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气
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性质是相对而言的。
2、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五味的产生,首先是通过口尝,即用人的感觉器官辨别出来的,它是药物真实味道的反映。但又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3、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与疾病所表现的趋向性相对而言的。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
4、归经
归经是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药物的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用范围,也就是说明了药效所在,包含了药物定性定位的概念。它与机体因素即脏腑经络生理特点,临床经验的积累,中医辨证理论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及药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5、毒性
古代常常把毒药看作是一切药物的总称,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代一般认为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中药的副作用有别于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比较轻微,对机体危害不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健脾养胃,消积化食。
⑶ 请问铁皮石斛粉,是针对哪一种体质,是什么保健功效,睡觉前能服用吗谢谢!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上火,要多吃点“苦”,因为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敌!最佳的清热解毒的苦味食物是苦瓜。可以凉拌、炒、煲汤吃,能炒得既不失“青”且熟最好,或者把苦瓜洗干净,放点盐、香油一凉拌便吃,这样不会破坏苦瓜本身的营养成分。也可以用苦瓜切成片泡茶或榨出汁来喝,饮用生苦瓜汁能使身体迅速吸收大量的苦瓜有效成分。为了苦瓜不至于那么苦,可以在吃之前,用盐水泡泡,这样可以去掉一些苦味,也可去除苦瓜中的一些草酸,以免妨碍食物中钙的吸收。除了苦瓜,还有其他苦味食物也值得推荐,如杏仁、苦菜、苦丁茶、芹菜、苦荞麦、芥兰、旱金莲等。用鲜芹菜叶加水煎剂,或用鲜芹菜以开水烫后榨取其汁,食后同样能清热解暑。
除了多吃苦味食物,春季蔬果多,还要多吃甘甜爽口的新鲜水果和鲜嫩蔬菜。甘蓝菜、花椰菜和西瓜、山楂、苹果、葡萄等富含矿物质,特别是钙、镁、硅的含量高,有宁神、降火的神奇功效,因此在春季应常吃这些食品。
上火”是中医学专用名词。如果出现咽喉干痛、两眼红赤、鼻腔热烘、口干舌痛以及烂嘴角、流鼻血、牙痛等症状,中医就认为是“上火”。
“火”是如何产生的呢?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存在的能推动生命机能而看不见的“火”,
由于阴阳失调,失去了正常潜藏功能,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葱、姜、蒜、辣椒等辛辣之品,贪食羊肉、狗肉等肥腻之品和中毒、缺少睡眠等都会“上火”。
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下焦火”。又按脏腑开窍,把目赤肿痛称“肝火”,鼻扇气喘称“肺火”,口舌生疮称“心火”等等。结合内在情况,这些火还可统分“虚实”两大类,症状重,来势猛的属实火;症状轻,时间长并伴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等的属虚火。这种分类为有关治疗提供了依据。
治疗“上火”要注意两点:一是选用中药,而不盲目投用西药。因前者是调理全身以治本,后者却只能针对症状治其标。二是遵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如治“中焦火”宜投清胃散等,治“心火”用导赤散等,治“实火”用三黄片、牛黄解毒片等药泄火,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见“火”就用三黄片之类,有时并不奏效,反而误事。
五种“去火”食疗法
人们容易出现眼睛红肿涩痛,或喉咙肿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疼痛及舌尖糜烂等“上火”症状。“上火”可通过饮食调节,且“食疗”有独特的效果。
一、喝莲子汤去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食疗法: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二、吃猪肝可去肺火
表现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
食疗法:猪肝1付,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
三、喝绿豆粥去胃火
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食疗法: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四、喝梨水去肝火
表现症状: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
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五、吃猪腰去肾火
表现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脊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躁。
食疗法: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吃猪腰子喝汤。
一般而言寒凉水果有:西瓜、水梨、葡萄柚、柚子、椰子、橘子、硬柿子、山竹、蕃茄。热性水果有:龙眼、荔枝、芒果、榴连。平性水果有:芭乐、苹果、葡萄、柳橙、木瓜、草莓、樱桃、桑椹。当身体不舒服时,有感冒的现象,寒凉及热性的水果要少吃,此时可多吃一点平性的水果。
体质燥热的人:宜多吃梨、香蕉、西瓜等性偏寒类水果。
经常“上火”饮食治疗
深秋天气干燥,口干舌噪易感冒,经常气郁上火烦躁不安者,可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上焦有火(上焦指心肺部位),
症见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甚则微咳。
中焦有火(中焦指脾胃部位),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嗳腐吞酸,呃气上逆,脘腹胀满,饮食少进。
下焦有火(下焦指肝、肾、膀胱、大小肠部位),表现为大便干,小便少且黄赤,混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多,甚至带黄。
从食疗保健角度来看,总的原则是,平时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吸烟,少饮酒,甚至戒烟酒;少食过于油腻性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不干燥,小便不混浊。
如有轻微上火现象,平时可以吃些梨、藕、柿饼霜类的食品。
肠胃系统有火者,可以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增加肠蠕动。如果大便干燥时,可以每日饮蜂蜜50~100克。身体比较健壮的人,可以吃槟榔片,以助消化。
症状明显者,可区分情况服用下列药物:中焦有火,可以服焦三仙(山楂、神曲、麦芽各炒焦)、焦四仙(焦三仙再加焦槟榔),也可以服鸡内金、五香槟榔糖(槟榔为主要成分加上砂仁、豆蔻等消食行气的药制成),下焦有火,可以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等。也可以吃单味药生槐花、生地榆等。如果阴痒剧烈可买点蛇床子熏洗坐浴。
⑷ 铁皮石斛美容护肤功效
大家在家喝石斛滋阴养身。小编今天就教大家让肌肤也喝到铁皮石斛精华,没错,铁皮石斛不仅仅有药用价值,它还有美容功效!
研究记载!
铁皮石斛——民间药农又称 “救命仙草”,而国际药用植物界则称之为“药界大熊猫”。但是大家对于她的护肤功效,知之甚少。
、
南朝陶弘景《本草经注》记载:铁皮石斛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到了唐宋以后,有很多关于宫廷贵妇用铁皮石斛来保养肌肤的记载,著名的就有武则天和慈禧太后。目前,也有很多顶级的护肤品牌也开始研发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护肤原理!
1、铁皮石斛所含的活性多糖在发挥作用,活性多糖能增强细胞活力,由细胞组成的表皮组织也就表现地更加饱满有光泽。
2、铁皮石斛所含的胶质,在我们食用优质铁皮石斛鲜条的时候,会感觉到很糯,这其中主要因为铁皮石斛中含有的大量胶质,而胶质是补充人体皮肤中胶原蛋白的最主要来源。都说铁皮石斛需要通过持续食用方能显其真功效,然而,在外用润肤这点上却是个例外,可以说其效果是快且显而易见的。
铁皮石斛精华美肤第一步—抗菌消炎
很多时候我们的面部皮肤总会出现过敏、长痘痘、泛油光等问题,用铁皮石斛精华润肤膏,可以明显感受到皮肤光滑多了,每个毛孔都干净了,清清爽爽了,会呼吸了,几次之后炎症彻底消失,敏感、痘痘、炎症不见了。这都是因为铁皮石斛能润底降伏肌肤底火,解除皮肤郁热后的改变。
铁皮石斛精华美肤第二步—滋润补水
中医里讲阴阳平衡,水份就是归属到阴的范畴。人体、皮肤水份的缺失,归根到底就是阴虚。铁皮石斛是所有传统中药材中滋阴效果最好的,阴阳平衡状态下,皮肤自然水润透白,粉粉嫩嫩。
铁皮石斛精华美肤第三步—抗氧化
铁皮石斛是纯天然、无公害、对皮肤没有污染的抗氧化、抗衰老最好的保养品。氧化会让皮肤加速衰老,另外人体内SOD、自由基高低是决定人类衰老和抵抗疾病的关键因素。铁皮石斛茎中的黏性物质主要是水溶性多糖(皖斛堂多糖含量达40%以上),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有显著提高人体SOD水平,在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方面有显著功效。因此铁皮石斛无论是内服还是外敷对皮肤的保养都非常好。
⑸ 霍山石斛可以调理内湿吗
可以的,单一使用一种效果不好,应该联合用药,找专业医生指导aqui te amo。
⑹ 麦芽糖与石斛水能一起吃吗
可以在一起服用的,大枣西洋参具有补脾养血,益气安神的功效,是具有良好滋补功效的药物,经常服用可以起到益气养血,增加食欲,强身健体的功效。
⑺ 朋友看我最近工作忙,就送了些石斛给我调理身体,想问下石斛有什么用
霍 山石 斛 具 有 去燥滋 阴、 益 气活 血 、 清 补 五 脏 、 平衡阴 阳、提 高 机 体生 理 功能的作 用 ,长期服 用 还 可 以增强身体 免 疫 力。 现 代 人 高 强度 工 作 、 应酬 、晚睡 , 作 息 不规律,这些 都 是 “ 劳心 者 ”的 生 活常 态。而 霍 山 石斛 就 非 常 适合这 类劳 心者, 九仙尊 的 霍 山 石 斛 产 品 ,正宗 的野生 种 源, 野生 种 植 ,产品 都 来 自中国 石斛 之乡 安徽霍 山, 并且 每 款 产 品包 装 上 都 有防 伪码 和 二 维码 ,产品 质 量有保障。
⑻ 铁皮石斛与什么一齐食用效果显著
石斛羊肚菌,一起煲汤,清火去热!
⑼ 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
中草药6000种图解名字功效?以下是小社吐血整理的常用中草药图谱及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介绍,供大家欣赏、参考。另外,小社这次特意给每一种中药都附上了别名,便于大家平时灵活运用。
(前方大量图片,建议在WIFI下观看)
解表类
1、发散风寒药
生姜
别名:大肉姜、鲜生姜
白芷
别名:芳香、泽芬
防风
别名:铜芸、茴草、百枝、屏风
苍耳
别名:常思菜、地葵、道人头、猪耳、刺儿棵
羌活
别名:羌青、护羌使者、羌滑、退风使者
细辛
别名:小辛、细草、少辛、独叶草、山人参
荆芥
别名:香荆芥、假苏、姜芥、四棱杆蒿、稳齿菜
桂枝
别名:柳桂
麻黄
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
2、发散风热药
牛蒡子
别名:鼠粘子、大力子、恶实
升麻
别名:周麻、鸡骨升麻 、鬼脸升麻
柴胡
别名:地薰、茹草、柴草、茈胡
葛根
别名:甘葛、干葛、粉葛、葛条根
桑叶
别名:铁扇子、蚕叶
菊花
别名:甘菊、金蕊、真菊、药菊
薄荷
别名:蕃荷菜、土薄荷、南薄荷、人丹草、野薄荷
泻火药
1、清热泻火药
天花粉
别名:栝楼根、花粉、白药、瑞雪
决明子
别名:草决明、马蹄决明、千里光、假绿豆
知母
别名:连母、水须、穿地龙、羊胡子
栀子
别名:木丹、越桃、山栀子、黄鸡子、黄栀子
莲子心
别名:苦薏、莲薏、莲心
夏枯草
别名:铁色草、棒柱头花、榔头草、棒槌草、牛枯草
2、清热燥湿药
龙胆
别名:陵游、草龙胆、苦地胆、山龙胆、水龙胆
白鲜皮
别名:野花椒皮、白羊鲜、北鲜皮、臭根皮、八股牛、八挂牛、好汉拔
苦参
别名:地槐、苦骨、穿参、牛参、地参、野槐、山槐
鸦胆子
别名:老鸦胆、鸦蛋子、小苦楝、苦参子
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黄柏
别名:黄檗、圆柏、檗木、川黄柏
黄连
别名:川连、川黄连、姜黄连、吴萸黄连、酒连
3、清热泻火药
大青叶
别名:大青、北板根、大靛
山豆根
别名:豆根、北豆根、广豆根、苦豆根
北豆根
别名:蝙蝠葛根、北山豆根、山地瓜秧、蝙蝠藤
白头翁
别名:野丈人、头公、毛姑朵花、老公花
白蔹
别名:白根、山地瓜、鹅抱蛋、地老鼠、猫儿卵
连翘
别名:旱莲子、空翘、空壳、落翅
板蓝根
别名:靛青根、蓝靛根
金银花
别名:忍冬花、银花、双花、二宝花
鱼腥草
别名:紫背鱼腥草、紫蕺
蒲公英
别名:蒲公草、黄花地丁、黄花草、蒲公丁
4、清热凉血药
地黄
别名:生地、生地黄
赤芍
别名:木芍药、赤芍药、红芍药
牡丹皮
别名:丹皮、丹根、牡丹根皮
5、清虚热药
银柴胡
别名:银夏柴胡、银胡、牛肚根、土参
胡黄连
别名:割孤露泽、胡连、西藏胡黄连
泻下药
1、攻下药
大黄
别名:将军、锦纹、锦纹大黄、川军
2、润下药
火麻仁
别名:大麻仁、麻子仁、麻子线麻、山麻
郁李仁
别名:郁子、郁里仁、李仁肉、小李仁
3、峻下逐水药
千金子
别名:千两金、菩萨豆、续随子
巴豆
别名:巴仁、巴米、红子仁、泻果、猛子仁、巴仁
甘遂
别名:甘泽、陵泽肿、手花根、猫儿眼、胜于花
芫花
别名:赤芫、杜芫、头痛花、南芫花、药鱼草、九龙花、闹鱼花
京大戟
别名:大戟、红芽大戟、紫大戟、将军草
商陆
别名:章陆、章柳根、见肿消、当陆
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药
川乌
别名:鹅儿花、五毒、铁毒
木瓜
别名:木瓜实、铁脚梨
草乌
别名:乌头、独白草、土附子
威灵仙
别名:铁脚威灵仙、酒草阶、黑骨头、老虎须、七寸草、牛闲草
独活
别名:独摇草、独滑、长生
路路通
别名:枫实、枫草、九空子、枫草
2、祛风湿清热药
防己
别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解
马钱子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苦实、马前
秦艽
别名:秦胶、秦纠、左秦艽
桑枝
别名:桑条
3、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
别名:南五加皮、五谷皮、红五加皮
狗脊
别名:金毛狗脊、金毛狗、金狗脊
桑寄生
别名:桃树寄生、苦楝寄生、广寄生
化湿药
广藿香
别名:土藿香、大叶薄荷、猫尾巴香、山茴香
苍术
别名:赤术、仙术、茅术、华苍术
豆蔻
别名:白豆蔻、草果、草豆蔻
佩兰
别名:兰草、木香、大泽兰、女兰、香草、杭佩兰
草豆蔻
别名:豆蔻、草蔻、草蔻仁、草果、扣仁
草果
别名:草果仁、草果子、老蔻
厚朴
别名:川朴、厚皮、重皮、烈朴
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冬瓜皮
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赤小豆
别名:红豆、小豆、野赤豆
泽泻
别名:水泻、芒芋、泽芝、天鹅蛋、水泽、如意菜、水白菜、及泻
茯苓
别名:茯菟、茯灵、松薯、松苓
薏苡仁
别名:薏仁、薏米、草珠子、回回米、六谷子、尿珠子
2、利水通淋药
川木通
别名:淮木通、山木通、花木通、白木通
车前草
别名:当道、蛤蚂草、车轮草、铁贯草
石韦
别名:石皮、金星草、石兰、石剑、石背柳
灯心草
别名:虎须草、赤须、灯心、灯草
3、利湿退黄药
垂盆草
别名:半枝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狗牙齿、鼠牙半支、白蜈蚣
金钱草
别名:神仙对坐草、蜈蚣草、黄疸草
茵陈
别名:茵陈蒿、绵茵陈、绒蒿
虎杖
别名:苦杖、斑杖、花斑杖、紫金龙、酸汤杆、山大黄、阴阳莲
温里药
丁香
别名:母丁香、公丁香、雄丁香
八角茴香
别名:大料、大茴香、舶上茴香、八角珠、八角香
小茴香
别名:土茴香、谷茴香、草茴香、谷香、小茴、小香、香丝菜
花椒
别名:秦椒、蜀椒、巴椒、川椒
肉桂
别名:桂树、牡桂、玉桂、紫桂、大桂、桂皮
干姜
别名:白姜、干生姜、均姜、药姜
吴茱萸
别名:食茱萸、吴萸、气辣子、曲药子
附子
别名: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高良姜
别名:良姜、小良姜、海良姜、膏良姜
理气药
刀豆
别名:刀豆子、关刀豆、刀巴、马刀豆
土木香
别名:青木香、祁木香、玛奴、新疆木香
大腹皮
别名:槟榔皮、大腹毛、槟榔衣、茯毛
川楝子
别名:金铃子、仁枣
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云木香、广木香
乌药
别名:台乌药、香叶子树、白叶柴、青竹香、铜钱树、白背树
佛手
别名:佛手柑、密罗柑、五指柑、手柑
陈皮
别名:橘皮、橘子皮、广橘皮、红皮
枳壳
别名:川枳壳、江枳壳、湘枳壳
枳实
别名:鹅眼枳实
香附
别名:香附米、莎草根、三棱草根
香橼
别名:钩橼子、香橼柑
薤白
别名:薤根、薤白头
消食药
山楂
别名:鼠查、棠球子、赤爪实、山里红果
麦芽
别名:大麦芽、大麦蘖、麦蘖、大麦毛
莱菔子
别名:萝卜子
驱虫药
苦楝皮
别名:楝木皮、楝树枝皮、楝皮、楝根皮
南鹤虱
别名:野胡萝卜子、鹤虱、窃衣子
使君子
别名:留求子、史君子、五棱子、君子仁、索子果
槟榔
别名:大腹槟榔、大腹子、槟榔子、橄榄子、槟榔玉
止血药
1、凉血止血药
大蓟
别名:鸡项草、野红花、将军草、马蓟、虎蓟、刺蓟、山萝卜、牛口刺
地榆
别名:白地榆、鼠尾地榆、黄瓜香、绵地榆、红地榆、马猴枣
侧柏叶
别名:柏叶、丛柏叶
槐花
别名:槐蕊、槐米
2、化瘀止血药
三七
别名:山漆、金不换、参三七、田三七、田七
茜草
别名:茹芦、茜根、活血丹、小活血
蒲黄
别名:蒲花、蒲草黄、蒲厘花粉、蒲棒花粉
仙鹤草
别名:龙头草、金顶龙芽、刀口草、狼牙草
3、收敛止血药
白及
别名:白芨、甘根、呼良姜、白及子、白鸡儿
4、温经止血药
艾叶
别名:艾蒿叶、家艾叶、艾草
活血化瘀药
1、活血止痛药
川芎
别名:西芎、山鞠穷、香果、小叶川芎
延胡索
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
郁金
别名:马莲、黄郁
姜黄
别名:黄姜、毛姜黄、宝鼎香、黄丝郁金、郁金
乳香
别名:熏陆香、马尾香、乳头香、天泽香
泽兰
别名:地笋、地石蚕、蛇王草、草泽兰
没药
别名:末药
2、活血调经药
川牛膝
别名:甜牛膝、天全牛膝、大牛膝、肉牛膝
王不留行
别名:奶米、大麦牛、王母牛、留行子
丹参
别名:山参、红根、紫丹参、赤丹参、血生根、血参
红花
别名: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
桃仁
别名:白桃、毛桃、红桃
益母草
别名:益母、茺蔚、野天麻、地母草
鸡血藤
别名: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紫梗藤、血凤藤、大血藤、过岗龙
3、活血疗伤药
骨碎补
别名:猴姜、石毛姜、过山龙
苏木
别名:苏方木、棕木、赤木、红赤木、红柴
4、破血消症
马钱子
别名:士的宁树、番木鳖、苦实把豆儿、火失刻把都、苦实、马前、牛眼、大方八、马钱树,马钱科、马钱属乔木
三棱
别名:荆三棱、光三棱
莪术
别名:蓬莪术、蓬术、广术、青姜
化痰止咳平喘药
1、温化寒痰药
天南星
别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头
化橘红
别名:柚皮橘红、化州橘红、柚子皮
白前
别名:石蓝、嗽药、鹅管白前
半夏
别名:水玉、羊眼半夏、蝎子草、麻芋果、三叶半夏、三步跳
芥子
别名:芥菜子、青菜子、黄芥子
旋覆花
别名:金线花、夏菊、满天星、金盏花、猫耳朵花
2、清热化痰药
川贝母
别名:贝母、川贝、勤母
瓜蒌
别名:栝楼、药瓜、吊瓜
胖大海
别名:大洞果、安南子、胡大海、通大海、大海
前胡
别名:土当归、水前胡、野当归
桔梗
别名:梗草、苦桔梗、大药、铃铛花、尚头花、苦菜根
浙贝母
别名:浙贝、象贝母、大贝母、元宝贝、珠贝
昆布
别名:海带、江白菜
竹茹
别名:蛤壳、瓦屋子、花蚬壳
3、止咳平喘药
马兜铃
别名:兜铃、水马香果
白果
别名:鸭脚子、灵眼、佛指柑
百步
别名:嗽药、百条根、山百根、药虱药
桑白皮
别名:桑皮根、桑根白皮、桑皮、白桑皮
款冬花
别名:冬花、款花、艾冬花、九九花
罗汉果
别名:假苦瓜、光果木鳖、拉汉果
安神药
合欢皮
别名:合昏皮、夜合皮、合欢木皮
远志
别名:棘菀、细草、光棍茶、细叶远志、小草、小草根
柏子仁
别名:柏实、柏子、侧柏子
酸枣仁
别名:枣仁、酸枣核
平肝熄风药
罗布麻叶
别名:茶叶花、泽漆麻、野茶叶
蒺藜
别名:旁通、屈人、止行、刺蒺藜、硬蒺藜
天麻
别名:赤箭芝、独摇芝、离母、赤箭、明天麻
钩藤
别名:大钩丁、双钩藤
开窍药
石菖蒲
别名:山菖蒲、药菖蒲、金钱蒲、水剑草、石蜈蚣、九节菖蒲
补虚药
1、补气药
甘草
别名:国老、美草、甜草根、粉草、乌拉尔甘草
人参
别名:人衔、土精、棒棰、圆参、山参
大枣
别名:红枣、干枣、良枣
山药
别名:山芋、怀山药
白术
别名:冬术、山芥、于术、浙术
党参
别名:黄参、狮头参、中灵草
黄芪
别名:绵黄芪、独根、二人抬
2、补阳药
巴戟天
别名:鸡血藤、兔儿肠、鸡肠风、猫肠筋
肉苁蓉
别名:地精、大芸
杜仲
别名:思仙、木绵、丝连皮、丝棉木、玉丝皮
补骨脂
别名:破故纸、怀故子、川故子
蛇床子
别名:野茴香、蛇米
淫羊藿
别名:箭叶淫羊藿、心叶淫羊藿、仙灵脾
3、补血药
白芍
别名:白芍药、金芍药
当归
别名:马尾归、秦归、云归、西当归
首乌藤
别名:夜交藤、田猪头、铁称陀
4、补阴药
牛膝
别名:怀牛膝、杜牛膝、牛盖膝、牛筋
石斛
别名:林兰、杜兰、千年竹、黄草
麦冬
别名:寸冬、韭叶麦冬、麦门冬、寸麦冬
百合
别名:白百合
收涩药
五味子
别名:五梅子、山花椒、五味
五倍子
别名:文蛤、木附子
肉豆蔻
别名:肉果、玉果、顶头肉
罂粟壳
别名:米壳、粟壳
莲子
别名:水芝丹、莲实、莲蓬子
芡实
别名:水鸡头、鸡头实、鸡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