影響的,可能會對腎臟產生不良的影響,不能長期服用,平時加強鍛練有利於增強身體抵抗力。
Ⅸ 關於咳嗽
咳嗽是一種保護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異物)後,發出沖動傳入延髓咳嗽中樞引起的一種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異物,保護呼吸道的清潔和通暢,因此,咳嗽一般是一種有益的動作,有時亦見於健康人體。在一般情況下,對輕度而不頻繁的咳嗽,只要將痰液或異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緩解,無須應用鎮咳葯。但是,對那些無痰而劇烈的乾咳,或有痰而過於頻繁的劇咳,不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響休息和睡眠,增加體力消耗,甚至促進病症的發展,產生其他並發症,此時弊大於利。所以,應該適當地應用鎮咳葯,以緩解咳嗽。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個環節:
(1)呼吸道神經末梢感受器,包括機械感受器、化學感覺器和肺牽張感受器。
(2)傳入神經,為迷走神經纖維。
(3)延髓咳嗽中樞,位於延髓背側部,鄰近呼吸中樞。
(4)傳出神經,包括迷走神經傳出纖維、喉上神經和腦神經。它們協同完成咳嗽運動。
咳嗽是清除異物和保護下呼吸道的反射性防禦機制。咳嗽動作實質上是猛烈有力地吸氣,接著聲門關閉,相繼肋間肌和膈使勁收縮,可建立大約有40千帕的肺內壓力。而後聲門突然開放,膈迅速用力收縮,使肺內氣體高速度沖出呼吸道,將呼吸道黏膜上粘附的物質噴出,形成咳嗽和咳痰。如此復雜協調的動作是由刺激神經末梢感受器,經傳入神經興奮延髓的呼吸中樞,再由呼吸中樞發出沖動,經傳出神經作用於肋間肌、膈和聲門等而暴發咳嗽及咳痰。
呼吸道黏膜上分布著機械感受器、化學感受器和肺牽張感受器,因而黏液、灰塵或異物的機械刺激,煙熏、毒氣等的化學刺激,以及支氣管痙攣引起肌張力增加,都可引起咳嗽。感受器沖動的傳入咳嗽中樞和咳嗽中樞興奮的傳出主要通過迷走神經。由於迷走神經末梢除分布於咽喉、氣管和支氣管外,尚分布於胸膜、肺、內臟等處,所以除了胸部受刺激可引起咳嗽外,頭、腹部病變亦可引起咳嗽。 上述咳嗽反射弧的任何一個環節發生改變或功能失常,都會使咳嗽發生障礙。
鎮咳葯的作用
咳嗽反射可持續數天至數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所伴隨的咳嗽約持續數天,在炎症控制後多可消失;而由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吸煙等引起的咳嗽,常可持續3周以上,可以認為是慢性咳嗽。 對於咳嗽,一般常要求應用某種葯物來制止,因此鎮咳葯的使用易被人們認為有效的措施。
鎮咳葯的應用原則
(1)應當明確診斷,確定引起咳嗽的病因並積極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首先控制感染,口服抗感染葯物,消除炎症;或對抗過敏原,配合對症治療,才能使止咳祛痰葯收到良好的效果。
(2)對一般咳嗽的治療應以祛痰為主,不宜單純使用鎮咳葯。只有因胸膜、心包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頻繁劇咳,或者只有當痰液不多而頻繁發作的刺激性乾咳,影響病人休息和睡眠時,以及為防止劇咳導致合並症(如肺血管破裂、肺氣腫、支氣管擴張、咯血)時,才能短時間地使用鎮咳葯。對咳嗽伴有多痰者,應與祛痰劑(如氯化銨、溴已新、乙醯半胱氨酸)合用,以利於痰液排出和加強鎮咳效果。
(3)對痰液特別多的濕性咳嗽如肺膿瘍,應該審慎給葯,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滯留於呼吸道內或加重感染。
(4)對持續1周以上的咳嗽,並伴有反復或伴有發熱、皮疹、哮喘及肺膿腫症的持續性咳嗽,應及時去醫院明確診斷或咨詢醫生。
(5)除用葯外還應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吸煙,忌食刺激性食物。對睡眠不佳或情緒煩躁者可應用安定劑或鎮靜助眠葯。
苯丙哌林BENPROPERINE
[葯物作用]
苯丙哌林為非麻醉性強效鎮咳葯,奏效迅速,動物實驗證明本品鎮咳效力比可待因強2-4倍,本品的鎮咳作用具有雙重性,除了通過阻斷來自肺胸膜牽張感受器傳入的感覺神經沖動,兼有支氣管平滑肌解痙作用外,尚對咳嗽中樞有一定抑製作用,但不抑制呼吸。對平滑肌的作用與罌粟鹼類似,臨床上不引起膽道及十二指腸痙攣或收縮,不引起便秘,未發現成癮性。 [適應症狀]刺激性乾咳及其他原因如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炎症(咽炎、鼻炎)等引起的咳嗽。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1)偶有口乾、口渴、發困、乏力、頭暈,胃部燒灼感、食慾不振、腹部不適、葯疹等。 (2)本品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因對口腔黏膜有麻醉作用,產生麻木感覺)。(3)本品在妊娠期的安全性還未確定,孕婦慎用。 (4)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用法與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0毫克-40毫克,一日三次,也可根據病情決定。8歲以上兒童:一次20毫克,一日2-4次。
[限定劑型] 片劑、膠囊劑、顆粒劑。
[可供選用的上市制劑] 科福樂:片劑,輝瑞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片含磷酸苯丙哌林20毫克,口服,用法同上。置於密閉、室溫貯存,有效期5年。
噴托維林PENTOXYVETINE
[葯物作用]
本品為胺基酯類衍生物,為非成癮性鎮咳葯,對咳嗽中樞有直接抑製作用,其鎮咳作用為可待因的1/3,兼有對呼吸道黏膜的局部麻醉作用,又有微弱的阿托品樣作用。大劑量可使痙攣的支氣管鬆弛,降低呼氣道阻力,因此也有一些末梢鎮咳作用。
[適應症狀] 用於乾咳及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咳嗽和百日咳等。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偶有便秘,輕度頭痛、頭暈、口乾、惡心、腹脹等症。青光眼及肺部瘀血的咳嗽病人和心功能不全者、痰多者、駕車及操作機器者以及孕婦與哺乳婦女用慎用。痰多者宜與祛痰葯合用。
[用法與用量] 口服。一次25毫克,一日3-4次。小兒,5歲以上一次口服6.25-12.5毫克,一日2-3次。咳必清糖漿,一次10-15毫升,一日3-4次,幼兒減半。 [限定劑型]片劑、糖漿劑、復方制劑。
[可供選用的上市制劑] 咳必清片:片劑,北京雙鶴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片含枸櫞酸噴托維林25毫克,口服,用法同上。
咳必清糖漿:糖漿劑,北京雙鶴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瓶100毫升,含枸櫞酸噴托維林200毫克、氯化銨3克。口服,用法同上。置於密閉、遮光處貯存。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葯物作用] 為中樞性鎮咳葯,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而產生鎮咳作用。鎮咳作用顯著,與相同劑量的可待因大體相同或稍強,但無止痛作用。長期服用無成癮性和耐受性。治療劑量不會抑制呼吸,作用快且安全。
[適應症狀] 用於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時的咳嗽。
[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 可見頭暈、頭痛、噯氣、食慾不振、便秘、惡心等阿托品樣作用,但不影響療效。停葯後上述反應可自行消失。 (1)痰多病人與哮喘患者慎用。有呼吸衰竭危險的患者禁用。 (2)對於因感染引起的咳嗽,應配合使用抗菌消炎葯物。 (3)動物實驗未發現致畸作用,但孕婦仍應慎用。 (4)有精神病史者忌用。 (5)過量用葯時會產生呼吸抑制。 (6)不得與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常用於精神抑鬱的葯物)並用,否則會發生高熱或死亡。
[用法與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0-20毫克,一日3-4次。小兒6-12歲一次5-10毫克,每4小時1次,或一次15毫克每6-8小時1次。2-6歲一次2.5-5毫克,每4小時1次,或一次7.5毫克每6-8小時1次。
[葯物過量與處理]
曾有報道,1例男性濫用右美沙芬的粉劑,一日2-3次吸入,長達2-3個月,在吸入該葯後15分鍾至2小時,有欣快感。但該患者停葯後並無特別症狀,僅有渴望此葯的感覺。
[葯物相互作用] 常與右美沙芬配伍製成復方制劑的葯物有:對乙醯氨基酚等解熱鎮痛葯,氨茶鹼等平喘葯,氯化銨、愈創木酚等祛痰葯,氯苯那敏等抗過敏葯和苯丙醇胺等擬交感神經葯。
[限定劑型] 片劑、膠囊劑、糖漿劑、顆粒劑、口服液、復方制劑。
[可供選用的上市制劑] 美可:糖漿劑,北京聖德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瓶60、120毫升,分別含氫溴酸右美芬90和180毫克,偽麻黃鹼6和12毫克、氯苯那敏6和12毫克、愈創甘油醚30和60毫克。口服,成人一次5-10毫升,一日三次;兒童1歲以下一次0.5-2毫升、1-3歲一次2-3毫升、4-6歲一次3.5-4.5毫升、7-9歲一次5-6毫升、10-12歲一次6.5-7.5毫升,一日三次。置於密封、遮光處貯存。
美酚偽麻片:片劑,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酚15毫克、鹽酸偽麻黃鹼30毫克、愈假冒甘油醚100毫克。口服,用於鎮咳,一次1-2片,一日三次。一日不得超過6片,療程不超過7日,妊娠婦女、嚴重高血壓、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白加黑感冒片(美息偽麻片):片劑,啟東蓋天力制葯有限公司生產。分為日用和夜用片兩種,日用片每片含對乙醯氨基酚325毫克、鹽酸偽麻黃鹼30毫克、氫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夜用片每片除上述成分外,加入鹽酸苯海拉明25毫克。口服,日用片對成年人、12風以上兒童及老年人,一次1片,每6小時1次,一日二次;夜用片睡前服用1片,全部劑量一日不得超過4片。伴有高血壓、心臟病、甲亢、青光眼、哮喘、肺氣腫、前列腺肥大者不宜服用。
普西蘭片:片劑,泰國大西洋葯業公司生產。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口服,用法同上。孕婦、痰多者禁用。置於密閉、室溫貯存,有效期3年。
麗珠刻樂:片劑,麗珠醫葯集團麗珠制葯廠生產。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鹽酸偽麻黃鹼30毫克、愈創木酚甘油醚100毫克。用於咳嗽。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一日不得超過8片,療程不得超過7日。
帕爾克:片劑,黃河利亞制葯有限公司生產。每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10毫克、對乙醯氨基酚325毫克、鹽酸苯丙醇胺125毫克、氯苯那敏1毫克。用於感冒、發熱、頭痛、鼻塞、流淚、咳嗽等症狀。口服,成人一次1-2片,6-12歲兒童一次0.5-1片,每6小時1次,一日不得超過12片,療程不得超過7日。
健兒嬰童咳水:糖漿劑,樂信葯業有限公司生產。每瓶120毫升,每5毫升含氫溴酸右美沙芬4.5毫克、氯苯那敏2毫克、氯化銨30毫克、枸櫞酸6毫克。用於感冒、發熱、頭痛、鼻塞、流淚、咳嗽等症狀。口服,5-10歲兒童一次10毫升,3-5歲兒童一次5-7.5毫升,1-3歲兒童一次5毫升,6個月至1歲兒童一次2.5-5毫升,3-6個月幼兒一次2.5毫升,一日三至四次。
中醫對咳嗽的認識是怎樣形成的?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個常見症狀。外感或內傷的多種病因,導致肺氣失於宣發、肅降時,均會使肺氣上逆而引起咳嗽。
《黃帝內經》對咳嗽的成因、症狀及證候分類、病理轉歸及治療等問題,作了較系統的論述,並出現了討論咳嗽的專篇——《素問·咳論》。從其成因來說,《內經》指出了內、外兩個方面。外因是外感風寒,由皮毛而入,合於肺而為病。所謂「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氣,邪氣以從其合也。」(《素問·咳論》),《至真要大論》等篇還詳細論述了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勝復的變化對咳嗽產生的影響。如謂「秋傷於濕,冬生咳嗽,」(《陰陽應象大論》),「歲火太過,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瘧少氣咳喘。」(《氣交變大論》),「少陽司天,火淫所勝,則溫氣流行,金政不平,民病頭痛……瘡瘍、咳」「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咳。」(《至真要大論》)等,均說明十分重視咳嗽與氣候變化的關系。內因則指出寒飲入胃,則冷飲之邪,循胃口上膈,從肺繫上干肺而致咳。從臨床表現及證候分類來說,《素問·咳論》詳細論述了五臟咳與六腑咳的症狀,確立了以臟腑分類的方法。從病理轉歸來說,《內經》首先認為咳嗽是肺的病變,故《素問·宣明五氣論》說「肺為咳」,《靈樞·經脈篇》又說:「肺於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但《素問·咳論》又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說的是其他臟腑受邪,皆可影響於肺而發生咳嗽,其傳變規律是,五臟之咳,日久不愈則傳於六腑,從臟腑表裡關系相傳。而五臟六腑之咳「皆聚於胃,關於肺」,認為胃為五臟六腑之海,而肺主氣為百脈之朝會,故臟腑受邪,必聚於胃,並循肺脈而影響於肺。從治療來說,則提出五臟之咳,應取俞穴,六腑之咳,應取合穴,有浮腫者,可取臟腑之經穴而分治之。《內經》的上述內容,為後世對咳嗽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漢·張仲景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對咳嗽證治作出了許多具體的論述。如《傷寒論》治療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熱而咳的小青龍湯,《金匱·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治表邪夾寒飲咳喘氣逆的射干麻黃湯,治寒飲內停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虛火咳逆的麥門冬湯等,均為後世沿用治療咳嗽的著名方劑。
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在論述《內經》五臟六腑皆令人咳的基礎上又把咳分為「風咳 」、「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腎咳」、「膽咳」、「厥陰咳」等十種咳嗽病,並對這十種咳嗽作了症狀的描述及鑒別。如:「一曰風咳,欲語因咳,言不得寬是也,二曰寒咳,飲冷食寒,入注胃,從肺脈上氣,內外合,因之而咳是也」等等,對後世有較大影響。唐·孫思邈《千金方》、王燾《外台秘要》、宋代《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等,均多宗巢氏之說。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將咳嗽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所致的三類。至金·劉完素、張子和更明確地把咳嗽與六氣聯系起來,提出「風、寒、暑、濕、燥、火皆令人咳」及「嗽分六氣,無拘以寒說」,進一步闡明咳嗽與自然界「六淫」的關系,而劉完素及李東垣尤重視濕邪的致病因素。王好古《此事難知》專文論述了「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秋傷於濕,上逆而咳」( 《生氣通天論》)的經義。《丹溪心法·咳嗽》則將咳嗽分為風寒、痰飲、火郁、勞嗽、肺脹五種。
自隋唐以後,金元四大家對咳嗽的病機分析及辨證治療做出了不同的貢獻。如劉河間《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咳嗽論》說「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謂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指出了咳嗽與肺氣、脾濕的關系。張子和《儒門事親》則對風、寒、暑、濕、燥、火六種咳嗽,分別制定了相應方劑,並提出「老幼強弱虛實肥瘦不同,臨時審定權衡可也。病有變態,而吾之方亦與之俱變」的論點,示人治療要因人而異,方隨證轉。王好古《此事難知》則對《素問 ·咳嗽》的十一咳證,分別提出了具體處方,多為後世醫家引用。而《丹溪心法·咳嗽》則結合四時季節的變化及一日之中的咳嗽時間,分析病機,進行論治。如謂「上半日多嗽者,此屬胃中有火,用貝母、石膏降胃火。午後嗽者,多屬陰虛,必用四物湯加炒黃柏、知母降火」等,為咳嗽辨證論治提供了新的內容。
明代醫家對咳嗽的辨證論治更有新的補充,王綸《明醫雜著·論咳嗽證治》指出「治法須分新久虛實,新病內寒則散之,火熱則清之,濕熱則瀉之,久病便屬虛、屬郁,氣虛則補氣,血虛則補血,兼郁則開郁,滋之、潤之、斂之則治虛之法也。」強調治咳須分六淫七情及五臟相勝,脾肺虛實。李木延《醫學入門》首先出現外感、內傷分類,為後世對咳嗽的分類提供了借鑒。對內傷咳嗽中的火咳、郁咳、五勞虛咳及瘀血內阻等證的治療,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論述。同時,在此時期結合臟腑生理功能並從其相互關系研究了咳嗽的病機。如王肯堂《證治准繩· 雜病·咳嗽》引《仁齋直指方》「肺出氣也,腎納氣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本」之說,闡發了肺腎對氣的相互關系,為腎虛咳嗽治療提供了理論依據。趙獻可《醫貫》進一步論述咳嗽與肺、脾、腎之臟的關系,並強調腎的重要,對於火煉肺金之咳,為斥寒涼之弊,力主用六味丸壯水制陽,認為「滋其陰即所以降火,補北方正所以瀉南方」,對後世醫家多有啟發。《景岳全書·咳嗽》對外感、內傷咳嗽的病因、病機、證候、治療,論述頗詳,提出外感咳嗽由肺而及他臟,故以肺為本,他臟為標;而內傷咳嗽則由他臟及肺,故以他臟為本,肺為標的見解。這對後世治療咳嗽起了很大的指導作用。張氏還對外感、內傷咳嗽的辨證提出了若干要點,在治療上則提出外感咳嗽以寒邪為主,治以辛溫,但須根據不同時氣施治,而在「時氣」與「病氣」的關繫上,又當以「病氣」為主。內傷咳嗽以陰虛為主,治以滋陰,但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又當補陽。以上這些論述,都從不同方面大大豐富了辨證論治的內容。李中梓《醫宗必讀·咳嗽》在申明咳嗽「總其綱領,不過內傷外感而已」的前提下,對外感內傷的治療原則,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指出「大抵治表者,葯不宜靜,靜則留連不解,變生他病,故忌寒涼收斂,如《五臟生成篇》所謂肺欲辛是也。治內者,葯不宜動,動則虛火不寧,燥癢愈甚,故忌辛香燥熱 ,如《宣明五氣論》所謂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是也。」但用葯動靜並不是絕對的,又必須隨患者的具體情況而言,故他又說:「然治表者雖宜動以散邪,若形病俱虛者,又當補中氣而佐以和解,倘專於發散,恐肺氣益弱,腠理益疏,邪乘虛入,病反增劇也。治內者,雖靜以養陰,若命門火衰不能歸元,則參芪桂附在所必用,否則氣不化水,終無補於陰也。至夫因於火者宜清,因於濕者宜利,因痰者消之,因氣者利之,隨其所見之證而調治。」由於李氏這些論述對外感、內傷咳嗽的治療,作出了指導性的說明,故一直為醫家所重視。
喻昌《醫門法律》,對於燥的病機及其傷肺為病而致咳嗽的證治,多有發揮,並提出《內經》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當為秋傷於燥的見解。不僅如此,他還對內傷咳嗽提出「內傷之咳, 治各不同,火盛壯水,金虛崇土,郁甚舒肝,氣逆理肺,食積和中,房勞補下,用熱遠熱,用寒遠寒 ,內已先傷,葯不宜峻」等治療法則,並針對治療新久咳嗽中常見的問題,提出六個條律,示人不可違犯,防止醫源性錯誤的發生,頗資臨床參考。
清代沈金鰲《雜病源流犀燭》、程鍾齡《醫學心悟》等都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對咳嗽有新的創見和心得。如《雜病源流犀燭·咳嗽哮喘源流》在論述咳嗽的病理時說:「蓋肺不傷不咳,脾不傷不久咳,腎不傷火不熾,咳不甚,其大較也。」不僅指出肺脾腎三臟是咳嗽的主要病變所在,並指出了咳嗽累及的臟腑是隨著病情的加重而由肺及脾,由脾及腎的。他所論述的十六種咳嗽,脈因證治齊備,全篇共列出咳嗽方八十四則,並將導引、運動列為治療方法之一,使咳嗽的治療方法日趨豐富。程鍾齡創制的止嗽散,根據肺為嬌臟的特點,其配伍「溫潤和平, 不寒不熱」,成為治療外感咳嗽的著名方劑。總之,由隋唐至明清,對咳嗽的分類、病機、治療原則、方葯等均有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使有關理論及實踐經驗不斷得到充實。
咳嗽的病因病機是什麼?
咳嗽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狀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內傷二途。或由外邪侵襲,肺衛受感,肺失宣降,因而發生咳嗽者;或由其他臟腑病變,傳至肺臟而為咳嗽。本證的病因、病機如下: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主要是由於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風、寒、暑、濕、燥、火六氣皆能致咳,但是由於四時氣候變化的不同,人體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區別,因而在臨床上也就會出現風寒、風熱及燥熱等不同咳嗽。臨床所見以風寒為多。又風為百病之長,所以在外感咳嗽諸證中,不論由於風寒、風熱或燥熱,多以風為先導,夾寒、熱、燥等外邪入侵,傷於肺系而為咳嗽。其他如吸入煙塵穢濁之氣亦可犯肺致咳。
外感咳嗽的病機是:肺主氣,為五臟之華蓋,上連喉嚨,開竅於鼻,司呼吸,為氣機升降出入之道 ,司清濁之宣運,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又肺為嬌臟,畏寒畏熱,主清肅,不耐邪侵。故外邪犯肺不外二途,一是從鼻竅直接吸入,由喉嚨以至於肺;二是從皮毛侵入,因皮毛為肺之合,病邪從所合而至於肺。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肺氣必須通暢,呼吸才能正常進行,外邪侵襲於肺,則肺氣壅遏不宣,清肅之令失常,氣道不利,肺氣上逆,因而引起咳嗽。從另一方面來說,為了使呼吸之職得以正常進行,必然要改變肺氣閉塞的現象,因此,咳嗽也是人體為了通暢肺氣,排除病邪的表現,具有積極意義。所以臨床治療外感咳嗽多採用「宣通肺氣,疏散外邪」的方法 ,因勢利導,而不可早用收澀之劑,以免閉門留寇。
內傷咳嗽
肺臟虛弱,或他臟有病累及於肺,引起咳嗽,均屬於內傷咳嗽,他臟引起內傷咳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數種。
(1)脾虛生痰 肺主氣,脾主運化,肺氣有賴於脾所運化的水谷精微以充養,若脾虛日久可導致肺氣亦衰,出現咳嗽、氣促、語言低微等症狀,治療上常通過補益脾胃達到補肺的目的,此即「補土生金」。脾失健運,不能輸布水谷精微,釀濕生痰,上漬於肺,壅塞肺氣,影響氣機出入,遂為咳嗽。前賢所謂「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即是平素中陽不足,其寒飲入胃, 從胃上膈循肺脈上至於肺系,導致肺氣不利而為咳嗽。另外,嗜酒及食辛辣燥熱之品亦易化火生痰迫肺為咳。
(2)肝火犯肺 肝與肺以經絡相連,肝經循行,「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靈樞·經脈》)。肝氣升發,肺氣肅降,升發與宣降互相制約,互相協調,則人體氣機升降正常。若肝氣郁結,失其升發疏泄之能,就會影響肺氣的肅降而致咳嗽,如有些慢性咳嗽患者每因情志郁怒而誘發,就是肝對肺影響的表現。肝火上炎,灼傷肺陰,則可出現咳嗽、痰出不爽、咽喉乾燥, 胸脅脹滿等症,這類病變,稱之為「木火刑金」。
(3)腎氣虛衰 人的呼吸雖由肺所主,但腎能幫助肺吸氣,故稱「腎主納氣」。腎精充足,吸入之氣,經過肺的肅降,才能使之下納於腎。若腎精虧損,不能助肺吸氣,就會出現呼吸短促等症,所以有「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之說。腎虛咳嗽表現為上氣不接下氣,動則尤甚,多因腎虛不能納氣所致。又肺陰與腎陰有著相互資生,相互依存的關系。若腎陰下虧不能上滋肺金或虛火上炎,灼傷肺陰,就會出現乾咳少痰、顴紅、口乾、聲嘶。另一方面,肺金充足,金能生水,則腎陰亦充,在人體津液代謝方面,若腎陽不振,氣化不利,以致水液停積,上逆犯肺,亦可導致咳嗽。
綜上所述,不論外感、內傷之咳嗽,均為肺系受病而發生。不過外感咳嗽病起於肺,而內傷咳嗽則亦有他臟生病累及於肺者, 咳嗽之發生,都必須在肺臟受累之後才能出現。
怎樣診斷咳嗽並與其他疾病相鑒別?
咳嗽是一個以症狀為名的病證,所以凡是以咳嗽作為主要臨床表現者,都可以診斷為咳嗽。但須除外肺脹、肺癆、肺癰等病而有咳嗽表現者。
在確診為咳嗽的前提下,首當分清屬於外感咳嗽還是內傷咳嗽。外感咳嗽由感受六淫之邪而起,兼有相應的外感症狀,起病急,病程短;內傷咳嗽則有較長的咳嗽病史,多兼臟腑虧損的症狀,起病緩,病程長。外感及內傷咳嗽各種常見證候的臨床特點如下:
(1)外感咳嗽
風邪傷肺:咳嗽鼻塞聲重,口乾咽癢,語未竟而咳。
寒邪傷肺:咳嗽、胸部緊縮而聲音嘶啞,形寒怯冷,或遇寒即發。
濕邪傷肺:咳嗽,身體沉重,頭昏如蒙,自汗,小便短澀,骨節酸痛。
燥邪傷肺:咳嗽,乾咳無痰或痰少難出,喉間作癢,口乾鼻燥。
火邪傷肺:咳嗽,痰粘稠難出或痰中帶血,喉嚨發干,口乾心煩。
(2)內傷咳嗽
痰濁犯肺:咳嗽痰多,痰出嗽止。
肝火犯肺:咳嗽氣逆,咳則連聲不已,胸脅疼痛。
陰虛咳嗽:咳嗽,痰少而粘,口乾舌燥,五心煩熱。
氣虛咳嗽:咳嗽,痰多而稀,短氣乏力,自汗。
咳嗽應著重與下列病證相鑒別:
(1)肺癆 咳嗽是肺癆的主要症狀之一,因此須與作為病證診斷的咳嗽相鑒別。鑒別的要點是 :肺癆由癆蟲犯肺而引起,常同時出現咳嗽、咯血、胸痛、潮熱、盜汗、消瘦等症。必要時尚可結合進行X線肺部檢查,以助診斷。
(2)肺脹 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證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時,並有胸中煩悶,膨膨脹滿,上氣咳喘,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紺,顏面四肢浮腫等症,且病情纏綿,經久難愈。
(3)哮證及喘證 哮證及喘證雖然也會兼見咳嗽,但各以哮、喘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哮證主要表現為痰氣交阻,氣道壅塞,呼吸不利,喉間痰鳴氣吼。喘證主要表現為呼吸迫促,張口抬肩, 甚至搖身擷肚,不能平卧。
咳嗽如何辨證論治?
慢性支氣管炎主要表現咳嗽、咯痰、喘促等症狀,主要屬於中醫咳嗽,尤其是痰飲咳嗽的范圍。其病情的發生與發展,與肺、脾、腎有密切關系。山西省中醫研究所觀察300例慢性支氣管炎病人的結果,有虛象者為84%,其中肺虛佔79%,脾虛佔58 7%,腎虛佔79 3%。303醫院根據臨床觀察,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多脾、肺、腎虛,特別是陽虛。腎虛以喘促為主,呼長吸短,連聲無力咳嗽,痰多涎沫;肺虛以咳嗽為主,連聲有力咳嗽,痰粘稠或清稀;脾虛以痰為主,痰量多易咯出。一軍醫大和南昌地區協作組等認為,各型大多有相應的臟腑見症。如肺虛寒咳型多形寒怕風、多汗、易感冒;脾虛痰濕型多口淡、喜熱飲、四末欠溫、納差、腹脹腸鳴、便溏腿腫;腎虛喘促型多動則氣短,呼多吸少,畏寒肢冷,腰酸腿軟,夜尿頻數,滴瀝不斷,急性發作期多口苦、咽干、渴欲冷飲、尿黃便秘、苔黃、脈滑等。許多研究單位研究了慢性支氣管炎的咳痰喘與分型的關系,如一軍醫大對174例患者664次留24小時痰量觀察,其平均痰量為, 腎虛咳喘型>脾虛痰濕型>肺虛寒咳型。
咳嗽的辨證論治,首先要辨明外感、內傷,及其見證的屬虛屬實。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襲引起的,多是實證;內傷咳嗽,是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多是虛證或虛中挾實。在治療方面,外感咳嗽當以宣肺散邪為主,邪去則正安;內傷咳嗽則根據虛實夾雜和病情緩急,確定標本先後,隨其虛實之所在而調之。
辨證時首先要分清外感、內傷:一般說,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在受涼之後,突然發生,伴有鼻塞流涕、噴嚏、咽癢、頭脹痛、全身酸楚、惡風寒、發熱等症(其他外邪為患,亦當有其相應症狀)。內傷咳嗽多是宿疾,起病緩慢,往往有較長的咳嗽病史,有其他臟腑病症,如疲乏無力、胸滿脅痛、食少便溏等。臨床之際,還須根據不同咳嗽的病機特點,落實到具體的臟腑和陰陽氣血上,為論治提供依據。但是,內傷咳嗽患者,由於肺虛容易感受外邪,特別是在天氣變冷的時候,往往受到外邪侵襲而使
Ⅹ 哪些中葯可以化痰止咳
橘梗為橘梗科植物橘梗的根,含橘梗皂甙,菠菜甾醇及其甙、橘梗酸等;其中橘梗皂甙能刺激粘膜,引起粘膜分泌亢進,使痰液稀釋,促使其排出;同時皂甙還有鎮咳、鎮靜和解熱的作用;此外,橘梗還具有抗炎作用,因而應用橘梗配伍其它葯物治療咽喉腫痛,傷風咳嗽
,及其它呼吸道炎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均能獲得滿意的療效。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苦、辛,功能開宜肺氣、祛痰、排膿,適用於外感風寒,咽喉腫痛,肺膿瘍,咳吐膿血,痢痰腹痛等症。 用量:一般3--9克,若乾咳無疾者不用。
二、川貝母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卷葉貝母,烏花貝母和棱砂貝母的地下鱗莖;內含多種生物鹼,其所含的總生物鹼及非生物鹼部分均有鎮咳祛痰作用,故廣泛用於治療慢性和急性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和結核所致之咳嗽,特別是對上呼吸道感染經控制後仍咳嗽,且吐痰不利者,服用川貝母粉或川貝片療效更佳。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清熱散結,適用於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喉痹肺痿,瘰癘,乳癰等。 用量:一般3--9克,可研為細粉,隨湯葯沖服,每次0.5一1.5克。
三、馬兜鈴
馬兜鈴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和馬兜鈴的果實;內含馬兜鈴鹼,木蘭鹼,馬兜鈴酸等;研究證實,馬兜鈴有抗菌作用,對呼吸道感染的常見致病菌有抑製作用;其煎劑的祛痰和舒張平滑肌的作用;所含馬兜鈴酸還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強吞噬細胞的活性的作用;此外,馬兜鈐還具有溫和而持久的降壓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苦、微辛,功能清肺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肺熱咳喘,痰壅氣促,肺虛久咳,咯血,失音,痔漏腫痛等症。 用量:一般3---6克。
四、半夏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塊莖,內含揮發油,生物鹼以及多種氨基酸,植物甾醇和甙類等;葯理研究證明:半夏有顯著的鎮咳作用,鎮吐作用,而生半夏則有催吐作用,故一般均用制半夏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擴張以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嘔吐症,此外,半夏還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可用於治療子宮頸痛、皮膚癌。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有毒,功能燥濕化淡,降逆止嘔,消痞散結,適用於咳嗽氣逆,痰涎壅滯,胸脘痞悶脹滿作痛和癭瘰癰疽等症。 用量:一般3---9克。切陰虛血少,津液不足,舌赤無苔及孕婦後期,均禁用,因半夏有毒,故需經炮製後使用。
五、百部
百部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對葉百部和立百部的塊根;內含多種生物鹼,這些生物鹼有鬆弛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並能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神經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因而具有鎮咳作用;實驗證明:百部煎劑對多種致病菌及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對某些流感病毒也有抑製作用;此外,對蚊蠅幼蟲,頭虱、衣虱及臭蟲等皆有殺滅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平,味甘、辛,功能潤肺止咳,殺蟲,適用於風寒咳嗽,肺結核,百日咳、老年咳喘,蟯蟲病及外用滅虱等。 用量:一般3---9克;外用適 量;但消化不良及大便瀉泄者不宜用。
六、前胡
前胡為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內含揮發油及多種結構類似的內酯類化合物;紫花前胡含揮發油及味喃香豆素類化合物以及甘露醇等,葯理試驗證明:前胡煎劑有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功能,故有祛痰作用;前胡煎劑能抑制流感病毒,其所含內酯類化合物均具有抗致病菌和抗皮膚真菌的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涼,味苦、辛,功能疏風清熟,下氣消痰,適用於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病症。 用量:一般3--9克。
七、款冬花
款冬花為菌科植物款冬的花蕾,含揮發油,款冬二醇,芳香甙及植物甾醇等;葯理試驗證明:款冬花煎劑有顯著的鎮咳,祛痰作用和一定程度的平喘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溫,味辛,功能潤肺下氣,止咳化痰,適用於新久咳嗽,喘息,痰中帶血等。 用量:一般3--9克,但火熱咳嗽忌用。
八、紫菀
紫菀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莖,內含紫菀皂甙、紫菀酮及揮發油等;葯理試驗證明,紫菀煎劑有鎮咳祛痰作用;紫菀對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製作用。
中醫認為,其性微溫,味甘、苦,功能止咳化痰,定喘,解熱,適用於風寒咳嗽氣喘,虛勞咳吐膿血,喉痹,小便不利等。 用量:3--9克。
九、葶藶子
葶藶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獨行菜,北美獨行菜或播娘蒿的種子;內含脂肪油、蛋白、糖、芥子甙等,此外,還有谷甾醇及強心甙成分,。可使心臟收縮加強,
心率減慢,對衰竭的心臟,可增加血液的輸出量,降低靜脈壓。 中醫認為,其性寒,味辛、苦,功能下氣行水,適用於肺壅喘息,痰飲咳嗽,水腫脹滿等症。 用量:3--9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