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石斛有几种
又名万丈须、吊兰、林兰、金钗华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干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1.石斛(金钗石斛)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柱形,向上稍呈"之"字形弯曲,长18~42(~60)cm,中部直径4~10m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有光泽,具深纵沟及纵纹,节稍膨大,棕色,常残留灰褐色叶鞘。质轻而脆,断面较疏松。气微,味苦。鲜茎直径1~1.5cm,黄绿色,肉质而脆;折断面较平坦。
2.粉花石斛(环草)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2(~3)mm,节间长0.4~2.3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气无,味淡,有粘性。
3.束花石斛(黄花)茎细长圆锥形,长23~200cm,直径2~5mm,节间长2~3.5cm。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有纵纹。体轻质实,易折断,断面略纤维性,嚼之有粘性。
4.铁皮石斛(耳环石斛)茎呈螺旋形或弹簧状,一般2~4个旋纹,拉直后长3.5~8cm,直径0.15~0.3cm,节间长1~3.5cm。表面黄绿色或黄色,有细纵纹,有的一端可见茎基部留下的短须根。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嚼之有粘性。
5.流苏石斛(马鞭石斛)茎呈细长圆锥形,上部有少数分枝,长30~150cm,直径2~8mm,节间长2~4.5(~5.1)cm。表面棕黄色,有8~9条深纵沟。质疏松,断面呈纤维性。气微,味微苦。商品常切成1.5~3cm长段,切面灰白色。
⑵ 石斛的品种
兰科石斛属植物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铁皮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
形态特征
1、金钗石斛:多年生附生草本。茎丛生,直立,高30-50cm。直径1-1.3cm,黄绿色,多节,节间长2.5-3.5cm。叶近革质,常3-5枚生于茎上端;叶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1.5-2.5cm,先端2圆裂,叶脉平行,通常9条,叶鞘紧抱于节间,长1.5-2.7cm。无叶柄。总状花序自茎节生出,通常具2-3花;苞片卵形,小,膜质,花大,下垂,直径6-8cm;花萼及花瓣白色,末端呈淡红色;萼片3,中萼片离生,两侧萼片斜生于蕊柱足上,长圆形,长3.5-4.5cm,宽1.2-1.5cm;花瓣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与萼片几等长,宽2.1-2.5cm,唇瓣近圆卵形,生于蕊柱足的前方,长4-4.5cm,宽3-3.5cm,先端圆,基部有短爪,下半部向上反卷包围蕊柱,两面被茸毛,近基部的中央有一块深紫色的斑点;合蕊柱高6-7mm,连足部长约12mm;雄蕊呈圆锥状,花药2室,花药块4,蜡质。蒴果。花期5-6月。
2、铁皮石斛:多年生附生草本,茎丛生,圆柱形,高达35cm,粗2-4mm。上部茎节上有时生根,长出新植株,干后呈青灰色。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长4-7cm,宽1-1.5cm,先端略钩转,边缘和中脉淡紫色;叶鞘具紫斑,鞘口张开,常与叶留下一个环状间隙。总状花序常生于无叶的茎上端,长2-4cm,回折状弯曲,常具3花;总花梗长约1cm;苞片干膜质,淡白色,长5-7mm;花被片黄绿色,长约1.8cm;中萼片和花瓣相似,长圆状披针形,宽约4mm,先端锐尖,侧萼片镰状三角形,基部宽约1cm,先端急尖;萼囊明显;唇瓣卵状披针形,反折,比萼片略短,不裂或不明显3裂,基部边缘内卷并具1个胼胝体,先端急尖,边缘波状;唇盘被乳突状毛,具紫红色斑点。
3、马鞭石斛:多年生附生草本。茎直立,近圆柱形,有时基部上方呈纺锤形,向上逐渐变细,通常高60cm左右,粗2-20mm,表面具槽。叶两列,近于水平伸展,长圆形或椭圆形,长8-15.5cm,宽2-3.6cm,先端锐尖。花期无叶;总状花序下垂,长约15cm,常具花6-12朵;花序轴较细,略呈“之”字形;总苞片鞘状,膜质,长约5mm;花苞片小,长约3mm;花黄色;萼片长圆形,等长于萼片,具短爪,唇盘上表面密被短柔毛,近基部有一个肾形紫色斑块,边缘具复流苏,花期4-5月。
⑶ 石斛有多少种类
1 铁皮石斛 D.officinale 安徽、浙江、云南、四川
2 霍山石斛(耳环石斛) D.huoshanense 安徽
3 金钗石斛 D.nobile 台湾、四川、海南、湖北等
4 紫皮石斛(齿瓣石斛) D.devonianum 广西、贵州、西藏
5 鼓槌石斛 D.chrysotoxum 云南
6 马鞭石斛(流苏石斛) D.fimbriatum 广西、云南、贵州
7 铜皮石斛(细茎石斛) D.moniliforme 浙江、甘肃等地
8 环草石斛(美花石斛) D.loddigesii 海南、广东、贵州等地
9 黄草石斛(束花石斛) D.chrysanthum 广西、云南、贵州、西藏
10 密花石斛 D.densiflorum 海南、广西、西藏
11 矮石斛 D.bellatulum 云南
12 棒节石斛 D.findlayanum 云南
13 报春石斛 D.primulinum 云南
14 杯鞘石斛 D.gratiosissimum 云南
15 草石斛 D.compactum 云南
16 草葶草石斛 D.porphyrochilum 广东、台湾
17 叉唇石斛 D.stuposum 云南
18 长瓜石斛 D.chameleon 台湾
19 长距石斛 D.longicornu 广西、云南、西藏
20 长苏石斛 D.brymerianum 云南
21 昌江石斛 D.changjiangense 海南
22 超萼石斛 D.cariniferum 云南
23 翅梗石斛 D.trigonopus 云南
24 重唇石斛 D.hercoglossum 江西、广东、湖南
25 串珠石斛 D.faleoneri 台湾、广西、湖北
26 唇石斛 D.aphyllum 广西、云南、贵州
27 大苞鞘石斛 D.wardianum 云南
28 刀叶石斛 D.terminale 广东
29 迭鞘石斛 D.chryseum 台湾、海南等
30 短棒石斛 D.capiuipes 云南
31 反瓣石斛 D.ellipsophyllum 云南喇叭
32 高山石斛 D.infundiulum 云南
33 钩状石斛 D.amcum 广东、海南等
34 构唇石斛 D.moschatum 云南、贵州等
35 广东石斛 D.wilsonii 福建、云南等地
36 海南石斛 D.hainanense 云南
37 黑毛石斛 D.wiuiamsonii 海南、广西
38 红花石斛 D.miyakei 台湾
39 喉红石斛 D.christyantum 广东、海南、广西
40 华石斛 D.sinense 海南、香港
41 黄花石斛 D.dixanthum 云南
42 黄花石斛 D.tosaense 台湾、江西
43 尖刀唇石斛 D.heterocarpum 云南
44 剑叶石斛 D.acinaciform 福建、广西、云南
45 金耳石斛 D.hookerianum 台湾、西藏
46 晶帽石斛 D.crystaclinum 云南
47 景洪石斛 D.exile 云南
48 矩唇石斛 D.linawianum 台湾、广西
49 具槽石斛 D.sulcatum 云南
50 聚石斛 D.lindleyi 广东、海南、广西
51 喇叭唇石斛 D.lituiflorum 广西
52 菱唇石斛 D.leptoclam 台湾
53 卵唇石斛 D.eriiflorum 西藏
57 罗河石斛 D.lohohense 广东、湖北、四川
55 玫瑰石斛 D.crepidatum 云南、贵州
56 勐海石斛 D.minutiflorum 云南
57 球花石斛 D.thysiflorum 广西、云南
58 曲茎石斛 D.flexicaule 湖北、四川
59 曲轴石斛 D.gibsorii 广西、云南
60 梳唇石斛 D.strongylanthum 海南、云南
61 疏花石斛 D.henryi 广西、湖南、云南
62 双花石斛 D.furcatopedicellatum 台湾
63 苏瓣石斛 D.harveyanum 云南
64 铁叶石斛 D.pseudotenellum 云南
65 西畴石斛 D.xichouense 云南
66 细叶石斛 D.hancockil 广西,云南,河南,甘肃,陕西
67 小花石斛 D.somai 台湾
68 小黄花石斛 D.jenkinsii 云南
69 燕石斛 D.equitans 台湾
70 樱花石斛 D.moulmeinense 云南
71 云南木斛 D.crumenatum 台湾
72 藏南石斛 D.monticola 西藏
73 昭觉石斛 D.zhaojuuens 四川
74 肿节石斛 D.penlum 云南
75 竹枝石斛 D.salccense 海南、云南
76 紫瓣石斛 D.parishii 云南、贵州
(3)石斛的所有品种和图片大全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石斛(学名:Dendrobium nobile 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金钗花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石斛 -网络
⑷ 石斛有多少种类图片
金钗、长爪、铁皮(霍山)、细茎、重唇、钩状、广东(铜皮兰)、细叶、罗河、美花、小美石斛等十几种。《中国药典》载:石斛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或干燥茎。
⑸ 铁皮石斛有多少种类和图片
铁皮石斛只有一种。而石斛有1000多种,但并不是所有的石斛都可以作为滋补品。市场上多有以石斛类植物冒充铁皮石斛的违法行为。
石斛中的主要成分是石斛碱、石斛多糖、石斛胺、石斛次碱等,而其中的铁皮石斛因表皮呈铁绿色而得名,由于其石斛多糖含量高,功效显著更被奉为石斛中的极品。
(5)石斛的所有品种和图片大全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1、铁皮石斛加工后干品称铁皮枫斗,其药效成分主要是石斛多糖、石斛碱和总氨基酸等。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记忆力,补五脏虚劳,抗衰老。
2、选择石斛要查其颜色,观其形状,闻其味道,嚼其胶质。颜色为铁皮色的为之上品;形状卷得严实,卷的圈数多;石斛香味重,嚼下去胶质多为之上品。其中香味为评价石斛的最重要的标准。另外,石斛的单位重量也能看出石斛的品质,单位重量越重的石斛(即越重称),质量越好。
参考资料
市场上的石斛种类真假难辨 专家教你甄别铁皮石斛--人民网
⑹ 石斛品种有哪些
石斛的品种比较多,例如铁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钗石斛,球花石斛,流苏石斛,报春石斛,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紫皮石斛等等。其中铁皮石斛是兰科多年生的附生草本植物,它喜半阴且湿度较大的生长环境,耐寒性极差。它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安徽以及浙江等省份。
石斛(学名:Dendrobiumnobile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
⑺ 石斛的分类,药用石斛目前能种植的有哪几个品种
紫皮石斛和铁皮石斛。
全球计有1500种。除个别种外,皆属附生兰类。1980年以前,我国仅发现了57种石斛属植物,后来调查发现并定名的19种石斛属植物丰富了我国石斛的种质资源库,现共有76种。
我国石斛的种类仅占全世界的5%左右,但在历史上,其药用开发和利用走在世界前列,是重要的常用中药材。
(7)石斛的所有品种和图片大全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总状花序从具叶或落了叶的老茎中部以上部分发出,长2~4厘米,具1~4朵花;花序柄长5~15毫米,基部被数枚筒状鞘;花苞片膜质,卵状披针形,长6~13毫米,先端渐尖;花梗和子房淡紫色,长3~6毫米;花大,白色带淡紫色先端。
有时全体淡紫红色或除唇盘上具1个紫红色斑块外,其余均为白色;中萼片长圆形,长2.5~3.5厘米,宽1~1.4厘米,先端钝,具5条脉。
侧萼片相似于中萼片,先端锐尖,基部歪斜,具5条脉;萼囊圆锥形,长6毫米;花瓣多少斜宽卵形,长2.5~3.5厘米,宽1.8~2.5厘米,先端钝,基部具短爪,全缘,具3条主脉和许多支脉;
⑻ 石斛有多少种
石斛约100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至大洋洲。我国有74种和2变种,产秦岭以南诸省区,尤其云南南部为多。
石斛附生草本。茎丛生,少有疏生在匍匐茎上的,直立或下垂,圆柱形或扁三棱形,不分枝或少数分枝,具少数或多数节,有时1至数个节间膨大成种种形状,肉质(亦称假鳞茎)或质地较硬,具少数至多数叶。
石斛叶互生,扁平,圆柱状或两侧压扁,先端不裂或2浅裂,基部有关节和通常具抱茎的鞘。总状花序或有时伞形花序,直立,斜出或下垂,生于茎的中部以上节上,具少数至多数花,少有退化为单朵花的;花小至大,通常开展;萼片近相似,离生。
本属植物和其它的附生兰科植物一样,对于生态环境要求十分严格,全属除个别种以外,均为附生,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通常是它们生长、繁殖的生境。
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对土肥要求不甚严格,野生多在疏松且厚的树皮或树于上生长.有的也生长于石缝中。
⑼ 石斛有哪些种类
石斛的品种比较多,例如铁皮石斛,霍山石斛,金钗石斛,球花石斛,流苏石斛,报春石斛,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紫皮石斛等等。其中铁皮石斛是兰科多年生的附生草本植物,它喜半阴且湿度较大的生长环境,耐寒性极差。它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安徽以及浙江等省份。
石斛(学名:DendrobiumnobileLindl),又名仙斛兰韵、不死草、还魂草、紫萦仙株、吊兰、林兰、禁生等。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长10~60厘米,粗达1.3厘米。药用植物,性味甘淡微咸,寒,归胃、肾,肺经。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石斛花姿优雅,玲珑可爱,花色鲜艳,气味芳香,被喻为“四大观赏洋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