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谁来介绍下浙江的佛道名山天台山
浙江天台山
驰誉中外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天台山,以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和济公活佛的故乡而著称于世。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
天台山的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景观悠久灿烂。这里既有汉末高道葛玄炼丹的“仙山”桃溪,碧玉连环的“仙都”琼台,道教“南宗”圣地桐柏,天下第六洞天玉京;又有佛教“五百罗汉道场”石梁方广寺,隋代古刹国清寺,唐代诗僧寒山子隐居地寒石山,宋禅宗“五山十刹”之一万年寺和全国重点寺院高明寺;还有那画不尽的奇石、幽洞、飞瀑、清泉,说不完的古木、名花、珍禽、异兽,因而获得“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的美称。
天台山共分为13个景区:国清景区、赤城景区、佛陇景区、石梁——铜壶景区、华顶景区、百丈——琼台景区、桐坑溪——万年寺景区、桃源景区、清溪景区、开岩——紫凝景区、寒山湖景区、明寒岩景区和九遮山景区。各景天然成趣,别具一格,各擅其胜,美不胜收。其中尤以石梁飞瀑、华顶归云等景致为最。
石梁飞瀑是自然界的一大杰作。丛山苍翠中,一石横空,双涧争流,急流从梁下四十多米高的峭壁上呼啸而下,色如霜雪,势若奔雷,极尽雄伟奇丽之致。 华顶是天台山脉的主峰,伫立山顶,四顾峰峦,层层围裹,状如含苞欲放之荷花。峰顶四周常有云涛翻腾,白云苍狗,变幻莫测,置身其中,恍若仙境。华顶现辟为国家森林公园,是浙东南地区著名的夏季避暑胜地。坐落在天台山麓的规模宏大的 国清寺,被认为是天台宗的祖寺。而天台山的胜迹,也主要集中于国清寺附近,称为“国清风景区”。除此之外,天台山还有许多很有魅力的景点,如九遮秀谷,一步一景,移步换形,青山遮不住,毕竟景色秀。又如寒山湖,地处交通要冲,衔接浙东、浙中,西可达金华、兰溪、衢州,东可达宁波、奉化、台州、雁荡。高峡平湖,碧树千山,银波万顷,不亲临不知其幽,不目睹不知其秀。
2. 台州有哪些旅游景点
临海-江南长城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有2100多年历史,历史积淀丰厚,人文胜迹荟萃。主要景点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台州府城墙,全长6000多米,始建于东晋,经 全面修复,雄奇壮丽,被誉为“江南长城”,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临海城内的巾山公园和东湖公园,山水相依,风光秀丽。另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因戚继光抗倭而闻名于世的桃渚古城;佳境奇致的武坑景区和国内罕见的火山熔岩柱状节理地质地貌—珊瑚岩景区。这里还是侏罗纪江南翼龙化石的发现地。
5.3.佛教圣山·天台山
天台山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以“佛宗道源”著称于世的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发祥地,又是中国道教南宗的本山。重点景点有国清寺、石梁、赤城山、寒山湖、华顶峰等。国清寺是国家 天台-赤城山
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日本、韩国佛教天台宗的祖庭,至今,在日韩和东南亚一带仍拥有300多万天台宗佛教徒。石梁飞瀑还是浙江省十大名胜景点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又被列为“浙江省十大旅游胜地”。2000年天台山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中国4A级旅游区(点)。风景区总面积达187.1平方公里,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胜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数来数去数不清”之说。天台山集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点是古、幽、青、奇。东晋文学家孙绰在《游天台山赋序》中描写道:“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神之壮丽矣。”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迹遍天下,三上天台山,写下二篇游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赫然标于《徐霞客游记》篇首。清代著名学者潘耒在游览天台山后发出了浩叹:“吾足迹半天下,所见名山岳镇多矣,大率山自为格,不能变换。掩众美、罗诸长、出奇无穷、探索不尽者,其惟天台乎!……天台山能有诸山之美,诸山不能尽台山之奇,故游台山不游诸山可也,游诸山不游台山不可也。”对天台山的自然景观作了高度的评价。 天台-石梁飞瀑
“佛国仙山”还造就了无数神奇的传说。千古流传的汉朝刘晨、阮肇采药遇仙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天台山是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奇草异木、珍禽异兽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宋藤,有被称为“长生不老药”的乌药和“救命仙草”的铁皮石斛。尤其是广布千米高山的云锦杜鹃,龄逾百年,古干如铁,虬枝如钩,枝繁叶茂。每年暮春,淡红、嫩黄之花竞相开放,花大而艳,一树千葩,团花锦簇,望之似锦若霞。树之古、面之广、花之盛,全国少见,为天台山一大植物奇观。另外,还有大灵猫、 苏门羚、云豹等珍稀野生动物。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天台山的风景旅游资源。 天台山不但自然风光奇丽秀美,人文积淀深邃厚实,而且旅游的区位条件也相当优越。往东有“蒋介石故居”所在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雪窦山,北有“越中胜境”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和新昌大佛城相接,南有温州雁荡山,西有浙中金华双龙洞,兰溪诸葛村和东方好莱坞──东阳横店影视城,可谓旅游要冲、黄金地带。现在,以天台山为中心,涵盖浙东的二小时旅游经济圈正逐步趋于成熟,浙江旅游界为此编有“天台居中,游遍浙东”的顺口溜。
5.4.仙居
仙居-景星岩
仙居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有景星岩、神仙居、十三都、淡竹、公盂5大景区,山川秀丽,风光迷人 仙居-神仙居
,被称为“仙人居住的地方”。景星岩景区悬峰入云,峰顶有休闲度假村。神仙居景区融险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体。永安溪漂流一揽水光山色。 仙居漂流非常有名。 仙居还有起源于唐朝的无骨花灯 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凝真宫 凝真宫,即仙居括苍山洞(宋真宗皇帝赐名为《凝真宫》),地处道教名山括苍山主峰米筛浪(高1382.4米)脚下,坐落在浙江仙居下各镇羊棚头村西山。当地人称四十五洞。古为众仙所居。唐时列为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系中国道教南宗修炼要地。(洞天:即道教用以称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
5.5.长屿硐天
长屿硐天省级风景名胜区 为历经1500多年人工采石形成的硐窟景观,共28个硐群、1314个硐体,硐硐相通、硐硐有别、硐硐有景、环生相叠,蔚为壮观。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硐内有与德国巴尔沃岩洞媲美的自然音乐厅,在洞中演奏,不需用电声设备。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4A级旅游区[点]。
温岭方山风景区(17张)5.6.方山
方山-南嵩岩省级风景名胜区 与国家级风景区雁荡山一脉相承,由雄伟的方山、威武的狮峰、幽深的龙犟门三大景区组成,区内丘峦密布、川涧交织、四时苍翠、岚气蒸腾。
5.7.海岛
椒江-大陈岛
大陈岛被誉为"海上明珠",位于东海大陈洋面。有甲午岩、美龄亭等景观,有繁华的大陈渔港。 大鹿岛被誉为"东海翡翠",是中国唯一在海上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为回归大自然的人们所钟爱。岛上遍布“大地岩雕”作品,是一个艺术之岛,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5.8.石塘古镇
石塘渔村 以石塘山为屏,三面环海,楼房道路皆用石块垒筑,形成错落有致的古堡式石屋群,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大海的美景、奇特的建筑和渔村的情趣融为一体,海湾、沙滩、礁石、小街、海色海香。
一、形态特征不同
1、金钗石斛:茎直立,肉质状肥厚,稍扁的圆柱形,上部多少回折状弯曲,基部明显收狭,不分枝,具多节,节有时稍肿大;节间多少呈倒圆锥形,干后金黄色。叶革质,长圆形,先端钝并且不等侧2裂,基部具抱茎的鞘。
二、分布地区
1、金钗石斛:分布于台湾、湖北南部(宜昌)、香港、海南(白沙)、广西西部至东北部(百色、平南、兴安、金秀、靖西)、四川南部(长宁、峨眉山、乐山)等。
2、铁皮石斛:分布于中国安徽西南部(大别山)、浙江东部(鄞县、天台、仙居)、福建西部(宁化)、广西西北部(天峨)、四川、云南东南部(石屏、文山、麻栗坡、西畴)。
三、生长环境
1、金钗石斛:石斛喜在温暖、潮湿、半阴半阳的环境中生长,以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大于80%、 1月平均气温高于8℃的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生长为佳。
2、铁皮石斛: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
4. 请问《道藏》中哪一部有九大仙草之说
道藏
开放分类: 道教、古典、名著、书目、书名
【简介】
道藏(拼音:zàng)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纂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有某些学者认为他是模仿的佛教的大藏经而创制的。事实上,南北朝时陆修静公元471年编的道教《三洞经书目录》大大早于最早的佛教《大藏经》的编辑。现存最早的道藏是明朝的版本,原来收藏在北京的白云观,现在由北京图书馆收藏。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开元道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正式的、完整的道藏。
【内容】
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此外还收入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经失传的古籍。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有关医药养生之书 ,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等等。
【编纂历史】
魏晋以后,道书日增,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 遐览》已着录道书六百多卷。 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按 「三洞」分类,编《三洞经书目录》,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是为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 后孟法师按三洞四辅分类法编 纂《玉纬七部经书目》。 此后陶弘景又撰《经目》 和《太上众经目》。到唐玄宗时已有3744卷。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开元(公元713 — 741)时,令史崇玄等四十余人撰《一切道经音义》。 在此基础上,又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所藏,纂修成《道藏》,目曰《三洞琼纲 》,总计3744卷(一说五千七百卷,一说七千三百卷),称《开元道藏》。《开元道藏》的编纂体例采取三洞分类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天宝七年( 748 )诏令传写,以广流布。至唐末五代,毁於兵火 。
宋开国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经,重修《道藏》。宋真宗自己信仰道教,并用6年时间编成《宝文统录》4359卷。张君房奉命主编修了《大宋天宫宝藏》,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并首次在福州闽县刻板印刷,称作《万寿道藏》或《政和万寿道藏》。后他又派道士张君房增编道藏4565卷,并采用千字文编号,天禧三年(1019年)编成7部,称《大宋天宫宝藏》。宋徽宗崇宁年间增至5387卷,称为《崇宁重校道藏》。政和年间又增补至5481卷,并雕版印刷,称《政和万寿道藏》,此为道藏的木刻本的开始。
金朝章宗时,编刻《大金玄都宝藏》,共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朝初年,全真道士宋德方主持编刻《大元玄都宝藏》共计七千八百余卷。这些《道藏》 历经兵火和元代的焚经,早已不存。现存者为明正 统十年(1445)刊行的《正统道藏》及万历三十五 年(1607)张国祥缉印的《万历续道藏》。
现存之《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英宗正统九年又诏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补,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五千三百零五卷。后世以刊板年号称其书为《正统道藏》。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又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主编成《续道藏》。正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分装成五百一十二函,每函依《千字文》顺序编号,经板十二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块。《道藏》中的各种典籍,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
1996年起,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主持编修《中华道藏》,是以明代正、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共分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历经数载,终于在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
【分类】
道藏中的各种典籍,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
三洞 :洞真部 、洞玄部 、洞神部
四辅 :太玄部 、太平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十二类 :本文类 、神符类 、玉诀类 、灵图类 、谱录类 、戒律类 、威仪类 、方法类 、众术类 、记传类、赞颂类 、章表类
【相关研究】
由于道藏的内容太多,对一个人来说,通读一遍都很难做到,因此至今这部书还没有被充分研究。对道藏的研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的,首先是从科技史学家开始的。英国的李约瑟博士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其中大部分材料都来自于道藏。更有许多研究者从音乐、艺术、化学、气功、文化等角度去研究道藏中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