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石斛
石斛——铁皮石斛
Herba Dendrodii Officinalis
(英)Officinal Dendrobium Stem
别名 铁皮兰、黑节草。
来源 为兰科植物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茎。
植物形态 茎圆柱形,高15~50cm,粗4~8mm。叶鞘带肉质,矩圆状披针形,长3~6.5cm,宽0.8~2cm,顶端略钩。总状花序生于具叶或无叶茎的中部,有花2~4朵;花淡黄绿色,稍有香气;萼片长1.2~2cm;花瓣短于萼片,唇瓣卵状披针形,长1.3~1.6cm宽7~9mm,先端渐尖或短渐尖,近上部中间有圆形紫色斑块,近下部中间有黄色胼胝体。花期4~6月。
生于树上和岩石上。多加工成枫斗。
性状 茎圆柱形,长15~50cm,直径1.5~3mm,节间长1~4cm。表面黄色,基部稍有光泽,具纵纹,节上有花序柄痕及残存叶鞘;叶鞘短于节间,常与节间上部留下环状间隙,褐色,鞘口张开。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鲜品茎直径3~6mm,表面黄绿色或黑绿色,叶鞘灰白色。气微,嚼之有粘性。
化学成分 茎含多糖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胃病、干呕、舌光少苔。
石斛,又称吊兰,为兰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珍贵的中药材。
石斛分为铁皮、金钗、环草、马鞭、黄草、霍山等六种。
铁皮石斛,又称铁吊兰、铁皮兰、里书草,其功效为石斛中的佼佼者。
野生的铁皮石斛大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我国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皖、浙、云、贵、川等地的山区。主要颁布于上述地区的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和岩石缝隙中。由于铁皮石斛生长条件的特殊性和分布的局限性,又经长期采挖,自然资源濒临枯竭,国内市场供应紧缺,国际市场每公斤干品价已达1000美元以上。
1987年国务院将铁皮石斛列为重点保护的中药材之一。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石斛除痹下气、补内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来胃气,长肌肉,益智除惊,轻身延年。
道教医学经典《道藏》中,铁皮石斛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当代化学和药理学研究发现,铁皮石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成份,干品中含量占五分之一。这种多糖具有增长丁细胞、B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M种)功能的作用。铁皮石斛中所含多糖对癌症病人具有明显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防御外界病源因子的侵袭和清除体内衰老死伤、突变细胞,借以维持机体的生理稳定状态。
❷ 铁皮石斛的功效与作用
1、滋养阴津
《中国药学大词典》称铁皮石斛“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 冲旺,肾水自生”,善于养阴生津,治疗阴虚津亏诸症。
2、增强体质
铁皮石斛具有滋阴养血的功能。清代《药性论》说:铁皮 石斛能补肾积精、养胃阴、益气力。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3、补益脾胃
铁皮石斛是益胃生津药。《神农本草经》、《本草再新》中均有记载,称谓“肠胃药”。现代医学实验证实:铁皮石斛对脾胃病中常见的致病菌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助于治疗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病症。
4、护肝利胆
铁皮石斛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历代医家都认为“铁皮石斛”具有滋养肝阴的作用,是治疗各种肝胆病的要药,可用于治疗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等肝胆疾病。
5、强筋降脂
人进入中年以后,阴津开始衰弱,筋骨功能逐渐减退,铁皮石斛能够滋养阴液、润滑关节,从而达到强筋健骨、流利关节、增强抗风湿的效果。现代药理研究还表明:铁皮石斛能提高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可促进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6、降低血糖
铁皮石斛功能养阴清热润燥,自古以来就是治疗糖尿病的专用药。临床研究表明,铁皮石斛不仅可以增强胰岛素活性,同时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使血糖恢复正常。
(2)查黑崖铁皮石斛扩展阅读:
铁皮石斛适应的人群:
1、经常抽烟、饮酒、应酬频繁、经常熬夜、作息不正常者;
2、长期面对计算机、用眼过度者及教师、演员等经常用嗓工作者;
3、生活紧张、压力过大,经常感到疲劳者;
4、体弱及年老体质衰退者调理;
5、长期服用各种药物的人群养生;
6、癌症的预防及辅助治疗;
7、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肝病、肾病及免疫力低下、体弱多病者;
8、久病大病、手术后及癌症放化疗后患者。
❸ 铁皮石斛怎么吃最好
六种简单食用方法
1、取20-50克鲜品石斛须洗净,拭去质角层。表皮上的薄膜,切断放入榨汁机内榨汁饮用。
2、取20-50克石斛鲜品,洗净直接食用。嫩枝口感鲜美;老枝富含多糠胶汁有粘度。风味独特。
3、取20-50克鲜品,洗净加水拍裂久煮,作茶饮用,可煮数次。
4、取取20-50克鲜品石斛带叶洗净,切断,用榨汁机打成糊状,然后取出放锅中加水文火煮开,直至飘香就可饮用。最后带渣食用(渣富含石斛纤维素)
5、取20-50克鲜品石斛净去衣切碎或拍破和鸡鸭等一起文火炖60分钟,连渣食用。
6、泡酒,洗净去角质层、切碎拍破、单味或和其他物料一起浸入40度以上酒中,3个月后即可饮
❹ 关于铁皮石斛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北有人参,南有枫斗”。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中药,素有“中华仙草”、“药中黄金”之美称,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具有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功效。
铁皮石斛属于气生兰科草本植物,在历代中药典著如《神农本草书》、《本草纲目拾遗》等都书有记载:以新鲜或干燥茎入药,具有滋阴清热、养胃生津、补肾益精之功效。《中国药典》中认为铁皮石斛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治早期癌症的作用。
铁皮石斛一般生长在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和悬崖峭壁上的阴石崖缝间。铁皮石斛通过风及虫传播繁殖,从种萌发进入到商品阶段需2—3年才能采收。由于铁皮石斛特殊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繁殖极为困难以及人们的过度采挖,目前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日趋减少,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铁皮石斛对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它生长于海拔500—1000米,相对湿度在60—75%,林间透光度在60%左右,生长季节湿度在20—25度,冬季气温9—12度,在无霜多雾,年降雨量为1100—1500毫米的常绿阔叶林中及石灰岩上。
针对铁皮石斛的稀缺性及人工栽培技术难度高,且具有广阔的药用价值的实际情况,建德市莲花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浙江大学科研人员的技术指导下,通过二年时间的摸索,已经按照GAP的要求建设和管理了20亩铁皮石斛生产基地,向杭州市申报了“铁皮石斛大面积、高密度人工栽培”的科技发展项目。
浙江大学的铁皮石斛组培苗技术,在国内属于一流,其组培苗的组织与成份和野生铁皮石斛完全相同。建德市莲花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浙江大学科研人员的技术指导下,进行组培苗的大面积、高密度人工栽培研究与试验,并取得了成功。
大面积、高密度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是铁皮石斛扩大应用领域,造福人类的唯一途径,建德的山水自然环境十分适宜铁皮石斛人工栽培。通过莲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实践证明,铁皮石斛的苗木进行组织培养、移栽,只要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其成活率是比较高的,达到95%以上。
铁皮石斛由于其珍稀性,种植效益是十分可观的。按照莲花镇农业发展公司的种植经验来看,每亩投入在7万元左右,而每亩的产值可达20万元。在国际市场上,东南亚一带铁皮石斛干品每500克达到8000港元以上,并且还供不应求。因此,铁皮石斛的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❺ 什么是铁皮石斛
铁皮石斛能抗衰老。铁皮石斛当中有不少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跟人体的长寿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多吃铁皮石斛这种食物是可以起到很好的抗衰老作用。还能降低血糖血脂。因为铁皮石斛能够增强人体胰岛素的活性,还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起到降低胆固醇的效果。
❻ 吃铁皮石斛有什么好处
吃铁皮石斛有什么好处:
增强免疫功能
促进消化
护肝利胆
抗风湿
降低血糖血脂
保护视力
滋养肌肤
铁皮石斛生长于悬崖峭壁之阴处,古人常悬索崖壁或射箭采集。铁皮石斛常年受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作为养生极品,自古以来深受皇宫贵族的青睐,国内昌弘铁皮石斛较为火爆,由于它生长条件十分苛刻,自然产量极为稀少。
❼ 怎样辨别野生铁皮石斛
辨别野生铁皮石斛要从铁皮石斛本身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气候和水土上去考察。一般来讲,野生铁皮石斛是生长在海拔100——3000米高度的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崖缝间或附生于树上。是采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而自然生成的。如果铁皮石斛失去了这个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就可能产生退化和变异,这就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道理。产于安徽省霍山县的霍山石斛以其胶质饱满,功效与作用都是上乘之品。但由于其产量稀少、不易种植,市面上只有福临门铁皮石斛这类比较大的品牌能买得到。
❽ 野生铁皮石斛一般生长在什么地方
铁皮石斛,又名:黑节草、云南铁皮。属微子目,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形,长约1.8cm,宽4~5mm,花期3~6月。主要分布于中国安徽、浙江、福建等地。
铁皮石斛适宜在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的环境生长。生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
❾ 铁皮石斛哪里的产地最好
好的铁皮石斛产地是云南文山。
铁皮石斛是最名贵的中药材,这种东西好不好是要看产地的。因为对自然环境、温度、适度、光照等要求都非常高。因为种在那样的地方,就算铁皮石斛不冻死、热死,也会变种的。植物一旦离开最喜欢的地方,那就无法保证好品质。
(9)查黑崖铁皮石斛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单独使用需长煮:铁皮石斛在单一使用时,无需担心什么,只是需要熬煮较长时间,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与其他药材同食有禁忌:铁皮石斛与其他药材一同煎熬时,应提前煮30分钟以上,再与其他药材同熬,这样更能发挥药效。而且不能与石膏、巴豆、僵蚕、雷丸等同食。